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屆年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屆年會于2010年2月26日-3月1日召開,主題為:亞布力10年—企業家思想力。圖為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
周其仁:我剛才對馬云說我同意他的意見,不應該聽我講這么多。確實,宏觀經濟和美國公司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家都非常關心,所以我們實際上是一種服務業。我今天準備了一個題目“看全球的大勢,再來看看中國自己”,全球大勢現在撲朔迷離,朱民行長剛才講了很多情況,我大致都是同意的,因為我們一個月前在達沃斯參加討論,我主要是看看世界經濟論壇,世界經濟到底怎么樣,看到的圖象是非常矛盾的,第一,經濟增長的數據是確實增長了,不再衰退,不但是中國,新興和發展中國家,而且在去年說大危機,新興和發達國家的增長也有1.7%,而是發達國家都是從負的再開始轉成正的,非常有意思,在達沃斯開會不久,IMF,也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調整了去年10月對全球經濟的預測,從原來認為今年全球會增長3.1%調高到3.9%,調高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中國的表現,中國的表現一直很好,調高的主要原因是發達國家的經濟超出了他們原來的想象,原來預測美國今年從去年的負的兩點幾會變成今年1.5的增長,1月份達沃斯的時候這個預測調高了2.7%,世行的所有重要機構,達沃斯概括起來,所有上達沃斯的預測機構差不多都調高了對世界經濟2011年的增長預測的指數,而其中主要的數字是發達國家的情況比原來想的要好,像美國去年第四季度折合年增長率是5.7%,你看實際情況,這是數據預測,惹禍的金融業發展得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達沃斯第一場就討論金融高管要不要限薪,限制發獎金,如果要是垮了還討論這個問題干什么?華爾街的幾個大行,你可以聽聽看,超過2007年,剛才朱民講了股市的情況,大簫條,大危機,實際上股市漲了很多,你看零利率,低利率政策,發達國家都是零利率,低利率,全球其他國家都是零利率,搬就可以搬出那么多錢,這是開始興起金融搬運業,實體經濟大概有兩千個全球高管,有1800位CEO去了達沃斯,大家對兩千個高管做調查,83%對2011年都非常看好,包括做大投資,進行兼并,經歷采購指數,無論是歐洲的、美國的、日本的,全部是50個點以上,更不要說中國、印度、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所以要是看實際數字,矛盾在什么地方呢?感覺很差,尤其是發達國家的感覺非常差,西方政要沒有一個講退出,好了的話就應該大把退出啊,但是不能退,調高了經濟增長指數的MF的總裁,在會上說,雖然已經復蘇,但是基礎很不鞏固,前景很不確定,然后說各國衡量要不要退出的抉擇非常困難,這次去了大概一共30個政要,我沒有聽到一個人說堅決退出,這么高速的發財政赤字印錢,但是沒有人痛痛快快說退出,唯一的一個是加拿大總理,他是一個例外,他說我們即便不是退出的時機,我們也應該思考和準備退出。斬釘截鐵說退出的是巴西的財長,因為巴西的增長非常強勁,而且將來沒有通貨膨脹,持續的經濟增長,那么很有意思,經濟的數據其實已經在增長,衰退就是負增長了,去年確實是全球-1.1%,發達國家負的更多一點,現在從第四季度看,是振蕩,而且從預測看未來都是往高看,是感覺,這是我在達沃斯主要想搞清楚的問題,為什么感覺這么差?發達國家的政要和主流經濟學家,白宮全國經濟委員會的主席,薩莫斯說看全球數據美國確實在復蘇,但是我們的親身感受是還在衰退之中,數據是在復蘇,感覺是在衰退,這中間造成的反差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朱民剛才講到的高失業率,美國是10.2%,這是在達沃斯,Unemployment,過去是自主精神,現在西方很多人也是啃老族,在家窩著,你再把部分Part-time的人算進去,他們的工作是17%,這是很大的一件事情,歐洲是9.8%,最高的失業率是西班牙,18%,這就很有意思,金融街認為經濟好了,是分錢的問題了,是怎么躲過國會和輿論的要求,大公司的高管認為要發展,要投資,很多人說補庫存,為什么要補庫存?