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5月11日,由復旦大學主辦的“上海論壇2009”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經濟全球化與亞洲的選擇:危機·合作·發展”。新浪財經獨家網絡直播此次論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M.Quigley在演講中指出,評估各國政府刺激經濟政策的方法有兩個,即是否足夠的刺激以很快的速度注入到體系當中;利用閑置的資產,刺激實體經濟。
有幾種不同的方法供我們評估政府的政策反映,但是想到這樣的刺激計劃的時候,你首先要想,我們是不是把足夠的刺激以很快的速度注入到體系當中去了呢?這里一個關鍵的邏輯就是我們希望有足夠的資源注入到經濟當中,而且希望盡可能的快,因為經濟的衰退非常嚴重。所以,我們動作有多快,這一點很重要。這些資源注入到私有經濟之后就會拉動需求,會有一個成熟的效應,就會出現國民經濟的增長。
你可能會這樣想,我們能以多快的速度把資源注入到經濟中去,自從法案通過之后到上周五為止,他們每天用掉了10億美元,或者說每天就撥款了10億美元。這是資源的分配情況。當然了,我們還有一些企業的轉換設置的成本。、
我們預計做了這么多的先期投資的鋪墊之后,夏天的時候有很多的錢就會真正用到經濟的刺激上去了。如果我們在重大的幾個月資本投資項目的投資之后,我說是在很短時間里面很大的經濟刺激,看起來這些刺激方案的設計是符合目標的。聽說已經保住了15萬人的工作,或者是創造了15萬個新崗位吧。
第二種評估法案的方法,很顯然從凱恩斯主義的角度來說,如果你挖一個洞再補上,可以利用閑置的資產,刺激實體經濟。但這樣真的能夠帶動實體經濟投資的增加嗎?現在還為時太早,沒有辦法預測長遠的影響。
我們來看一下目前的情況,目前大概有300億美元已經被撥款到人力資源和醫療保健服務中去,尤其是醫保和醫院。還有第二大的投資,就是2000萬美元的教育,主要是投到中小學老師身上的,還有直接投資到大學里去的。
此外,還有其他不同的項目來幫助失業人員再培訓和再找就業。還有100億用在交通,500億用在城市化發展,還有40億用在能源部上。看起來,各個部門都有重大的投資,但是政府在獲取國際共識方面比較困難,美國和中國是目前為止經濟方案刺激最大的兩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