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9(首屆)中國能源企業高層論壇 > 正文
2009年10月30日,由中國南方電網、中國國電集團和《能源》雜志社共同主辦的“2009(首屆)中國能源企業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新浪財經全程報道本次會議。圖為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經濟學家、教授王小廣主題演講。
王小廣:很高興今天參加能源企業高峰論壇。能源行業確實是我們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行業,特別是中國經濟到目前這個階段,未來進一步的上升到一個新的發展水平的時候,能源工業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工業,對中國經濟支撐的力度夠不夠,很大部分就在于能源電力基礎產業的發展。
今天我就想宏觀經濟發展的趨勢和國家的政策作一些研判,首先講一下對2010年中國經濟可能出現的趨勢以及政策的變化,第一個問題講一下作為一個大勢研判。
對于2010年經濟的發展我有兩個判斷:
第一、我認為今年的保增長的政策到了二季度、三季度已經顯現成效,四季度還會繼續,到明年我想是一個繼續鞏固。當然這里面開始有分歧,什么分歧呢?有人認為明年要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就是中國經濟回到新的繁榮期,高速增長又開始。
這個我想代表一部分人的看法,像現在政治界比較流行,像經濟學界一些學者也都認為三季度到8.9%,四季度估計10%點幾,為什么四季度是10%點幾呢?四季度GDP在去年6.8%的基礎上,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四季度確實可以超過10%。這個10好像我們剛剛告別10的增長八年時間又回來了,中國的經濟是不是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在這么大的危機面前我們調整了半年就回去了,回到這種高增長令人羨慕的狀況。這是一種看法。
我總結一下這個趨勢,大概有三種可能性,就是從二季度、三季度發展趨勢看,按照季度的話有三種:
第一種,現在的狀況是“V”形。去年經濟增長從9、10月份開始大幅下滑以后,現在又拉上來,拉到9月份、10月份以后形成一個“V”形,這個“V”形我叫小“V”形,我剛才講的判斷就是小“V”變成大“V”了,今年的增長8.2%左右,明年就是9%點幾、10%了。因為我們按照這個趨勢,這就是大“V”形。這是一種看法。
第二種,我叫“W”形。在07、08年的分析,我認為中國的經濟,特別是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之后,中國的經濟可能走向大“W”形的形式,因為中國政府肯定對掉的很低的時候得拉起來,但我們的調整還沒有結束,還將是“W”的階段。我認為四季度甚至明年“W”形這種可能性是比較大的。我也考慮我們中國各個地方,特別是中西部的發展的要求,特別是對現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有一種依賴,特別對于貨幣政策的依賴,而且壓力非常大,現在調一下,有很多意見。
第三種,我們叫“N號”形走勢。就是“V”形之后橫著走,這是我最新的一個研判。今年增長速度假如最后8.2%、8.3%,明年也就8.5%、8.6%,不會達到9%或者更高,我認為是“N號”走勢的態勢。
這是我的第一個研判,三種走勢里面,第一種可能性沒有,小“V”變大“V”,中國經濟反轉。“W”形,按照市場運行應該是“W”形,但是由于我們現在的各種利益交織,有很多的期求,我認為政策上可能也很難做一個力度比較大的調整。這樣的情況下,我想由“W”形演化為“N號”形的走勢。
這么一種判斷的理由是什么?有這么幾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主要是外部環境還不是特別好,盡管2010年是世界經濟復蘇之年,從最近的數據,美國三季度剛剛公布的數據看,未來的這幾個季度,現在已經三季度,四季度,明年一季度、二季度,我想都是一個比較明顯的反彈。但是下半年,或者再后走,我認為不可能有一個強勁的上升,或者世界經濟進入一個完全的復蘇,還有些困難。
