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陳繼勇:后金融時代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的發展與前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2日 14:22  新浪財經
陳繼勇:后金融時代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的發展與前瞻
    11月22日中國經濟學家年度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堂報告廳舉行。新浪財經獨家直播本次會議。圖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陳繼勇演講。(來源:新浪財經 王有濤攝)

  新浪財經訊 由董輔礽經濟科學發展基金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武漢大學經濟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聯合主辦,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董輔礽經濟科學發展基金會承辦中國經濟學家年度論壇11月22日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堂報告廳舉行。圖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陳繼勇演講。

  陳繼勇:

  各位學術界的前輩,各位老師,各位同學,聽了大家的發言深受啟發,我今天講一個比較輕松的問題,也是目前炒得紛紛揚揚的,后金融時代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的發展與前瞻。大家知道,最近兩個協會的會長在臺灣的中部城市臺中市進行會談,就兩岸簽訂經濟合作協定進行磋商,我昨天剛從臺北回來,臺灣產業界學術界、官方和民間,圍繞著海峽兩岸簽訂經濟框架協定,展開熱烈的討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發表各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互利共贏的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發展新格局。第二,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發展的新高度——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第三,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與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發展。

  2008年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新中國在國際上經濟地位日益凸現,08年我們應該說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出口的商品貿易世界第一,我們的出口貿易世界第二,我們的進出口貿易世界第三,GDP世界第四。作為經濟大國的地位在國際上毫無疑問已經確定,根據2009年的世界貿易報告所提供的速度,2008年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的出口額分別是14280億美元和2560億美元,占世界出口的11.8%和2.1%。兩岸的進口額分別為11330億美元和2400億美元,占世界進口總量的9.1%和1.9%。

  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海峽兩岸如何加強雙方之間的經濟合作,擺在海峽兩岸面前新的課題。尤其是海峽兩岸地理區位優勢,特別是大陸迅速崛起的市場,是香港、澳門可以憑借的最可靠的腹地。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機有效應對,應該說為兩岸經貿合作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狀況。中國大陸實行特大型開放起,海峽兩岸貿易開始逐漸由停頓走向恢復,并邁入迅速發展進程。其主要形態經歷20世紀80年代的轉口貿易,90年代的轉運貿易,20世紀末期的過境貿易,21世紀初期的準直接貿易,呈現從間接逐漸向直接轉化的發展趨勢。面對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機,我們認為,海峽兩岸政治分歧應讓位于兩岸經貿合作,兩岸應該共同攜手,共度劫波。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海峽兩岸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勢頭強勁。1978年臺灣對大陸的出口為零,經香港轉口的自大陸進口額也僅為4600萬美元。08年底,兩岸貿易總額已擴增至1292.17億美元。起重隊大陸出口額1033.40億美元,臺灣自大陸進口258.78億美元。

  由于臺灣對大陸的出口自大陸進口貿易的長期不平衡發展,臺灣持續享有貿易順差。1980至2006年間,其順差從1.59億美元增加到663.7億美元,26年間迅猛擴張了417倍,年均增長率達到26.12%,順差總額累積達到3987.23億美元,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和2008年金融危機,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更是分別達到775.67億美元和774.62億美元,這就說明中國大陸作為臺灣的一個腹地最大的市場,對臺灣的經濟支持力度是相當大的。我們這兩年從美國獲得三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775億美元逆差給了臺灣地區。

  海峽兩岸的貿易迅速發展為雙方,尤其為臺灣創造巨大的貿易利得,同時也在兩岸間建立日趨緊密的貿易依賴度。伴隨兩岸貿易關系的日趨緊密和臺灣對大陸貿易依賴度的迅速提高,大陸已在臺灣對外貿易關系中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

  02年大陸超過美國,成為臺灣最大的出口市場。03年大陸超過日本,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05年大陸成為僅次于日本、美國的臺灣第三大進口市場。可見,大陸經濟的發展,和海峽兩岸的經貿關系對臺灣經濟發展的支撐力度可見一斑。

  海峽兩岸的投資合作情況。20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在大陸投資的臺商,為規避臺灣當局的政策管制,多以迂回方式進行投石問路,投資數量和規模有限。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臺灣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為突破口,許多臺商把大陸沿海地區作為加工出口基地,以臺灣接單、大陸生產、香港轉口、海外銷售的模式,大量轉移島內的夕陽工業,即以輕紡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20世紀80年代末在大陸的企業有一千多家。

