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圖文:中國銀監會廣西監管局局長熊良俊演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0日 15:49  新浪財經
圖文:中國銀監會廣西監管局局長熊良俊演講
  2009年10月20日-24日,第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召開。圖為中國銀監會廣西監管局局長熊良俊。(來源:新浪財經 陳鑫攝)

  2009年10月20日-24日,第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召開。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盛會。圖為中國銀監會廣西監管局局長熊良俊演講。

  熊良俊: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在我們深切感受到金融危機給全球帶來巨大而深遠影響的同時,金融問題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這次在南寧舉辦中國—東盟金融博覽會,交流經驗、深化合作、共同發展,對于解決區域金融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我受銀監會領導的委托對本次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近年來經濟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金融危機在全球范圍的傳播。在亞洲金融風暴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之后,對地區經濟金融合作重要性的認識,得到了迅速的增強。

  中國與東盟山水相連,經貿往來十分密切,2008年雙邊貿易額達到2311億美元,投資額達到600億美元,將于明年初建成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擁有19億人口,近6萬億美元的規模,將是全球第三大自貿區,伴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以及2003年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舉辦,極大的推動了中國與東盟的金融合作。一是機構互設及業務合作快速發展,迄今為止,中資銀行和金融機構在東盟國家共設立了8家銀行,東盟國家在華設立的分行有41家,其中廣西就有一家分行和一家代表處。中資機構和各國銀行建立的代理行由2002年初的23家發展到現在的217家,業務結算范圍也向多元化業務拓展。此外,雙方還加快了銀行戰略合作步伐。去年,中國工商銀行成功入股了印尼的一家銀行。

  二是雙邊貿易結算迅猛發展。近年來中國與越南、老撾等國家經貿發展迅猛。目前有7家大型銀行分別與毗鄰的越南幾省的銀行簽訂的雙邊結算協議。

  三是在共同防范和應對金融風險方面也了很大的進展,自亞洲金融危機之后,中國與東盟各國建立和完善了地區兼顧機制,2000年10月,中國與中日韓在泰國清邁簽訂了緊急救援機制。中國銀監會成立之后,已先后與新加坡、菲律賓、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的金融監管當局簽署了雙邊的金融監管協議。內容包括多方面,有人員的交流培訓、監管信息的保密等多項內容。中國—東盟合作已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加強中國—東盟在金融領域的合作,有利于促進雙邊人員、貨物的流動,有利于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合作。與此同時,隨著區域經濟合作的推進,資本流動、規模和頻率也空前的提升,金融風險的傳染性增強。

  在這些背景下,為有效的防范金融風險,避免地區性金融危機的發生,積極推進中國—東盟區域經濟的發展,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地區金融合作機制。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進一步擴大合作的規模,我們歡迎東盟國家的符合條件的機構來中國設立機構、開拓市場。在業務發展和產品創新等方面與中資金融機構加強交流與合作,同時我們也積極的鼓勵和支持更多的中資金融機構走出去,到東盟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拓展業務,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內的企業和居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第二,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兩個平臺,完善中國與東盟金融合作。

  第三,加強信息共享合作。建立銀行業合作的培訓基地,推動雙方金融智力合作,現階段可遵循先行先試的原則。

  第四,加強跨境的銀行監管、溝通與協作,完善雙方金融監管當局之間的磋商協作機制。中國銀監會愿意與相關各方就共同關心的東盟企業異地融資、跨境抵押品安排、金融產業群建設、銀行間股權合作等問題,開展廣泛的探討、交流與合作,促進金融發展,建立風險監測預警體系。

  第五,充分發揮廣西在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的作用。廣西是中國唯一一個與東盟國家既有陸路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橋頭堡。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永久落戶南寧,提升了廣西在區域合作中的戰略,廣西應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和契機,廣泛參與中國與東盟金融合作來,中國銀監會將對此給予大力的支持。

  女士們、先生們,在區域一體化不斷加快的今天,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已經與世界的發展聯系在一起。我們愿意為促進全球金融穩定與發展,作出我們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 相關專題: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