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9日,由北京科博會組委會主辦的“2009中國金融高峰會”在北京總部基地召開。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此次論壇。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副會長謝秉臻先生在5月19日下午作精彩演講,以下為其發言實錄。
謝秉臻: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高興在這里跟大家做交流,我們以前是一個臺資企業,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綜合投資信貸管理公司,主要從事金融業和流通業、工業。在過去的20年,在中國大陸的發展中,嘗試著投資一些流通領域的過程中,中國美齊跟中國商務研究院,由本人主導研究了一套流通技術。這個技術在最近這幾年,在中國大陸和一些經濟界應用,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我們現在大家很多的銀行界在應用的物流金融、供應鏈金融,這個模式就是從90年代開始,就是研究界之首。這幾年,我們一步一步在這個領域完成了標準化和一些系列的產品的開發。
我今天講的主題是《流通與經濟安全》。因為今天的主題是金融,我們的切入點是從流通開始,如何影響到金融和產業。大家都知道,2008年的宏觀調控出現了兩個很大的事情,一個是在去年年初,我們國家為了宏觀調控抑制物價,下了一個文件食用油漲價不能超過5%,后來這個文件成為了廢紙,食用油漲了1倍以上。因為中國的實用油的生產被外資壟斷了,他們占了我們70%的生產量,所以占了70%的渠道權。你不讓我漲價我就不賣了,不賣了自然就會漲上去,而且會擾亂社會秩序。廣東地區在去年的年初,因為供應鏈斷裂,所以出現了油荒,所以我們不得不放開。緊接著有一家做洗滌類產品的,我們通貨膨脹最嚴峻的時候,在3月份漲到了8.7%的時候,他在上海開新聞發布會宣告漲16%。
我們今年在超市上看得見、叫得出品牌的,所有的品牌都是他的。有些品牌不是他的,比如說中華牙膏,有一些我們著名的國內品牌,很多地區的總代理是它的,他漲16%,就意味著全中國的超市漲16%。我們有關部門交涉,不但談崩了,而且再漲16%。所以,流通的控制導致了通貨膨脹。我們過去的7、8年,連續6 年糧食豐收,這意味著畜牧業的豐收,產能過剩、供大于應求,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為什么會漲價呢?是價格操縱所致。
為什么價格會被操縱?我們現在整個的外資在中國的流通業占的比重表面看并不是很大,不到10%。但是,就這10%,從2006年12月11日入關到現在,我們到了2008年年底,我們80%的外貿進出口訂單權在外資手里。我們外貿都執行FOB條款,50%大中城市的渠道權已經在外資手里。所以,流通業已經岌岌可危。這里面主要的原因,一個是我們92年流通改革以后,92年以前我們靠物資、供銷、商業三家馬車,把中國的物資調撥地剛剛好,但是我們錯誤地把三駕馬車硬性拆散進入商業市場,如果改成全國性的流通企業,我們現在有三家沃爾瑪了。恰恰流通業不能拆散,拆散以后造成了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信用缺失。
我們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中資企業可以跟世界接軌的不到3%,能夠在中國大陸一盤棋銷售的企業不到20%。不斷地重復,導致了成本過高。第二個是信用缺失給了錢不給貨,給了貨不給錢,每一次環節都要用現金去交易,導致了物流成本過高。其實地我們中國的物流成本,我們通常講的物流的倉儲運輸,我們比西方要便宜。為什么我們的物流成本比別人高這么多呢?主要是金融成本沒有信用,每一個環節都要資金。所以,在流通領域,我們在過去的20年,雖然國家很重視,但實際上我們只重視了零售,拼命發展連鎖業。其實,連鎖業應該說是走了不歸路的方向。我們上了兩個大當,原來西方走過的路,我們在流通領域在學,一個是連鎖業。大家今天談我的報告之前,可能認為連鎖業是對的,其實21世紀的流通業的競爭不是連鎖競爭,開多少個店沒有用。北京市商品零售總額2007年是 3400億,外資總量不到50億,但是到了2008年,我們現在百貨超市可以看到的很多的商品,總代理權是別人控制了,為什么?