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9品牌中國年度人物評選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由品牌中國產業聯盟主辦的“第九屆品牌中國高峰論壇”于2009年12月18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納偉士(美國)智能媒體技術集團董事局主席厲天福。
厲天福: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我是納偉仕美國智能媒體集團的董事局主席厲天福,今天發表我一些個人關于產業的觀點。希望能夠引起更多的企業關于資本市場的重視,更多的關注資本市場,更好的借助國內外資本市場的力量來發展我們的產業,發展我們的品牌。
每個創業者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企業做強做大。企業要發展需要資金的支持,需要品牌的支撐。但是,我們在發展階段都碰到兩個核心的問題。一個是資金困難,一個是人才困難。資金困難是所有中小企業的瓶頸,雖然各級政府都對此很關注。但事實上對中小企業的根本困難沒有實質性的解決方案。
由于資金和規模的性質,由于企業品牌的性質,我們的企業發展階段也難以留住或者招到合適的人才,所以我們的管理,我們的企業的人才就受到限制。
由于這些原因,我們很多發展中的企業雖有萬丈豪情,但是處處受限,力不從心,甚至舉步維艱。企業發展嚴重受阻之下,我們很難拿出足夠的資金發展我們的品牌或者拓展我們的企業宣傳。中國有一句古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先有蛋還是先有機。我認為不管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都是一樣的,有雞就會有蛋。企業發展的核心基礎是資金,沒有資金企業很難發展,品牌也很難建設。
企業要持續不斷的快速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將推動企業持續不斷的快速發展。解決企業資金問題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是資本市場,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其中有一個現象,很多企業在資本市場募集了大批的資金,但是幾年來,能夠分紅的股東的錢可能1%,百分之幾都不到。所以從資本市場來的錢實際上都投入了企業,推動了企業的發展。而投資者或者股民,或者股東的錢他的利益是在資本市場的股票交易過程當中,通過股票的增值和交易實現的。我從四個部分講講我對資本市場的看法。
一、為什么企業要上市?
對于中國的企業主來說,大部分人對資本市場比較陌生,對于資本市場了解比較少。要了解資本市場首先要從心理方面認同資本市場的運作模式,要對資本市場給企業帶來的好處有所了解,從心理認同并參與上市的規劃。
從企業為何要上市,我們從四個方面來進行簡單的講解。
1、企業主的心態調整
我們中國有一些企業主心理方面比較狹隘,對自己的公司或者對自己的產業把它視為個人的資產,不愿意把它放到社會中做強做大。所以我們企業主要有一個社會的心態,要愿意將自己的企業放到社會去,通過資本市場把它做強做大,把企業變成社會的企業,把自己逐步的轉換心態,從老板變成職業經理人。
2、企業投資是需要回報的
上市可以超額實現股東的利益和回報。我們投資無非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創造財富,第二個是創造事業。企業上市之后,企業個人的資產可以變成證券化,它可以通過實現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擴大,充分實現企業的價值。
企業上市以后社會地位提升,政府重視,員工有榮譽感,企業的社會價值得到實現,企業的事業可以發展,社會榮譽得到提升。
3、企業可以獲得良好的發展條件
企業上市之后,我們可以得到政府的很多資源,得到資金的支持,可以通過企業的上市公司一個很好的平臺物色到或者找到更多合適的人才,組建一個強大的管理團隊,有了優秀的管理團隊,企業的發展也就有了保障。
4、建立一支強大穩定的團隊
對于企業來說,人才是基礎,凡是對實業有追求,有抱負的可造之才,都希望得到一個規范管理,有發展前景,社會評價良好的企業任職。同時企業的管理者、經營者、技術者是需要一個良好的個人回報的。企業上市之后通過一些股份的贈送或者期權的實現可以給我們的管理者和技術人才一個除了薪資之外更高的回報,那就是股票贈送或者是期權的回報。有了這些經濟和企業的社會基礎,我們的經營團隊和管理團隊就會很穩定,也就為我們的企業實現的保障。
二、國際資本市場與國內資本市場的差別。
我們這里說的國際資本市場主要指美國資本市場和香港資本市場。我個人認為,它們與國內的資本市場沒有根本不同,也沒有哪個好或者哪個不好的說法,完全是看企業的特性和企業的需求,適合就好。資本市場各有所,主要區別歸納為六點:
1、監管體制的差別
