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9環球企業家高峰論壇 > 正文
2009年10月24日,由《環球企業家》雜志社主辦的“2009環球企業家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顛覆與新生——低迷時期的全球化機遇”。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論壇,圖為納爾科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主席葉鶯演講。
葉鶯:謝謝成鋼。剛才聽見陳院長和成委員長的講話,以及一些優秀企業談到它們怎么樣走出中國,這一切對我來說,我要誠懇地說,首先我自己不是一個經濟學家,所以我在這兒不可以談宏觀和微觀的經濟,我自己本人也沒有帶著一個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經驗,所以我也沒有辦法談中國的企業是怎么樣走向世界的。我只想利用這個機會,從另外一個視角,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談一談怎么樣使一個企業在它的駐在地能夠扎根。我曾經有過帶一個外國企業,把它帶入中國的過程,所以當中國的企業到外國的時候請記住了,它也是一個外企。所以如果可以用這樣的借鑒,也許我可以在這兒給大家匯報,請各位前輩包涵了。
一個成功的外企在中國,如果你看它進展的過程當中,很多都是從小到大,循序漸進的,從小往大做,我覺得有幾個好處。首先,當你對于當地的文化、政治、商業的作業,以及潛規則不清楚的時候,這是有高度風險的,如果你一筆做了很大的投入,這是把你的企業做成一個它前程上的賭博,所以如果是從小到大循序漸進的話,可以允許你有犯錯誤的空間,也就是我們中國人說的摸著石頭過河,而如果你是用一個很大的資金進入到某一個企業,或者是某一個產業的時候,不可避免地你就會變成一個大股東,特別如果你是獨資的話,而在這個時候,你就會變成所有輿論和媒體的焦點,以及社會責任方方面面的壓力。而這個時候,當你生活在聚光燈下的時候,你的每一舉每一動,都是被人很仔細地在觀察,這個時候沒有給你犯錯的空間,哪個企業、哪個人能有不犯錯的時候?
第二個,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利用這種摸索的經驗,慢慢地建立起你的團隊,從很小進來的時候,也許都是一些老外在中國經營,學了一點點中文,了解了一點點中國的風土人情和文化之后,跟本地的員工打成一片,可以在員工當中選取精英進行培養,這樣慢慢地打造一個非常短小精干的團隊之后,很可能以后就可以做到人強馬壯。
這兩個方面當中,可能我在這里要說的話,大家心里會有一個會心的微笑。很多外國企業到中國來的時候,總是想在中國我是一個大企業,很多中國的企業在走向國外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心態,覺得我不鳴則已,我要一鳴驚人,我知道中國的企業不管是民營企業,還是國有企業,比如金志國先生的青島啤酒也好,這些企業我知道他們不差錢,口袋里有的是錢,可是我也聽說李榮融先生曾經告訴國營企業的老總,說你要勒緊了腰帶,要捂住你的錢袋,這兩個袋,中國企業要走出去之前還是需要深思熟慮的。
第二點,有一句話,意思就是說你要買這個東西的時候你要清楚,意思就是說買者買單,買者自負。當你要合并、收購任何企業的時候,對于其中潛在的風險,基本上主要的風險跟所有的風險都是要買方承擔的,既然你要買,你就要有這樣的魄力跟這樣的肩膀、跟這樣的勇氣,承擔一切的風險。而在潛在的風險當中,剛才芮成鋼也提到了關于勞工方,像工會,以及當地不同的國度的勞動法,我當時在柯達進入中國的時候,是在國營企業改造的過程當中,我知道由于我們的進入將會使很多很多原來在國企的員工下崗,而其中我們要擔負的賠償心里是有準備的。可是有的時候在許多外國企業里,對于勞工的關系也是非常讓我們覺得驚訝的。