  92年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大陸因異步開放內銷市場,臺商投資轉為大型傳統產業,形成大陸生產,大陸內銷的上中下游整合的本地化生產體系。臺商在求發展、逐利潤強烈驅動下,紛紛采取各種不同方式,擴大對大陸的投資。97年在經歷大陸一連串經濟改革,臺商投資擴及資訊科技,大陸接單,大陸出口,出口導向產業成為主流。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企業有43500多家,實際到資240億美元。

  二十世紀初中國大陸和臺灣同時加入世貿組織后,臺商在大陸的投資活動形成新的高潮,不僅數量大幅度增加,而且規模不斷擴大。受海峽兩岸加入WTO的刺激,以及在世界各國紛紛投資大陸的帶動下,更多臺商特別是臺資大企業開始投資大陸,包括高科技產業與金融、保險、零售等服務業在內。臺商從以往單打獨斗轉為集體合作,從單純的委托加工變為邀請衛星工廠共同參與,聯合上中下游相關配套產業一起投資,投資動機也改為積極的產銷策略,最初跑帶戰略,轉變為生根戰略,簽約期限一般在40年以上。至06年底,大陸臺資企業累積7.2萬家,臺商數量超過一百萬人,協議投資金近1000億美元,實際投資437.59億美元。大陸已高居臺灣對外投資的首位,吸納臺資金額的投資總額超過比重超過三分之二。

  從07春季開始逐步呈現的美國次貸危機,在07年8月開始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世界主要的金融市場,并成為波及全球金融危機,面臨嚴峻的經濟形勢,大陸不得不對先前實行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和出口促進政策進行調整。

  新的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使企業的雇傭、解聘、加班有了明確的規范,勞動者的權益得到更好的保護,使大陸加工貿易企業用工成本顯著上升。大陸上述投資政策的變化,使外資企業特別是依賴大陸低勞動力成本、從事簡單制造加工部分臺資企業感受到巨大的成本上漲壓力,部分企業開始撤資或向東南亞等地區轉移,向印度、孟加拉等其他國家轉移。09年6月,臺灣方面終于開始允許大陸企業向臺灣投資,從這一轉變標志海峽兩岸投資從單向走向雙向。

  面對大陸臺灣赴臺投資的新態勢,08年12月和09年5月,大陸政府先后發出兩個通知,明確大陸企業赴臺投資的辦理程序并積極組織大陸企業赴臺考察,鼓勵有勢力的大陸企業與臺灣企業加強合作,不少大陸企業也對赴臺投資創業表現極大的熱情,目前為止有十幾家企業在臺灣設立公司,邁出大陸企業赴臺投資的第一步。與此同時,08年12月5號,海峽兩岸三通正式啟動,尤其是空中直航實現客貨機包機常態化,兩岸三通的實現有助于促進臺商在兩岸的重新布局,增加島內母公司與大陸投資企業的整合,而大陸一系列應對金融危機實施的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的重大舉措,意味著海峽兩岸投資活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為臺商投資大陸企業提供新的契機。

  從海峽兩岸經濟合作的規模來看,08年兩岸貿易規模達到1292.2億美元,其中大陸對臺出口額258.8億美元,大陸自臺進口額達到10.33.4億美元。臺灣已經成為大陸第七大貿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場和第五大進口來源地,大陸則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出口市場和貿易順差來源地。截止目前,大陸累積批準臺資項目7.9萬個,累積實際吸收臺灣直接投資488億美元,臺灣是大陸第五大境外投資來源地。可見這個關系相當地緊密。

  受本次金融危機的沖擊,2009年1—9月,大陸與臺灣貿易額為736.3億美元,同比下降29.7%。其中,大陸對臺灣出口為139.2億美元,同比下降31.6%。自臺灣進口的597.1億萬美元,同比下降29.2%。2009年1—9月大陸其共批準臺商投資項目1764個,同比上升4.3%,實際使用臺資金額12.9億美元,同比減少11.2%。截止到09年9月月底,大陸累積批準臺資項目79270個,實際利用臺資489.5億美元。按實際使用外資統計,臺資在我累積吸收境外投資占5.3%。

