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8中國企業自主創新TOP100評價發布 > 正文
2009年7月11日,中國企業自主創新TOP100評價發布暨首屆中國企業自主創新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新浪財經視頻直播此次論壇。以上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
侯云春:
謝謝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企業界和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可以說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赤日炎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這場特殊的戰斗也在火熱地進行著,目前正處于關鍵的階段,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2008中國企業自主創新TOP100評價發布暨首屆中國企業自主創新高峰論壇,共同總結企業自主創新的時機與分享,分享成功企業的經驗,探討國際金融危機下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發展之路。
對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謹向本次論壇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參加論壇的各位領導和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長期以來一直支持中國企業評價協會工作的各位領導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去年9月,經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批準,中國企業評價協會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2008中國企業創新TOP100評價活動,特別制定與創新指樹為主要指標的評價標準,對于客觀科學評價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分析企業自主創新當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提出有關制度創新政策建議,這十分有益的嘗試,有關企業和部門的配合下這次活動組織獲得成功,獲得大量的數據與許多企業各具特色的創新方法。經過本次高峰論壇深入研討和憑借推薦,相信對于我們企業的自主創新活動必將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
創新是人類發展進步的永恒主題,當今世界是一個知識經濟和創新創新的時代,創新與精細化生產越來越多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我們國家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經濟快速發展,目前也正在經歷由要素驅動、效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型階段。當前,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這場歷史罕見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沖擊,危機帶給我們影響的同時帶給我們許多啟示和反思,最為重要的是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我們原有的經濟發展方式的脆弱性,過去過度依賴物質和勞動力,過度依賴第二產業尤其重化工業的拉動,過度依賴出口粗放型拉動方式,造成資源環境巨大的壓力,產業分工處于不利的位置,這種情況盡快改變,無論全球經濟何時以何種方式走出危機,我們都必須堅持擴大國內需求,堅持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堅定發展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積極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加強節能減排,加快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同時,我們還應該站在人類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高度,深刻剖析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充分認識到美國IT革命以后,由于技術創新后繼乏力,經濟發展速度超過技術的速度,是導致這場危機的根本的原因,只有持續創新,創造新的產業,培育新的制度產業,才是走出根本出路,可以說這場危機原因,各個方面說法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實體經濟在創新方面后繼乏力,虛擬經濟創新過度,造成泡沫效應,這是金融危機產生、發展、爆發的根本原因,我可以簡單回憶一下這個過程。
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IT技術革命大幅度提高了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使美國經濟進入了高增長低通脹的黃金增長時期,長達一百多個月的經濟繁榮,但是由于后續創新沒有跟上,過度的投資與投機導致經濟泡沫必然破裂,由此引發經濟衰退,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經濟需要必要的調整,但是美國政府和企業不愿意付出調整的代價,而是選擇制造更大的泡沫避免調整,走出衰退。美國政府通過大幅度的增加政府開支,放松消費者信貸等方式刺激經濟,把超前消費、過度消費、舉債消費經濟模式延續,這樣的做法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生產力和利潤需下降的問題,反而因為極度寬松的流動性引發房地產市場泡沫的急劇膨脹,同時美國利用國際儲備貨幣的利潤,不受限制向全世界舉債,通過名目繁多的金融創新把風險擴散全球,雖然暫時避免衰退,并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長,但是這個泡沫不可避免地要破裂,最終引發次貸危機,并蔓延發展為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單純依靠財政貨幣刺激政策只能延緩經濟周期,治標不治本。目前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包括日本、歐洲,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定量寬艘的貨幣政策,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效,避免經濟進一步衰退,各方面人士,國內外的研究機構大家都感覺全球經濟危機最困難的時期好像已經過去了,因為現在一些指標以及現象顯示,經濟正在走出低谷。但是僅靠財政貨幣政策的刺激是不可能持久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高通貨膨脹的預期,為中長期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變數,甚至埋下了新的禍根。真正徹底走出這場危機,必須發起新一輪的技術變革,必須通過持續深化技術創新,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生產效率,才能實現長期的增長。所以,有這場國際金融危機的起因和解決問題的出路,可以看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僅是當前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要的手段,更是中長期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占領經濟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事關全局,事關根本,事關長遠,舉輕若重。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我們必須從國民經濟發展全局和國家長遠發展戰略的高度出發,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之路,加快建設創新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和企業的第一競爭力。
近年來我國的技術研發和投入有較大幅度的增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據統計,去年我們國家共受理專利申請82.8萬多件,累積申請總量已經超過500萬件,居世界的前列,其中有些已經達到了國際主流技術的前沿,但是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還有比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研發投入的水平比較低。2007年我國的研發經費支出占GDP的1.49%,遠遠低于OECD國家2.25%的平均水平。二是自主創新的能力不足,技術對外依存度比較高,2007年我國對外技術的依存度約為60%,遠高于創新型國家一般的30%的水平。三是企業的研發能力不足,2006年,全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當中,68%的企業還沒有建立研發機構,76%的企業沒有研發活動,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僅為0.76%,遠遠低于國際一般3%的水平,我剛才講1.49%的數字對全國和全社會而言,包括科研院所的投入,其中企業來看大中型企業06年研發投入只占銷售收入的0.76%,不到1%,國際上一般的水平是3%,一些高新企業的比重高一些。四是研究成果轉化存在一些障礙,技術研發并不等于技術創新,只有把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應用于市場,并且采用經濟效益的研發活動才是創新。我國現有專利技術當中,有相當多沒有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當然專利技術不可能都轉化為生產力,據國外的經驗講,專利當中一般就是5%左右的專利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但是我們國家由于體制上、機制上等各方面的原因,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就更低一些。四是缺乏技術標準制定的話語權。大家都說,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我國企業在國際標準制定當中還缺乏充分的話語權,一些具有優勢的專利技術沒有能夠上升的標準,這是很可惜的。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些問題,加強研發投入,加大研發工作的力度,著力理順體制機制,不斷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是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的創新的發展空間。自主創新具有技術突破的內生性,技術的首創性,市場的領先性,知識和能力支持的內在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顯著性這樣一些特征,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自主創新也并非封閉的自己創新,而是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以我為主的創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我們的企業與國際上先進企業相比,在技術方面還有比較大的差距。引進先進技術,仍然有比較大的空間。我們實施追趕型的戰略,引進技術仍然是一條捷徑,但是技術引進一定要與消化吸收結合起來,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作為自主創新的重要方式,同時還應加強重大技術領域的原始創新,整合現有科技資源,推進集成創新,盡快改變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的局面。
二是努力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經濟技術水平的提升,特別是由于當前復雜嚴峻的國際政治經濟關系所決定,我國難以持續地以有形的社會資源交換發達國家無形的技術和技術積累。這句說得通俗一點,很難一直靠賣產品買技術。一般技術是可以的,但是關鍵技術、核心技術買不到。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尤其是強化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等領域的研發,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在國際分工當中以求獲得更大的利益,以求保證國家的經濟安全。
三是大力加強科研成果的轉化,這里面要做的工作很多,著力理順制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研發成果的工程化研究,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支持科研成果轉化的平臺和渠道,基礎科研成果管理,建立成果轉化和社會技術需求的雙向交流機制,完善科研人員的科學評價機制和成果轉換激勵機制。
四是積極參與國際技術標準的制定,標準在當代技術發展當中和產業競爭當中越來越關鍵,往往誰主導技術標準,誰就占據長遠發展的最高端。我們應當引導和鼓勵企業以專利技術為基礎,開展技術標準化工作,積極參與訂立國際標準,實現專利與標準的有機結合,使我國的專利技術更多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國際競爭力。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