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7日,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沈陽市委、市政府、遼寧省政府研究室主辦的“第七屆中國改革論壇”在遼寧沈陽隆重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危機 對策 改革”。圖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
今年以來,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的刺激下,我國成功地扭轉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經濟快速下滑趨勢,經濟增長逐季提高,經濟回升態勢逐步形成和確立,全年經濟增長8%的預期目標有望實現。但在外需嚴重收縮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扭轉、內需穩定增長趨勢尚未確立、經濟內生性增長動力還顯不足的情況下,經濟穩定回升依然面臨不確定因素。在經濟回升的關鍵時期,要堅持實施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同時圍繞形成經濟穩定增長的內在機制,更加注重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為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創造條件,為實現更長期、更健康、更可持續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我國經濟回升態勢基本形成和確立
在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作用下,今年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態勢,二季度經濟增速上升到7.9%,比一季度的6.1%提高了1.8個百分點,成為自2007年三季度以來同比增速連續7個季度回落后的首次上升。預計三季度經濟增長9%左右,全年經濟增長超過8%。總體判斷,我國經濟在今年一季度觸底后,二季度由“前低”轉向“后高”,下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將沿續上半年的上升態勢,經濟回升的態勢進一步形成和確立。
第一,投資需求快速增長是經濟回升的主要驅動力。在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帶動下,投資增速逐月加快,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完成額累計增速由今年1-2月份的26.5%逐月攀升至1-8月33.0%,較上年同期加快5.6個百分點;1-8月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81.7%,增速雖比1-2月份回落5.8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高位,預示著未來一個時期投資仍將保持較快增速。在各類激勵消費的政策刺激下,消費需求保持平穩,1-8月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1%,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發揮了“穩定器”作用。汽車住房等市場持續較旺,8月份汽車類消費增長34.8%。總體上看,投資需求快速增長仍是彌補外需下降和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上半年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7.6%,比一季度的33.1%提高54.5個百分點;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3.4%,比一季度的69.7%下降16.3個百分點。
第二,工業生產增長逐步加快標志著供給面的積極變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呈現逐月回升態勢,從今年1-2月份的3.8%,回升到8月份的12.3%,已連續4個月同比增速加快,1-8月累計增長8.1%,比上半年加快1.1個百分點。8月份39個大類行業全部實現同比正增長,特別是主要依托國內市場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26.7%,而對國際市場依存度較大的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也由上半年的負增長轉為4.8%的正增長。反映工業生產狀況的用電量增幅加大,8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長了9.3%。8月份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幅增長,如汽車產量達到117萬輛,同比增長90%。工業增長的加速進一步表明庫存調整周期已經結束,需求增長更多地轉化為生產增長。
第三,市場預期和信心回升預示著市場驅動作用逐步增強。8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達到54%,比上半年末高0.8個百分點,已經連續6個月跨越擴張-收縮分界線,表明制造業的擴張具有持續性。消費者信心指數在今年3月觸底后開始反彈,8月份回升到88,比上半年末高1.5個百分點。房地產市場商品房銷售額、銷售面積同比增幅逐月增加,1-8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銷售面積同比增長69.9%和42.9%,增幅分別比1-7月增加9.5和5.8個百分點,繼續帶動房地產價格上揚和房地產投資企穩回升,8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漲幅比7月份擴大1.0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9%,1-8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4.7%,增幅比1-7月提高3.1個百分點。作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產業,房地產業回暖復蘇,預示著經濟增長的市場驅動力逐步增強。
上述變化表明,去年以來出臺的各項宏觀調控措施取得明顯成效,我國經濟回升的趨勢正在進一步確立。根據初步所做的政策模擬,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使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提高了18個百分點,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提高了1.7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率提高2.4個百分點。
二、經濟穩定回升面臨的不確定因素
在經濟回升態勢逐步形成和確立的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進入穩定回升的通道還存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
第一,外需嚴重收縮的局面仍在持續。雖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的趨勢有所減緩,但今年仍將出現戰后首次負增長,世界經濟復蘇仍存在不確定性因素,我國外貿出口形勢依然嚴峻。雖然有關部門采取了提高出口退稅率和加大對外貿企業的金融支持等措施,但7-8月份出口繼續大幅下滑,比上年同期下降23.1%,降幅比上半年又有所擴大,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出口的沖擊仍未根本緩解。盡管從環比看,6月和7月的出口絕對額有所上升。但上升并不穩定,8月份環比又有所下降。預計年內單月出口最多回升到上年末水平。由于出口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2%,占制造業市場銷售份額的40%左右,加之我國外需收縮規模很大,在結構上與內需存在較大差別,短期內依靠擴大內需,難以全面替代或彌補外需收縮產生的需求缺口,預計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外需不足仍將制約中國經濟的增長。
