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劉強:低碳經濟與中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6日 17:20  新浪財經
劉強:低碳經濟與中國
  由《經濟觀察報》社 主辦的“2009年度觀察家年會”于2010年1月16日在北京舉辦,主題為:中國再出發。上圖為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研究員劉強。(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

  新浪財經訊 由《經濟觀察報》社 主辦的“2009年度觀察家年會”于2010年1月16日在北京舉辦,主題為:中國再出發。上圖為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研究員劉強。

  劉強:非常榮幸有一個機會來這里做這個報告,非常感謝主辦方,我是一個研究人員我特別想分享關于我研究方面一些觀點。因為我做的是能源和氣侯變化相關研究,最近大家也知道哥本哈根又炒的那么熱,所以大家對低碳經濟比較關心,我想從這方面講一些我自己的觀點。

  說到低碳就是談排放減少就是溫室氣體排放減少,這個里面很多大部分是來自于能源消費,我首先想談一下我們過去能源消費的情況。大家可以看這個圖,我們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費包括電力消費一個變化,增長的一個對比情況,從2000年以后我們能源增長超過經濟增長率,也就是說我們這個能源強度有一種增高的趨勢,從05年十一五國家公布節能減排我們這個趨勢有所減緩,相比較而言中國能源強度在全世界是比較高,如果我們對比一些高耗能產品比發達國家,比如說美國,日本要高出20%到50%這樣一個概念。

  右邊這個圖是我們能源結構,是以煤炭,作為主要的能源品種,說明我們溫室氣體排放程度必然比較高,未來我們這個壓力減排壓力是非常大的。那么由于能源消費量這么大,增速這么快,未來我們二氧化碳排放是一個什么變化,這個圖是國際能源署做的一個研究,08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接近世界第一,我們跟美國差不多水平,從增速中國增速要快于美國,未來很快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說明中國不斷怎么樣在未來將承受非常大的壓力,從國際層面,應對氣侯變化。IEA這個圖給出未來預測可以看去掉以后可以看到按照基本情況變化中國二氧化碳會增加非常快,虛線我們采取更多措施我們二氧化碳會降到什么水平,這中間需要很大的努力。不管怎么樣氣侯變化已經是一個全球客觀承認一個事實,全球都在為此做出努力,作為中國作為經濟發展速度數次之快的國家我們必將成為非常大的壓力,未來發展低碳經濟也是一個必然的選擇,不管是從國際層面還是我們自身的需求。

  這個圖是科學家對我們全球氣溫上升的判斷,在2016年在一度二度這個方面中國是在高線3.9到6.1的范圍之內。就低碳經濟從我們自身看,低碳經濟即有壓力又有挑戰,又面臨動力按和機會,中國人均碳排放量已經是世界平均水平,即使我們人口眾多未來我們將面臨多大壓力,挑戰我們處于發展階段,我們區域發展非常不平衡,我們整個經濟水平我們應對能力都比美國,日本很多發達國家差很多,這些方面在技術,知識儲備肯定面臨很大的挑戰。但是我們有動力,一方面剛才很多專家,企業家都提到了我們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已經很嚴重,我們水資源匱乏,這種情況之下通過應對氣侯變化,通過發展低碳經對我們整個生態環境的保護非常有效益。

  還有一個機會就是我想更多提我們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現在的經濟在很大一部分,或者說一部分開始面臨粗放型增長的特點。所以說,未來如果發展低碳經濟我們想在集約型經濟增長特點會有更大動力和機會,如果說低碳經濟支撐剛才說到低碳經濟未來發展面臨什么樣的問題,但是如果說低碳經濟支撐我們需要技術、資金、政策的保障,最關鍵我們需要一個市場,這可能跟今天主題更多切合市場的概念。從技術看我們研究避嫌如何我們將來要做低碳經濟,組核心觀點我想提出來到2030年中國需要在很多部門包括工業、交通、建立部門,我們的技術要占領全球領先地位,現在實際上我們距離差距在某些行業還是非常遠,在未來20多年時間我們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

  從技術的準備說,剛才杜邦老總說他們做太陽能薄膜電池,我們未來在能源供應側和能源的需求側我們需要很多技術,加起來有28種,是一個對半分的概念。這里很多技術現在仍處于研發階段有一些商業化示范,所以說未來我們在研發,示范方面需要投入更大,這是一個簡單的在這里面提一下,因為時間有限不同部門看,我們未來需要做到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從工業來說,剛才說到我們在2030年一些主要行業,主要是一些高耗能產業必須有一些世界先進技術,從平均水平要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從建筑業大型商業建筑速度這么快我們必須考慮在新建建筑里面建節能建筑,還有同私家車增長量非常快,這樣情況交通怎么改變現有模式是非常關鍵,如果從技術看,混合動力汽車,很多動力汽車,電力汽車會發揮更大作用,公共交通也會發揮很大作用,重要的是我們怎么一個交通模式,怎么規劃這個模式。下面這兩個圖簡單一個概念未來我們建筑是什么情況,日本開發2050年不能所謂低碳建筑,這里面使用全部最新技術,他們說空調效率達到非常高的水平。

