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六屆中國營銷領袖年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2009年11月21日,由新營銷雜志社、科特勒咨詢集團主辦的“2009第六屆中國營銷領袖年會、科特勒(中國)戰略營銷年會暨第五屆“科特勒·標桿20”中國營銷大獎、“深遠藍金杯”中國企業營銷信息化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盛會,圖為科特勒咨詢集團中國區總裁曹虎。
曹虎:首先非常感謝作為會議的主辦方之一非常感謝各位企業、各位營銷界的專業人士,在這么寒冷的北京早晨聚在一起討論我們當今面臨的非常重大的一些議題。在我開始簡短演講之前我想回顧一下,過去六七年當中每一年都會在年底的時候營銷界的人士,企業家都相聚在一起,來探討我們經濟、我們企業面臨的挑戰,對未來的展望。在過去六屆當中我們每次討論的話題都不太一樣,我記得從最開始我們關注的是中國如何引入,如何提升、建立系統的營銷管理體系。接著一年我們討論的是如何來超越重塑品牌的本質,接著在接下來幾年當中我們討論的是如何用創新營銷,如何更好地把我們像水平營銷向營銷效率的提升,營銷投資回報率等等技術化營銷手段引入到我們整個營銷過程當中,今年我們大家都所經歷,能感受到的,今年是營銷的一個大年,它的核心在于我們面臨著的一個非常深刻的變革,這個變革從營銷角度看我認為最大的變革在于這次金融危機他們國內整個產業結構的調整徹底地改變了我們過去很多的企業所賴以生存的目標客戶的基礎。舉個非常明確的例子,在美國你可以看看財富五百強企業,他們目標客戶都是以美國的嬰兒潮這帶人群為主,但也是這次金融危機受沖擊最大的,沒有錢進行額外的購買,所以導致這些企業最核心的目標客戶流失了,這些企業都面臨著我重新找到我的新的增長來源,我新的目標客戶在哪里,我需要向他們提供什么樣的產品、服務,我需要如何來重塑我的品牌。
對我們中國來說同樣面臨著這樣一個變革,我大概瀏覽了一下,在我們今年年底北京召開了很多的會議,包括最近在青島參加的FT中文網的會議,我總結了一下,我感覺大家都在探討的一個話題,就是如何建立中國發展的新模式這樣一個議題,過去的模式已經不可持續了,我們如何找到一個新的增長模式。很多經濟學家,還有我們營銷專業人士、企業家都給了一些答案,作為科特勒咨詢集團我們一直在為企業和政府服務,一直在中美兩國之間從事戰略咨詢,我就科特勒先生這個議題把它延伸一下。
在我繼續之前我想特別感謝一下,我們今天來的在座各位當中有一群特別不同的人,那就是來自于我們科特勒叫KBQ營銷學院的學生,五十多位,今天早晨六點多就從天津開著大巴過來參加我們的會議,我希望我們來賓能為這些熱切的學子的到來表示歡迎。
我們首先看一下中國目前處在一個什么樣的時代,從不同角度來看我們會有不同答案。從營銷角度來看,從產業角度來看,我認為目前中國處在3G時代,這樣一個時代對我們營銷要求提出空前的需求。什么是3G,我講的是不是通訊標準,而是中國經濟的主要驅動要素發生變化這樣一個過程。1G時代認為是改革開放的初年,特點是國際上三來一補,它形成的典型是像深圳、東莞大量外貿加工區的成型,這時候我們主要策略是出口導向型的產業策略,政府集中力量發展大產業的。隨著中國制造能力不斷提升,隨著交通、能源調整下降,全球一體化速度加快了,這個時候我們進入2G時代,跨國公司開始真正把中國作為他的跨國制造基地,開始在中國形成布局的,在這個時候中國才真正成為工廠。這個以蘇州工業園、天津泰達開發區,因為在這些開發區很多的客戶都是跨國公司,他們把重要的生產機構,全球的生產基地放在這里面,進入2G時代。隨著中國的教育,隨著中國產業不斷成熟,我們現在看到的我們實際上進入3G時代一個初現的一個時期,特點是以全球研發,和全球創造性產品向中國轉移的產品。中國公司也會建立很多跨國研究中心,這都是我們全球研發流入中國進入3G時代的標志。對我們營銷意味著什么?當我們進入3G時代我們如何把已經過剩的產品,過去我們是客戶,產品稀缺,有產品就可以賣出去,我們如何把過剩的產品賣給我們有限的消費者,特別是在中國高儲蓄率,大家都不愿意花錢這樣的社會當中,我們的消費者更加珍貴,在這樣的時代我們的營銷就要發揮拉動著這匹駿馬的作用。
在這樣大的時代背景下中國新的發展模式一定是由非常多的要素組成的,從營銷角度講我們認為有兩點一定組成我們未來中國新模式發展要素第一點科特勒先生已經講到了,我們要大力推廣消費主義,我們理解消費主義并不是說要你簡單購買更多的產品、服務,而是根本從文化上來改變我們對人生價值,對幸福的追求。很多時候我們中國老百姓不愿意去消費,是在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很多時候我們是一種遠視眼,我們生活遠遠在未來,往往忽視眼前的幸福,我們要推廣的是關注當下的幸福,為個人的幸福感、成就在眼下進行投資,它超越了的基本產品和服務的購買,它的購買來自我的愿望,不是我的需求,這個需要我們整個社會文化上的一個變革。
