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李揚:依靠創新走出金融危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2日 09:46  新浪財經
李揚:依靠創新走出金融危機
  新浪財經訊 由中國經營報、世紀管理名家講堂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于2009年12月12日在北京舉行。新浪財經直播此次會議。上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

  新浪財經訊 由中國經營報、世紀管理名家講堂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于2009年12月12日在北京舉行。新浪財經直播此次會議。上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

  李揚:尊敬的華委員長、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非常容幸再次應邀參加這個年會,剛才主持人說了很多問題,都是我能力之外的,而且我看會議希望我講貨幣政策,也不太好講。貨幣政策作為宏觀政策大家知道,它是向風而動的,也就是說它要看風向怎么變,采取應對的措施。現在我們對10年的情況并不能非常有把握的說出確實的走向,因此貨幣政策的細節說不清楚。但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第一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維持,原因是危機還沒有走出,我們首先還需要保持信心、預期。第二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重點會發生變化,因為經濟形勢在結構、方向和節奏上會有變化。

  但總的來說大家應該相信宏觀部門經過亞洲金融危機、此次金融危機已經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我們能非常有效的應對今后出現的各種問題。今天這個機會我想講創新是第一要務,討論金融危機的時候,大家總在想我們什么時候能走出金融危機,我們依據什么走出金融危機,我今天想從我研究的角度提出一個看法,我們要依靠創新走出金融危機。

  在這個題目下我講兩點看法,一個是走出危機的根本之途,在于大規模的科技創新。這樣的判斷是基于我們對這次危機的分析,我們認為此次危機表現在金融領域,其實質是經濟危機,而如此之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它的基礎一定在科技上。所以我們的判斷是此次危機的實質是科技基礎喪失的經濟危機。講到這次危機我們一定要講到他過去的好時光,確實在這次危機之前,我們人類在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我們經歷人類的最好時光,這時候出現了一個新詞叫新經濟,我們認為一切都變了,一切都和以前不同了。遺憾的是話音未落,新的危機就到來了。所以大致來看一下,推動這一時期高增長的原因大概三類。一類是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科技發展及其產業化,使得經濟增長周期進入上升階段。第二是全球化,導致全球分工的重組,一大批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帶著及其低廉的成本融入全球經濟的分工鏈中,從而整個改變了世界經濟。第三全球經濟的自由化,我們知道在資源配置的層面上推行自由化將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這三個因素導致我們有一個新經濟。

  我們認為這三項因素中,高新科技的產業化占據主導性和基礎性的地位,所以對于危機原因的探討,對危機恢復道路的探討,我們要圍繞著高新科技及其產業化展開。

  全球確實都注意到這一點,目前都在找新的科技基礎,我們知道美國危機事實上是在2001年3月份開始的,標志就是納斯達克股市的下滑,看似是金融現象,但出現在納斯達克和新經濟密切聯系的金融市場上,有更深的經濟含義,實際上告訴我們此輪經濟周期已經進入下滑階段,果然不錯,從01年到現在,全世界小地震不斷,中地震連續爆發,以至于集合成從08年開始的一次大地震按這個還沒有完全的終結。在這個過程中有兩項因素阻礙了經濟危機的下滑,一個就是美國政府很強的措施,比如說次貸。另外是全球化深度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出現新的因素。大家都在講金磚四國,四個國家過去是和世界體系相隔絕的,現在融入了世界體系,而且這四個國家占世界人口的40%,另外有非常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訓練有素的勞動力。

  所以這次危機經過了一段波折最終爆發,所以恢復就不會很簡單。所以我們認為未來增長需要尋找新的科技創新,在這個基礎上開展大規模的創業活動。我們覺得判斷經濟是不是恢復,主要的標志是人民愿意不愿意創業,老企業愿意不愿意擴大生產規模,新企業是不是不斷產生,如果看不到這幅景象,恢復是說不上的。在美國方面,我們已經看到他努力的方向,比如低碳經濟、綠色經濟以及智慧地球等。但迄今為止我們看到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等等還處在探索過程中,而且我們還看不到明顯的跡象,它可能會從根本上改造我們的經濟體制,猶如上一輪IT技術從根本上改造了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還沒有這么大的力量。不僅如此我們還看到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等等目前被淪為發達國家抑制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一個工具。這次哥本哈根會議所取得的結果不令人滿意,非常充分的體現了這一點。

