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鞍鋼創新文化建設綜合成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6日 16:08  新浪財經

  1、作為全國首批創新型試點企業,鞍鋼首先在發展戰略上實現創新。

  提出了“四個轉變”,即“在長大方式上,以投資新建為主向新建與兼并并重轉變;在產業布局上,從內陸發展向靠近市場、沿海、跨國轉變;在核心技術上,以自主創新為主,由跟跑世界向領跑世界轉變;在經營方式上,從單一產品輸出向技術輸出、管理輸出轉變”。這一戰略的提出,抓住了制約鞍鋼中長期發展的關鍵環節,明確了鞍鋼建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鋼鐵企業和進入世界500強的主攻方向。

  2、形成了引領企業持續發展的創新戰略。

  圍繞企業戰略定位和主業范圍,聚焦核心業務,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提高技術集成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從戰略上把握、整體上謀劃企業創新發展道路。鞍鋼科技發展目標和任務是推進自主創新,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一流技術,擁有在世界鋼鐵界有一定影響力的鋼鐵核心技術;實施精品戰略,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實現精品產量和市場占有率國內領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鋼鐵生產可持續發展;加速成果轉化,增強核心技術的輸出和移植能力,建成開放式自主集成為特征的創新型企業。

  3、鞍鋼的科技創新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2007年鞍鋼科技投入占銷售收入為4.79%,比上年增加1.21個百分點。開發、試制、推廣新產品130種,311萬噸;生產專用材1375萬噸,專用材比例92.09%。全年公司共立重大科研課題13項,累計科技創效4.7億元。全年獲得專利受理313個。

  集團公司目前擁有有效專利(指授權有效專利)194件,其中發明45件,實用新型147件,外觀設計2件。目前共認定專有技術82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56項,涉及煉鋼技術25項,冷軋板卷軋鋼技術57項。

  2007年有18項新紀錄入選第十二批中國企業新紀錄,其中西部新區500萬噸板材精品基地建設項目榮獲中國企業新紀錄重大創新項目,鞍鋼被授予新紀錄優秀創造單位稱號。

  ——具備了自主創新能力,既“出產品”又“出技術”。目前鞍鋼在鋼鐵聯合企業的絕大多數工序都擁有自主設計、制造、建設的集成能力,在國內鋼鐵企業中具有明顯優勢。獨立建設完成了1700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自主研發設計的1780mm冷軋寬帶鋼生產線,首次采用國內技術總負責的方式運作,開創了國內設計、制造、集成冷連軋機組的先河,2005年獲冶金科學技術特等獎,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具備了熱連軋、冷連軋等冶金成套設備的技術集成、輸出和對外技術服務能力,成為重大冶金技術裝備集成和輸出基地。堅持自主創新,實現輸出成套技術的新突破。輸出濟鋼的1700(ASP)中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熱負荷試車一次成功,改寫了我國冶金重大成套裝備長期依靠國外進口的歷史,標志著鞍鋼成功實現由“產品輸出”到“技術輸出”的重大轉變,ASP技術已具備產業化發展能力。

  ——主體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煉鐵系統以大高爐冶煉為主,配備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煉鋼系統實現了全轉爐自動化煉鋼,同時配備鐵水預處理和爐外精煉設備。連鑄裝備有大板坯、大方坯、中薄板坯等,配有電磁攪拌、結晶器在線調寬、結晶器專家系統等領先技術。軋鋼系統的熱軋、冷軋、鍍鋅、彩涂、冷軋硅鋼、寬厚板、無縫管等生產線的設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擁有了強大的研發能力。鞍鋼技術中心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在2005年國家發改委公告的332個企業技術中心綜合實力排名中,鞍鋼與聯想并列排名第十位。目前已形成以技術中心、設計研究院和自動化公司等科研、設計部門為骨干,新軋鋼公司,礦山公司等子公司為主體,以社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合作伙伴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并實施了自主創新、產學研結合、產銷研一體化的運行機制,以投入產出為核心的全方位技術創新目標責任體系,以及以人為本的技術創新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

