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9中歐十五周年校慶杰出校友評選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管理改變中國,教育啟動未來—2009中歐十五周年校慶杰出校友評選啟動儀式7月9日在北京召開。新浪財經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獨家網絡直播此次啟動儀式并全程參與網絡投票評選。圖為院長助理周雪林答記者問。
媒體提問:八千名的校友有沒有一個大的名單,我們看得到的,還是提名的人就在這上面?
周雪林:你剛才拿到的媒體資料當中,這里只是校友代表,他并不是已經被提名的對象,這個跟大家說明一下。把校友代表名單列出來,給大家有一個初步的概念,中歐的校友大概是什么樣的一類校友。他們都是各行各業當中我們認為比較典型的校友代表,所以我們列入媒體資料當中,并不是他們被提名的候選人。
媒體提問:我是中國企業家雜志的記者,去年是哈佛商學院一百周年慶典,中歐商學院15年已經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已經非常難得,我們能夠想象未來10年或者50年后,中歐商學院到時候是多大的規模,什么樣的影響力,100年之后是什么樣?順便請教李總,您覺得母校15年,您覺得最好的禮物是什么?比如說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我們知道國外的大學基金會都是規模龐大的,您覺得最好的禮物是給學校捐基金還是說你們在自己所屬的企業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績,你們愿意給母校提出什么創意的禮物?
朱曉明:前面的問題是我來回答。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奇跡,這是所有朋友們有這樣的看法。中歐國際商學院和中國經濟的發展是同步的,我們享受到這樣很好的機會和機遇。新聞界的朋友以及包括我們的校友都期望這個學校在未來的幾十年當中有很好的發展,我當然不可能回答你一個具體的它的尺寸,這個規模到什么程度。但是有一點,我可以滿懷信心的,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得非常好,所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也一定會隨之發展得更好。
李海:感謝你提的這個問題,我們也確實在中歐受到培訓以后,對我們的職業生涯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僅僅我在中歐得到培訓,我所在的企業幾乎每年都派人到中歐來學習。至于你說給中歐的母校什么禮物呢?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你剛才提到的能有個基金會之類的,我倒建議中歐的院領導或者以某種形式是不是可以創建這么一個基金會,至于以后基金會能做到什么規模或者做哪些事情,最好有一個院方來倡議或者通過校友會來操作的方式。這個提議很好,應該有個基金會,這樣對中國的管理學院,特別是企業的管理人才的長期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橋梁和工具,當然中歐學院本身已經培養很多學生了,但是如果有基金會的支持,可能會在財務層面和基金層面的操作可能會有更大的創舉吧。謝謝!
許定波: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周主任還有補充一下。
周雪林:我補充一下,剛才李總講的基金會,其實我們中歐已經有這樣中歐教育發展基金會,基金會的領導就是我們剛剛退休的劉吉院長擔任,剛才記者問題提得非常好,一個商學院要長期的,可持續的發展,校友的回饋母校當然是非常重要,所以中歐很早就成立了這樣的基金會,在前面的發展過程中,剛才朱院長也介紹了,上海市人民政府以及歐盟給了我們很多財務上的支持,但是在未來,如果我們要可持續的發展,還要靠我們自己,剛才講了社會各界對企業的支持,我們的校友回饋母校,對學校來講,未來是非常重要的。謝謝!
許定波:我作為一個教授,希望利用這個機會,鼓勵我們的校友們,我們學生們,要多支持我們,錢也是可以的,多捐一點,我們上課就不用上得那么辛苦了。另外一個問題,我也補充一點。作為教授資源,這個情況我比較熟悉。2004年我參加中歐的時候,中歐的長期教授是20位,到現在為止,還不到六年,現在差不多是60位長期教授,我們還有幾十位,近百位訪問教授,長期教授是60位,教授規模發展得很快的。當然現在EMBA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MBA現在排名是第八位,前面還有七位,我們下面幾年的目標把前面七位慢慢超過去。
提問:有三個問題,這里介紹了校友代表,他們參不參與評選,還有四個評選項目里,選50位,各自是不是有比例的考量。第二個問題請教朱院長,因為難得見到他。我很好奇,經濟危機到現在這么長時間,大家都在討論商學院也是受到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挺大的,很多學校在課程上,也做了一些改變或者變化。我想問一下中歐在這方面有什么樣的新變化?