  這些問題我們不去探討,我們想指出的是全世界都很明白尋找新的科技基礎,并且把這樣的科技產業化,在社會上造成大規模的企業創造的熱潮是走出危機的根本之路。

  那么中國在反危機過程中顯示出了獨特的智慧,我們知道08年一攬子救市方案中亮點有三個:一個是四萬億,二是十個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三是十六個科技專項。但是,真正對于中國長期發展有基礎性作用的是十六項科技專項,出發點就在于我們要為未來的復興尋找新的科技基礎。這樣的思路繼續延續著,在09年11月3號,溫總理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報告,讓科技引領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在這個報告里,溫總理進一步規劃了五大創新產業,講話中體現出這樣一個認識,就是任何一輪經濟危機總是由新經濟、新產業引領而走出并重新走向平穩較快發展之路。我注意到委員長非常清晰的表達了這樣的一個意思,而今年以來我們的經濟復蘇主要依靠傳統產業,強大的國家投資并沒有有效的導致我們的產業結構升級、轉化,這個狀況必須改變,是我們在10年必須有所轉變的。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經濟會議上進一步指出了明年的工作任務之一就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抓緊研究提出培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思路,強化政策支持,加大財政投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抓緊落實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我原封不動的念公告中的這段話就是想提醒理論界特別是媒體注意,這是我們真正的要義,這意味著建設創新型國家使科技發展成為社會發展的有利支撐,是中國面向未來的國家戰略。

  第二個,我們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它的主體是什么?我認為主體是企業和市場。這里我們勾畫了一下國家創新體系的架構,我們看到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到生產加工技術開發和研究,到生產、銷售服務,這是一個鏈條,可以看出三個階段,一個是科學研究、工業技術一個是商業化階段。既然有這么長的鏈條和階段,就必須實行有效的分工和交換,我們看到科研是由風險精神和好奇心驅動。工業技術開發原動力是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商業化是市場驅動的。

  下面我們列舉幾個國家的創新體系架構,美國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是大學層面的,換言之,他的大學不承擔工業技術開發、試生產、制造、技術服務,有一些國家研究機構核試驗是,活動范圍延伸到工業技術中端,而從整個工業基礎的研究制造和技術服務主要由企業完成的。橫軸是研究階段,縱軸是資金支持來源。可以簡單的說,在美國創新體系主要靠企業,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一部分在大學和科研機構,這也意味著這在大學國家科研機構、國家實驗室和企業之間應該有一個有效的交易機制。德國的情況,大致相仿,只不過德國特色是比較區別于美國的國家,有國家設置的專項基礎研究中心和專項研究基地,基本架構也很清楚,基礎研究在大學和國家研究所,而這樣的研究成果的技術開發以及市場化主要靠企業。

  中國的情況就很不相同,中國國家科研機構、國家實驗室、大學是做全程,從基礎研究到售后服務,部分省市研究機構和國家研究機構有所區別,基礎研究做的少,但也做全程,而企業只是一個小角色。企業只知道在后端,這個圖頁顯示出國家科研機構、部分機構和企業之間缺少有效交易機制。這種狀況的原因是體制機制上,中國的研究機構和大學無不熱衷于“包打天下”,原因多方的。第一國家對基礎研究的財政支持遠遠不能保證科研人員安心且體面的從事科研研究,大規模的降低科研水平和教育水平。而且我們國家沒有傳承有效的科研轉換機制,交易機制、產權保護、價格形成、收益分享等等都沒有一定之規。

  我們想要使科研人員安心發揮自己的專長,不僅需要強調專業化分工并提供足夠的財政支持,并要有保護支持產權的法律體系,并要有效的知識傳遞機制。

  最后我的討論結論很清楚,建設創新型社會首先需要體制和機制創新。體現四個方面,一,應當明確界定科研機構、大學和企業的基本功能,并且根據他們承擔的社會功能性質,安排相應的政府資金投入和開放資金渠道,這里有大量工作可以做。二要加快保護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的建設,能夠界定、交易、定價、保護知識產權的發明者的權益。三,要積極促進并保證科學技術成果的轉讓和交易,這目前我們也是非常欠缺。四,要采取各種財政和金融措施,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資。

  我想說的意思可以概括一句話,用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必須確立“企業是創新主體,市場是創新動力”的觀點。也就是說當我們講到創新,不要把眼光僅僅局限在院士身上,要集中在柳總這樣的企業家身上,只有這樣,有了非常明確的分工,并且在各個分工環節之間有非常有效的交易機制,國家在財政和金融方面對所有環節和交易機制給予有利的支持,我們建設創新型社會才有可能。我希望大家一起為此而努力,謝謝各位。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