為什么不趕快分財產走人?政要不敢講這個話,認為基礎還不鞏固,主流經濟學家也不敢講這個話,薩莫斯講了數字是復蘇,感覺是衰退,如果現在經濟慢慢的退出,可能要進入第二次危機,雙抵衰退變成了一個流行的詞匯,背后的圖景就是高失業率,發達國家的高失業率,這個問題怎么去理解呢?我們還是服務業,你感興趣我就講兩句,我想到這個時代應該增加理解,因為去年的危機我一直持保留態度,2008年好幾個企業家在上海,我說中國進入衰退的科學家等于零,為什么當時做這個判斷,很多人說大危機,現在沒有這個事情啊?美國股市掉了90%,失業率最后沖到了25%,美國現在也沒有出現這個情況,法國總理基本上是大罵全球,說這是全球化的危機,去掉表演的色彩,這個話我同意,確實是全球的危機,我的理解是,我認為全球是非常有意思的全球,這個世界和過去不同了,簡單的講,這個世界原來有兩個海平面,一個海平面就是發達國家組成的海平面,一個海平面是中國和印度組成的海平面,這個海平面原來是不連通的,因為冷戰,另外60年代的發達國家要獨立,要自主,包括進口然后關門,發達國家是打通的,互相貿易,互相投資,形成了一個很高的分工和收入水平,然后另外一個海平面是地海平面,這兩個海平面差不多,要說工人的收入來算,1980年中國工人的收入等于發達國家工人的1%,這個1%的差距,如果不打通就是各走各的路,問題是中國1980年開始開放,1990年前蘇聯放開,這個世界就變成了兩個海平面開始通路,物理學可以證明,如果兩個不同的水平面,中間打通會發生什么?會發生巨大的勢能的釋放,可是這個釋放對于每個階層,每個家庭的影響都不一樣,什么東西活躍,資本,可以流動,開始這個量很少,可是隨著發展中國家中國投資的環境越來越改善,知識水平提高,信息成本下降,這個流量是越來越大,這個資本流出來了,對于發展中國家呢?它拿到了資本,拿到了技術,改善了自己的政府服務,它的產品開始擺上了國際舞臺,而它的成本是1%,2002年大概勞動力的數據是3%的差距。發展中國家的產品往發達國家走,發達國家的資本往發展中國家來,這是簡化了一個全球的概況,這件事情非常好,支撐了過去的貿易比GDP增長大概高2倍以上,也支撐了全球的繁榮,美國你去看長期的經濟增長一般都是2.5%,過去差不多會到4%,什么道理?其實發達國家也在這個勢能釋放當中得到很多好處,但是有一點非常麻煩,就是當低海平面的產品往發達國家走的時候,發達國家的一些生產者在競爭當中敗下去了,因為太貴了,東西他會做你不會做他不怕,他會做,你不會做,你就麻煩了,資本往外走也麻煩,因為錢走了,人留下了,這些都是高收入的人,這個麻煩其實一直在累積,美元原來是全球貨幣,借發展中國家的錢,最后還會轉回去,但是是請那些人嗎?就是金融危機,高杠桿游戲,低利率,然后高流動性,流動性泛濫,這本身是兩個海平面打通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就是概括了這個事情,水就是資本,當然,這個資本是復合的,包括信息,包括商業模式,正在飛快的傳播,因為人往高處走,我們往上走是走得很開心的,當然有的人走的不同,但是總體來講是往高走。再看30年前的收入的增長,驚人的,農民的收入增長從現在來看也是驚人的,這塊欣欣向榮。可是我們想想看,還有另外一塊發達國家的工人和藍領,現在的產品被你替代,原來可以擴大的資產和投資轉移,發達國家有時間選擇,三條路選擇,第一進一步升級,進一步造出你不會造成東西來,其實我們經歷過,比如說互聯網,包括其他科技的創新,這是發達國家對全人類的貢獻,不可以否認這條,問題是這種創新可以持續多長時間呢?帶動多少的就業量,現在看來不可以消化。
第二條路就是把發達國家的工資福利水平往下調,經濟學過去說工資有剛性,其實在座的老總都知道,往上調容易,工資往下砍就非常不容易,非常痛苦。2006年我到底特律,美國的汽車之都福特,美國工業象征性的地方,參觀博物館,講解員是一個70歲的老工人,退休下來當講解員,他說他非常驕傲,他們一帶帶的美國年輕人以進福特為自豪。然后我說,你孩子還進福特嗎?他說我孩子不進福特,我孩子不進福特,我的孩子到亞洲教英語了,為什么原來好好的,非要高平面繼續發展,他的車子可以賣出去啊,問題是日本汽車起來了,韓國汽車起來了,中國的汽車起來了,李書福的一線工人的工資和他們的工資差不多少,他做車做得七七八八嗎?因為可以學習的,然后美國的汽車資本到中國來了,中國去年1300萬車,Made in China,這是翻譯錯誤,弄得中國人心里很浮躁,其實是在中國制造,不完全是中國人造的,資本、技術、管理都是人家的,為什么人家來中國造?