我的判斷是2010年肯定會復蘇,但是一個弱勢復蘇,弱勢復蘇,而且這個弱勢復蘇的一個特點不是短期的,而是中長期的。我們從增長速度以10年為界,20年為界的話,過去的10年、過去20年的增長速度是高增長,GDP10%,貿易增長8.5%,這是世界過去非常繁榮的10年,甚至延長一點,20年都是很繁榮。下一個10年、20年,我認為是下一個臺階,就是整個增長速度放慢。放慢到什么水平呢?大概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慢到3到3.5,過去是5,降到3到3.5,全球貿易從8.5降到5%左右。這樣一個特點就決定著我們明年的外貿出口復蘇程度是有限的,不光明年有限,后年、以后很長時間可能都是有限。我們出口的壓力是長期的,不是短期的。這就是外貿的增長有不確定性,它復蘇的許多問題,所以我想支持著中國經濟繼續上行。
第二個理由,中國這一輪的調整,他不是一個簡單的短周期的調整。就像經濟下來了,調個一年半載,甚至一年多一點,很快就能走出這個調整期,這個從周期上講,應該是有問題的。我們的一個基本判斷是,中國這一輪的調整,起始于2008年,也就是去年,他的調整時間至少三年。而且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保增長實際上調整期還要拉長。三年調整的中國歷史曾經出現過很多次,就認為十年大概有一個三年調整,六七年的高增長、五六年的高增長,有三年的調整期,當然中間還有一兩年的恢復期。這一次調整是三個周期的疊加,哪三個周期呢?一個是長周期,30年,30年有一個大的變化。中國經濟從1919年到現在90年,每30年有一個大的變化,這個變化有一個大的特點就是物價調整。因為要為下一輪增長積攢能量,所以是以一個大調整來作為未來發展更穩健的基礎。
第二個周期就是特別有意思的10年周期,10年周期什么概念?我總結一個規律叫“三八現象”,中國的經濟現象是三上八下。07年我又進一步講08年要調整,09年要顯現,2010年中國經濟開始復蘇,然后到了2013年中國經濟又進入真正的繁榮,又新的開始或者經濟過熱。按照這個周期,中國經濟最熱的時候還是2012、2013年。但是下一個增長也不一定,中國經濟從2008年,或者是今年,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中國進入中等國家水平以后,世界許多國家進入中等國家以后,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他可能很容易,或者多數國家都卷入中等國家陷阱。
所以我一再講“十五”規劃,一定要避免中國經濟長期的低迷,一定要在結構調整上、在我們的競爭力上,做更多的文章,包括我們的能源行業,它的基礎和競爭力都至關重要。
我們過去30年的增長實際上是競爭力不高,提高的比較慢,增長的很快,國家財富增長也很快,就是競爭力增長比較慢這么一個狀態,未來必須把競爭力增長更快一些。這種我認為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需要一個繼續調整的過程。
從需求上講,2010年,應該是投資和消費增長有所放慢,為什么投資增長會放慢呢?因為我們現在是政府促進,政府的投資一開始是力度很大,中央投資很快,然后地方投資跟上,中央就下來了。現在政府投資很快,我想假如市場沒有完全恢復,像出口市場沒有恢復,國內需求也不是特別強勁的情況下,我認為政府的投資增長是會遞減的,效益也會遞減的。所以投資2010年會有所放慢。這是一個內需投資。
還有一個消費需求也會放慢。因為現在的消費達到這一輪繁榮期的最高點,今年比去年還加快。這個實際上是一個滯后效應,消費增長的調整是經濟調整之后兩年才發生。所以我們講2010年消費增長是放慢。投資放慢,內需放慢,出口是回升的。今年是相反,今年是投資拉上去,消費保持平穩向上,但出口下降,剛才講了這兩年基本是平的,所以是“N號”形的,從需求這個角度來講應該是成立的。
從三個方面來講,我判斷明年的經濟增長是一個持平稍微向上,而不是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這是第一個判斷。
第二、對政策的判斷
