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9-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對話 > 正文
第一,對光伏行業怎么看。前一階段,在各個方面都傳出來,光伏產業是一個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不能發展。這樣一種看法不僅僅在一些媒體上有所見諸,在國內的一些高層人士、院士、經濟學家、政府官員,都有這樣一些說法。這種說法到底符不符合客觀實際?如果這樣一個客觀結論存在,世界各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采取的共同行動當中,各個國家都是把發展再生能源,特別是把發展太陽能作為一個重點行業、重點產業發展,恐怕這個決策就是很大的謬誤了。
從實際來看,在整個太陽能的生命周期來說,至少20年以上。最近一些研究機構把使用20年以上的太陽能電池板都做了普遍測試,測試之后發現,它的效率一般降低不到10%,F在裝備不能說報廢就報廢了,到了壽命還可以繼續,只不過效率低一些,它沒有危險性。在它的整個生命周期當中,它所消耗的能源,消耗能源主要是它的前端,就是生產多晶硅的過程當中,消耗的能源在整個生命周期當中是兩年左右。也就是說在20幾年的壽命周期當中,它所消耗的能源用一年多、兩年、三年就可以回收了。其余的十多年,甚至二十年都是從大自然給我們索取,送給我們,我們不用就白白浪費掉了,我們用就是給人類造福了。
隨著我們的技術進步,我們的很多多晶硅生產企業,現在能耗越來越低,比如國內先進的每公斤150度左右的,就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我們所謂兩頭在外都是發達國家生產,如果它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這些國家也不會大力發展,F在兩頭在外給我們很大的制約,所以這幾年大規模發展多晶硅材料,但是在發展當中有炒作。隨著泡沫擠出去以后,投資者更加理性,隨著技術的進步,也可以把成本降下來,在比較低的成本上也有一定的盈利,而那些管理不善、污染嚴重的就被淘汰出局了,F在有的單位可以把四氯化硅做一些轉換,也可以利用。這個過程不是必然的,當時國內確實有企業在研發、開發當中曾經出現過這個個別現象,但是這個個別現象被美國的華盛頓郵報抓住以后,大做標題,中國的太陽能行業也是污染的。給了這個標題以后,我們的一些媒體,包括一些科學界的人士也不太負責任的說了一些話,這些話說出去以后,媒體到處炒作。這樣一個多晶硅的材料,多種新工藝都在提高環保的清潔生產性能。目前國內已經投產的,大多數生產線在這方面表現是良好的。我想不能夠說光伏產業是一個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而是清潔的、綠色的產業,否則世界戰略的選擇都選錯了。在可再生能源里,它的資源量是最大的,潛力也是最大的,所以各個國家都把研發的重點、創新的重點進一步向這方面集聚。包括美國方面,奧巴馬上臺以后,在太陽能投入方面成倍增加。
昨天我在三亞參加了一個太陽熱發電的會議,不同的技術通過競爭都可以找到好的發展機遇。當前關鍵我認為很重要的在于政策,需要進一步落實,這個政策是配套政策,不是某一項政策,在政策里面起比較大作用的是上網電價政策。2006年能源法里已經有了,但是光伏政策還沒有落實。政策的支持,會促進各方面研發、投資,會進一步加大做,隨著規模的擴大,隨著技術研發的不斷深入,成本就會降下來。包括德國的上網電價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這個價格絕對是要調整的,包括歐洲的上網電價,每年也是往下降的,隨著技術的進步,隨著規模的擴大,這個價是往下降的,火電價是往上升的,F在普遍脫硫,脫硝大部分還沒有做到,特別是二氧化碳埋存的問題,如果這個加上火電不得了,但是現在還沒有完全實行這個。火電成本上升,風電成本下降,如果我們政府政策得當、出臺及時,技術進步,包括政府對它的研發投入,加大公共服務平臺,加強人才培養,這都是政府的政策,政策不僅僅是上網電價,但是上網電價是很核心的。這些政策如果出臺,會大大加快它的健康發展,會加快它的替代進程。中國在世界上減排二氧化碳的壓力大大提升,中國希望有一個和平發展的環境,這個發展環境絕不僅僅就是個戰爭,沒有戰爭、沒有恐怖,現在環境的壓力對中國來說也很大,如何降低這個壓力,我想我們的再生能源進步、我們的政策以及各方面的發展,減少這方面的壓力,使中國在外交上有更多的主動權,我認為都是有積極意義的。所以在政府政策上還是要加快政策制定的進度,出臺更加積極的、系統的、配套的政策,促進整個產業鏈,包括創新鏈以及人才的培養,能夠進一步全面的得到發展。
我最近參加國家氣象局的報告,他們提出來,美國現在太陽能站在美國是上千個,我們才是120幾個,所以這個基礎工作至今沒有得到重視,還沒有做一項基礎性的工程加以投入,我覺得這都是在國家政策范圍內的,應該給予支持。最近國家氣象局剛剛開始提出研究報告,但是它和我們大規模的發展已經落后了。所以我們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做一些調整,需要做一些穩固的、健康的發展,最近幾年還是把基礎工作打牢,但是政府的政策要出臺,這兩者是相互促進的。
提問:我想問太陽能問題或者太陽能發展問題,比如在洛杉磯,一個支撐家庭發電的太陽能設施需要2—4萬美元,在我國發展太陽能發電是不是一種奢侈的行業?或者說在經濟上是不是不可行?
