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三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 > 正文
2009年6月11日,由第三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主辦的“新形勢下的投融資策略午餐報告會”在天津舉行。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此次論壇。以下為此次報告會的文字實錄。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中午好!我受組委會委托,今天中午來主持這個午餐會,我叫李純,來自于深圳,是國浩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也是深圳律師協會的會長。非常高興在這樣一個非常值得我們眷戀的季節來到這樣一個美麗的城市——天津,與新老朋友一同參加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這已經是第三屆了,在這里既有連續參加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的老朋友,也有今年首次參加融洽會的新朋友,不管是新朋友還是老朋友,今天我們相聚在天津、相聚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場合,我們共同分享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就,分享天津改革的成就!
經國務院批準,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中華全國工商聯聯合會和美國企業成長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已經走過了三年,可以說這三年走得非常踏實,碩果累累,很多人都留下了非常好的記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應該說作為融資洽談會,我們天津的融洽會應該是水準最高、影響最大,同時領域和規模在全國來講也是空前的。
第三次融洽會的主辦,與主辦方、與協辦方的支持是不可分的,同時也是與出席會議的,來自國內外的嘉賓的協助和支持密不可分的。希望今天中午一方面能品嘗到我們天津美味的佳肴,同時我們大家一起來分享講者他們的體會和感受。
接下來,請允許我向大家介紹參加今天午餐會,發表演講的嘉賓,以及出席本次午餐會的其他重要的貴賓!
首先我介紹演講嘉賓,他們是英國貿易投資署一等秘書SCOTT STRAIN,藍馳創投基金合伙人陳維廣,盛集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利,漢富資本合伙人韓學淵,華登國際董事總經理王一敏,以及美國企業成長協會的貴賓。
參加今天午餐會的還有來自于全國各地的同行界、企業界、金融界的一些專業人士和朋友。在此,我代表組委會向出席今天午餐會的所有來者,新包括新聞記者表示熱烈的歡迎!
下面我們的演講開始,首先我們介紹的第一位演講嘉賓,他是來自于英國貿易投資署的一等秘書SCOTT STRAIN,下面有請!
SCOTT STRAIN: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女士們、先生們,非常感謝你們邀請我來給大家做這樣一個演講,給大家介紹一下英國的投資貿易署,然后再簡單介紹一下英國的私募基金。
我們英國貿易投資署是支持以英國為基礎的這樣一些公司在全世界拓展他們的業務,同時我們也吸引大量的投資到英國,我們在全世界有200多個辦公室,我們可以為客戶提供國際和國內的服務,我們對于我們以英國為基礎的這些客戶對他們的服務包括我們的市場研究,包括對于市場準入,一些市場計劃的安排,包括幫他們翻譯一些公司營銷的材料,我們會給他們提供很多相關法律的咨詢,而且可以幫助他們尋找到一些很好的雇員。
以英國為基礎的,不是說英國的公司,因為投資貿易署其實是不分國界的,如果你們在英國有一家公司的話,我們會幫助你們在全世界發展你們的業務,我們現在有400多個公司在英國營業,比如像中國銀行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因為它是和我們倫敦市的市長代表團在全國旅游,和倫敦市長一起開拓他們的業務,招商銀行和建設銀行也在倫敦剛剛開了他們的營業部,還有中國的農業銀行、民生銀行,國際資本集團最近也表明他們在英國倫敦開辦辦事處的意向,你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公司到英國設立總部,它使得倫敦成為世界上的金融中心。
我們這樣一種國際的特質,同時也反映在私募股權的行業當中,海外的投資者大概創造了在英國募集資金的四分之一,大概有60%在倫敦的私募股權基金都是在英國之外的公司所募集的,我們的私募基金的市場只是比美國要低,而且我們在歐洲是最大的,我們有56%的基金在歐洲市場上都是在倫敦募集的。
英國的私募股權在2008年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英國的風險投資協會,以英國為基礎的PE基金,他們其實在資金回報方面比其他都會好一些。但是,他們的這個組織也說,在過去的10年當中,英國的PE基金比其他的資產類別都要好,他們在世界上各類公司投資大概有1300億英鎊。
英國非常有興趣幫助中國企業的發展,我們貿易投資署可以幫助中國企業來跟這些PE基金達成接觸,謝謝!