  ——產品研發成果顯著。能夠開發各類汽車用鋼、家電用鋼、建筑用鋼、工程機械用鋼、耐腐蝕鋼、船用鋼、軍工用鋼等,目前已成功開發出O5級轎車面板、高級別家電板、鍍鋅板、彩涂板、電工硅鋼、替代進口的三峽右岸水輪機蝸殼鋼、高級別管線鋼、高速重軌等,并形成了批量生產能力。鞍鋼產品創新對相關行業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高強、耐磨、高速重軌開發成功,推動了鐵路行業的發展,開發出抗磨損、高強韌性準貝氏體鋼軌和抗磨損、高強韌性準貝氏體道岔軌,并鋪設在鐵路的主要干線上;船體結構用鋼板開發成功,推動了我國造船工業,客戶評價,鞍鋼船板與日本新日鐵、韓國浦項等世界一流鋼鐵企業生產的船板水平相當,精度控制范圍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一流企業水平,完全可以替代進口;集裝箱鋼板開發成功,推動了集裝箱制造業的發展,鞍鋼集裝箱用鋼板機械性能(屈服、抗拉、延伸、冷彎)、耐大氣腐蝕性能(電化學極化曲線、鹽霧腐蝕試驗、恒溫恒濕腐蝕試驗)、焊接性能、板型控制、表面質量都已達到或接近國際一流企業。

  4、體制機制創新使鞍鋼適應了市場經濟的要求。

  鞍鋼不斷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與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體制和機制基本形成。

  ——精干主體。在清產核資、界定產權的基礎上,分批將鋼鐵主體35個廠礦中的74個集體所有制企業與主辦廠分離,解決了全民與集體之間產權不清、權責不明的問題;成立實業發展總公司,將主體廠礦所屬的60個各類經濟實體劃歸其統一管理。同時大力發展非鋼產業,安置分流富余人員。對鋼鐵主業所屬的設備檢修、生活后勤服務系統進行分離,成立了設備檢修協力中心和生活后勤服務中心。從優化鋼鐵生產組織結構,不斷提高主業勞動生產率出發,將鋼鐵主線的生產輔助人員分離出來,組建了生產協力中心。

  ——分離輔助。采取“先分離后分立”的方式,以三年為期,將23個輔助單位從鋼鐵主體分離,授予委托法人資格,明確減虧增利目標,視其減虧增利成果確定單位的工資收入。在分離單位三年獨立運行的基礎上,將其逐步分立為全資子公司,授予其獨立法人資格,使之成為相對獨立的經營實體,從而割斷了輔助單位對鞍鋼的完全依賴關系,促使分離單位轉變觀念,樹立市場競爭意識,增強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如,當時鞍礦公司和弓礦公司每年虧損分別為3.9億元和4.5億元,通過實施主輔分離,使其真正轉換經營機制,加強管理,這兩個單位用3年時間實現了扭虧目標,生產經營開始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將鞍鋼鋼都分局移交鞍山市政府。鞍山、大連、朝陽等地區鞍鋼所屬的14所中小學成建制劃歸地方管理。9所醫療衛生及保險機構移交鞍山市管理。鞍鋼商貿集團(銀座)移交地方。職工養老保險納入省級管理,失業保險移交鞍山市,實行屬地化管理。

  ——推進輔業改制。為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鞍鋼按照國資委等部門對《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輔業改制總體方案》的批復精神,完成了首批鞍鋼建設總公司、機械制造公司、房產建設總公司等7家單位輔業改制工作,并按照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穩定運行。在總結首批改制企業經驗的基礎上,第二批3家單位輔業單位改制也已完成。