對政策有這么一個判斷,我的觀點是今年7、8月份的時候,強力的保增長的政策,特許的政策,經濟拉升起來,提內需這個政策應該結束。就是保增長進入第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一個非常措施。現在8月份的時候,我們的貨幣政策調整了,是緊縮了。我告訴他們不是,我講8月份之前的貨幣政策是一個非常規政策,不是適度寬松政策,是一個極度寬松,寬松過度的政策,太寬松了。不是適度寬松這個詞能概括去年底到今年7、8月份之前這段時間的貨幣政策,這個貨幣政策世界上沒有詞來講,極度寬松、極寬松,但這種詞政府不會寫出來,實際上是這么一個情況。
所以我的觀點是,現在的保增長我們的目標達到,保增長目標8%的增長,我們的企業也換了氣,信心也開始明顯的恢復。這種情況,我認為應急性的措施應該結束。所以我們大家也看到8月份之后,貨幣政策有一些調整,貨幣政策中央講微調,我們實際看貨幣供應量增長,7月份3000億,8月份4100多億,5月份5000多億。回到正常、適度寬松狀態,這是我的判斷。也就是未來的貨幣政策就是保持適度寬松的狀態,前面不是,適度寬松是一個常態,應該是這么一個狀況。我們現在這樣的信貸投放和這樣的貨幣增長帶來的經濟增長的速度也就8%到9%,相應的就是對應的關系。
所以我們中國未來兩三年的增長速度就是8-9%之間的速度,其中關鍵不在速度,而是調整結構。賦予我們調整結構的任務,把一些落后的東西、落后的產能淘汰掉,把我們先進的東西,增加投資,把結構調上去,這是我們的核心任務,完成了這個任務,最終的結果是競爭力中國在這次危機的影響,通過我們自身的調整,提高競爭力,這是我們最大的任務。
所以未來政策應該這么轉變,不管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還是其他的產業政策,政策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任務完成了,下一個階段在調整中穩增長,然后相應的政策加快結構調整,產能過剩。這是第一個大問題。
第二,講一下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因為現在中國經濟面臨的新的問題很多,盡管經濟在復蘇,我認為現在的問題可能制約著中國未來更長時間復蘇和進入下一輪穩定增長的狀態。我認為下一輪增長從周期上看,應該是2012年到2013年,調整期必須要完成他的任務。
現在問題比較清楚:
第一,我們過去的繁榮建立在出口高增長和投資高增長之上。這個高增長有一個特點,特別是投資,持續的高增長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產能,特別是我們的制造業,很多與房地產相關的制造業,它的產能非常大。這一次保增長從某種意義上講,沒有把這些落后的產能淘汰,而有時候反而是逆調整,就是技術水平不高的鋼材反而賣不出高價,需求量不大,技術含量高的鋼材賣不到好價,沒有需求。這就是一個逆調整,保增長已經產生了某些負面效應,第一個效應就是我們還是繼續過度依賴于投資,投資依然帶來產能的擴張,產能擴張就會帶來麻煩。國家現在進行重視了,對六個行業進行結構調整。我認為這是產能過剩問題,不是明年會顯現,我認為是后年,未來好多年中國最大的一個壓迫經濟的力量是產能過剩。
講產能過剩,過去是怎么解決的呢?過去有兩個方法解決,一個是出口,一個是投資來消化產品。我就害怕出口這架馬車已經歇下來之后,中國投資增加產能,以后就會很麻煩,就會形成產能過剩危機。所以現在一定要通過調整結構,通過讓投資適當的放慢,來減少產能過剩的壓力。
第二,資產泡沫問題。資產泡沫問題是這么一個情況,今年的GDP總量增長大概是1.6萬億,但是我們今年的信貸增長是10萬億。1.6兌10,也就是我們信貸擴張產生的產出效應是很低的,但產生另外一個效應很高,就是資產泡沫,房地產價格穩定了還是拉高這么一種狀況。
怎么理解這個現象?我們過去的八年,2001-2008年,中國信貸總投放量新增的是20.1萬億,同期GDP增長是20.4萬億,有多少信貸創了造多少GDP。今年我們還是按照多少信貸創造多少GDP,那中國今年的GDP應該增長35%,但是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增長只有8%。我們實體經濟,整個經濟對貨幣的需求并沒有那么大,并沒有10萬億,但我們投放了10萬億。實際可能要6萬億,我們多出了4萬億,多出的4萬億最終的結果不是選擇通貨膨脹,只是選擇一個資產泡沫,所以資產泡沫未來發展就很危險。
