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9年全國企業家活動日 > 正文
第一,國家要降低稅收。降低稅收企業給員工加工資,提高農產品的價格。中國企業稅負太重,我們國家在改革開放的時候,長時期對外資企業實行兩免三減半,所得稅15%的優惠政策,并沒有減少國家的財政收入,反而是年年增長,高速增長,現在能不能對我們自己的企業也享受這些政策,給人家都可以享受,為什么不能給自己享受呢?我認為享受這個政策以后,稅收不會少,反而會多,因為消費拉起來以后,經濟發展了,稅基擴大了,要好好算一算這筆帳,總的來講,很多政府的決策層這筆帳沒有算清楚,把這筆帳算清楚以后,回顧一下改革開放30年,稅收怎么樣增長?給企業降低稅負和員工加一點工資,讓他有效肥能力和有錢花,農產品價格要提高,農民有錢花。我認為中國的農民,中國的土地解決中國老百姓吃喝是供大于求的。即使要漲價,也漲不起來的,而且農民的信息也是比較閉塞的,豬肉價格高了,拼命養豬,明年多了,賣不掉,就要虧本的,發展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才能把價格提起來。因為農民不能靠補貼致富,通過信息勞動致富,農產品價格壓制他,永遠致不了富,第二代不愿意當農民,做農民比當工人收入更好,生活更好,才有人當農民,我認為才能解決農民問題和農村問題。
兩千塊是不是太低了,多發一點錢,國家又收回去了。老百姓多消費一點,稅收也就躲起來了,首先要解決老百姓有錢花。
第二解決老百姓敢花錢,一是看病和讀書,培養一個大學生一年花幾千塊錢,生大病花幾十萬塊錢,萬一下崗失業,把社會保障體系建好,讓老百姓敢花錢。
第三,解決老百姓的消費觀念問題。中國老百姓喜歡存錢,增加了收入發消費券,過年作廢,和人民幣套著用,不用白不用,必定要消費,工廠就賺錢了,工廠賺錢了以后,稅負也就增加了,就業也解決掉了。
中央政府要讓利放權。地方政府稅收分配太少,沒有錢開支,就在企業亂收費和罰款,又會影響企業的發展,中央少數人管了全國的經濟,又管不好。
3、要提振企業家的信心
國家強大靠經濟,經濟發展看企業,企業發展看企業家。企業家對經濟發展作用巨大,對經濟復蘇十分關鍵。我覺得要振興經濟,首先要提振企業家的信心,提振企業家的信心,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對財富的認識,要尊重企業家的勞動。目前有些企業家積極性不高,對國有企業而言,主要是企業經營好壞,與企業家的個人關系并不大,不能體現其勞動價值,對民營企業家而言一是經營企業能否獲利,因為盈利才能生存下去;二是社會上的仇富心理,對企業家的過份指責亦挫傷了企業家的積極性,目前盡管許多民營企業家擁有不少財富,但我認為這些財富也僅僅是名義上的所有,實際上,一個人的消費也是有限的,吃不了多少,用不了多少,財富最終還是屬于社會,屬于國家的。但是,名義財產權的改變,對調動企業家積極性作用是巨大的,必將大大激發起企業家創造財富的熱情。
其次,要尊重企業家的勞動成果,營造尊重財富、尊重勞動的良好氛圍。
第三,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解決更多的就業。大企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而中小企業是解決就業的主體。要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現在資金碰到困難,中小企業貸款問題一直解決不了,所以我認為銀行家要想通了,壞帳肯定是有的,還是爛在中國的鍋里,總比送給外國人要好,還給中國的經濟做一點貢獻。
4、企業要不斷創新,走品牌發展之路。
外銷不會沒有的,我們出口產品都是剛性需求,生活必需品,人家不愿意干的東西,不拿你的,自己建廠也沒有那么容易,拿人家的價格并不高,要造成通貨膨脹,出口到時候還會恢復的,關鍵是要創新,提高自己產品的檔次,到底產品在世界上有沒有競爭力?要吸取一點教訓,我們貼牌加工,沒有自己品牌和銷售渠道,下一步要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和品牌,碰到什么問題,你的銷售還是會好的。
5、要警惕外資進一步掠奪我們的利益
最近西方發達國家的政府要征收富人的琴,資本家肯定不愿意在本國投資,中國的投資環境很好,馬上又會來中國,所以我們要小心,有些企業困難,不給他解決,肯定讓人家廉價收購了,我們現在不能讓人家廉價收購,而且也不能再給人家廉價打工了,要到中國來投資,歡迎你來,我們企業和你合作,必須要拿出你的實力,互惠互利,平等互利才跟你合作,否則你自己干吧。
6、企業家要不辱使命,牢記責任,為國家的興旺作出新的貢獻
危機當前,企業家是戰斗在經濟戰線前沿,企業家們有責任、有義務承擔起發展的重任,特別是我們這一代企業家,是經過多方磨煉而成長起來的一代企業家,我們亦是具有特別頑強生命力、戰斗力的企業家,亦是最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亦是從社會最低層奮斗出來的企業家,因此我們是完全有能力擔當此重任的企業家,我們要將中華民族的復興在我們這一代企業家手中實現作為我們崇高的理想與目標,并為此而再接再厲地去奮斗,為此我建議企業家朋友們在當前的危機面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A、要堅定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不可否認,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諸多困難,有的企業困難還不小。但我們要認識到,“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有堅定的信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相信今天在座的企業家,有不少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市場經濟中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有了改革開放30年積累的物質基礎,我們現在遇到的困難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與創業時期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以前我們尚且不怕,現在還有什么好怕的呢?因此我們必須要有信心。信心在,希望就在。只要我們有信心,企業就有信心,社會就有信心,就一定能夠把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B、不辱使命,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盡心盡力
發展是硬道理。無論什么時候,發展經濟都是企業家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使命。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造成的不利影響,使我們肩負的使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那么,在非常形勢下,我們應該采取什么非常之策呢?