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也是沃爾沃公司全球的董事,我第一次去它的董事會的時候我非常驚訝,除了獨立董事之外,還有五個董事在董事會上,這五個董事有三個是代表他們藍領勞工工會的,有兩個是代表他們白領勞工工會的,而且他們在董事會里頭的發言權跟他們的重量是董事會的主席跟總裁不能、不敢、也沒有忽視的。像這一些對于中國的企業走向外國,以及外國的企業走向中國都有一個學習的過程。很多外國的企業走進中國的時候,對于中國工會的了解,由于中國的國情,中國的工會跟他們在國外時候的工會是不一樣的,所以我記得那個時候在無錫的一個廠長,他是一個愛爾蘭人,他跟我說你不要擔心,工會我很懂,我原來就是工會出來的。我跟他講,老兄,你那是愛爾蘭的工會,咱們這兒的工會跟您愛爾蘭是不一樣的。所以兩邊之間的溝通的的確確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還有一個陷阱,這個陷阱就是大家都說在你收購的時候,你會把所有的事情都檢查清楚,祖宗八輩都弄得很清楚,可是其中有很多隱藏的東西,你可能是不知道的,比如大家今天都在說的環保問題,環保表面上你可以看你了解環保的法令或者什么,可是你知道嗎?如果你一旦一個疏忽,一個罰單能夠讓你這個企業傾家蕩產。另外還有很多過去你所收購的企業所積累下來的,過去環保上所遺留下來的足跡和腳印,這些你未必在表面上可以看得到,可是一旦你收購了以后,你就要為歷史買單。
我再舉一個例子,當柯達收購無錫的二灣廠的時候,在太湖邊上所有的工廠是不可以擴建、也不可以改建,也不可以興建的,這是當時在全行業合作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一個不可規避的環節,所以我們也硬著頭皮買下來了,可是在我們買下來的時候,我們的心里是有準備的,知道我們將為歷史買單,我們知道面臨的問題,最后在我們撤廠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社區的感情問題,你愛他的太湖,保護他的家園,可是同時你要讓幾千人下崗,因為在整個轉型和遷移的過程當中,這個都是不可避免的,那個是我在柯達的12年當中最痛苦、最難忘的,到今天還是刻骨銘心的一頁。
中國的企業走向外國,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你或是知道,或是不知道,這些潛在的憂慮都是要絕對考慮的。講到社會責任,社會責任在很早的一段時間,在西方已經講了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只是現在國營企業也好、民營企業也好,對比這個有比較多的認識,其實說得很清楚,如果你家里搬來了一個鄰居,這個鄰居有一天晚上聽音樂把聲音開得很大,他的先生就在你家門口,張牙舞爪,你看著也不舒服。怎么樣搞好與當地的關系,變成你在這個社區里是一個受尊敬和喜愛的人,這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國營企業走出去的過程當中,走到世界不同角落當中,我可以大膽地說它們會面對一個問題,就是他們面對的客戶。
在我的看法里客戶不外兩種,一種是終身客戶,一種是忠心客戶。比如說自來水、電廠,在中國就是終身客戶,你不用他的電你就要點蠟燭,你不喝他的水就要口渴,所以這一輩子你喜歡也好、你不情愿也好都是他的客戶。忠心客戶不一樣,忠心客戶是在他有選擇的情形之下,他還是以你的企業作為他的訴求跟他的選擇,這是忠心的客戶,所以當中國的很多國有企業帶著在中國可以享受終身客戶光環的時候,它走到國外,它一定不可能把自己放在一個可以得到終身客戶的地位。
我下面講的人才戰略就非常重要,因為我們說人要盡其才,很多外國的企業在進入中國之后,你看見現在成功的企業多半都是成功地做到了人才的穩定化,我自己以前服務的柯達公司,在我加入柯達的第一天這就是我提出來的理念,文化要東方化、要中國化,人才要本地化,而在本地化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在本地化的人才當中給他加添國際跟全球的色彩,給他提供培訓,而互相之間不同地交流、不同的階層當中給他們灌輸一些西方管理的理念,而同時西方的管理層一定要虛心地接受在中國的人才所給他們提出來的文化和價值,以及市場當中回應的聲音。否則的話,請這些本地的精英干什么,你自己所有的答案都有了,不需要這些人替你解答答案,人才的戰略的確是非常重要的。在過去我們所有的企業在培訓的過程當中,以前都是著重在怎么樣操作,怎么樣利用外國的設備,怎么樣去找先進的技術,我非常高興地看見,現在看到的一個新的現象,大家已經在著力培養文化的底蘊,因為當你自己對自己的文化都不理解的時候,你如何能夠吸取西方的文化,因為那個畢竟是陌生的,畢竟不是你熟悉的。