  ——實施規范的公司制改革,鋼鐵主業實現整體上市。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1997年組建了新軋鋼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和深圳上市融資41億元。2000年落實國家“債轉股”政策,以優良資產與資產管理公司組建了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轉股額度63.66億元。在資金實力不斷增強的情況下,2004年,鞍鋼對這部分股權進行全部回購。在此基礎上,推進新鋼、新軋整合重組,貫徹國家股權分置改革政策,成為首家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A+H股上市公司,鋼鐵主業實現整體上市,能夠更好地適應冶金生產大型化、連續化、集約化的要求,進一步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把鞍鋼打造成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奠定堅實基礎。

  ——推進資產重組,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按照《鋼鐵產業發展政策》要求,積極推動和參與國內鋼鐵企業聯合重組。2005年8月16日,與本鋼聯合成立鞍本鋼鐵集團。之后又先后與凌鋼、福建協商研究合資合作項目,與澳大利亞金必達金屬公司達成鐵礦石合資合作協議,對于提高我國鋼鐵產業集中度,合理調整產業布局,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與德國蒂森克虜伯公司合資在大連建設兩條年產40萬噸的鍍鋅板生產線,其中第一條生產線已于2003年建成投產,第二條生產線將于2008年建成投產。與冀東水泥合資建設年產140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與中遠集團合資組建中遠鞍鋼航運有限公司。與上海乾通公司合資,在上海組建鋼材加工中心,拓寬了產品深加工和銷售渠道。

  ——構建母子公司體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按責權對等原則構筑母子公司管理模式。對子公司實行集中統一前提下的分層分權管理,子公司對下屬單位實行集中一貫管理。鞍鋼集團母子公司之間按三個層面定位,即集團公司為決策中心,子公司為利潤中心,子公司下屬單位為成本中心。集團公司根據國家的資產經營授權,以出資者代表的身份,行使“五項權力、三項管理”,即對子公司行使國有資產管理權、重大經營決策權、投資決策權、重要的人事任免權和國有資產投資收益權;對子公司實施發展戰略管理、資產運營管理和財務管理。子公司按照集團公司的授權和法律規定,以集團公司和其它股東權益最大化為目標,搞好生產經營,維護出資者的利益,全面執行集團公司審定的經營計劃和預算,完成集團公司的利潤目標,優化產品結構,接受集團公司其它股東的監控,并負責對下屬單位生產運營的管理。

  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鋼鐵主業的鞍鋼股份有限公司已組建了董事會、監事會,規范了法人治理結構;在國務院向鞍鋼派駐監事會的同時,集團公司向所屬子公司派駐了監事會。

  ——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內部激勵和約束機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競爭擇優、優勝劣汰的“賽馬”機制,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形成了憑業績用干部、靠能力定取舍的競爭局面,使一批“政治上靠得住、業務上有本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深化用工制度改革。打破勞動用工終身制,推行全員達標培訓、競爭上崗,做到員工能進能出。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鞍鋼實施了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實施崗薪制和年薪制,對管理和生產操作人員實行崗薪工資制,對經營者實行年薪制,對科技人員實行科研項目效益工資制,對關鍵崗位人員實行期權獎勵,做到收入能多能少。

  5、不斷推進管理創新,建立與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相適應的管理模式。

  按照“科學、規范、簡潔、適用”原則,對管理制度進行整合,建立了企業核心管理制度和專業管理制度體系,實現了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實行了領導干部問責制,提高了總體管控能力和管理執行力。制定規范改制企業監管、職工股權轉讓等政策和辦法,改制企業進一步實施規范運作。

  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和資金的集中統一管理,加強財會內控制度建設,規避了財務風險。開展清產核資,歷史上形成的142.85億元不良資產財務處理已經完畢,提高了資產質量。進一步規范招標采購管理體制,提升管理層次。深化經濟活動分析,生產經營薄弱環節得到加強。深化TPM管理,提高了設備運行水平,鞍鋼榮獲全國設備管理優秀單位稱號。

