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9日,由復旦大學主辦的上海論壇開幕。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活動。以下為中國國務院前國務委員唐家璇演講。
唐家璇:尊敬的楊玉良校長、尊敬的沈曉明副市長,尊敬的阿齊茲先生、尊敬的崔再源先生,各位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作為復旦大學的一名校友,我很高興能出席大學主辦的第五屆上海論壇。上海論壇成立五年來,已經發展成為各國政界、商界、學術界精英交流互動、共議時政大事,共商大計的高層次重要平臺。當前,世界經濟逐步地企穩復蘇,我非常同意剛才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先生的高見,但是從整體和全局來看,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猶存,國際金融危機還不能講已經過去了。后危機時代,亞洲和世界的發展走向在這種情況下更加倍受關注,因此,本屆論壇以經濟全球化與亞洲的選擇:反思·復蘇·重構為主題,我認為非常合乎時宜,緊扣時代的脈搏。回顧過去,思考未來,對于影響和引導亞洲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經濟全球化是最重要的趨勢之一,一大批亞洲國家把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實現了加快發展。亞洲經濟總量從1990年占世界總量的15%躍升至目前的25%左右。商品貿易、服務貿易和吸收外資分別占到世界總量的26.8%、32.5%和25%,全球跨國企業紛紛在亞洲投資,并將研發中心轉移到了亞洲,推動了本地區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亞洲國家加快彼此經濟融合和區域合作的步伐,加快融入國際經濟體系,學習先進的國際管理經驗,熟悉國際通行的法律法規和規則,經濟社會取得了全面發展與進步。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也給亞洲國家帶來風險和挑戰。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給亞洲經濟造成嚴重的沖擊,隨著各國穩定金融和刺激增長政策取得積極成效,亞洲和世界經濟正在一步步地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逐步恢復增長。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引發危機的一些結構性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世界經濟好轉的基礎還很不穩固,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將長期存在。這場危機促使人們對于亞洲傳統發展的模式進一步開展深刻的反思。
一是對過于依賴外需的反思。亞洲國家長期依靠出口增長,創造經濟繁榮。然而,過度地依賴外部市場也增加了亞洲經濟發展的脆弱性,這場危機充分暴露出亞洲經濟內生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在世界經濟結構面臨深刻調整、美歐消費需求持續下滑的背景下,亞洲國家需要加快培育內需,切實增強自主發展的能力。
二是對高昂的環境代價反思。多數國家正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發展模式導致生態環境惡化,資源能源短缺,隨著綠色和低碳經濟在全球范圍興起,亞洲國家需要大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積極地促進綠色循環經濟的增長。
三是對民生保障不足的反思。亞洲經濟高速發展帶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但亞洲仍然是世界貧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面臨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分化嚴重、社會保障體系滯后等諸多問題,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更加注重社會保障,大力改善民生應該成為亞洲國家的努力方向。
縱觀人類歷史,每一次重大危機總是伴隨著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各國之間在更高水平上的新一輪發展已經拉開了序幕,亞洲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復雜的挑戰,順應潮流,加快調整,勇于和善于創新,就能夠在新一輪的發展中爭取新的優勢。墨守陳規,一成不變,固步自封就可能落伍甚至掉隊,亞洲國家在后危機時代要保持經濟快速、穩定發展,我認為需要付出更加艱巨的努力。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中國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不斷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新形勢,用科學的理念、開放的戰略、統籌的辦法、共贏的途徑實現了中國經濟跨越式發展和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面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政府迅速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注重標本兼治、遠近結合、綜合協調、相互促進;把擴大國內需求、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科技創新、加強社會保障結合起來;把增加投資和刺激消費增長結合起來;把克服當前困難和促進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把拉動經濟增長和發展民生結合起來,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回升。
