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9日,由復旦大學主辦的上海論壇開幕。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活動。以下為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校長Mark Stephen Wrighton演講。
Mark Stephen Wrighton:大家上午好!有幸參加上海論壇我感覺到非常榮幸,特別是參加這么有意思的論壇,今天上午我要跟大家來討論一下能源和環境的問題。我是化學家,不是經濟學家,有可能讓我來談全球經濟沒人會信我,但是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同意我的說法,我們需要為全球提供成本低廉的能源,與此同時不給全球的環境造成負面的影響,這是我們現在全球面對的一個最大的挑戰。
在這個領域實際上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對我們而言有許多的解決方案,大家都已經熟知了。我們需要對每一種新能源適度開發,只要他們不對環境造成影響。即便這樣的話,我們也要擺脫化石能源依賴的話還是來日方長,因為它遭到了二氧化碳的影響。我作為美國能源會的副主席,這是建立自布什政府的時代,那時候就有學者意識到了美國所面臨的挑戰。我們知道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國,我必須向大家坦白的是美國就能源使用效率而言是非常效率低下的。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提升我們能源使用的效率,并開始開發替代的可再生能源。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美國能源的現狀,再來談一下全球的環境。美國85%的能源需求是靠化石能源來滿足的,而化石能源的燃燒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美國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超過了60億噸。盡管我們人均能源消耗得到了提升,但是和歐盟或者日本比較起來,我們能源效率還是非常低下,可以提升的空間非常之大,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真正的機會。
在美國,我們的人口和經濟持續地增長,這就要求我們消耗更多的能源。美國的人口增長是達到了世界平均的水平,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能源,所以美國需要進口更多的能源,今天我們已經面臨了高爾夫灣的災難,主要是墨西哥海灣石油鉆探,美國政府剛剛批準,也造成了很多的生態危機,因為我們需要更多的石油。我們在交通方面幾乎全部依靠石油,我們知道美國人喜歡開車,我們也消耗了大量的汽油,這對于我們能源安全也是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就美國發電而言,我們主要來賓靠化石能源,美國50%的電是由煤炭的燃燒來產生的,我們知道煤主要是碳,所以在燃燒的過程當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美國天然氣占到了電力發電的20%,那么我們知道天然氣的配方里面只有一個碳原子,所以相對煤而言,它是一個比較干凈的能源。而核能,它對于發電的貢獻率和天然氣相當,也是20%左右。
在環境保護方面,實際上美國的基礎設施也是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挑戰,因為美國有很多落后的基礎設施,在美國的輸配電系統當中需要進行的投資金額要達到5000億之多,如果我們需要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像太陽能、風能上網的話,我們需要電網方面的大量投資,在美國能源未來委員會也注意到,我們在能源的生產消耗方面需要進行徹底的改變。
我們要關注到全球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的崛起,他們也需要更多的化石能源,這也是對美國的能源進口造成了競爭。最近我們也可以看到能源的價格也是高漲,我們研究了兩年的時間,原油價格最高達到了150美金/桶,最低是降到了32美元/桶,所以對能源的生產和消耗模式需要改變,不然的話我們二氧化碳的濃度還會不斷上升。我們全球一定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平臺,需要攜手合作。
來看一下全球能源的未來,我們如何來進行轉型,我們需要達到怎么樣的結果呢?我們需要尋求一種可持續的、可以給長期的經濟帶來繁榮,我們需要能夠確保任何一個國家的能源安全。那么最重要的一點,當然是我們需要減少能源的生產和使用過程當中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這是我們未來能源之路。
我們再來看一下美國,可以看到這個分配基本上相當。我們看化石的需求,不管美國還是全球是85%左右,而可再生能源水利在全球的能源占到6%,而在美國只占到了3%。美國的水電當然是可再生的能源,它成本也很低,特別是美國的西北部,它的能源成本很低。而目前像美國的中部圣路易斯州能源價格也很低。為什么呢?因為他們主要是使用低成本的煤,但是我們知道煤是一種污染很高的能源,因為它產生的二氧化碳濃度是最高的。我理解在中國電的生產70%是燃煤,核能的比例越來越高,但是隨著經濟高速的成長,那么對能源的需求也是高漲,所以在中國對煤炭的消耗也會增加,還會保持在整個用能70%左右,全球能源的消費預期還不斷地增加,主要是經濟的成長和人口的成長造成的。
我們可以看到煤的消耗中國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煤炭在全球的分布非常廣泛,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一種捕捉存儲二氧化碳的方法,煤炭還是可以成為一種非常有價值的能源的,我們可以非常潔凈地來使用煤,這張圖表明的是全球在2005~2050年人口增長的分布,可以看到全球的人口增長是不均衡的,這是大國(像美國)總人口會增加非常之多。