美國的國際資本市場上市公司就是在一個證監會監督下的社會公眾型公司。它是一個社會公司,公眾型的公司,完全按照企業的運作模式運作,無論是商業運作還是資本運作,企業有決定權,政府有監管權,之要做到公平、合理、合法企業就可以按照市場的規則運行。國內的上市企業從某種意義來說是證監會管轄下的企業。企業在商業運作方面比較獨立,但是在資本運作方面企業的自主能力很低,企業不能作主,或者是企業的作主能力非常低。企業的任何資本運作如增發、收購、兼并等,即便中介機構認可了一樣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2、后續融資的差別
國外資本市場由于是商業化的運作,企業再融資非常方便,次數及數量基本上不受限制。上市之后企業發展需要可以持續不斷的融資。國內企業上市之后再融資門檻很高,尤其是對一些中小型的企業上市之后可能兩三年之內都不能再融資。即便是我們要做一個再融資的動作,審批時間也很長,后續融資的難度也跟大。
3、市盈率的差別
國際上的資本市場市盈率很多比中國要低,這就意味著同等的利潤規模下,在美國市場上市市值會比較低,首期融資也比較低,但是可以通過后續融資彌補融資量。可以持續不斷的實現資金投入的目的。
中國的上市公司市值很高,高得離譜,像現在的創業板上市有些高到100多倍,這也是一個過度性的不正常的現象。企業的首期融資會比較大。我個人覺得在發展中的一些企業,快速發展的企業比較適合在國外企業,一些規模比較大,比較穩定的企業,已經有比較高的利潤,后續發展比較穩定的適合于在國內上市。
4、流動性的差別
國外上市之后很多市場股票流動性比較差,國內的流動性非常好,如果企業優秀能夠持續不斷發展的話,流動性并沒有困難。企業主或者投資者根據資本市場實現一些套現還是完全沒有難度的。
5、維護費用問題
有些企業說在美國上市維護費用非常高,表面上看費用會高一些,但是國際資本市場再融資比較容易,每一年都可以持續融資,對于企業的現金流不會帶來壓力。反而在國內資本市場因為中國再融資比較困難,雖然說每年的維護費用比較低,但是對現金流來說還是一種支出。
6、上市速度的差別
美國市場比較成熟,上市模式多樣,上市門檻低,沒有企業上市排隊的情況,企業上市的時間速度可快可慢,快的話4個月可以完成上市前的私募動作,8個月可以上市。納偉仕就是去年4月份啟動,今年3月13日上市。因為全球經濟出現了很大的波動,美國要求我們看08年的年報,我們在08年年報3月份草稿出來以后,3月7日提供草稿,13號我們就上市了。基本上主動權在企業那里,只要符合條件,中介機構認可,那就沒有問題了。
國內上市模式單一,即便目前已經開設了創業板,上市的進程也非常漫長,何時能夠上市基本上無法估計。國內實行審批制,不可預見的問題很多,即便中介機構同意也很難預測準確的上市時間,對于企業上市來說沒有中間狀態,掛牌交易成功了那就是上市成功。沒有掛牌之前就是上市沒有成功。
所以我個人認為對于上市時間是最大的成本。
上面是通過六個方面簡單講了國內外資本市場的一些區別。
三、上市其實并不難。
我們在座有很多企業家,企業主,大家都覺得上市是一個很難得過程,確實上市的過程非常復雜,但是只要我們理解的上市的過程,其實上市并不難。我們從七個方面講一下上市基本要求:
1、企業規模
一般來說企業的凈資產規模至少需要超過2000萬元,當然多了更好。這點對于很多企業沒有難度。
2、主營項目
企業的主營項目要有優勢,基本上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中的一個或者多個:企業規模具有某一行業的領先優勢。企業具備科技領先的優勢,或者屬于高科技項目,具有較高的增長性。企業具備運營模式的創新性。
3、企業法律架構
企業要具備符合各地上市要求的法律架構,歷史演變要符合法律的要求,這點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沒有難度。
4、企業商業模式
企業要具備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合理合法的主營項目,絕非依賴性的經營體系,比如說我們不能依賴于一兩個大的客戶。
5、企業盈利能力
企業稅后盈利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是底線的條件,前兩年保持合理的增長,后續兩年要具備30%的盈利預測。
6、財務數據
合理合法,真實可靠的財務報表及規范的財務制度是上市的一些基本保證。
我們財務管理方面要規范本身也就是很多企業投資的基本要求。
7、企業的管理團隊
保持核心管理團隊及實際控制人的持續穩定,這樣企業的持續穩定的發展就有了保障,這也是很多企業上市的一個需要的基本條件。比如說實際控制人變化,管理層大的變化都會影響到上市。
8、合適的中介機構。
企業上市需要找到財務顧問、保薦人、律師、審計師等機構。很多中介機構由于能力水平,甚至職業操守所限耽誤了企業的上市機會。對于國外上市來說,一般要找一個財務顧問。但是所謂國外上市的財務顧問很多是不具備專業能力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歸國留學的人,他們曾經在一些資本市場或者資本機構任職,就獨立組建一個代表團出任財務顧問。他們不但不懂國內的企業,也不懂國外市場,所以在聘請中介機構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小心。