第二,經濟回升的內在動力仍顯不足。當前經濟出現企穩回升,在相當程度上是依靠政府擴大投資帶動的。1-8月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增長39.9%,明顯高于非國有部門28.3%的增長率。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投資在總投資額中比重有所上升。在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中,1-8月國家預算內資金增長了82.7%,遠高于其他資金來源。這表明當前的投資快速增長受政府投資驅動的作用較大,市場驅動特征還不明顯。與此同時,家電、汽車、摩托車、節能產品等的市場銷售量激增,消費平穩增長也與政府增加居民的轉移性收入和給予消費補貼有密切關系。
第三,企業利潤和財政收支狀況不容樂觀。雖然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明顯收窄,但前8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同比仍下降10.6%,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下降19.6%。同時,今年以來財政收入增長遠低于經濟增長,1-8月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6%,中央本級收入下降1.6%,一些重要稅種如國內增值稅同比下降了3.4%,企業所得稅下降2.9%。雖然近幾個月財政收入呈逐月回升態勢,但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非稅收入增長和加強征管帶來的,預計全年完成8%的財政收入增長目標任務仍很艱巨。雖然目前我國提高赤字率仍有較大空間。但隨著財政收支缺口繼續擴大,將成為未來一個時期擴大政府投資的重要制約因素。
第四,產能過剩矛盾明顯增大。由于上一輪經濟繁榮期持續時間較長,部分行業生產能力大規模擴張,當需求形勢發生變化,不少行業積累的產能過剩矛盾就凸顯出來。當前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問題趨于突出,隨著庫存減少和市場形勢好轉,一些地方閑置的落后生產能力又重新開工生產,盲目擴大生產能力、盲目上項目的傾向可能又有所抬頭。不僅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存在過剩現象,風電設備、多晶硅等新興產業也出現各地爭相上項目的熱潮,引導不好,就很容易引發和形成新一輪重復建設。在總需求尚未全面啟動的情況下,產能過剩將影響工業品價格和企業利潤增長,并制約工業生產恢復增長。
第五,通貨膨脹預期明顯上升。由于總需求仍顯不足,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大部分商品處于供過于求狀態,年內還不足以形成明顯的通脹壓力,初步預計全年通脹率為-0.7%左右。人們擔心的美元貶值和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上升對我國的傳導作用也因為全球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短期內難以成為通脹的推動因素。但由于貨幣信貸增長較快,到8月末M2增速為28.53%,M1增速為27.72%,明顯高于去年同期16.0%和11.52%的增速,8月底新增信貸8.14萬億,同比多增超過5萬億元,在快速增長的貨幣信貸推動下,資產價格快速上升,加上一些重要商品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也出現了上漲現象,明顯加大了通貨膨脹預期,不僅對現實價格上漲具有推波助瀾作用,且有可能對經濟復蘇造成不利影響。在經濟尚未根本復蘇的情況下,通脹預期使貨幣政策面臨促進經濟自主回升和防范通脹風險的兩難選擇。
三、鞏固和發展經濟回升的好勢頭
當前,我國仍處在經濟回升的關鍵時期。鞏固和發展經濟回升的好勢頭,推進經濟進入穩定回升的通道,形成一個不可逆轉的、主要由內生動力而不是外力推動的經濟平穩增長趨勢,必須堅持實施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著力擴大內需尤其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同時應當看到,短期政策對扭轉經濟下滑趨勢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要實現經濟根本復蘇和長期持續平穩增長,必須把短期政策與中期調整戰略結合起來,推進經濟戰略性轉型,加大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的力度,培育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為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創造條件。
1.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在優化結構基礎上保持政府投入強度。
從這次金融危機沖擊強度和全球經濟復蘇態勢看,本輪動用財政手段擴大政府公共投資的政策至少要在今后兩三年內保持連續性。在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依然很大、民間投資穩定回升的內在機制尚未形成的情況下,必須保持財政政策的連續性和必要的政府投入強度,并可考慮明年適當擴大政府公共投資規模。繼續執行好已經制訂的投資計劃,確保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提高投資效益。同時,要著力優化投資結構,新增中央公共投資要更多地用于“三農”、推動結構調整、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以及民生工程。嚴格把握“準入門檻”,嚴防出現降低投資準入標準等行為,嚴禁達不到準入標準的項目建設,堅決控制產能過剩領域的項目建設和重復建設。考慮到地方配套資金困難較多,要適當擴大地方債發行規模,集中力量建設好已經開工的項目,避免出現“半拉子”工程。
2.堅持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適度合理增長。
為配合4萬億元投資計劃,今年上半年較高的貸款增長有一定合理性。但新增貸款持續高速增長,則可能超出“適度”的范圍。在實體經濟尚未完全復蘇、信貸需求還較為乏力的情況下,貨幣信貸過快增長有可能使更多資金流入非實體經濟領域,加大資產價格上升壓力,增強通脹預期,增大潛在金融風險。因此,要妥善把握信貸投放節奏和規模,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適當控制房貸和可能進入股市的短期貸款,進而調整由此引致的信貸投放。加強市場管理,通過公開市場業務等手段有針對性地回收流動性。調整優化信貸結構,適當調節政府投資項目的信貸投放,加大對新興產業、拉動作用強的戰略性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引導商業銀行改善對三農、中小企業、民營經濟、中西部地區的信貸服務,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大對創新能力強、產業前景好、有訂單、有利于帶動就業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促進銀行更有效地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增加對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的貸款,支持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規范發展消費信貸,推動城鄉居民消費升級。
3.將調整收入分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擴大消費需求。
在繼續實施2008年以來出臺的一系列刺激消費增長的政策的同時,要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抓緊研究制訂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分配比重的具體方案,明確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標、步驟、重點和措施,完善職工薪酬制度,抓緊研究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完善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制度,推進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類扣除制度,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的個人所得稅稅負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財政對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的投入;有計劃地將國有企業實現利潤按一定比例用于社會保障基金的投入,消除居民消費后顧之憂。繼續鼓勵居民以“住行”為主導的消費結構升級,同時大力發展旅游、健身、培訓等服務消費。引導居民更新消費理念,鼓勵家電、計算機、移動電話、汽車、摩托車等更新換代,完善和豐富現有促進消費的政策內容。進一步加強水、電、路、氣和通信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夯實農村消費增長基礎。