去年,中國經濟增長8.7%,今年第一季度增長11.9%,對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作為亞洲大家庭的一員,中國從亞洲共同發展中受益頗多,更以自身的發展帶動亞洲的發展與繁榮,亞洲國家經受住兩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在危機中和舟共濟,共同輔助,攻度時艱,團結合作的意識顯著增強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國反復表示我們感同身受、同舟共濟,宣布人民幣不會貶值,有力地維護了亞洲經濟的穩定。去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國同馬來西亞、韓國簽訂了總額達3600億人民幣雙邊貨幣互換協議,推動東盟與中日韓就建立12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庫達成共識。同時,中國保持亞洲國家第一大出口市場國家的地位,為維護亞洲經濟穩定,拉動亞洲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國積極推進經貿合作。今年,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建成了,這是中國簽署的首個自貿協議,也是目前發展中國家之間最大的自貿區。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貿區。建成當月,雙方貿易額同比增長80%,其中中國對東盟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52.8%和117.3%。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東盟與中日韓外匯儲備庫于今年3月建成,區域擔保于5月建立,中國在其中積極地引領和推動,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應當看到,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發展過程當中遇到或者將要遇到的困難是許多其它國家難以想像的。中國超過13億的人口,人均生產總值居世界百名之后,相當于全球平均水平的44%,不足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1/10。同時中國在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調整經濟結構、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面臨著艱巨、繁重的任務,無論我們自己還是國際社會都應該對中國保持清醒、客觀的認識。中國的首要任務仍然是解決好自己的發展問題,我想強調的是堅持對外開放始終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中國將繼續奉行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理念,同各國一道共同分享發展的機遇,共同應對各種挑戰,那種你輸我贏、你危我安的道路已經過去了。一個穩定、發展和繁榮的中國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只會給亞洲和世界帶來更多的發展和機遇。
在全球化發展進程中,亞洲的選擇就是中國的選擇,中國將順應時代潮流發展方向和國內的發展要求,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尋求同世界和亞洲各國的友好合作,永遠做亞洲國家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
女士們、先生們,中國愿意同亞洲各國一道,繼續積極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在合作中推動全球化健康發展,繼續大力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亞洲市場的建設,繼續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大力發展以節約資源和降低能耗為重點的新興產業,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和環保意識,引導公眾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努力實現綠色經濟的發展。
推動亞洲的均衡性發展。國際社會應該幫助亞洲廣大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改善民生、消除貧困是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亞洲國家之間也應該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大力加強區域合作和區域融合、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培育亞洲市場,確保亞洲發展惠及世界各國。
努力實現亞洲的創新發展。創新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亞洲在科技創新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我們應該奮起直追,加強人才培養,加大創新,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的生產力轉化,增強科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同時,我們希望發達國家著眼長遠,幫助亞洲國家提高創新能力,為雙方更高水平的互利合作提供更加廣闊的前景。這樣做,不僅有利于亞洲國家,亞洲各國人民,也有利于發達國家本身。
最后,我還想著重強調一下維護亞洲和諧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什么這樣提?因為從實際出發,事實上地講,亞洲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區,同時也是一個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相對特殊的危機地區。熱點問題多發而且起伏不定,突發性事件不斷,一旦處理不慎,容易導致緊張局勢升級,對地區和平與發展帶來沖擊,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勢力活躍,對一些國家的安全穩定和人民財產安全構成現實威脅,部分國家政局持續波動,對國內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不小的消極影響。沒有和平穩定發展就無從談起,亞洲國家應該從維護本國以及本地區良好發展環境的大局出發,這是最重要的大局,要從這個大局出發,切實增進相互信任,冷靜、自治、理性,堅持通過和平方式妥善解決矛盾、分歧和已發生的問題。我們也希望國際社會為維護亞洲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客觀公正地作出判斷。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各界的精英,對亞洲的發展都有各自精辟的獨到見解,希望各位在這屆論壇上充分發揮聰明才智,集思廣益,提出真知灼見,為亞洲的發展提供智慧和力量。我預祝本屆論壇取得最圓滿的成功,也向各位朋友預致謝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