水往低處流,他要到綜合成本有優勢的地方去,我始終認為這個是全球化的主流,但是全球化不是沒有代價的,要甩出一些人來,所以實際經濟增長向好走,我認為沒有什么可以懷疑的,因為這個還在釋放,只要金融紊亂消失以后,全球的經濟還會有一個很不錯的增長,但是社會矛盾是另外一個概念,為什么西方政要不敢果斷的說退出呢?不是他們不知道這么大把的印錢,財政赤字不會危害將來,而是現在過不去,希臘是第一個試驗的,財政不行了要退出,要重啟財政政策,馬上就是公務員上街,工人和公務員一塊兒上街,兩百萬人的游戲,哪個政治家想選票的人敢說退出啊?那么水少加面,面少加水,所以全球的形勢一方面我的看法是,經濟層面我認為還是一個往上走的局勢,但是代價到底會發生什么不好講,發達國家第一次往上走是升級,第二次是工資福利往下調,我最近看福特汽車公司跟工會達成協議以后招小時工12美元的工人,新工人低價,大概比目前的市場價要低,工會同意了,在我看來這是美國調整的一個信號,但是很多公司做不到,或者很多公司不同意,往下調很困難,剩下的是什么路呢?就是兩個海平面水流得不要那么快,這就是貿易保護主義,增加摩擦,因為這個流量越小,高平面可以慢慢的往下走,水的流量大,他們的社會矛盾會非常艱難,貿易保護主義剛才梁先生講到了中美之間的摩擦,我的感覺也是這樣,未來的五年,小事情都會變成大事情,小事情會炒成大事情,因為有這個政治要求,政治集中反映了經濟,調不動,怎么辦?找茬,找了茬流量不就小了嗎?我現在看貿易保護主義還不是最危險的,最危險的是中國未來五年到十年和平的國際環境能不能維持住。全世界麻煩都是在兩個海平面大同的時候發生的,一個海平面要漲,你看歷史上多次發生,所以轉過來中國自己對這么一個全球的局勢,有一個清楚和深刻的理解,那么應該怎么樣呢?我認為應該很好的研究,抓中國的機會,中國的機會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中國在全球化中的機會,這個我看是擋不住的,現在不是失業率高嗎?我認為失業率高也是中國公司走向全球的一個契機,只要有本事聘西方人,你這個公司就很容易走向西方去,這是我得出的一個結論。我在達沃斯跟任正飛聊了大概四個鐘頭,很受啟發,大概全球是兩三萬員工,非中國的雇員有四千,剛才我問楊元慶,聯想現在全球是多少,聯想現在全球三萬人,外籍員工五千人,這個苗頭大家注意,因為現在中國2.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個力量已經在這里了,再怎么說什么問題,肯定不會在這么一條直線上,甚至往哪里走啊?所以這是中國走向全球化的機會,我的看法是客觀的,中國第一波是TCL,法國的公司遇到很多還在堅持,第二波你看華為,全世界130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他們生產的主導產品20多年前是中國不能生產的,就是交換機原來都是進口的,你看就是這么20多年,成立了一個全球的主要的供應商,然后是聯想,中關村,業績不會一條直線上去,一定會有變化,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代表的勢頭,所以中國在全球化的機會是客觀存在的,也不是說我們就是實打一條路,所有的都是中國制造非常便宜,把西方都逼死,里面可以有合作的機會,所以在座的媒體的朋友,我們一起商量商量,把中國公司請外國員工的事情好好在輿論上炒一把,這就告訴西方政治家我們在給他們做貢獻,實際上是中國房地產走向全球的準備,沒有這種作戰能力,概念上人家就不接受,我的看法是,今后五到十年,中國頂端的公司一定會在全球不同的地方有業務,這個機會絕對不會放棄,客觀上也不會消失,問題是事在人為,誰來做。當然,在做的時候一定要當心,因為我們現在存在著這種傾向,因為你國內有矛盾,你要轉嫁給我,我就給你打回去,該打的還要打,但是,和平的國際環境對于中國來說更加重要,現在這種國際局面你可以去看,到底是不是馬云講的地球開始報復了,還是其他的力量在起作用,反正現在是看不出來,現在討論的是十二五規劃,第一件事情就是外部環境,鄧小平的戰略是無論如何堅持二十年的和平環境,把中國搞起來,今后十五年到二十年和平的國際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原則不能放棄,但是必要的妥協,必要的合作點要盡可能尋找,這是一個層面。