比如說在座的是這個廠的廠長,我是一家外資的流通巨頭,另外一家是北京最有名的王府井,在2006年12月11日入關以前,沒有批發權的時候,這些企業不可怕,因為他只有零售權,開一個店幾億營業額,開兩個店加1倍。但是,06年12月11日開始,我有批發權了。我跟你打交道10年了,我跟你下定單百萬計,但是王府井只有1萬元,一個年營業額達到百億的百貨公司平均每件商品每天只有幾千元,何況我們北京的王府井跟外面的王府井采購不是統一的。這些外資巨頭采購全球是連鎖統一的,他是用數萬億的營業額,你每天賣千把元,一個月可以賣多少錢?所以,數量上差百倍級。
第二,在過去的10年,外資的巨頭說,只要和約簽訂是保證60天結算的。可是我們中資企業呢?恨不得簽一年,平均簽6個月,一旦簽6個月,供應商的成本高到什么程度?一批貨款在采購途中,一批貨款在倉庫中等著,一批貨款在柜臺上等著,所以三批貨款不給,成本太高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現在入關了,我有了批發權了,我現在跟王府井競爭這個產品在北京地區的總代理,請問你當廠長給誰?輕而易舉就把總代理權拿走了,一旦總代理拿走,我們的企業就得跟他進貨。如果我們的企業不給他進貨,他就成為我們20年前一樣的百貨一級批發站。開百貨店沒有用,批發店才重要,反過來可以制約上游的生產廠商。所以,21世紀的流通競爭是渠道競爭、訂單制競爭,誰掌握渠道、訂單,誰就掌握整個流通業。所以,從06年12月11日入關到今天,我們苦苦培育起來的民營企業,到今天已經 70%被兼并了,國營的暫時沒有動我們而已。
我們上了另外一個當,流通業有一句名言,連鎖業不置業,開連鎖業不能買房子,所以要租賃。我們蘇寧、肯德基、麥當勞全部學會了,但是這句話也是陷阱,那是上個世紀的產物。處于賣方市場的情況下,短期的經濟下,渠道不重要,生產決定市場。第二,從農業社會緩慢增長到工業社會,房租增長很慢,我今天把房子租給你10塊錢,10年之后漲到了100元。現在租給你的房子10元,明年可能漲到了100了。如果采取租賃的形式,比如說我們最近家電巨頭出現了一些狀況,出在什么地方?比如說我們的國美,在代理競爭上已經沒有風險了,如果他跟某一家外資巨頭競爭家電的代理權,不會輸給他,輸在什么地方呢?經過了10年、 20年的運轉,房租平均漲了5倍以上,已經續了3、4回的租了。搞連鎖店是不能撤店的,所以房租這么高也不能換一個地方。我是國美我今天進你的貨,我關一家店不要緊,但是如果關2、3家就會引起恐慌,就會引起擠兌,金融企業也是一樣。所以,連鎖業因為房租迅速地增長,又不能撤店,惡性循環,導致了大狼的主營業務虧損,怎么辦呢?從押2個月的貨款押8個月,沉淀幾百億的現金搞另外的項目賺錢。
我們這里很多的投資專家,我們專業的投資專家投資銀行都不一樣盈利,一個非專業的用于別的投資,不一定都可行。
在這一點上,我們一直因為處于慣性的思維,所以很少有人去深入地研究這一點。我們因為這個課題在十幾年前就研究成功,所以我這幾年一直在呼吁連鎖業不要一味地發展,發展流通主渠道的競爭。當然,在渠道競爭上也是一樣要靠規模,我們也來不及了。別人是幾萬億的營業額,我們最大的上海百聯不到千億。所以,我們經過了十幾年的實踐,不斷地試驗創造了一套新的模式。其實,我們要保護自己的經濟,還是用文化的差異。
其實,沃爾瑪進入中國,它是一種文化的滲透,主要是消費文化。他的消費文化強調便利兩個字,其實我們中國也自己的消費文化,我們第一是熱鬧,第二是喜歡參與感,喜歡討價還價,第三喜歡物美價廉。如果旁邊的樓賣10塊錢,遠處賣8塊錢,大部分人會跑去買8塊錢的,這就是趕集文化和廟會文化,但是被個體戶做亂了,個體戶的市場就是趕大集的市場。我是義烏的創始者,那個是金華地區的趕集點。包括北京的秀水街,都是趕大集的地方。個體戶形成了趕集文化,它的壯大也是流通改革失敗了以后,彌補了這塊缺失。第二,它也是短缺經濟的產物,在短缺的年代,個體戶跟百貨公司都一樣,拿現金采購,能買到商品就賺錢。97年就是分水嶺,1997年以后,尤其是到99年以后,我們面進入到了買方市場的過剩經濟,所謂的過剩經濟下,規模以上的商品都代銷了,賣掉了給你80%,賣不掉返給你,但是個體戶活到今天,依然要用現金采購。現在有一個個體戶,10到20萬的房租,第一趟采購80、90萬,第二趟采購賣了20%就要補貨了,流動資金剩10萬、20萬,買20、30個品種,每種規格2、3千,每種顏色的商品只有幾百元。終端采購只有幾百、幾千元,廠方不會理他。他現金采購買斷了,不能退換。動物園賣不掉的,秀水街有人要信息都不能對稱,想當批發市場的個體戶,一個是2人以上,雇傭一個人看店賣了多少不知道,雇傭一個人進貨,進了多少不知道。所以,信息不對稱,東門有人要,西門不知道,一定有50%以上的貨款的背負。個體戶除了國稅、地稅之外,還有工商費、治安費、環衛、計劃生育、民政等17種費用,在這樣的負重下,只好賣假冒偽劣。
