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0中國金融高峰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2010年5月27日-28日,由第13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和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2010中國金融高峰會”在北京召開。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高峰會,圖為中國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演講。
王兆星: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當國際金融危機的硝煙還沒有完全散去,百年不遇的金融風暴還沒有完全平息之際,現在又展開了新一輪的波瀾壯闊一場具有戰略意義的戰爭,又有迎來了一場新的經濟和產業的競賽。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一次經濟金融危機之后互聯網都會迎來一場新的變革,而且這種變革是深刻、全面的將影響到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
而在經濟層面它將迎來新一場經濟長夜和科技的革命,中國最高層已經高瞻遠矚地提出中國必須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加快科技的創新來搶占新的國際競爭制高點。這場新的變革在經濟層面可以概括為這樣八個字,一是轉變,第二是調整,第三是創新,第四是升級。轉變就是要轉變我們過去的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就是調整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創新就是要加快建設我國創新型國家,以科技創新來建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產業競爭制高點。通過轉變調整創新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平穩較快的增長。
這次金融危機也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提出嚴峻的挑戰。所以,中國最最高層領導認為中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調整經濟結構已經刻不容緩。而這個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就是要改變過去過多地依賴投資和出口的這種拉動性經濟增長,向投資、出口、消費、協調拉動的經濟發展要從過多的依賴于加工制造第二產業的發展,要轉向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協調發展。同時,這種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也意味著區域經濟發展的結構調整,城市鄉村二元經濟結構的調整,也意味著生產、分配、投資、消費結構的調整。我們中國的歷史還有一句話叫做“敗也蕭何成也蕭何”,用在我們金融方面,金融既是這次金融危機的源頭之一,但同時金融也將成為實現這場新的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創新優化重要的推力和重要的杠桿。金融本身就是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柱,金融的做大做強不僅可以直接推動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金融的發展,金融的做大做強,金融的現代化也會對整個經濟的現代化、產業的現代化,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金融調整,以及科技創新的展都會起到重要的推動和杠桿作用。
應該說金融的發展、金融的創新對于有效地調節一二三產業結構,對于有效地轉變我國經濟向內需型拉動的這種發展方式轉變,向科技創新集成的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已經對投資、消費、儲蓄結構的調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調節杠桿作用。那也就是說,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調整它需要杠桿,同時杠桿的作用發揮也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支點。那么,金融杠桿這個支點,我認為有兩個,一那就是科學有效地監管和科學有效地金融風險的管理。另一點就是金融業不斷改革,不斷地創新,這次金融危機的發生尤其監管的失職和失誤,也有金融創新的過渡,但我們不能由此來通過更加嚴格的監管來限制金融的創新,限制金融的活力,所以我們應該是在更加有效科學的監管,和更加有效風險管控的基礎上,以此作為一個重要支點來實現金融更加健康、更加持續和更有效率的創新。
那么,為了使金融真正成為這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結構科學創新的支點,金融本身就需要不斷地改革,需要不斷地創新。我們要適應這種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調整,金融在發揮它一般性功能的基礎上,應該通過創新、通過改革來進一步加強和進一步發展消費型的金融,使金融成為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重要推動力。
第二也要進一步發展和加強低碳型綠色金融,來支持中國經濟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綠色經濟的發展。第三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和發展科技創新型的金融,為科技創新的啟動,為建設創新型的國家來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提供強有力金融支持。第四我們還要進一步發展和強化小企業的金融,為中國小企業的創業和發展,為中國小企業吸收更多的就業,促進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總而言之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調整,科技的創新,中國經濟的現代化需要金融強有力的支持,需要金融自身也要加快現代化,而這種現代化必須要建立在改革創新的基礎之上。
所以,為了更好地應對經濟危機,更好地實現中國經濟的轉型,實現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促進中國經濟在國際競爭當中處于更加有利的地位,金融業自身也需要不斷地改革,不斷地完善提高自己的服務,改善自己的效率。所以,中國金融業再次改革應該重新揚帆啟航,為中國經濟的現代化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我們在座金融業的朋友,企業界的朋友,我們將共同為中國金融業的現代化,為中國經濟的現代化貢獻我們自己的力量,謝謝各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