主持人:謝謝,下面我們請出第二位演講嘉賓,他是來自于藍馳創投基金合伙人陳維廣,大家歡迎!
陳維廣:各位領導、各位同業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藍馳創投的合伙人陳維廣,今天很高興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對新經濟形勢下創投投資的策略。
我先簡單地介紹藍馳創投,我們管理總額13億美金,主要投資的項目都是早期的項目,早期的科技項目,主要投資地點是在大陸,還有就是美國,我們最近剛又融到一個新的基金,大概3億美金,還是會繼續專注于投資早期的科技型項目,在國內我們已經投了13個早期的項目,有手提電視、半導體、無限互聯網等等的一些公司。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系,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碰到朋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第一個是你們最近投的公司怎么樣,有什么新的“新動作,我覺得前半年很多VC,包括我在內我們都在忙幫我們的創業公司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這前6個月經濟形勢不是太好,現在已經開始回暖了,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幫公司控制成本。非常高興地跟大家分享,一大部分我們投資的公司現在收入又開始有起色了,利潤這方面也開始看到非常好的轉機,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現象,所以我可以判斷下半年,我感覺VC會加大力度,尤其是那些已經融到資金的VC,應該會在下半年開始加大力度,開始更踴躍地投資新的項目,而不像前半年大家都是抱著非常保守的態度。
第二個朋友時常問我的問題就是說,陳總,你們為什么在比較艱難的時刻還能融到資金,我覺得最關鍵的就是這一兩年我們還是比較專注,2007年的時候,其實是很多不同的項目找到我們,包括一些PIU的項目,或者是一些估值非常高的項目,或者是一些IPU的項目,這些項目我們都決定不投了,主要是我們覺得這些項目我們不熟,所以作為VC能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們要非常專注于做你熟悉的項目,而不是說為了短期的利益投入在一些不熟悉的項目,一旦經濟情況惡劣的時候,這個基金就會受很大的影響,所以我覺得我們回顧這兩年,能順利地融到基金,主要還是專注于做你自己熟悉的投資項目。
第三,我覺得下半年如果是VC加大力度的話,會專注于哪一些領域。我覺得對我們這些做早期基金的,大部分還是會專注于高增長的項目,當然就是TMT作為一個領域還是一個比較受VC,尤其是早期VC專注的領域,TMT就是包括互聯網、無線互聯網,有些人跟我們說陳總為什么半導體你們還在看,創業公司都在納斯達克上市,尤其半導體公司做得不好,我覺得做得不好不一定沒有機會,中國的半導體是一個大的市場,公司在上市之后沒表現好,很多因素,除了他們是單一產品之外,還有很多客觀的因素,只要是有市場,增長非常快的市場,尤其是半導體市場的話,只要有創新,還是有機會的。
我希望通過這個會跟大家多認識,交流交流,希望在來年我們還有更多一起賺錢的機會,謝謝!
主持人:剛才的兩位講者,第一位是從一個外國人的角度來評價世界經濟的走勢,以及對中國經濟的評價或者展望。剛才第二位講者是談了作為創投來講也分為早期、中期和上市前的投資的不同的階段,我們清楚地注意到,第二位講者談到了他們愿意投早期,包括早期的A輪或B輪,在座的企業家有機會接觸外界的創投,包括PE和VC,我認為這是很好的機會和機遇。
下面我們有請盛集投資的董事長李利來為我們演講,大家歡迎!