但是,盡管這樣子,2008年中國個體戶還是創造了5萬億的營業額。我們這些養尊處優代銷還要押別人資金的,去年還不到11萬億,這說明什么問題呢?中國的個體戶是世界上最強的營業員,如果他也不愁資本、有一定的信用、賣不掉可以退貨,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強過他們。但是他們的不足是資本不足、信用不足、社會地位不足,所以我們經過了十幾年的研究發現,如果把他的不足解決、把他的優勢發揮出來,這種模式符合我們的文化。我們現在在泉州、佛山等在中國建10個中心,跟全國外運聯盟。我們叫做國際采購區域物流中心,建成400萬平方米的永不落幕的廣交會的席位。有幾個特點呢?永遠不要錢,而且這個交易館是電子信息產業從原材料、成品、包裝設計,環境很漂亮,是用不落幕的長期展區。
第二個,原來的模式不收房租,肯定要抽點,我們也不抽點,是免費的,所有的利潤都歸經營者。不但這樣,我們現在跟工行聯盟,我們跟我們的合作伙伴銀行,給他3倍于資金的授信額度,你在工行有100萬,利用我幾百億的物業資產做保證,給他3倍的授信額度,沒有利息。過去1個個體戶100萬,流動資金變20萬賣100萬,現在100萬變300萬,所以放大的倍數不是3倍的概念。
我們這樣的模式,能擠進來的都是大型企業,有一定規模的,有品牌的區域一級地理上才可以擠進來。比如說我們泉州的海峽兩岸貿易中心和東南基地,第一期才 4000個展位,現在已經4萬多戶報名了。能進來的都是大的,雖然都是大的公司,平均每戶最起碼有1、2百萬元的地理商,如果1、2百萬元都沒有的話就不要進來了。在義烏當個體戶,沒有2、3百萬當不了。所以,每戶如果有2百萬,可以授信600億的資金,加上我幾百億的房產,這個中心可以換取800億到千億的授信額度,這個授信額度變成了共享平臺。過去我們在北京買泉州的產品,你不給錢人家不敢發貨,人家不發貨你不敢給錢。但是,你現在是這個錢給到工行,工行給那邊一個指令,那邊就發貨了,但是這個錢60天以后可以拿到。我們賺什么錢呢?每天交易6萬元,相當于義烏批發市場一天的水平,一年3萬個展位就是 6.5億,都歸一家銀行結算,而且利用現代物流的理論,結算的時間差收入會快于支付。承佃大量的現金流在銀行,銀行會獲得最高的效益,銀行分利給我們,我們這就是費++(音譯)模式,我們把這個模式延伸出去,完成了完整的物流解決方案,跟中國外運和中國工商銀行和其他的銀行。
過去在物流金融這個領域,只是把錯誤理解成倉單質押,但是已經進了一大步了,什么叫做現代物流?消滅倉庫產品在生產線上,當一個倉庫開始有倉單的時候,就開始質押了。像去年的鐵礦石,1700塊錢一噸,一質押變成了1200塊,銀行現在還質押很多。我們這個模式解決了一直想解決的中小企業貸款難題,我們中小企業為什么貸款難?沒有信用、沒有資產,在我這套模式下不需要信用、資產,只要你這個產品符合國家導向目錄,有市場、供應鏈健全,就是上游供應商和下游采購商相對穩定的企業,有利潤就可以貸款。但是貸款了你不能碰錢,從上游的采購到銷售全程由中外運監管,但是這個監管只是物理監管。真正的人為監管是監管不了的,比如說我今天貸了款,我晚上要加班,難道物流公司要派個人?出去一個人要蓄意逃避監管我們的監管是做不到的,所以,這個模式寫入了《物權法》,《物權法》出臺以后這個模式變得可行。我們以前貸款是抵押貸款,不還款是民事糾紛。現在是沒有任何抵押的情況下,你只要沒有把錢給上游供應商之前物權沒有轉移,要不你把錢給人家,要不把貨給人家。只要在四方協議下惡意逃避貸款,就是侵占罪,是刑事責任。所以,我們只要選擇稍微像樣的企業家,這個供應鏈就可以解決。所以,我們從04年到現在已經超過1萬多億,沒有出現一毛錢的壞賬。
下一步,我們會跟幾大銀行合作,金融結算權全部交給銀行,物流權全部交給物流公司。我們和中外運聯合了一家聯合公司來管理,我們只扮演了設定游戲規則、創造了模式、制造了標準了軟件系統。在這個系統,我們現在全國已經有5個基地在實施,北京基地在選址中,希望大家關注我們這個課題。謝謝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