我是在2003年開始涉及資本市場,在國內有過兩次收購和重組的機會,在歐洲、法國的資本市場都實際操作過。我個人覺得對產業很熟悉,對資本市場也比較熟悉,我可以把產業和資本市場有機的結合起來。也了解在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核心的難點,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企業如果需要一些溝通或者咨詢,我樂意效勞。
對于以上說的八個要求,可能很多企業來說難度并不大,而如果以上條件具備的話,原則上企業就可以在某個資本市場上市,融入資金,推動企業的發展。我個人的觀點是上市并不難。很多政府也邀請我做上市方面的演講或者是知識的講座,大家聽了之后都覺得我講的東西比較簡單。所以我一直說上市其實并不難。至于國內上市還是國外上市完全看企業的實際需要和實際愿望。每個市場都有它的優點,有它的缺點,我認為中國、香港、美國是理想的上市地。其他地方并不適合中國企業。
四、借資本之力發展品牌。
大家都知道,企業建立一個品牌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基礎。有品牌的企業不一定很強,但是很強的企業一定有一個很好的品牌。企業要進行品牌推廣需要具備一定的硬件條件,也需要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的配合。下面我從七個方面講一講我對企業建設品牌的一些理解。
1、產品是品牌的基礎
品牌依賴于產品生存,科技領先,品質保證,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是品牌的基礎。所以企業要持續不斷的投入研發,確保產品在行業內的領先優勢。
2、企業要制定合適的品牌戰略
企業要從品牌戰略的高度上建立品牌策略,不是制定一年,而是制定三到五年的推廣策略,企業應該建立品牌推廣委員會,企業的董事長或者是經營負責人應該任委員會的負責人。
3、企業要保持品牌推廣的持續和穩定性
在中國很多品牌起來的很快,消失的更快。我們的企業在推廣品牌的時候要持續,要穩定,要穩扎穩打。我們需要制定持續的穩定的推廣策略,并將品牌的文化不斷的推廣,不斷的深化,讓我們的品牌和文化結合在一起。
4、充分利用專業機構的力量
我們很多企業,尤其是很多制造型的企業,對品牌推廣并不專業,而品牌推廣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所以中國現在有很多比較專業的策劃機構,中介機構,甚至一些全國排名前十位的策劃機構。我們可以聘請策劃機構讓他們參與我們的品牌建設。其實這樣投入的錢并不大,但是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更專業,更快捷。
5、企業要建立強大的推廣部門
不管是我們有沒有聘請專業機構,企業的市場部或者品牌推廣部門都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把這支隊伍建立的穩定,強大。
6、企業要充分利用政府資源
品牌是需要支撐的,企業要有目的,有系統的在我們發展階段就有意識的申請一些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申請專利等等,讓我們的企業品牌內涵更加豐富。
7、企業要準備足夠的資金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金我們沒有辦法做品牌。所以企業需要一個資金的支撐,有錢不能建立一個品牌,但是沒有足夠的錢想建立一個很強的品牌基本上不太可能。我們通過資本市場的力量募集到資金后應該預留足夠的推廣資金,以確保推廣的持續穩定,一直到企業通過盈利收入的增長達到良性的運營。
以上是我對企業資本運作的體會,當然專業機構會有更多的專業觀點,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現象,專業機構脫離企業需求閉門造車的情況也是很普遍的。所以從企業的角度,我非常希望專業角度承接企業委托之后,深入企業,從內部承擔起責任。
商業分工越來越細,競爭越來越激烈,在產品同質化的今天,如果不能創造一個強大的品牌很難在行業處于內領先地位。品牌建設是一個耗時耗力耗錢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用畢生的精力去維護。希望各位的企業能夠早一天進入資本市場,擴大產業,建立品牌,并將中國的品牌推向市場,創造更多的屬于中國的國際品牌。
感謝品牌中國不遺余力的在中國每年舉辦各種品牌推廣的活動,對品牌的重要性進行廣泛的傳播,希望更多的中國企業更加關注品牌的發展,希望更多的企業更加相信品牌的力量。感謝各位領導,感謝各位來賓,祝各位全家幸福,事業興旺,祝更多的企業早日進入資本市場借國際資本,鑄強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