更重要的是,中國對內要開發機會,中國不是一個小的,當年說四小龍,國內市場很窄,中國現在有巨大的國內市場,我非常欣賞阿里巴巴馬云他們認為的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是仔細一看,今天是中國人往外做和往內做哪個困難?往內做困難,因為往內的改革還有很多地方不到位,政商關系,企業精神,商業文明,這個東西要一刀一刀的打,中國國內市場一方面是收入問題,還有一方面是已有的收入沒有有效的商業服務,把這個收入轉化為消費,我最近在一些地區一直在注意,我要在村莊看到大公司,我最早受到刺激的是在很窮的村莊里看到可口可樂,村莊的小賣店里就有可口可樂,那說明我們提出村村通國家戰略之前,很多村莊可口可樂就賣出去了,中國的產品呢?這是中國主要人口的所在地,是收入很少,但還是有收入的,現在有一些新的苗頭我覺得很重要,大概三年前,我怎么認識阿里巴巴,我為什么對馬云比較感興趣,雖然他對我不太感興趣,我也不是說你掙的錢我就對你感興趣,三年前我做調查,林業,國有林業的轉型東北是非常困難的,一個很小的公司,做筷子、木梳,木制品,用邊角料做木制品,我訪問這個小老總,他拿出電話開始講英文,講完英文后,英文當然還是要到新東方學校去學習,他拿到訂單了,以色列定了他兩個集裝箱的木制品,我當時很好奇,東北是深山老林,怎么能有以色列客戶?你怎么找到這個客戶的?他說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幫他做全球營銷。我就知道這個很厲害,我現在在貴州、四川,包括蘭州周圍的地區,村莊一級我看到聯想的廣告,聯想不光是楊元慶拿出來的高端產品,還有很多低端產品拿到村莊去了,中國的金字塔你往下一層,生意就大很多,全世界的商業經驗就是越是給普通人的生意越是大生意,因為普通人在哪里都是絕大多數,所以如果要是在村莊都可以看見你,中國有70萬個村莊,這一波大學生困難,大學生當村官,這個道理到底對不對,中國農村跟外部世界的信息通道大大加快了,很多四川的村莊里大學生別的不會做,可以上網,幫助你在網上找工作機會,成都、重慶,哪里工廠缺什么人,他在村莊可以找到,可以在當地幫你約好再去,這件事情是革命性的,中國現在很多公司,拿我這個標準在村莊可以看見,當然,最好在印度村莊也能看見,在中國、印度的村莊能看見,在紐約、巴黎的村莊也能看見,太小的不行,不強的話玩不了,但是實際上中國已經開始有了,聯想已經殺到中國的村莊這一層了,我下面就在跟王石討論,中國農村蓋房蓋了多少啊?我們說房地產業不得了,從建筑面積來看,農村的建筑面積超過城市的建筑面積,但是農民的房子是怎么蓋的?有產業嗎?有規劃嗎?有現代的因素進去嗎?差得遠,中國今天看外國的城市不會吃驚,看外國農村真的臉紅,這本身就是巨大的商機,我最近在重慶看了一家公司,非常有苗頭。苗木是福林出來的老板,福林非常窮,也不要賺錢,當地有工作機會,可是重慶和成都是國家城鄉改革的試驗區,農村如果把土地盤一盤,原來的房子有五分地,七分地,你蓋好一點,剩下的土地復墾成耕地,把原來的建設用地的指標拿來,重慶現在搞了一個地票市場,把原來的指標拿來拍賣,城市的房地產公司買到這個指標就可以在規劃區內找一塊區落地,指標現在一畝指標13.7萬,這筆錢回到農村是多大的建筑面積,多大的產業,中國怎么會怕簫條,不可能。重慶這家公司開始做苗木,慢慢就幫助村莊完成這點,因為整體的村莊要墊資的,墊資了以后指標出來才可以實現。這件事情我們在重慶和成都做了很長時間的調查,我們認為是下一撥國內發展的很重要的契機。
所以,兩個城市的成功機會非常值得各位考慮,我的看法是由于全球是處于兩個海平面的釋放,經濟往上走是主流,只要是各國政治家妥當的處理增長當中的矛盾,社會矛盾,包括發達國家的矛盾和發展中國家自己的矛盾,我認為世界經濟總的來說是往上走,這個平臺,兩個平面合到一起,是人類歷史上從沒有見過的,因為低平面人數巨大。日本當年起來的時候,大概相當于美國工人工資的6到8,什么時候開始漲進去呢?如果漲到美國工人的35%,好了,慢慢就開始進去了。35以后到55,再通過升值很快就上去了。我們現在經歷的這種變革,我根本不認為是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從1929年開始的,那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一個海平面的問題,這次是兩個海平面開始發生對流,中國的整體利益是要保證對流繼續下去,這是第一大利益,為此其他小的利益可以妥協,因為在海平面變化當中,中國可以獲得很大的機會,既可以對世界有影響,也可以把自己的國家,包括農村建設得更加的像樣,我相信未來5年,中國將有一批國有大公司,市場里的公司會出一千億,兩千億,三千億的公司,這個公司理想的就是我們在村莊也可以看到他們的產品和服務,在全球主要文明的點也可以看到他們的工作,看到他們的足跡,這樣的話,中國自己人口和人類的地位會更加的相稱,也會給在座的各位帶來更多的事業的舞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