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0財經年會:戰略與預測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財經》年會2010: 預測與戰略——后危機時代的變局12月18日在北京召開,新浪財經獨家網絡門戶支持此次年會。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演講中指出,建議四萬億當中的一些項目未必要在明年按計劃把錢花完,有些項目周期可以拉長,有些錢可以留到2011年去花,以避免貨幣政策和其他政策不協調的現實風險。
以下是馬駿演講實錄。
馬駿:各位早上好,剛才幾位包括羅奇先生都講到結構調整方面的問題,我非常贊同。也應該繼續關注經濟周期的問題和經濟面臨的挑戰。我講的題目叫做2010年宏觀經濟面臨的若干挑戰。
總體的判斷,我是樂觀的。我估計明年如果貨幣增長速度能控制在18%,一些機構調整要進行的話,中國GDP增長速度可以達到9%,通脹我的基準預測在3%到3.5%之間,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況。
但是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其中有幾個特別的問題或者挑戰提出來跟大家一起探討。第一個貨幣政策的可信度問題,今年年初的時候有一個M2增長目標是17%,但是實施的效果是29%多。前期今年年初的時候,貨幣擴張比較快,有非常重要的正面意義。在恢復信心,逆轉經濟下滑勢頭方面,是有非常正面的作用。
但是貨幣擴張也有持續時間過長,這個問題同時導致了一些風險,市場泡沫和市場質量的問題。明年一個關鍵的問題在這個方面來講,怎么樣來增強貨幣政策,我擔心的是如果明年M2增長17%、18%,又被超過怎么辦,如果再次超過,會加劇通脹預期,通脹預期,事實上通脹的上升。具體在增強可信度方面,有些什么可以具體做的事情,有四方面的考慮。
一要及時公布M2的增長速度。這個增長速度老百姓不知道,心里沒有底,就沒有確定性。我公布以后,至少政府在貨幣增長目標方面比較嚴肅的承諾。
第二是政策的協調性,今年從技術層面來講貨幣的增長速度大大超過原來的目標,一個是貨幣政策雖然目標定在17%,但是事實上財政政策和項目審批政策最后要求的新增的貸款遠遠超過了五萬多億,事實上要求貨幣增長是30%左右,這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和項目審批政策的力度、規模方面有不協調性,明年應該要加強這方面的協調。
第三,應該堅持信貸的審慎原則,不應該用放松信貸原則來換取經濟的短期繁榮。
最后一點是關于財政政策方面,我有一個想法,如果原來計劃的四萬億刺激政策,還是要原來的時間表,把四萬億在明年全部花完,很可能事實上造成新增貸款的需求超過7萬億、8萬億,如果到了8萬億以上,9萬億,事實上就形成了貨幣政策和其他政策不協調的現實的風險。
所以我的具體建議四萬億當中的一些項目未必要在明年按計劃把錢花完,有些項目周期可以拉長,有些錢可以留到2011年去花。
第二個風險是通脹的不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來源,我做了各種各樣的測算,用最保守的假設,明年的增長是1.5%,如果寬松一點,食品價格上漲5%,房價上漲10%,油價上升20%,可能達到5%,所以1.5%到5%之間都存在。這是實體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
還有預期帶來對通脹的不確定性,M1增長速度明顯超過M2增長速度,很多老百姓定期存款已經搬到活期存款,M1增長速度超過M2增長速度,6個月到9個月出現貨幣流通速度上升,貨幣流通速度在貨幣增長不變情況下,加劇通脹,這是一個很大的不確定性。
怎么來抑制這個不確定性,由于通脹預期帶來貨幣流通速度的上升,對通脹的不確定性,要及時采取利率工具或者說采取加息的手段。
具體的想法就是不要等到通貨膨脹漲到2.25%就是一年期基準利率那個時候再去加息,我們要給市場和老百姓一個信號,中央銀行是有一個承諾,是會保證實際利率為正的,如果這個承諾不被市場認知,不被市場預期到,很可能市場預期實際利率維護會變成通脹預期的重要原因。