4.加大引導民間投資的政策力度,激活民間投資熱情。
目前經濟回升在很大程度上還得益于政府投資的帶動,而要培育內生性增長動力,必須增強民間投資意愿。加快推進鐵路、電力、市政公用事業等壟斷行業改革,放寬準入門檻,清理、取消各種限制性、歧視性規定,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金融服務和社會事業等領域,激發市場投資活力。積極拓寬民間投融資渠道,大力發展為民間投資服務的中小型金融機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設立地方性中小銀行、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建立健全為民間投資、尤其是中小企業服務的融資擔保體系,增加貸款抵押品種,鼓勵財政出資擔保或為擔保機構提供補貼。拓寬民間投資直接融資渠道,適當放開中小企業債券市場,擴大民營企業股票市場籌資規模,加快出臺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辦法,加快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模式,通過貼息、擔保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通過創造更為寬松的政策環境,形成政府投資拉動與民間投資跟進的良性互動。
5.嚴格控制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加大培育新興產業力度。
把擴大內需與結構調整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起供給與需求更加協調的新增長機制。充分利用市場需求減緩的時機,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禁止落后產能異地轉移,抓緊建立完善淘汰落后產能的退出機制和配套政策,妥善解決職工安置、企業轉產、債務化解等問題。加強對新增工業投資項目的環評工作,從源頭上防止“兩高一資”行業投資過熱。強化科技創新在產業調整振興中的核心作用,支持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信息通信等新興產業,抓緊制訂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大新興產業技術扶持力度和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強化自主創新支撐平臺建設。構建新興產業融資服務體系,積極為企業提供技術援助貸款、軟貸款、硬貸款等各類金融服務。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產品的國內市場。充分加大對新興產業產品,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新興產業產品國內市場的培育和綜合性扶持。加強新興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的培養,構建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的人才支撐隊伍。鼓勵發展研發、設計、標準、現代物流、供應鏈管理等生產性服務環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6.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穩定性,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擴大住房消費對擴大內需將起到重要作用。根據計算,增加100億元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將會導致其他產業總產出增加160億元,還可以增加消費需求30億元。要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鼓勵住房消費,保持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持續穩定增長,采取積極措施防止房地產價格泡沫,加強房地產市場管理,促進居民住房消費穩定增長。加大土地儲備力度,提高土地的供給速度和供給能力,穩定房地產市場發展。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城鎮住房保障方式中減少“磚頭補貼”并增加“人頭補貼”的比例,在住房存量不足的地區可以適當建設保障房建設。加快研究出臺鼓勵開發長期租賃住宅的相關支持政策。
7.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切實緩解就業壓力。
將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有效結合起來,政府在安排重大項目時,要優先考慮對擴大就業的影響,發揮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的作用。在繼續執行政府扶助就業公共服務職能的同時,充分調動勞動者自主創業、自主擇業的積極性;繼續扶持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通過稅收減免、財政貼息等手段,加大財政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努力開發新的就業崗位。金融部門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為中小企業吸納勞動力創造良好的條件。著力解決農民工和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繼續加強對農民工的培訓,提高農民就業技能和素質,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開辟各種渠道,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適應各種就業機會,鼓勵自主創業。強化目標責任制,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把新增就業人數和控制失業率作為考核政府政績的重要內容。
8.積極穩定外貿出口,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和應對貿易保護主義。
切實落實已經出臺的支持外貿企業融資的各項措施,繼續加大對外貿企業的金融支持特別是貿易融資支持力度,幫助外貿企業解決融資困難。擴大出口信用擔保基金規模,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幫助中小外貿企業解決出口信用擔保和保險不足的問題。擴大買方信貸適用范圍和規模,擴大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幫助企業爭取更多的出口訂單。幫助出口企業及時了解進口商和國外銀行的資信狀況,支持出口企業進行商帳追償工作,盡可能降低出口收匯風險。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和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加強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出口企業間的協調配合,充分利用雙邊和多邊機制,幫助企業積極應訴,努力解決貿易爭端。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抓緊制定規劃和配套政策,鼓勵國內具有競爭優勢、生產能力較大的企業到境外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投資辦廠,開展加工貿易,合作開發資源,發展跨國經營,建立海外銷售網絡、生產體系和融資渠道,帶動我國企業擴大出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