  大家更關心低碳,為什么中國政府或者是我們很多企業特別關心,低碳會對企業增長影響實際上涉及到成本問題。不管從國內還是國外看,低碳不是一個低成本的事情,肯定要付出很大成本尤其對我們中國來說,投資成本是非常高,這是不同機構對未來能夠發展低碳需要投資量的水平,基本上是在未來到2020年或者2030年每年都需要1500億到2000億人民幣水平,這個是考慮純技術成本并沒有考慮中國更多的政策實施成本,我們交易成本,如果考慮那些我們成本會更高。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強調我們中國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我們發展中國家一定要獲得發達國家更多資金支持。說到成本下一個要說到低碳是要需要一些政策保障,這是我總結了一下從90恩年代開始,我們國家出臺了跟氣侯變化,應對氣侯變化相關政策,我們從92年加入聯合國氣侯變化公約,97年簽訂《京都議定書》,在2007年我們出臺了很多文件,包括節能減排綜合合同,大家知道包括節能目標,我們在現在最新還有節能氣侯變化白皮書,我們在去年09年11月份提出碳強度目標,就是40%到45%如何實現政府下一步也要考慮這個問題。

  政策保障我們從稅制上,社會談比較多,碳稅,能源稅,燃油稅我們現在開始實施,碳稅可能沒有能源稅那么快,另外一個就是標準,實際上現在建筑部門,標準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在中國肯定存在一些特別情況,跟國外相比我們標準強度不是很高,另外我們標準實施起來,實施監督力度不是很大,很多情況之下我們對標準實施,核查依據是你這個標準,建筑部門在建房采取沒有采取相關節能措施,并不真正考察獲沒獲節能效果,這個標準還是需要更多的加強海。有第三最關鍵的是激勵政策,我們財政補貼政策,不同經濟激勵包括標識政策,甚至我們現在更多說到一些節能服務之類的政策,這個政策是最關鍵,不管是我們現在是節能可再生能源,從低碳各種市場,技術看都需要市場的支持,所以這個必須國家有足夠的政策信號的支持,包括價格方面信號,融資方面的信號,補貼方面信號。

  我想這個也是一方面說明對我們政府對我們有這種要求,另一方面對企業也是一個更大好的機會,因為這么多經濟激勵政策對企業會獲得更多經濟發展空間。第四我想說低碳規劃,現在大家包括企業界,行業都非常關心未來我們“十二五”規劃,未來更遠規劃跟低碳有什么關系,包括一些相關什么內容,我想不管什么樣內容,將來在不同層面,在國家層面,行業層面,甚至針對企業,都會有這種規劃的出臺。這種規劃出臺可能不能停在宏觀成面而要停在實施層面。

  最后一點講一下低碳審查,現在全球說到低碳,說到低碳經濟從低碳市場主要有一個歐盟排放交易市場。一個發達國家發展中清潔發展機制,在座有一些不一定非常了解,清潔發展機制,清潔發展機制在中國開展力度和整個市場規模已經比較大了,基本上中國占全球交易量一半左右,所以說我覺得碳市場本身是一個金融的活動。從目標來說,不外乎給企業更多融資機會,給企業擴大投資,給企業進行一些投資新技術的機會,當然更重要可以建立一種機制,這種機制可以減少我們中國實現低碳經濟的成本。我們現在國家有40%到45%承諾目標,我想這對整個碳市場是非常有利的信號,碳市場建立需要很多具體的方法,包括各種基準線的界定,參與模式等等。現在從國內看,我們說到CDM市場,清潔發展市場已經很大,這就說明這個市場國家政府沒有說我們要求企業參與怎么樣,但是實際上企業參與積極度很高,說明這個市場前景是有一個好的機制,可以給企業獲得效益,也給我們帶來更多資金和技術。

  所以說,在這個情況之下企業積極性是非常大的。當然我們現在也考慮一些資源減排市場,作為未來碳市場交易市場一個探索,但是我們溫總理在去年國家政府報告里面說到將來要做碳交易示范。最后我總結起來有三點,一個是低碳,到底什么是低碳?我想低碳從全球層面看我們在哥本哈根協議里面提出來我們要2011年兩度的一個指標,雖然沒有法律效益,主要排放國都承認指標。從國內層面更多低碳是跟自己比較,跟我們的過去比較,我們在促進生活經濟體系發展同時,盡最大努力實現比較低溫室氣體排放增長,我們可以增長,但是我們這種強度要降低。

  第二低碳經濟我想強調一點不僅是低碳還是經濟,我們不能以犧牲我們經濟發展作為前提,同時我們必須考慮我們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最后一點我想說我們一種發展之路,或者叫低碳發展模式,這個模式從大的方面講就是四點,結構調整、效率提高、模式轉變、整體的推進,因為除了能源我們還有農業,林業,除了工業企業,我們還有全民參與,除了節能我們還有可再生能源。我們三產結構,我們的工業行業內部結構都非常重要。

  最后,我想低碳不僅僅是一個概念,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和盡早行動,越早行動我們成本會越低,謝謝大家!

轉發此文至微博 我要評論

> 相關專題: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