有些人可能會擔心如果提早加息,導致熱錢進來,我沒有那么擔心,我的一個具體理由就是熱錢進入中國,絕大部分并不是放在存款,要享受加息的好處,絕大部分熱錢進來是炒股票、炒房地產,如果你加了兩三次息,把房地產的泡沫給它抑制住,比如說原來在某些地方地產價格的上升,每年30%,把它達到0%,反而會抑制熱錢的進來。
第三個問題就是資產泡沫風險本身。我并不認為現在已經面臨全面的資產泡沫,從A股市場來講,目前的估值相對比較合理,事實上比歷史平均數字稍微低一點,幾個月再來20%、30%指數上漲,泡沫的成分比較明顯,地產的危險比較大一些。
在大的城市當中,泡沫的問題比較顯現化了。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提到要抑制投機性的需求,要使用差別化的信貸政策,我覺得非常正確和及時。
具體來講就是加強二套房地產政策的實施力度,40%首付就應該是40%,有些地方在泡沫比較嚴重的地區,應該減少對第二套房的優惠利率。
還有一點可以考慮,限外令已經可以考慮,前幾年有限外令,事實上很多地方已經放開,在不遠的將來應該重新啟動這個政策。
第四個問題是中國明年的同比GDP增長可能在二季度會發生二次下行。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前面討論的姚景源都講到到底是V型還是別的形狀的經濟復蘇,目前來看是V型狀態。
今年四季度中國GDP同比超過10%,明年一季度會超過11%,V型反彈背后很大因素是基數效應。到了明年二季度,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同比經濟增長開始下行。光是這個基數效應會導致明年二季度GDP增長,同比估計下降2個百分點左右。
從技術上來講,這個好像是基數效應,但是從經濟學來講,事實上反映的是靠刺激政策推動的短期的經濟的反彈不可持續性。從明年的全年情況來看,我估計同比經濟增長見頂在一季度,此后開始逐步下行,可能下行到明年的年底8%左右。
這個對政策帶來什么挑戰,有些人到時候會提出由于同比經濟增長二次下行,再來搞一套刺激性的政策,我認為這是沒有必要,也是不應該。為什么說不應該呢?因為我們現在面臨通脹的風險,從現在開始到明年三季度,整體的通脹趨勢往上走的,在通脹壓力之下,繼續擴張或者是貨幣或者是財政,會加劇通脹的壓力。這是不能搞的理由。
另外為什么不必要搞?二次下行并不是一個巨大的會帶來恐慌性結果的二次下行,而是比較淺的二次下行,11%多下降8%幾,這是健康的調整,11%本身是過熱,8%多是正常,從過熱轉向正常,不應該用政策去防止它,去阻止它。適度的放緩有利于結構調整,在經濟適度放緩情況下,有些低端的高耗能,低收益產業自然退出市場,不需要政府采取行政性手段,強制性抑制產生的增加。
最后一個問題是美國經濟可能超預期反彈,帶來的對中國的悖論。美國經濟學家觀點美國經濟增長達到3.6%,超過市場預期1%多。如果這種情況實現的話,就表明中國的出口會超預期反彈。
個人估計,明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可能達15%到20%,這是非常好的數字。一方面這是好事情,推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另外一方面也是擔憂。
我擔心的是由于出口反彈,我們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在抑制低端產能,低端的出口產能方面可能會改革的動力會減弱。有些道理似乎很簡單,這些低端的企業都活了,為什么還要抑制它,這個就出現了悖論,我們在出口很糟糕的時候,不能搞結構調整,在出口好的時候,又不愿意搞結構調整,如果這樣的話,就永遠沒有辦法做結構調整。
這根本上來講恐怕是一個決策者的政治意愿的問題,如果決策者有改革的意愿,具體的政策選擇還是比較顯然的。
至少三個方面,第一在出口已經回升到一個比較可以接受的水平的時候,人民幣的彈性應該恢復。第二,過去一段時間,作為危機管理,我們加大了對低端的,高耗能的一些出口產業的支持力度,通過出口退稅增加的政策,可以逐步取消。第三,應該進一步加大換把政策的力度。我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