在美國,科特勒先生也講到,科特勒先生是1935年出生的,在美國在五十六十年代的時候美國儲蓄率和中國一樣,40%多,隨著到了1975年的時候,是個非常關鍵的年份,當年是菲利普·科特勒先生正式進入到營銷領域,營銷管理開始出版,在1975年的時候美國儲蓄率17.6%,美國真正營銷的元年可以從這一年開始。在這個過程當中美國跨國公司大量引入了營銷實踐,這種營銷各個方面合作伙伴,廣告公司、設計公司、信用卡公司一起合作,啟動了美國向消費文化的轉變。經過十年了時間到了1985年的時候,美國的儲蓄率只有1.75%。十年的時間到了1.75%,到了2005年的時候美國儲蓄率是負的千分之四,06年負的百分之一,07年美國出現了整個金融體系的崩盤的狀況,2006年的時候美國的GDP當中70%來自于消費,說明營銷是真正的轉變我們從一個高儲蓄率的文化向一個更加可持續發展的消費文化轉變真正的一個驅動力。
作為我們中國政府、企業家來說,都非常理解重要的作用,作為政府來說也出臺很多政策支持企業向營銷的轉型,但是我覺得還是非常不夠的。實際上對政府層面來講可以有很多的非常好的手法手段,可以向西方、美國政府學習,過去二十年當中美國出臺很多政策支持企業進行營銷,比如美國在八十年代時候有個政策,鼓勵你消費,如果你刷信用卡消費了,透支會有罰息,年終會從應交稅款當中扣除,推動消費者來消費。如果說我們過去的中國,我們成功是基于一個我們非常正確的鄧小平提出來的改革開放,以生產外向型為導向性的政策促成了過去二三十年的輝煌,現在恰恰是我們政府進一步深化改革,推出營銷政策的時候,過去成功是產業政策,現在需要推出營銷政策,同時配合加大產業機構調整,同時配合我們區域經濟發展這樣的政策。在這樣三個層面的配合下對中國經濟未來轉型、可持續發展是有非常深刻的意義。
第二點我們認為在未來中國新的增長模式當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我們中國外向型經濟轉型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提出中國外向型轉型的2.0的政策,過去采取在中國生產制造,我們在一些要素方面的比較優勢獲得全球競爭力,但是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隨著各種各樣的政策變化,這種已經越來越少了。同時大家最近關注新聞的話可以看到,貿易保護主義在抬頭。美國出臺了170多項針對中國各個行業的保護主義的政策,這個時候我們過去的以中國生產向全球出口這樣1.0外向型經濟政策就面臨一個增長的瓶頸,一個前提是美國和歐洲都不可能再恢復到06、07前半年這樣一種消費狀態,怎么辦?我們產品面臨那么高的進入門檻,我們該怎么辦?我們提出來,我們不僅要延續我們在過去在中國生產全球出口的策略,同時我們要考慮進行全球的產能出口。實際上在中國過去三十年工業化過程當中我們形成很大資產在于我們形成了良好的生產管理,這實際上是我們過去積累一大財富,這個財富目前沒有充分被利用出來,也就是說我們要變單純以中國生產全球出口的模式變成向全球出口中國的產能,也就是我們中國企業,適合產地銷的企業積極在全球設立廠。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帶來很多機會,它可以避免我們非常多的貿易摩擦,避免非常多的貿易壁壘,同時當地各國政府也會非常歡迎,因為你帶來就業。同時也為我們國內企業帶來更多的稅收,因為我們總部在中國,我們通過雙邊雙重征收法律安排,可以為中國帶來更多稅收。
更關鍵,這個方式成功的前提關鍵因素在于我們要找到那些適合產內銷的行業,以集群的方式走出去。很多時候企業家會置疑我們這樣的建議,比如建議我去美國生產,美國生產成本非常高,人員工資非常高,我這個產品怎么有競爭力,加上運費之后比從我中國運到還要高。這實際上是一個經驗主義的回答,舉個例子,大家吃肯德基的老家,肯塔基州大部分工業園區土地成本,水電的成本比東莞還要低,這是大家可能很難想象的,而且政府非常多的政策支持外來投資,這個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當你通過在美國建設工廠進行生產時候,你可以直接面向消費者進行銷售,你極大地縮短了分銷鏈,過去在中國生產要通過出口商、進口商、分銷商,最后到達零售終端,70%的利潤被分銷環節分掉了。在美國你可以縮短分銷鏈,來彌補你產能這樣的,產品成本的提高。使我們全球化2.0成為可能。
因為時間關系不再展開講,總結一下,我們現在目前處在一個非常偉大的變革時期,是我們中國真正新發展模式在蘊育的時期,在這樣一個時候大家聚在一起,關鍵不是要找到解決的放啊,而是大家帶著問題來,英國有句諺語,就是答到正確的答案是你非常聰明,問出正確的問題是非常正確的表現。希望大家帶著問題來,帶著思索走,共同探討我們未來的轉型,未來如何營銷驅動中國可持續的增長,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