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十一屆中國風險投資論壇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6月6日,第十一屆中國風險投資論壇在深圳召開,LGT Capital Partners亞太私募股權投資主管Doug COULTER在會上表示,在整個亞洲的投資中,中國的投資已經是占有最大的份額,中國的投資回報是在所有亞洲國家里達到最好的回報,市場有很大的潛力。
以下是講話實錄:
Doug COULTER:大家好!今天很高興跟大家談一下中國私募投資市場的情況,分享一下我們公司的看法。首先,我想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業務。LGT Capital Partners是法國LC保險公司的子公司,法國LC保險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保險公司,我們公司是1996年成立的,當初資金額是1個億,過去12年我們有很大的成長,目前管理資金達到250個億,主要分兩個業務:
第一,直接投資。占1/3的規模。第二,間接投資,占2/3。間接投資中分兩個項目:1、新成立的私募基金投資。2、做已經成立好的私募基金的投資。投資的基金分成很多不同的基金產品來運作。PPT上面一行是間接投資做直接投資的產品。我們做亞洲投資的,本部設在新加坡,在全球有8個辦公室,所有的亞洲業務和投資是在新加坡的。在亞洲做中國、日本、印度等八個國家。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對中國私募投資市場的看法。整體來看,我們覺得對中國投資市場保持一個很正面的認同。在整個亞洲的投資中,中國的投資已經是占有最大的份額。在過去的幾年,我們也跟主要的幾個GP資金投資經理建設了一個很好的合作關系。中國的投資回報是在所有亞洲國家里達到最好的回報。中國市場有很大的潛力,未來市場也看好的。
中國私募投資市場歷史不久,十年左右。可是也看到,過去七八年有一部分的GP也成功的證實了他們投資的運作,也有他們投資回報的業績。同時,我們也發現有一些GP從投資方面來看逐漸提升了難度。
雖然在國內做私募投資是做少數股份投資,但是最近我們看到一些私募投資公司成功證實向國營企業的收購,達到某種程度的發展。從國籍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我們覺得在中國的私募市場已經逐漸的達到主流,被主流投資市場有某種程度的接受,中國成長很有可信性的。過去幾年有很多高質量的中國企業在國內和國外已經成功的達到IPO,投到那些公司的私募投資已經達到了可觀的退出和回報。國際上有很多的國際LP往中國的私募資金也投了可觀的數目。中國的前景我們公司也很認同,比較看好的。
雖然在過去幾年,中國的私募投資市場成長很快,比較順利。作為一個海外的LP境外的投資者來看,也有自己面對的挑戰和難處。主要有四點:
第一,我們覺得退出的渠道比較有限,而且只限于做IPO和上市推出,在中國國內的收購行業沒有感覺到很活躍,而是更加發達的市場。像現在金融風暴的情況下,IPO市場不是很有可行性。同時,做私募基金的GP來看,他們沒有退出,對LP也沒有回報。
第二,在企業GP對LP的信息透明性來說,有改進的地方。企業的資訊雖然在過去幾年很多資訊公司和國際審計公司以及其他行業的服務企業進入行業,也提供了很多的改進。我們對數據結果的準確性是可以改進的。
從GP和LP角度來看,國內GP提供給LP的信息和數據的深度不夠深。尤其在現在這種金融風暴的情況下,LP最主要的要求就是要求了解所有的運作情況,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國內的GP應該多加考慮。
第三,政府政策的轉向。過去幾年國內政策的變化,在國際LP心理是很重要的一個變數。
第四,人民幣基金的崛起。目前美金基金和人民幣基金各有各的領域,并沒有看到直接的沖突。隨著人民幣基金的成長,往后互相會有某一個程度的影響。在這個方面要多加考慮。
最后談一下LGT Capital Partners對中國的要求。這次金融風暴給所有的GP一個好機會來證實各個的實力。過去幾年,經濟看好的時候,大家很難辨別誰有實力,誰沒實力的。我們做LP的角度來看,最主要辨別出哪些有真的實力,哪些是成功的。GP成功主要看他如何導進比較傳統私募的運作模式。我們再看一下過去運作模式跟現在,往后我們覺得比較重要的運作模式有幾點。過去幾年經濟很好,成長很簡單,公司只要有錢就可以成長。像退出,很多私募基金一年不到就退出,而且退出價格很高。
在LP的角度來看,過去有實力的GP的確不多,形成供不應求的情況。以前融起來很簡單,現在金融風暴以后,情況大有轉變。在投資方面,我們幾點可以看出GP的實力。現在很多企業急著融錢,要的價格越來越低,會不會以適當的價格保持投資?現在不要說IPO,公司會不會繼續生存也是一個問題。這個時期公司最關注的是作為私募投資經理,如何幫助你的公司渡過難關,繼續保持一個很好的成長。在退出方面,IPO很難,可是不能說不去進行退出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樣達到其他退出的方式。
信息透明性。像我們做私募投資的,我們也有自己的LP,情況很緊張,大家都需要很多資訊。我們會要求我們的GP提供更多的信息,只有通過透明性保持一個健全的了解現在情況,去探討是不是有辦法一起解決這個問題,幫助所有的企業、公司去度過這個難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