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1日-12日,由上海復旦大學主辦的“上海論壇2009”隆重召開。圖為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學彬。
陳學彬:各位專家、各位來賓早上好!很高興和他們一起討論一下對經濟和金融危機的應對。
我們知道目前由于美國引發世界金融危機,已經從美國本身影響全世界的經濟金融危機。這個過程因為時間關系不在這里講了。我們知道這個危機的演變里邊,不僅是金融體系受到很大的沖擊,關鍵是對實體經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來講,從今年初就有許多國際組織和一些專家都做了很多的預測,包括IMF今年年初幾個月就連續調低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測。先是預測可能只增長0.5%,后來四月份調到會下降2%。目前來看,目前那么悲觀,但是經濟的衰退是肯定的了。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工業的產出、貿易大幅度下降,各個國家生產能力的閑置,都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主要討論對中國的影響,對金融體系或者實體經濟兩個方面都有影響。但是相對來講對金融體系的影響比較小,主要是我們持有美國的股票、債券以及美國的一些資金回流的影響。間接的影響方面是一些心理恐懼的預期,在去年的話是比較大的,今年相對比較小一些,但是仍然存在。對于實體經濟的影響,主要是由于美國和世界經濟衰退,對于中國出口的影響,以及人民幣對其它許多貨幣升值的影響。
危機對中國影響小了,主要是中國開放程度比較低,對外投資比較少,衍生品、杠桿都比較少。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比較大,主要表現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促進中國高速發展其中重要的經濟增長模式就是出口,我們通過沿海地區大量的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推動我們的出口,賺取外匯,以獲得發展。但是經濟,我們知道在危機中受到很大的沖擊,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出口,在半年大幅度的下降,下降里邊我們可以看看紅色的線是我們進口的價格指數,這個線是出口的價格指數,進出口下降的同時,我們有效匯率在加速升值,進口商品的價格下跌的幅度超過出口商品下跌的幅度,一個方面是國際市場上的波動,另一方面也與我們人民幣去年下半年來加速的升值有關。
我們知道通過我們中國對美國、歐洲、日本的出口方程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出口不僅受到匯率的影響,也受到進口國產出增長率的影響,而且收入的彈性遠遠大于價格的彈性。這次由于人民幣在這期間的加速升值,和世界經濟衰退雙重的作用對我們出口的影響相當大。盡管我們對美元貶值不大,但是我們對其它貨幣,在這里確是加速的升值。我們有效匯率大幅度上升,貿易順差大幅度的下降,經濟增長速度因此帶來明顯的下降。特別是對于沿海地區,比如說上海、浙江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率降到了百分之三點幾,即從前年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13%、14%,全國降了一半,這就可以顯示出來沿海地區出口導向受到的沖擊更大。我們可以看就業方面受到的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么樣應對危機的挑戰,我們在金融方面,我們采取了穩定市場、完善市場機制、加強監管,實體經濟方面我們迅速調整了宏觀經濟政策,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但是更重要的調整經濟增長的模式,從出口導向型轉向內需主導型,從資源消耗型轉向資源節約型。我們說出口導向這種經濟增長模式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有利于我們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管理方法和資源加速本國經濟的發展,更快的融入國際市場。也就成為了許多中小國家加速經濟發展,實現工業化的重要路徑。我們可以看到我國通過大力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沿海優先發展帶動了內陸地區的發展,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局限,第一,對國際市場形成過多的依賴,兩個方面:第一,原燃材料的依賴,我們需要高價進大量的能源、礦石等等,第二需要大量產品市場的承接。我們是人口大國,中國要人均增長一千美元,要每個人消費三四百美元,肯定不可能實現。所以帶來過多世界貿易摩擦,受到市場的沖擊很大。