  自2007年啟動的鞍鋼管控模式和組織結構優化項目已經進入實施階段。這是鞍鋼為建立確保鞍鋼長遠、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為把鞍鋼打造成為國際一流鋼鐵企業奠定體制機制基礎而深化改革,推進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新舉措。新的管控模式和組織結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與鞍鋼建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鋼鐵集團的戰略目標要求相適應,使鞍鋼更好地配置各種資源,更好地支撐和承接“四個轉變”,確保“四個轉變”落地,提高競爭能力。如,為了促進從投資新建為主向投資新建與兼并重組并重轉變,成立了資本運營部門;為了促進從內陸發展向沿海發展和國際化經營轉變,成立了戰略發展和海外拓展部門。下一步,還將成立集團研究院,促進從核心技術的“追隨者”向“領跑者”轉變;成立工程公司,促進從單一的產品輸出向技術輸出和管理輸出轉變。

  通過管理創新,鞍鋼形成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產生了一大批管理創新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幾項:

  ------《國有特大型企業整體技術改造決策與實施》,獲第八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排序第一名),被國家列為企業管理及項目工程典型案例。

  ------《崗位價值型薪酬分配體系的建立與實施》獲第十一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被國家列為企業管理典型案例。

  ------《保證公司穩健運行的財務風險管理》,獲第十二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被國家列為企業管理典型案例。

  ------《大型鋼鐵企業整體上市的策劃與實施》,獲第十四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被國家列為企業管理典型案例。

  6、著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創新型職工隊伍。

  近年來,鞍鋼著眼于企業創新發展戰略,著力加強經營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和生產操作人員三支隊伍建設,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一是創建干部能上能下的“賽馬”機制,建設復合型、高素質經營管理者隊伍。我們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制定實施以業績考核為主要內容的領導干部績效考核評價辦法,把那些認真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的優秀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把那些不適應崗位需要、績效考核評價處于末位的干部調整出領導崗位。堅持把公開選拔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干部的重要渠道,不斷拓寬選人用人視野,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近年來鞍鋼還使用了一大批德才兼備、年富力強、肯干事、能干事的中青年干部,給企業發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二是以選拔技術專家和技術拔尖人才為重點,努力建設結構合理、創新能力強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2001年以來,共評選出鞍鋼技術專家225人、技術拔尖人才567人,分別給予1200元/月和600元/月的津貼。大力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確定10名具有國際冶金科技水平的專家人選、30名代表國內鋼鐵冶金技術水平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人選和1000名左右技術帶頭人進行重點培養,優先選送他們到國內外學習、培訓,安排參加企業重大科研和改造項目。三是以開展職業技能鑒定,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為重點,建設數量充足、技能較高的生產操作人才隊伍。要求生產操作崗位人員必須獲得技能等級證書,方可參與競爭上崗。未取得技能等級證書或未達到崗位操作標準者,必須下崗參加培訓,培訓不合格未上崗者拿待崗工資。通過開展技術競賽、技術革新、推廣先進操作法等方式提高職工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操作技能。四是完善人才管理機制,保持人才隊伍穩定。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作為一種資源進行合理流動和重新配置是一種正常現象。為穩定鞍鋼的人才隊伍,我們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規范提高關鍵管理技術崗位和生產操作崗位人員的工資收入水平,共確定5887個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起支撐作用的崗位為關鍵崗位,并確定了最低收入標準,實行競爭上崗。在部分關鍵崗位試行期權獎勵,增加了關鍵崗位人員收入,使其工資水平在同行業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拓寬人才引進渠道。為應屆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次性發放安置費40000元、20000元和5000元。對分配到鞍鋼的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不再實行見習期工資,直接執行定級工資及所在崗位的待遇,并實行最低工資收入保障制度。每年對在企業技術創新中貢獻突出的10名科技人員每人獎勵一臺轎車。對特殊急需人才,制定特殊政策專門引進。比如,從韓國和澳大利亞引進2名博士后,實行協議工資,安排住房,發放安家費8萬元,同時解決家屬工作、子女上學等問題,使其安心工作。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