在這個圖表上我們可以看到國與國之間非常有意思的差異,印度今天是全球非常大的一個國家,在未來的40年當中,人口將增長非常多,將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總人口將超過17億,而中國的人口到2025年會達到峰值,到2050年會增加到15億。美國現在是3.3億,到2050年會增加到5億,有意思的一點是日本、俄羅斯預期在未來的40年當中估計人口會減少。人口增加也造成了對能源的更多需求,但是在全球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我們可以看到亞洲將會成為全球能源挑戰的主要地區,美國、中國、印度、俄羅斯是煤炭消耗最大的國家,印度的人口增加也會加劇這一問題。
我們重點來看一下二氧化碳的問題,這里列出了美國和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美國可以看出二氧化碳排放已經是持平了,通過能效的提升,相對較緩的經濟增長以及人口比較平緩的增長,已經控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那么,中國在二氧化碳排放上面已經超過了美國,而且它會持續地增加,這是一個重大的問題,能夠捕捉和存儲二氧化碳對地球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是這個挑戰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在美國,我們知道美國未來能源委員會也表明我們應該進行一個大規模的二氧化碳捕捉、存儲的實驗項目,而且應該是在電廠來進行實驗,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這個技術的實驗,在這方面中國已經領先了,中國現在已經開始在大規模地在一個電廠檢驗捕捉、存儲二氧化碳技術了。這個技術的展示(實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一點的話,我們的選擇就非常少了。美國50%的電力是燒煤的,中國70%的電力是燒煤的。如果我們不能再使用煤了,我們還能做什么呢?所以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個工程的問題,我們必須要有可負擔的成本,因為從科學的理論上來說,完全可以存儲和捕捉二氧化碳,但是我們能否在電廠大規模地部署,這個挑戰是非常嚴峻的。美國每年派發60億噸的二氧化碳,這個挑戰是非常之嚴峻的。是不是可以用一種生化的光生物學,用一些綠藻來吸收二氧化碳。那么光、生物學通過藍藻在電廠,如果真的要吸收二氧化碳,它需要六千公頃,這是很難實現的,因為我們知道綠藻確實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來吸收二氧化碳,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物理現象。但是我們能不能通過合成的方法來加速這一進程呢?
另外一個替代的方法是核能。至少我相信對美國以及對中國而言,這在短期之內是一個可行的方法,那么中國現在開始建設二十個新的核電站。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核能、通過光伏電池,可以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全球總的能源消耗大概是15.6兆兆瓦,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能源的來源——石油、煤炭、天然氣、生化、生物、核能、水利和其它的可再生能源,像地熱、光合、風能。我們可以看到可再生能源占的比例非常之小,當然我們還要進行大量的科學研究來增加類似于風能、太陽能的使用,而美國和中國政府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
那么如果說當五十年后,2050年,世界不僅需要15TW,而是30TW,所以當我們展望未來,我們需要存儲更為高效的能源。提高能效我們也要不斷地擴大現在的體系,比如說是不是采用光合作用、核電廠或者是其它的方法來減少碳排放,當然我們需要這樣的系統方法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所以,有一點就是關于所謂能源支付的價格會不斷上漲,尤其是在美國。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核能使用的潛力。我談到的是我們可能會從15TW~30TW,就這個理論本身來看,對于世界上所需要的其它來源,如果來自于核電,那么這就意味著我們要興建1.5萬個,15GW的核電廠,這就意味著接下來的40年每天我們要興建一個1GW的核電廠。比如說中國這樣的國家,已經啟動了20個核電廠,我也在前一段時間遇到了美國能源部部長斯蒂夫先生,他談到了會起到6個新的核電工廠。核電廠在美國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很多的核電廠并沒有在過去的10年被啟動,但是現有的核電廠已經非常好地以低成本的價格來生產穩定的電力。人們對核電廠是采用不同的角度,這樣的話解決6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容易。所以,這對于美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果看一下開發核電廠的價格,如何來滿足整個世界在2050年的需求,那么興建這個核電廠需要10億美元,這意味著整個價格將在今后的40年會達到150億美元,所以可以看到是一個很大的投入。我們需要考慮這個投資,也要考慮在未來還可以采用其它的能源方法。我個人認為能源是短期和中期可行的方案,在美國他們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是沒有辦法來獲得資金以建設新的核能廠。
接下來了解一下太陽能的潛力,從理論上來講,現在已經有了10,000TW的太陽能源,比如說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90TW,問題是我們能否把太陽能有效地轉換并且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價值上,這個挑戰還沒有被克服,需要各個領域通力合作。當然還有其它的一些關于太陽能利用的挑戰,太陽能有一個白天和晚上的問題,有時候如果天氣不晴朗的情況下,如果說要大規模地使用光合作用的方法,那么就需要有很好的存儲方法,這就會提高成本。另一方面,它也需要有新的存儲技術的推出,同時也需要更多的資金。我們目前所面臨的能源挑戰,當然能夠非常好地補充化石燃料,介紹在接下來的25年,美國仍然將會非常高度地依賴于石油和其它的化石燃料。就像每一個人所意識到的,我們面臨著嚴重的環境挑戰,并且要開始實施其它的能源方案,比如說可再生的能源方案。所以,希望能夠在未來采用太陽能這個具有可持續性的提供能源的方法。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