李利:各位來賓、嘉賓們你們好!今天我非常榮幸被邀請來參加這次國內頂尖的一個盛會,同時也非常榮幸能夠跟大家分享我們的一些投資的看法。
由于發生的金融危機,今年我們開始重新審視中國的市場,在中國的投資我們放慢腳步,我們再看世界的經濟,大家可以看這個圖,這個圖像藍色的部分是蕭條,綠色的部分是危機中,紅色的部分是在大趨勢以下,作為投資人來講,我們永遠是看哪里的價格最低,我們就往哪里去走,當世界處于蕭條的部分的時候,應該就是我們投資人應該關注的最佳投資點。
我們公司從今年開始看到歐美投資的機會,為什么我們要看到歐美的投資機會呢?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投資機會也很好,經濟危機中大家知道歐美投資機會也好,但是究竟好到什么程度呢?我們可以看一些指標,歐美的經濟下滑程度,我們可以看出從1948年,2007年12月,我們做一個比較,平均的蕭條的水平,我們可以看到2007年已經達到了最高峰,應該是有史以來價格下跌最厲害的時候,所以說如果現在去美國投資,或者去歐洲投資的話,應該來講它比在中國的短期的機會要好得多。
我們為什么選擇房地產投資?我們選擇了不動產投資,為什么選擇它呢?如果我們的資金第一次到歐美去投資的話,如果我們去管理它的動產,動產需要每天對當地市場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這個對中國人來講可能不是很容易,動產處理不好的話,他的回報有可能變成零,我們首次到國際上去投資的話我認為投資不動產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投資不動產很多人就會想到投資住宅,也有很多人發現住宅不能投,不能投是什么原因?我們看一個房地產發展的規律,當一個國家GDP發展到三千到四千美元每個人的時候,咱們國家現在已經度過了快速成長的階段,現在在朝著改善型的階段發展,還沒有過渡到精細化,當GDP在八千到一萬五千這個水平的話,社區的發展成為主角,咱們國家的一線城市基本上都達到了這個水平,GDP在大于一萬五千美金的時候,是大型都市不動產成為地產主角的這么樣一個水平。
下面大家看一下美國GDP的情況,1960年時就達到了一萬五千美金,1970年的時候是兩萬七,2008年的時候是四萬七千美金,根據剛才我們的分析,目前如果投資美國的話,商業不動產的投資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再看我們國家的GDP的情況,上海、北京、天津都是在七千八千九千的水平,咱們國家的投資住宅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
商業不動產為什么可以投?有些人說美國經濟、歐洲經濟已經下滑得很多了,經濟拖垮了造血功能就是銀行,這使得商業業主的資金鏈斷裂,但是這些物業的現金流還是沒有下降很多,因為它的租金基本上都是在五年到十五年,這跟咱們國家不同,咱們國家租金基本上就是一年左右。
再有歐美市場嚴格成熟的法律體系,規范的市場,也為投資提供了非常有保障的一個依據。高品質成熟的管理團隊和營運經驗也使得你的投資不會有非常大的風險。
經濟回暖的時候,這些價值可能突然深知,在2001年9.11以后大家認為經濟可能會蕭條10年,但事實上3年以后它就起來了,而且每一波的上升比前一波都要多,下一波肯定是高過前面的,會高過2007年的高峰。
地產的價格在歐美究竟是什么情況呢?我這里只舉兩三個美國的例子。在曼哈頓百老匯大街和時光廣場的樓,2003年的時候是七萬三千一平米買的,現在的賣價是兩萬七千一平米,它歷史的高價都達到七八萬甚至更高。
再有就是華爾街的兩棟樓,剛剛是6月3號成交的,我們跟蹤是一段時間,它的賣價是六千八百塊錢一平方米,這個在咱們中國的一線城市是不可能的。
下面有一些物業,有華盛頓的辦公樓在洛杉磯和舊金山,這個是我們在跟蹤的,目前它的價格情況以及我們還在等待它出來更好的格。
為什么要融人民幣基金呢?我們有些人說中國人的資金不善于做成基金,最好是單個出去投資,但是單個投資是不利于風險控制、風險分散的,歐美增值不動產的總價一般都很高,個人投資的話資金鏈非常大,人民幣的升值也對投資海外的成本降低很有好處。再有一個也符合國家走出去的政策。
昨天外管局的人員還講新的政策已經出來了,非常鼓勵咱們的企業到海外投資,這個投資從原來的審批制到現在的報備制,而且資金可以先推出去,6個月之內進行報備就可以了,國家大力支持咱們企業走出去。原來要通過發改委、商務部審批,現在只要外管局直接審批就可以了。
什么時候到歐美去抄底是最好的時間呢?大家看這個圖,現在是不是最好的時間?顯然不是,但是現在是最好的去看這個市場的時間。我們知道這個價格還在跌,這個圖紅色代表蕭條,第一個是辦公樓,第二個是零售業。從2009年到2010年處于蕭條期,從2011年開始反彈,那么2010年是最佳的投資時期,零售業在年底的時候可以開始投資了。
從這個圖上可以一目了然,2009到2010年是最佳的投資時期,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可能永遠也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