首先,要立足創新求發展。沒有疲軟的市場,只有疲軟的產品。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一批創新能力差、產品技術含量低的企業率先出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本土企業面臨技術壁壘和產品同質化帶來的競爭壓力,國際金融危機,更加劇了競爭的白熱化。唯有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危機中率先“突圍”。
其次,要加強管理求發展。管理也是生產力,加強管理、開源節流,確實是我們目前渡過難關的現實選擇。
在經濟擴張時期,企業往往將主要精力放在擴大市場份額,提升經營業績上面,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往往受到忽視。遇到危機的時候,正好是我們靜下心來審視企業的管理基礎,向管理要效益的時候。我們要通過苦練內功,挖潛增效,降低成本,增加企業效益,以渡過難關。
第三,要抓住機遇求發展。危機兩個字非常奧妙,不單單是危險,而是危中有機,危可轉機。企業在面臨生存發展嚴峻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金融危機令不少企業關門破產,卻讓出了市場份額。人才資源的富余,原輔材料價格的回落,對其他企業來說也都是機遇。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是擺在每一位企業家面前的首要使命。“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死路一條”。
C、牢記責任,保企業保就業共克時艱
金融危機襲來,國內很多企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停工停產,有的甚至關門倒閉,由此帶來的裁員潮也牽動著大家的心。在金融危機引發的震蕩面前,企業社會責任被推到了時代前沿。我認為,越是在困難的時期,我們越要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在當前形勢下,我們應該盡到以下三方面的責任。
第一是“保企業”。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經濟發展的脊梁。“保增長”的前提就是“保企業”。如果企業家們一遇到困難就“撂挑子”,就關門大吉,那么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一切努力都將可能化為泡影,這其實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危機再嚴酷,終究會有過去的時候,所以我們首要的任務是要讓企業“活下去”。 企業生存下去了,才能讓工人有活干、有飯吃。
第二是“保就業”。溫家寶總理說:就業有關生計和尊嚴。金融危機,受沖擊最直接的無疑是因企業停產或倒閉而失業的人們。國外有研究表明,當失業率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社會犯罪率、自殺率就會上升。在當前發展困難較多,就業壓力較大的特殊時期,盡可能做到不停產、不裁員,不把職工推向社會,在保穩定、保就業上盡到責任和義務。
第三是“團結合作”。危難之際見真情。在座的企業家想必都有感觸,去年汶川大地震,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同心協力共渡難關。當前的經濟危機又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企業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共渡“寒冬”,迎來萬物復蘇的春天。當前,有能力的大企業要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通過專業化的協作,幫助相對落后的企業渡過危機,讓現有的企業“活”下去,幫助新的企業“生”出來,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經濟發展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使經濟早日復蘇。
有人說,一個好的企業和一個偉大的企業區別在于,好的企業可以向社會提供好服務和好產品,而偉大的企業不僅能夠提供好服務和好產品,更重要的是能夠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我想,一個好的企業家和一個偉大的企業家的區別也在此。
困難再大,危機再嚴酷,總是會過去的。我堅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英明領導下,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樹立必勝的信念;只要我們調整一下政策,擴大分配把內需拉動起來;只要我們解放思想,進一步提升企業家信心;只要我們勇于創新,苦練內功,走品牌發展之路,就一定能化危為機,再一次迎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春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