今天在這么多人面前談到中國走出去,以上是我一些非常浮淺的意見,我也想回應一下剛才幾位前面的演講者所提到的一個問題,意思也就是說中國現在由于金融危機的關系,基本上很多原有的游戲規則已經顛覆了,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怎么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間里找到一個新的據點,所謂新生。我們都知道,有一個叫做微笑的曲線,而中國,以及很多開發中的國家很長的一段時間是停留在這個微笑的曲線的中間最低谷的地方,因為所有的先進的技術都掌握在別人的手里,而我們在中國所能做的也都是比較低成本、低價值的投入,這個也就是為什么可能當時我們的教授說到大家都是農民。其實這個世界如果沒有農民,如果沒有農民做產品,這個世界是悲慘的。所以我想在座所有的農民應該覺得我們作為一個農民而高興、而光榮,因為一個企業如果你沒有產品,光是賣企業,你賣什么?所以一定要有產品,問題是產品的最精華的部分,最高添加值的部分在誰的手里。
所以今天如果中國在重新洗牌的過程當中,要變成一個新偶像,不可以走日本的路。在1929年、1930年全球經濟大蕭條的時候,美國趁機取代了英國,變成了新的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當中的發言人,不可諱言的,今天美國還是那個發言人。雖然在70年代的時候日本乘虛而入,趁著石油危機,它想取代,日本70年代一直到現在所做到的只是日本經濟的曾經崛起,它沒有做到取代,原因是因為它自己本身到今天為止,除了像索尼這樣的公司,你仔細地來看,它沒有一家公司是真真正正有它產業的原創力,中國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嘗試,從VCR到VCD到DVD,這是一段血淚史,而中國從中間得到了什么?我們得到的還是這個微笑的曲線下頭的這一段,所以我們在找靈魂,這個靈魂是怎么樣找到產業的原創力,我不相信中國11億人,每個人都躲在自己的房里寫軟件,中國就可以逃出在這個曲線當中最低谷的命運,不可能。所以我們必須要揚長避短,以我們廣大的市場,以我們人力的資源,以及我們傳統的智慧,怎么樣發展中國特有產業的原創力,在這種情形之下,才可以自己站穩了腳,所有的企業在你沒有走出去之前,一定要站穩腳。
我很佩服金志國先生的青島啤酒,他們默默走了三十年,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到今天,他沒有被任何其他的品牌取代,因為他自己有一個獨特的屬于中國的風格,而問題是在這個中國的風格里,也有洋,而這個洋來自歐洲的德國,但是他沒有背棄自己的靈魂,所以它可以一直成長到現在,這只是一個很小的例子。可是我相信今后在中國國營企業跟民營企業聯手的同時,走向國際的時候,我知道他們一定識貨、一定懂行,一定知道我買了下來不是蛇吞象,是消化。套用毛主席前一段說的一句話,深挖根、廣積糧。深挖根就是怎么樣打好基礎,廣積糧是不但使你的產品鏈不斷地擴張,同時更重要的是在整個社區里,在社會里,比方說美國的一個州,或者是歐洲的一個區,怎么樣建立起你是一個讓人尊敬、讓人喜愛的企業,而你的顧客會變成你的忠心的顧客。
我過去說過一句話,我在我的人生生涯當中,做記者的時候,我打的是游擊仗,因為我是吸取一些經驗。后來做外交官的時候打的是正規仗,正規仗的時候是海陸空同時進行。而我下海打的是地雷仗,因為這個地雷仗我是在跟市場談戀愛,而市場是最講理,也是最不講理的,是最有感情,也是最沒有感情的。我最后留給各位一句話,跟市場談戀愛的人要藝高人膽大,因為市場比一個最無情的男人更無情,比一個最多變的女人更多變,祝各位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