到歐美投資的最佳時期可能跟中國不一樣,在中國政策面比較多,在歐美投資我們有非常有說服力的數據,不光是公眾能夠知道的數據,還有包括每一個業主背后的融資情況,再融資能力,他的債務情況我們都有非常詳細的跟蹤,所以我們知道什么時候是最佳的投資時期,雖然我們說今年年底到2010年是最佳投資時期,但是某一些物業的業主的資金鏈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隨時都是最底的時候,所以收購我們看總的趨勢,同時我們也要看個案。
盛集投資在美國是一家非常大的投資公司,在中國近兩年我們沒有投,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現在有一個非常好的時機來回頭去看歐美的投資市場,在中國的投資我們會稍微往后看一點,項目我們還是繼續看,暫時不會有動作,大概要到明年才會有。到歐美去投資,我們準備要融的一個基金的大致的情況,準備用20億的人民幣,股東最好是小于10人,以后可能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可能太大了,管理費都是一樣的。
基金投資的法律機構就是我們跟美國的投資基金共同來投資,這個結構已經經過前兩個月,已經組建得差不多了,我們也在密切跟一些投資人進行溝通,我們現在跟蹤的項目在美國有商場、辦公樓、城市公寓,還有主要的城市別墅。在美國的項目大概有六七十個項目在跟蹤,在倫敦我們有10到15個項目的辦公樓,在意大利撒丁島世界上最奢華的地方,我們有幾個高爾夫球場、酒店在跟蹤,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還會有更多的項目。
我們的標準是安全第一,這是中國投資人非常關注的,高利潤的回報是美國專業地產投資合作基金跟我們一起來共同努力的,我們的投資是以退出為導向,在購買任何物業之前,我們要跟未來的購買方做一個很深入,而且持續的一個交流,一直到他賣出為止。
風險的控制就不用說了,這是我們非常注重,而且是不可以忽視的一點。
資金的運作,我們雖然是人民幣基金,很多投資人不是很熟悉,但是我們還是按照國外投資人的理念,投委會是我們的最高決策人,信息的披露和監管機制做到充分透明,跟國外是一樣的,所以國外的投資人不用擔憂,你的資金出去了,你不知道它在干什么,你每天都會道,你每個季節都會有第三方專業公司的報告,所以有任何問題你都可以隨時來查。投資時間表大家可以這樣粗略地看一下,這是我們希望在9月到12月的時候能夠把基金開始投資。
盛集管理投資我們是紐約華爾街公司,它的特點就是中外的管理公司都有,所以語言上對你來說是沒有任何障礙的。我們的一切操作都是按照國際標準,因為我們海外公司投中國還是繼續的,只不過推遲了一點,所以所有的標準都是按照最高的標準,在美國我們是跟專業的投資人,還有英國專業的投資基金有半個世紀的投資歷史。
盛集投資的優勢就是對于我們投資人來講,我們提供全程的服務,無論是從專業知識、管理、服務,還有從語言的交流,各個方面的投資的溝通,我們都會做到非常的充分。
投資的原則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流程也都是差不多的。
退出機制,你買了物業,我們在五年之內給你退出,這個退出非常簡單,多一點我們就可以用上市的一個退出。不冒法律風險,遵守國際法律,這是肯定的。
我希望大家抓住天時地利人和這個機會,你現在不出去,什么時候再出去呢?如果有問題,歡迎大家來電咨詢,謝謝!
主持人:謝謝李利女士!“中國企業走出去”這個口號或者這個指引大概已經發布5年了,中國企業走出去應該說有很多種方式和模式,比如說中國的產品走出去,比如說中國的研發機構走出去,比如說中國的產業鏈走出去,但是歸根結底,中國企業走出去可能被國際上公眾評價的統一標準是中國資本走出去,或者說中國企業走進國際資本市場,這是應該說我們談了很多年的話題,或者我們研究了很多年的問題。大家也看到了,中國企業不僅走到了美國,走到了歐洲,甚至于走向了一些新型的資本市場。應該說中國的國有企業走出去了,中國的民營企業也走出去了,但是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的資本市場,尤其是國內資本市場的要素和元素,在每一天都在完善,每一天都在提升,大家期望的或者大家預期的創業板,我們相信在今年下半年很快就要推出來了。在此我特別想強調一點,中國企業中國的創業板市場,對外資在中國的企業同樣是開放的,是沒有障礙的,當然要符合中國《公司法》和《證券法》的要求,當然也要符合相關上市交易所的上市規則,中國企業走出去,或者說外國市場在中國上市,這本身就說明了中國是世界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參與國際經濟的一個大的潮流、大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這也是我們為什么對中國的經濟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情況下仍然充滿信心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和基石。
剛才三位講者在他們的演講中,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給了我們一些指示和指引,我想對大家是有幫助的。
下面我們請今天演講的最后一位講者,他是華登國際的董事總經理李文飚先生,大家歡迎!