朱虞:剛才郭總已經談到關于太陽能發電成本的問題。在過去3—5年中間,由于技術的改進,太陽能成本已經大大下降。我記得在過去3年中間,太陽能電池片的薄度已經下降了60%,也就是說對硅原料的消耗量來說,已經從過去的十幾克、二十幾克左右,達到現在的6—7克。從生產成本角度來說,也從原來的2塊美金降到1塊美金。如果多晶硅真正達到三四十塊錢,按照6—7克,也就是6—7毛美金,整個制造成本可以達到1.5美金。如果達到這個,組建成本在10塊錢人民幣以下,加上增值稅。如果做到10塊錢以下的話,加上現在的電力制造1PG價格,電力可以在未來達到1塊前的平價電力,我相信這個日子并不遠。在過去的環境當中,導致多晶硅價格過高,或者沒有標準的規定,包括電站生產建設的成本過高,太陽能電站設計成本過高,整個環節影響了太陽能的電力成本相對過高,但其實是可以達到平價電力的。
主持人:就剛才這個問題,美國現在應用方面還是比較落后的,所以希望這位先生能夠研究一下德國的案例,說不定對你的思路會有所打開。
胡學浩:我問過北京太陽能研究所的,支持一個中國家庭,按照標準三室一廳4個千瓦,投資28萬人民幣。所以我的結論,買不起。
提問:現在有一個新的技術,把光伏電池和光熱力結合在一起,完全做到電熱一體化,F在的光伏電池往往都是做成板塊,現在完全可以把光伏電池傾斜,拉開距離,使光線垂直照在上面,使光伏電池效力大大加強,同時做到光的采用,隔音保暖,還可以供暖供熱,這樣就把整個光伏電池的造價降下來了,它已經把光伏電池完全作為建材來使用了,這樣成本就大大下降了。
提問:現在我們專門做新電池研發,研發內容包括在線技術、新技術、實驗室技術。實際上我們在做研發過程中發現離不開企業,但是我們也聯系過很多企業,一起做事非常困難。在這方面,不知道郭總、朱總,你們在未來產學研一體化合作方面有沒有什么考慮和安排?
郭里輝:實際上企業是非常歡迎的。我把技術分了三個層面的技術,對于我們國家來講,我本人是從學校、研究所一直到企業里,這一路走過來的。如果僅僅站在研究所的家度來說,可能把握企業的需求不太容易。為什么呢?因為這個行業不像IC行業,IC行業有理論指導,可以嚴格按照每18個月尺寸縮小一半的原理開發設備、工藝、材料等,而太陽電池界沒有這個東西,太陽電池界就是在實驗室里,所謂的常規技術就是當年以趙建華先生為代表的實驗室做出來的轉換24%的東西,那個東西告訴我們太陽電池應該往哪里去,但是沒有告訴我們怎么工業化。對于企業來講,一定要所知道企業的成本,你所加的每一個工藝對企業成本影響是什么,企業非常歡迎這個事情,我們也正準備搭建這樣的橋,我們準備成立一個部門,專門搭建這樣的橋,使企業和研究院跨界起來,有效整合起國家的資源來做這個工作。光靠企業是不行的,這個資源要開開,要把整個國家的資源納起來,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提問:第一,關于光伏產業技術研發、資源整合的問題,F在都說光伏技術低于德國、美國,我覺得不對勁。現在我們研究的納米晶硅技術,它的最大特點就是改變了傳統的思維工藝方法,不管是中科院也好,美國、清華、德國、日本,他們研究思維和我們完全不一樣,我們是搞應用開發的。
第二,現在光伏產業有個趨勢,國內幾大電力運營商資本雄厚,已經殺進了光伏產業利,這里帶來很多憂患,特別是民營經濟,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它不搞研發,是以經濟效益為主。如何應對大型壟斷性行業,我們如何生存。
提問:剛才各位嘉賓介紹比較多的是晶體硅技術。我們希望各位嘉賓介紹一下薄膜技術展望,F在太陽能電池這個行業基本上都是出口型的,對于我們國家的應用,是光伏產業將來振興的真正所在。什么時候我們的光伏能夠達到像風能的狀態?
主持人:如果政府的政策比較完整,打組合拳,能夠早日出臺的話,那平價上網就來的早,如果這個政策慢,平價上網會來的慢。
我做一個簡單的總結。第一,有幸參加新能源革命,面對新能源革命的轉折點,我們要有革命的態度,革命的措施,才能取得革命的成果。第二,光伏發展作為一種中國的高新技術,在5年之內能夠爬到世界第一寶座。去年全世界制造了2800個兆瓦,中國制造了2500個兆瓦,世界第一。這個世界第一來之不易,也是中國所有高新技術里唯一的5年之內爬到世界第一的,希望大家能夠呵護這個來之不易的成果。因為太陽能是一個和平的能源,是一個安全的能源,太陽能加上儲能,就能滿足中華民族和平崛起所需要的全部能源。這個問題也是回答了上面風能發電討論的問題。第三,太陽能技術發展的空間可以帶動降價的空間,可以帶動能量回收時間的縮短。光伏電池就像15年前的大哥大和現在的手機一樣,能夠成為老百姓多用得起的能源,如果政府重視,價格就可以降的更快,平價上網來的更早。最后,媒體是無冕之王,新能源革命希望媒體多多關注,希望大家更多的關注光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