第二個局限我們大量的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產品加工出口污染環境、消耗能源。另外我們雇傭低價的勞動力,他們只能維持的簡單生產,他們能夠生兒育女,但是他們的子女不能夠受到很好的教育,因為他們的勞動報酬太低。低價的出口對我們的企業也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第三個局限,就是擠壓國內消費和內需產業發展。大量的產品都放在出口,對真正提高全體人們生活水平是不利的。另一方面企業也沒有動力調整產業結構。東西部地區的差異日益擴大,消費占GDP的比重,特別是居民消費占GDP比重,從改革開放初期百分之五十幾,下降到目前的百分之三十幾。經濟增長30年平均在百分之九點幾,但是我們大量的不是用于消費,我們的消費只占到1/3,而且比重在下降。我們實際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能只有百分之五六。我們看韓國、日本、美國,美國GDP,消費占的比重從60年代的百分之六十幾,上升到2006年的百分之七十幾。這種高消費是不可持續的,但是它成為我們中國高儲蓄,大量得到了消費。如果說美國的高消費要調整的話,中國的高儲蓄就更沒有辦法維持高出口率。
第四個局限,我們經濟高速增長,我們大量出口,賺了許多的外匯,大量的外資也流進中國,我們的外匯用來干什么。我們在經濟增長的初期,我們缺少資金,我們需要引進技術、引進實力,我們需要大量對外的出口,賺外匯。但是現在我們這些外匯賺來卻把它用到國外,用來購買美國的國債或者其它的國外資產。美元大幅度貶值從2001年到2008年貶值40%以上,這種貶值使我們的外匯儲備遭受很大的損失。
美元我們可以看到短期內是升值,但是主要由于它作為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必選的需要升值的,一旦金融危機恢復的話,美元又會貶值,美元的雙赤字只有貶值對它有利。
調整經濟增長模式刻不容緩,我們需要通過調整出口導向型為主的,為內需主導型,我們要減少對國際市場的依賴,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更重要的我們經濟增長的目的要提高全體人們的生活水平,還有可持續發展。
我們國家出了四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更多的是短期的,來擴大內需。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主要是從產業的供給方面,怎么樣來調整它,使它適應國際市場的競爭和國內的需求。但是中國經濟更多的問題是內需不足。內需為什么不足?主要是消費不足。消費不足人們說居民存了這么多錢在銀行里,為什么不消費?主要問題就是后顧之憂。醫療、教育、住房以前在計劃經濟的時候由政府開支的,現在市場化的改革,我們改為居民開支,這個方向是對的,但是這部分錢在“蛋糕”里邊的比重,原來是政府開支,現在改為居民開支,你應該把這部分錢劃給老百姓,如果不劃給老百姓,那么政府就應該把這個事情做好。現在是事情拿給老百姓了,錢沒有老百姓了,老百姓當然沒有辦法,老百姓不得不考慮一系列后顧之憂的問題。這里可以看到,扣除人口增長1.36倍,人均稅收相當于增長了48倍,可以看看這個差距當然老百姓是沒有辦法消費的,要擴大內需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可持續的發展,經濟的競爭靠什么,靠技術。按照比較,我們中國勞動力是優勢,是不是我們永遠都發展勞動力密集型、低附加值。不是,我們就要大力發展教育,培養人才。教育方面的投入連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4.7%都沒有達到。我們1993年提出來2000年實現4%的目標,但是到2007還在3.3%。我們現在有這么多錢,為什么不發展教育?巨大的需求,農村的落后,我們要支持農村的發展。我們現在的統計農村人口有7億多,還有鄉鎮里邊,中西部仍然很落后,我們怎么樣提高他們的收入和他們的支出。當然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我們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包括農機、家電下鄉,我們進行補貼。方向是對的,但是力度太弱。我們補貼百分之十幾,這些產品賣不出來,企業降價也不值百分之十幾。實際上對農村的支持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大幅度的支持農村,包括農產品價格的提高。
我們要加快中小城鎮的發展,加速城市化的進程。我們的需求不能提高,農村是一個問題。我們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我們必須要把一部分農業人口轉移出農業。我們是不是都到大城市?大城市是不可能接納這么多,一系列的問題我這里就不展開了。我們說農村中小城鎮的發展,最簡單就是農村的宅基地,可以騰出更多的耕地,為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電氣煤都可以配套。這種小城鎮也可以提供一些就業的機會,還有整個城市的住房,我們說吃穿住行反映人們的基本生活問題,吃穿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了,住行還有很大的空間。怎么樣解決老百姓的住的問題,現在的房價炒的太高,老百姓買不起,但是又不能降,怎么解決?這些房價調的太高,地價是很重要的因素,政府是不是應該在里邊讓一點,少收一點土地的轉讓費、稅等等,房地產企業讓一點利潤,有支付能力的居民也自己出點錢買商品房。沒有支付能力的家庭我們的安居工程,廉租房也要做一些工作。
總體來講我們應對危機,目前來看危機對我們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帶來了沖擊,也帶來調整很好的機會,沒有這些沖擊可能我們的企業不會調整,這個機會關鍵是我們政府和企業怎么樣抓住這種機會,進行調整。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