李文(言):謝謝大家,很高興在這里能夠跟大家交流一下在新形勢下融資跟投資的一些看法。
我稍微介紹一下華登國際,華登國際是屬于最早進入中國的風險投資公司,它管理的資金大概有20億美金,一開始的時候是在1994年我們是應財政部跟科技部的邀請到中國來進行投資,當時投資的還只有國營企業,我們投資的小天鵝等等,后來又投了一些比較大的產業,像前面在美國上市的麥瑞、中興國際等等,所以我們投了中國很多很多的產業,也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們現在對新形勢的一些看法。
我們從VC的角度主要看的還是一個大的趨勢,我們比較關注一個事情,就是中國以及全球的產業結構的改變,包括現在通用汽車的破產,汽車工業和農業的一些影響,比如說互聯網中國從去年十幾個百分點到今年二十多個,到不久的將來有四十多個百分點的普及率,等于在中國有超過五六億的人在使用互聯網,這對產業有深遠的影響。
還有最近發生的一些食品安全,引起大家對農業安全方面的一些興趣,這些產業的改變是我們VC非常關注的,因為這會影響到未來發展的趨勢。
我們看一個企業要不要投的話,最主要還是看它是不是符合一個大的趨勢,除此之外,我們關注的還有資金使用是不是最有效率的,這跟以前在比較容易能夠籌到資金,比較大型的資金密集型的企業有很大的區別,如果資金有效的企業我們希望它是能夠有很好的基本面,包括從技術創新方面,還是商業模式方面,用相對比較小的資金,像滾雪球一樣自己能夠做有序的發展。
另外跟國家整個政策的方向支持是相吻合的,國家一直在強調自己促進內銷、促進就業、促進能源的有效的應用,醫療的改革等等之類,我們對這些產業覺得對未來的發展是趨勢是跟國家推導的東西一致,很多方面的很多資源可以利用。
我們回顧一下歷史,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走低潮的時候,其實在美國上市的公司上10億美金的都是中國的公司,包括百度、包括攜程、包括分眾等等,所以我們希望金融危機之后,新一代的產業領袖在中國來誕生,我們非常希望能夠跟在座的同事、同行一起把這個行業繼續往前推進,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李總!剛才四位講者從不同角度談到了他們創業的歷史,使得我們能夠感覺和分享到他們一路走過來的艱辛,同時也會感受到他們一路走過來所取得的豐碩的成就。我想說,在中國投資必須要關注一點,中國的產業政策,大家都知道,中國每5年都會發布或者調整產業政策,產業政策也就是說我們常講的,中國政府在未來的5年鼓勵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許可什么,這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是對海外的投資者投資中國,也包括中國的投資者投資我們本土的企業,當然,我們還必須注意到中國對中國企業走出去也有一個政策,叫做國別政策,國家從2005年10月1日開始,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國別政策也發布了指引,也就是說告訴我們中國的投資者,在哪個地方投資是最安全的,法律是最有保障的,在哪個國家投資哪個行業是最安全的,哪些是有法律保障的,因此說不管是國外的投資者,還是中國的投資者,在對中國投資和對海外投資的時候,不能忽視產業政策問題,以及國別政策問題。我想作為組委會委托今天午餐會的主持人,我的職責也即將結束了。
最后我想說,我們歡聚在天津,我想在座的一大部分人是天津人,但是還有一部分人可能不是天津人,是來自全世界的、全國各地的一些貴賓和朋友們,我最后想用幾句話來代表我們共同的心情:讓我們共同來感受天津、融入天津、支持天津和分享天津,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