第三,國際貿易摩擦集中爆發。也就是中國未來國際的格局、國際的形勢會非常復雜、非常沖突,摩擦不斷加劇,美國經濟增長恢復了,反而放手,采取很多對中國不利的政策,造成價格的上升、下降,美國可能會抑制中國的政策,所以我們要做好準備。包括可能造成價格的波動,價格的上升、下降。而且貿易保護主義,還有人民幣升值,像這樣的因素,明年可能美國不斷的打這些牌,核心的要務是抑制中國。
具體不展開講了,因為有一些敏感的問題。具體怎么做我簡單提一下,我原來的幾個思路,中國這一輪經濟的調整,我認為是很難得的機會,但我們要改變原來的發展模式,過去的發展模式是過度依賴于房地產,過度依賴于投資,投資就是投資房地產,對內。對外過度依賴于外資。這個模式在未來,不可能推高中國經濟達到8%、9%的水平。按照過去的模式,考慮到我們能源資源的約束,包括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只要有8%、9%的高增長,那肯定能源價格是大起大落,或者高位的狀況。對成本的約束是越來越大,這是毫無疑問。國際上的抑制,以美國為首,抑制中國我想也越來越大。我們自身競爭力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暴露了,因為是中等收入國家向發達國家轉變,核心是競爭力,競爭力過不去的話,你的經濟就會長期處于低迷。
所以我想解決之道,我的思路就兩條:
一是擴大國內消費需求。一定在消費上做文章,而不是保增長,按照過去的30年,上一輪的增長,我們還是投資,投資第一。我認為投資解決不了問題,把中國這么大內需的消費怎么給它擴大,這里邊當然有很多的思路。
二是提高資本創新能力。這是我們的機遇,我們要追趕西方,我們是追什么?我認為我們的技術制造業水平,包括我們的能源的工業水平,達到日本、德國的水平,而不是我們的技術上趕上美國。現在有個觀點講低碳化,我們用低碳化技術,什么新能源產業,然后新的發展模式來了,我們好像高科技模式像救星,我們就搞這個,完了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了,我們的技術一下超過歐美發達國家了。我認為這不現實,我認為就是制造業升級,制造業當然節能降耗的水平。
我一直說中國的工業化應該走日本的道路,但能源結構上做不到,因為我們有特殊性,但工業效率、工業的體系,特別是能耗,一定是日本的,是節能型的,或者以后追求一個低碳,降碳,我認為是叫降碳,不叫低碳,低不了,適當的降低碳的增長速度,是這么一個思路。但是它的核心是,圍繞這么一個強的資源約束,我們要提高我們的競爭力。
思路,包括“十一五”規劃,明年的調整政策應該是圍繞這個長期方向。
擴大內需的政策、擴大消費的策可能有很多,我點一下:
一,我一直特別倡導中國未來從消費熱點來講,不是住房,是汽車,汽車化是不可避免。但是我們要理性消費汽車,經濟形的汽車,這是逃不了的,這是一個絕對的趨勢。我在汽車、房地產都有研究,但我一直是認為中國汽車化能解決很多問題。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解決需求問題,增加需求;第二個提高服務業水平,帶動了休閑旅游業、服務業;第三個提高工業的效率,工業結構的升級。因為汽車是制造業的核心,是制造業的集成者,是裝配中的裝配,工業中的工業。
二是城市化,城市化擴大需求。
三是國家在民生工程、民生方面追加投入,讓中國老百姓放心消費,消費有信心。當然我們講還有中西部發展加快以后,創造新的市場,這都是擴大消費非常重要的空間。
至于自主創新,我想沒有別的道路,就是增加技術的投入,對于自主創新給予更多的激勵。我認為現在對房地產這個激勵過了,假如房地產暴利繼續存在,我認為中國就沒有創新。所以首先第一條讓房地產沒有暴利,中國自主創新自然就有了。
所以這樣一個形勢如果不變的話,就談不上自主創新。這就是對于行業的激勵,要有利于自主創新,然后有一個機制。所以我講機制很重要,要鼓勵資本市場,資本市場形成一定的泡沫都沒關系,但它有利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產業升級,這個泡沫是值得的。
所以我反對房市泡沫,但我喜歡股市泡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