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09年5月12日,克魯格曼中國周上海站活動舉行。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王松奇就中國的貿易順差如何造成的展開了激辯。
克魯格曼認為,中國這么大的貿易順差不完全是比較優勢造成的,跟中國的政策有關系。
對此,王松奇認為中國的貿易順差主要還是比較優勢。他說;“中國的東西為什么在世界市場看起來比較便宜呢?我們的土地價格、勞動力價格,包括企業的環保這套都沒有進成本,東西就是便宜,所以賣什么什么便宜,我們中國在比較優勢上這個是不可否認的。2009年金融危機這么嚴重我們的進口只下降了27.9,進口下降了30.9%,一季度這種情況下我們仍然有623億美元的順差,所以順差還是比較優勢在起作用。”
對王松奇教授的反駁,克魯格曼說“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觀點,我已經習以為常了”。
他對自己的觀點分析說,“比較優勢決定了大概你是出口什么東西,但不決定你出口量是多少,而且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還處于相對比較貧窮的快速發展的階段成為資源輸出國,這個不多見。中國增長快速,內部的需求也會很大,所以說中國還是需要世界各地來幫助中國成長!
克魯格曼認為歸根結底還是政策問題。他說:“我們看到的,中國的政策事實上利用了匯率市場的保護來循環它對外部世界的貿易剩余,把流入的私營資本通過外匯的控制輸出,中國通常情況就是大量的貿易盈余,大量的資本的流入和相當一部分的資本輸出,這是中國的政策,這個主要是由于人民幣緊盯美元的政策,這個規模很大,在國內市場出售債權,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樣一個做法,中國的政府,在國內大幅度地舉債然后把錢借給國外,這是一個政策,不是市場自然地結果。你可以說這個是必須要做的,中國政府應該要考慮在早些時候把人民幣地升值,所以說這一系列的事件一起發生確實是比較意外的,現在外匯儲備2萬億,考慮到人民幣升值會損失一些資產,但是因此在過去的幾年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制訂了一些非常奇怪的政策。”(橘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