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9日,由北京科博會組委會主辦的“2009中國金融高峰會”在北京總部基地召開。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此次論壇。2007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里克·馬斯金教授在5月19日下午作精彩演講,以下為其發言實錄。
2007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里克·馬斯金教授為我們演講,有請埃里克·馬斯金先生!
埃里克·馬斯金:
我想借此機會跟大家談一談我認為非常重要的問題,而不僅僅限于中國,可能對于全世界來說,這些問題都非常地重要。并且,談一談對于全球化的時代來說,這些問題之間的聯系。
我們現在應該都同意在過去20年中,全球化在不斷地深化,全球化我是指貿易額在不斷地增長,產品和服務在跨國之間的交易在不斷地增加,并且生產的總量也在不斷地增加。這當然指的是跨國之間的產品服務的交易。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幾個,其中有通信的成本不斷下降,而且運輸的成本也不斷地下降。
全球化可能會對發展中國家帶來更多的繁榮,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全球化是非常成功的,中國可能是最為成功的一個國家,當然了印度也做得不錯。另外一個全球化帶來的好處,就是減少不平等現象的發生。在這里有一些承諾并沒有能夠實現,在很多的發展中國家,不平等現象甚至有所上升的跡象。
大家可以看看過20年的現象,大家可能會問我為什么關注這個平等問題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違反了我們對自我認識的意識,也就是說我們從生下來就認為所有人是人人平等。但是,有些人收入特別高,就違反了這種平等的規律。但是,如果你不接受這種自我意識的想法,你可能要想一想貧困的問題,不平等問題會使得那些收入最少的人群影響最深,因為他們也是饑餓、無家可歸最大的受害者。所以,不平等現象實際上也加重了貧困的現象。甚至,有些時候不平等會增加政治的不穩定。我們在發展中國家的不平等現象有所增加,我們是否應該感到驚訝呢?實際上,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確實是比較驚訝。因為在比較健全的國際貿易的理論和比較優勢的理論當中,這些理論都很明確地表示,自由貿易應該會減少不平等現象,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
但是,之所以現在出現這樣的狀況,原因實際上有很多。讓我們想象一下,比如說現在有兩種勞動力,一種是有高技能的勞動力,另一種是目前什么技能的勞動力。我們比較一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狀況,當然那些發達國家可能有技能的員工比沒有技能員工的比例要多一些,這就是為什么他們能夠保持比較發達的國家。所以,發達國家在生產產品上面就相對有比較優勢,因為他們有很多的高技能的勞動人員,像做軟件和計算機的。發展中國家他們的比較優勢或者是產品是不需要太多技能的。
為了理解全球化如何影響到生產的問題,我們也做了一個試驗,我們可以看一看在全球化之前的生產模式,然后將這個生產模式與全球化之后進行一下比較。首先看一看在全球化之前的現象,那個時候每一個國家都必須要為自己生產產品,所以自己的國家做玉米,甚至做軟件,這不論是對于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一樣。但是,在發展中國家也在做軟件的時候,大家可以知道效率非常低,因為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實際上更適合于生產種玉米,而不是做軟件。對于這些沒有技能的員工,也在做軟件上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因為他們根本不懂軟件。所以,軟件的生產也減少了那些做其他的人的數量。軟件的生產肯定會對這種高技能勞動力要求有所上升,而這樣一種現象就會使得那些沒有技能的員工的收入會減少,這也就造成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成為了可能。現在發達國家就會將其高技能的員工輸出到發展中國家,然后發展中國家會做相反的事情,就是像把玉米輸送到發達國家,這樣發展中國家就可以種更多的玉米,少做一些軟件,這就更能夠適合他們沒有技能員工的發展。
但是也像我剛才所說,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做得很好。在全球化的最早期,這個現象可能還發展得不錯。像在19世紀的歐洲和美國,那一陣的全球化也在不斷地改變這種不平等的現象,也非常符合比較優勢的理論。但是在最近的全球化現象當中,實際上做得并不是很成功。
讓我們想一想,把這個技能的層級分成多個,而不僅僅是有技能和無技能,我們分成了四個層級。并且,我們把生產分成不同的任務,所以有一個任務,也就是對技能非常敏感的,把它想象成是管理的工作。另外一個是對于技能有一些要求,但并不是這么地重要。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兩個國家,一個是發達國家,一個是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
現在讓我們想象一下,我們進行一個同樣的思考試驗。我們在講到相對優勢的理論,我們把生產模式在全球化之前和全球化之后的生產模式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在全球化之前、在有國際生產之前,富國的A工人和富國的B工人,因為沒有國際的生產,所以他們只是在國內進行比較,而窮國的C工人與窮國的D工人進行比較。而在全球化之后,我們有一個不同的模式了。B工人和C工人跨越了國別邊界的比較,這對于我們的收入來說有什么樣的影響和意義呢?
在全球化之前,在下面的D工人要和C工人進行比較,如果你把有高技能的工人進行比較的話,你就會增強自己的生產力,同時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但是,因為有了全球化,C工人有一個在世界上的機遇,而D工人是沒有的。所以,C工人就和B工人一起合作,這樣D工人還是處于原地踏步的狀態。在全球化之后,D工人只能夠和其他的D工人一起比較,而他們的收入也許會因此而下降。同時,C工人因為他們使用了新的國際機遇,可以看到他們自己的收入是上漲了。所以,不平等因為全球化被變得更加惡化,就像我們在最近全球化的過程當中所觀察到的那樣。我們對此可以才一些什么措施呢?在這里,我們就需要有金融來發揮作用。
我們應怎么減少不平等呢?我們需要增強工人的技能水平,也就是D工人的技能水平,這樣的話,他也可以享受國際性的機遇,來參與到全球化的過程當中來。如果你們沒有什么很好的技能,他們就不能夠從全球化當中受益。那么,誰為這些技能的提高而付費呢?生產者自己沒有足夠的激勵措施來這樣做,因為他們要是投資于工人的話,那么這些工人的技能提高,他們這些生產者必須要給他們漲工資了。這將會減少他們所做出的投資,當然工人自己也沒有錢來做這樣技能提高的投資,也就是說有一個第三方,就是金融方來進行發揮作用,比如說政府、國際機構,或者是以外國援助的方式來進行,甚至是私人的基金也要參與進來,重點是正確的行動。如果你同意這樣的理論的話,現在有很多的證明也表明這個理論是與事實非常相符的。
現在的證據表明,我們不能夠阻止全球化,即使想,我們也是無法做到的,因此要是讓最窮的工人、世界上最沒有技能的工人,有機會分享全球化的利益,我們就要給他們足夠的培訓,這樣的話他們也可以在全球市場上面做出自己的貢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