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9全球CEO年會 > 正文
由《商業周刊》、中國企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的“2009全球CEO年會”于2009年11月19-20日舉行。上圖為論壇五嘉賓:RGI公司常務董事Bob Fonow。
主持人(安弘):非常感謝,下面問一下所有的嘉賓,你們可以評價一下,在其他的國家和中國進行變化管理的區別,以及是不是有一些基本原則方面的差別呢?
BobFonow:我倒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這是一個過程,過去20年來一直在談這個問題,主要是一些大的商學院在討論這些話題。在許多方面中國的一些變革是由這方面推動的,對于中國來說隨著中國的恢復之后,隨著公司強大之后,未來的問題就是中國公司如何融入國際的工商界。前面有發言人說還沒有實現這點,在中國變革的管理顯然跟外國是不一樣的,顯然是和中國文化聯系在一起的。我們看看一些學術方面的研究對國際變革管理的研究,大部分人都說中國的變革管理是一種團隊決策或者是集體決策的過程,這跟日本不一樣。不像英美那樣是由個人來決策,更多是歐洲的模式和亞洲模式中間的情況。所以現在我非常感興趣想看看中國年輕的經理人是怎么樣做的,以及怎么樣形成他們自己對管理的看法。
主持人(安弘):謝謝,我們在追著問一下,所謂的協作和個人的區別,這個區別對變革管理有什么影響?是更需要傾向于協調型的還是單打獨斗型的,對管理層來講有多大區別?
BobFonow:您的這個描述是很復雜的決策過程,確實在中國有很復雜的決策過程,看一下美國的公司可能也是這樣做的,高層要么是自己決策,要么自上而下,下屬接受或者不接受,如果不接受就要面臨很嚴重的后果。中國的集體主義我覺得是有不同形式的,單個的工廠肯定有很多的民主,可能有一些跟下屬的交流,但是中國還有很多是由國家做重大決策,因為中國還是五年計劃,所以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關系在中國和其他國家是不一樣的,比如說跟非洲、中東某些行業比如通信公司,有時候它們推出來的套餐沒有反映市場現實的情況,而是反映政府的意向,所以我說變革的管理如果是真正直接的競爭,比如說華為和另外一家公司在非洲競爭的話,我不覺得華為能夠贏,將來這些情況會有一些變化,但是不會是很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