周雪林:我來回答一下。我前面也介紹了,大家拿到媒體資料中,這些校友僅僅是我們的校友代表,所有的校友都有資格被提名,他們有沒有被提名,取決于看有沒有人提名他,這個我想所有的校友,包括在座的,剛才講的馬遇生先生,也是中歐第一屆校友,包括他,他也是有資格被提名的,所有的中歐校友都有資格被提名。關于你講的比例,現在初步的設想就是前面三個獎項是個人獎,我們大概最終可能要根據最終的提名情況,初步設想大概在20到30名最終確定的人,每個獎項當然根據這個總的數有適當的比例,基本上是平均的比例。剛才講50個人是候選人,不等于終選人,終選人在20到30位,大家要根據提名情況。我們知道中歐很多校友真得很突出,也很優秀,到那時候可能會難以取舍,這個難題交給評審委員會,交給我們領導最后來定奪。
朱曉明:好多人都在說金融危機或者經濟危機發生的時候,商學院會有一些機會,因為有些總經理就選擇在這個時候補課,充電是最好的時候了。我想商學院都會經歷這么一個過程,就是你怎么去看待商學院的市場。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最近一年當中的MBA、EMBA的招生情況,我作為院長很滿意的。好多報考者還是滿懷信心,希望能夠在中歐取得這樣的求學機會。我們學校對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以后,做了很多的教學培訓方面的應對工作,這主要就是說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上海的陸家嘴論壇的副主任單位,可能你們在北京也會聽說這是上海最大的金融論壇,我們是它的組委會副主任單位,我們舉行了兩次的陸家嘴論壇,很多教授貢獻了我們的作用,我們市委書記、市長對中歐學院給予很大的希望,希望能夠在上海建設金融中心當中成為上海的智庫。我們不斷推出很多論壇、課程,我們中歐陸家嘴金融研究院是配合上海建設金融中心的研究機構,我們請來了吳曉靈行長擔任我們研究院的院長。迄今為止,已經舉行了20次以上的金融沙龍,請國內外的金融高官、高管來做演講,我們不久將出版《演繹精彩》兩本書,把他們的研究成果奉獻給社會和校友來分享。對金融課程,我們管理委員會已經有了決定,在選修課當中,就是MBA、EMBA選修課當中,進行加強。還有對風險投資管理這樣的教育培訓,無論是在選修課當中還是教程當中,都增加了這些項目。特別難能可貴,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商學院當中最早提出企業社會責任的商學院,我們對學生要求希望他們肩負社會責任,無論經濟發展比較正常的年代還是經濟會產生動蕩的年代,社會責任是很重要的。你在應對金融危機的同時,我們的校友,我們的MBA、EMBA,也應該考慮我們所起的作用,把你的角色應該是盡量盡社會責任。
同時我們也舉行了很多次競賽活動,比方說國際競賽,全球商學院的國際競賽,去年在上海在中歐舉行了一次由全球86個有名的商學院,最后決賽在中歐舉行。它的主題也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今年我們又舉行了一次國際比賽,也是全球商學院到上海中歐來進行比賽,大體都是這方面的內容,怎么來應對金融危機,怎么來盡到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們做的這些事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校友的支持,社會各界的支持,新聞媒體的支持,謝謝大家!
提問:最近了解到中歐北京校區即將在北京投入使用,想了解一下中歐未來在北京的計劃和目標?
馬遇生:我是做具體工作的,所以這個問題還是應當請我們院領導,朱院長或者許教務長介紹一下。本來準備今年年初會搬進去,大家都知道去年奧運全面都停工了,所以我們受影響。因此我們會在今年建校15周年的時候啟用我們新校園,新校園的占地面積是將近60畝,三萬三千平米,第一期建筑面積是17400,搬到上地之后,相信中歐國際商學院在北方的發展會上一個新的臺階,我堅信一點,形勢的改變會帶來內容的改變。謝謝大家!