  不過目前,大陸對臺灣地區商品全面開放,但是臺灣方面卻未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承諾,仍然禁止大陸多種商品輸入島內,占臺灣全部進口商品的20.3%,其中包括農產品834種,工業品1360種。由于這些不合理限制,影響兩岸貿易的正常進行,不利于兩岸經貿合作的深入開展。臺灣和內地兩岸的經貿關系做一個總結,兩岸貿易關系的發展特點及趨勢:貿易規模應該說從78年以來迅速擴張,臺灣對大陸順差持續增長。貿易關系日趨緊密,大陸成為臺灣最大貿易伙伴。商品結構不斷調整,總體趨勢邁向多元、互補。

  總結這30年來,兩岸投資合作方面的特點及趨勢,我們認為是發展歷經三波熱潮,投資規模持續擴張,投資領域趨向多元,產業層次逐漸提高。投資地域分布集中,有向內陸擴展趨勢。投資經濟效益明顯,臺商普遍增資擴產。

  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發展的新高度—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背景、主要內容、聯系與區別。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大陸經濟的迅速發展,已使其連續十七年成為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重要地位。伴隨經濟環境的不斷改善和存在的巨大市場商機,大陸已經成為臺灣廠商全球化戰略不可或缺的一環,兩岸進一步發展區域經濟合作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通過兩岸經貿開放,有利于臺灣在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面與國際接軌,給予廠商更大的經營空間,進一步促成兩岸與跨國企業進行三方合作,讓企業根據全球競爭策略,進行生產與營銷等活動的全球布局,對臺灣經濟的發展將有極大的幫助。兩岸簽訂經濟合作協定,對臺灣得利絕對是利大于弊。

  另一方面按照全球區域化的盛行,進一步調整原有國際貿易秩序以及各國的經濟版圖。特別是今年在亞洲地區成立各種區域整合架構,東盟與中國、東盟與日本、中蒙與韓國分別簽訂了三個東盟+1自由貿易協定,更使臺灣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威脅。

  臺灣到現在為止,拉丁美洲有幫教的五個小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只占臺灣對外貿易出口貿易0.2%,到2010年,2011年,東盟加三全面開始實施,如果臺灣不和大陸簽訂經濟合作協定,極有可能被邊緣化了,而且一系列的統計數字已經說明臺灣現在已經被邊緣化。

  盡管兩岸現在均為WTO成員,但是彼此間的經貿合作尚存在很多限制。作為臺灣最主要的出口地區和大陸簽訂經貿合作協議,有助于臺灣降低該種威脅,幫助臺灣更好地融入全球經貿體系,并進而吸引跨國公司以臺灣作為進入東亞的經貿投資平臺。

  盡管雙方在協議名稱還未有最終的確定,但是兩岸經濟合作協議的論證和談判工作提上議事日程,已成為兩岸開展經貿合作的一項開拓性工作。今年11月11日上午舉辦的國臺辦新聞發布會,兩岸有關研究機構九個字研究報告的模型設定、前提假設、各種模型情況對兩岸經濟情況以及產業發展的影響,以及協議的框架,早期收獲的各項關切事項進行充分交換意見,達成共同結論和建議,考慮在進一步確認和完善之后,對外公布。

  我們提出的是商簽這一協議,既要符合兩岸經濟合作的需求,符合兩岸貿易的投資特點,也要符合兩岸關系的發展方向,這一協議主要內容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及經濟合作等領域。商簽協議的步驟可以先建立框架和確定目標,然后再協商具體的事項。主要內容是關稅減讓,兩岸的金融合作,關于兩岸人員往來更為便利化。

  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對大陸經濟的影響,主要進一步增加大陸對臺灣的出口,加強大陸在東亞的地位。對大陸投資及經濟的影響,有利于大陸吸引更多的臺資,增加大陸就業率,促進大陸弱勢產業發展。對臺灣貿易的影響,增加臺灣的對外貿易,避免臺灣邊緣化。

  實施主要的政策建議: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逐步有序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協定。二是盡快實現兩岸經濟關系正常化。第三,兼顧雙方利益,實現互利共贏。第四,加強兩岸產業合作。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官方的觀點:一是采取多步到位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模式。第二,早期收獲。第三強化后續監管機制。第四,通過專業調整,切實掌握臺灣產業,主要是農業和傳統產業。第五,重視并強化后續輔導與產業創新,弱化ECFA簽訂對臺灣造成不利的影響。第五,積極洽簽其他FTA,強化臺灣的外資吸引力,創造臺灣的新契機,主要是三不三要。兩岸經濟合作的簽訂,放棄政治分歧,著眼長遠利益,攜手共進,復興中華。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