新浪財經訊 由復旦大學主辦、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資助的“上海論壇2010”于2010年5月29日-30日舉行。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活動。圖為遼寧省金融研究中心教授曲昭光。
曲昭光:大家早上好,我們的題目是在線社會聲譽機制的構建。大家知道東北遼寧是金融生態環境比較差,社科院有個報告把東三省排在全國后三位,遼寧排在倒數第二。后來在區域金融發展當中,我們也配合中央調研室的調研,提出了一個概念,圍繞著沈陽經濟區的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進行工業化配套綜合實驗區的概念,我們提出蓋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的實驗區。作為一個創新的內容,我們想構建一個在線的社會聲譽機制來改善一下金融服務環境。在研究過程當中發現,在金融危機中也存在著這樣一個需要。
分析次貸市場多重委托代理關系的基礎上,以經紀商為例來分析聲譽機制對經濟代理人的行為約束的作用,提出在線社會聲譽機制的概念框架,并對這些因素進行討論。
第一,是基于信息視角的次貸危機分析。從次貸的角度來講,有一個多重的代理關系,第一就是經紀商和借款人的委托代理關系,借款人擁有私密的經濟信息,經紀商擁有更多的關于如何獲取貸款的專業信息。借款人的道德風險體現在不如實地向經紀商披露信息,隱藏不利信息。經紀商和貸款公司的委托代理關系是經紀商直接與借款人聯系,比貸款公司擁有更多的借款人信息,為了增加貸款的規模和數量,獲取更高的利潤,經紀商有動機隱瞞借款人的信息,或者誤導貸款公司來發放更多的貸款。經紀商由于不用為貸款違約承擔責任,就會激勵經紀商來發放高違約的風險貸款。貸款公司和最終投資者的委托代理關系當中,貸款公司通過將貸款打包成抵押貸款出售給最終投資者,轉移了風險,從而降低了其甄別信息的激勵。不用為結果而承擔責任,評級機構沒有核實借款人信息的激勵,評級結果也出現順周期性。當經濟比較好的時候評級就高,當經濟衰退的時候,評級結果就相應地低,在次貸市場里面由于多重代理關系,就存在著比較大的道德風險。聲譽機制是指通過對經濟代理人(比如借款人、經紀商、貸款公司和評級機構等等)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來加以判斷其聲譽,并將聲譽信息在市場上傳播的流程或程序安排。聲譽機制的本質是將一次性博弈轉化為多次博弈,增加交易的長期性。誠信的經紀商在未來T期的收益,欺詐的經紀商是這樣(PPT公式)。如果采取誠信的話,收益大于損失。經紀商預期可以得到更多收益的話,留在這一市場的時間越長,越有耐心,更多的經紀商采取誠信的策略,維持比較好的聲譽。
我們設計的框架,經濟代理人參與經濟活動,同時與經濟對方提供反饋的數據,通過聲譽平分模型,產生聲譽值,這樣就有一個基于市場的反饋系統。這是我們的聲譽模型,這是一個概念的東西,需要討論的東西很多,西方說身份的識別,個人有個人的實名,企業有企業注冊的東西。評分值可以采取單一值來進行評定,交易量也需要控制,在實際行為當中有一個辦法來提高聲譽值,比方說我多次小額交易,我堅持誠信,誠信值就高了,再一次性大額交易當面違約,對聲譽值提高了,但是實際交易值從背信過程當中獲得的利益比較大,所以把交易價值量考慮到里面,也提高較高價值量的交易行為的誠信度。
增加反饋信息的可信度,主要是注意“排外集團”的影響。集團內部的經濟代理人對同一集團的經濟代理人提高較高的正反饋,對集團外的人提供更多的負反饋,這也要通過一些方式來進行處理。經濟代理人的認知和行為方式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近期的聲譽反饋也比過去的反饋有更大的權重,所以說更大的影響度。
當然這是一個概念框架,我們也想在完善的基礎上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能在實踐當中加以應用,我們國家也需要這個東西。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