許定波:校園建好對中歐來講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校園建好以后,有很多活動,因為有條件的限制,很多活動不能做了,現在能做了。教室的規模要增加很多,EMBA從今年開始,北京校園招四個班,最開始是兩個班,增加到4個班,春秋兩季。北京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我們有很多優秀的企業和政府,中央政府都在北京,生源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市場。我們原來因為校園的限制,很多公司課程,比如EDP高層培訓我們不能做的,現在這個市場可以做,可以增加很多這方面的課程。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原來我們校園是沒有長期的教授,中歐的教授都是上海校園,我們上課到這個地方來,從今年11月份開始,我們已經有很多教授會待在北京校園里,大家熟悉的吳敬璉教授都待在北京教授,現在有近十位教授常駐北京校園,我們有很多教授合作。教授來了以后,也帶來了很多研究人員一起到北京來,對中國政策、企業怎么樣提高效率,管理方面的創新這些研究都將來在北京校園來做。院長你對校園方面再講一講。
朱曉明:他們兩位講得非常好,中歐把北京作為非常重點的發展地區,首先大家都知道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一個政府合作項目,是中國政府和歐盟政府之間的合作項目。像這樣的學校我們一定是要考慮回饋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北京是擁有相當多的優秀企業家,北京地區也可以說是北方地區有不少這樣的優秀企業家,包括剛剛發言的幾位,比如李海先生,黃麗陸先生、陳彤先生等等,我旁邊坐著的葛永彬先生,都是北京地區的校友。這么大批的校友是我們很大的市場。另外北京也是政府部門集中的地方,我們應當把這個作為中歐發展的MBA、EMBA、EDP辦學很大的潛在市場。
商學院不只是一個單一的從學校到學生,教授到校友,到學生這樣的單一模式,商學院本身就是互動的,許教授在教學的時候,他就經常地不斷地從學生當中取得更新的,更切合實際的內容,作為他的教學內容。我聽說許教授一定是把三天之內社會上所發生的事情和同學反映給他的生動的例子,總結提煉以后,教給學生的。我們是把北京地區,北方地區這樣一些企業家跟商學院之間的互動看得非常重。學校的總部處在上海,處在中國的中部地區,所以我們一定是把北方地區、南方地區,所有的優勢集中起來。
另外北京校園建成還意味著我們將在北京加強中歐國際工商研究院的力量。剛剛許教授又講到,北京地區教授有吳敬璉老師,有兼職教授吳曉靈教授,有許小年教授等等,他們本身就是研究能力很強的教授團隊,北京還有很多別的學校的一些有名的教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國家的很多研究機構,所以我們把北京校園既當做一個MBA、EMBA、EDP市場的追求的重要地區,同時也把它看作中歐加強研究,注重學術的重要的地區。
提問:八千名學員,包不包括中歐前身的中歐管理中心,我是從1986年開始采訪,整個過程我一直都參加的。最早創辦的時候,都在一起,如果不包括這些人員,我們在這里介紹的,他一直說我是中歐的,如果不算他,他肯定特別傷心。這里還有徐和誼,是96EMBA班的,我在那個班,他和劉德樹同班的,這里寫成1999年,沒有寫成EMBA,就這個我認識的都寫錯的,其他人不知道有沒有錯。
周雪林: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現在講中歐校慶15周年,這位記者提得非常好,在中歐前身就是中歐管理中心,在北京已經有了十年的歷史,這些也是中歐有今天跟中歐以前管理發展中心打下的基礎也是分不開的,他們畢業的學生自然而然也是中歐今天的校友,評選活動也包括中歐在前身十年畢業的校友,中歐校慶15周年是指1994年11月8號中歐工商學院成為獨立的商學院算起的,評選活動包括前面10年畢業的校友。
提問:一個是今年是中歐15周年校慶的杰出校友評選第一次,我想將來會不會有這樣的計劃?在評選當中,看到有團體項目評選和個人項目相比,設置團體項目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周雪林:今年是第一次評選杰出校友,這個活動我們朱院長跟我們講過,可能將來這個評選活動會常態化,到底是5年、10年,還是每年評選,這個根據朱院長跟我們的部署來說。集體獎是第一次,其他商學院沒有集體獎,中歐一直強調團隊的精神,集體的力量,我們在獎勵個人的同時,我們認為團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大家知道現代社會的成功已經過了單兵作戰的時代了,都要講究團隊,所以我們也講希望設置這樣集體獎,來更加突出體現中歐以集體為榮的價值觀念。謝謝!
許定波:朱院長,第一屆評完以后,以后的安排,跟我們分享一下。
朱曉明:當然有這種安排構想了,我們希望這次評選能夠得到校友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提問:隨著北京校區落成以后,北京的教學和研究力量都會相應加強,以后北京校區和上海校區在教學和研究方面,會不會根據各自自己的資源優勢有一些側重呢?
許定波:從管理上講,資源分配上講,我們有三個校區,除了北京、上海之外,還有深圳校區,我們資源是集中分配的。從研究方面來講,有些教授可以常駐北京,他們的研究課題,側重點,可能會不太一樣。大家知道對政策的影響,中央的很多部委在北京,我們研究一些方向可能做一些調整,從資源使用方面完全是整體考慮,是三個校園一個教授的群體,加上幾百名員工和院領導都是集中分配資源。
沒有其他的問題,回答問題的時間就到這里結束,再次感謝大家參加我們活動,還希望在未來幾個月的時間,繼續能夠得到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