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1日-12日,由上海復旦大學主辦的“上海論壇2009”隆重召開。圖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本區執行主任小手川大助。
小手川大助:謝謝,首先我要感謝大會組織者邀請我參加上海論壇,大家可以看到我的簡歷在1994年到2000年之間我的事情都是在日本擔任經濟方面的工作。后來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8年次貸危機產生了,我觀察日本經濟危機和次貸危機的相似之處。貝爾斯頓是美國第七大的投行,而雷曼兄弟是美國第四大投行,在1997年的時候,日本有一個黑色11月的時候,我清算了兩家日本的主要銀行,分別是三友證券,當時在日本排名第七。另外一個是三一證券,當時排名是在日本第四。所以,出于某些原因第四大、第七大的排名,在行業里面看來是非常危險的地位。后來到了1998年,我參加了日本大銀行部分國有化。現在我們來討論一下日本和美國這場危機的相似之處。
先從股市談起,這些幻燈片就是對比了美國的股價和日本的股價,美國2007年見頂之后,價格降低了60%,現在還處于熊市。而在日本,在1989年股價走高之后,股價到現在已經降低了80%。
接下來看一下住宅市場,在日本1991年的時候,住宅市場達到了頂尖,在接下來的15年里面降低了59%。大家可以看到,整體的衰退達到了60%。而在日本土地的價格在2007年3月走高,之后持續走低,走低了20%。
下面一個圖表給大家看的是日本最糟糕的十年,或者說失去的十年,那就是1992年到2002年,這張圖表看的是日本的實際GDP的增長。你們可以看到有日本經濟危機,有四個階段。
下一個幻燈片,這張幻燈片給大家看的是日本政府的累計長期帳務。你們可以看到,在90年代中期的時候,這些帳務越堆越高,盡管政府推出了很多次的經濟刺激方案。但是這些方案都不夠大,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的政府一共推出了12個不同的經濟刺激計劃。這些行動反映了日本政府積極的、嚴肅的、經濟刺激計劃,但卻帶來了很多政府的帳務。所以,我們就會認為金融財政政策在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可能效果有限。那么,日本的銀行的MPL的不良債券的處置,是從1992年到2001年開始的,但是那個時候的不良帳務的處置達到90萬億,大概是1萬億美元,或者是日本GDP總值的25%。日本增長的損失達到了總損失里面的10%,而其他的就由日本的銀行吸收了。
那么,日本為什么花這么長的時間經濟才可以復蘇呢?在美國可能是6個月以后就推出了安全網的計劃。而在日本只有到了1998年,也就是我們的泡沫破滅六年之后,日本才推出這個安全網。我認為,日本花了五年的時間來研究MPL不良帳務的定義。而為什么會有這么長的爭辯呢?是因為日本的銀行和政府之間糾纏不解。第二個原因,就是賣空的定義。第三個原因,就是當時整個世界還沒有CDS的市場(信用違約互換)。
我們看一下日本的1998年就像美國的2007年一樣,日本花了五年的時間重新使我們的實體經濟恢復活力,市場當時關注的是非金融機構的活力以及一些銀行出乎意料的清算。這些市場的關注必須得到解決。首先,當時人們就在擔心,那些債臺高筑的公司是否可以生存下去。而在我們的企業工業振興方案是2003年推出的,我自己本人就參加了這個法案的制定工作,我是特別工作小組的成員。
除此之外,市場的參與者特別是外國的基金,他們很怕日本的銀行會出乎意料的清算,因為當時日本的一些政府家,從他們的美國同行那里學到了一些經營教訓,他們認為就算是在2002年底的時候,他們還堅信政府不應該出手救援銀行。后來到了2003年的時候,政府開始出手援助銀行。對于銀行的公共資金的注入也分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98年為止是失敗的,因為注入的資本太少了。而且要分攤到各家銀行里面去。而第二次注資是一年之后發生的,是在1999年的春天,而這次的注資被認為是成功的。為什么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這次的注資過程中,我們對資產進行了檢查,進行了審核。然后再決定注資與否。這次的注資規模也足夠大,而且對各家銀行的援助金額也根據各家銀行的具體情況而區別對待。
第二點,金融機構的監管。我曾經參加過一次很大的銀行社區的論壇。專門討論政府對銀行進行注資的問題,里面討論了一些很復雜的做法。我自己也參與了。第二天我就得了一個外號叫做“騷擾組論”,因為我代表日本政府的角色,使得銀行對我唯恐避之而不及。
那么,日本在應對上次金融危機當中有哪些做的不好呢?首先,我們政策措施先后次序是錯的。比如說,首先應該采取的措施是恢復信心。比如說,能夠采取一些措施,能夠處置那些不良貸款進行重新的注資,然后對銀行間借貸提供擔保,政府再出臺一些經濟刺激的方案。我們采取了一些措施防止金融行業情況進一步的惡化。第一步我們建立了安全網,同樣的情況在美國和歐洲,去年9、10月份開始也有了,這些措施特別是那些不良貸款的處置,這個工作現在還沒有做完。然而,這個任務確實是最為迫切的。此外,我們還要阻止一個惡性循環,防止金融機構的問題擴展到實體經濟當中。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財政刺激,這個工作我們還在進行中,在報紙里面常常聽到一些討論說,亞洲金融危機里面學到了什么?以及從這次危機當中學到了什么?我相信,我們學到了這些地方,但是這些任務不是特別的迫切。
同樣的美國那些銀行也接受了政府大量的注資,但是人們還是覺得不確定。特別是市場上的預期還是不確定的,為什么呢?我現在來解釋一下原因,是這樣的情況。市場的參與者,他們還在擔心說,市場上可能還有一些“僵尸”,“僵尸”是值得那些金融機構,看上去挺健康的,但還是存在著清償能力不足的風險。如果他們的不良貸款率上升的話,如果一個“僵尸”,他清償能力不足,股東和債權者都會損失。這就意味著會損失你們的金錢,這樣你會擔心跟自己做交易的對手方是不是有一天會有清償能力不足。所以,我們一個迫切的任務就是讓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平衡表進行審查,讓市場不再擔心潛在“僵尸”的問題,為此我們要評估一下不良貸款的價值,比如說證券化的一些工具,然后計算一下重新注資需要多少。當然,只注資給有活力的金融機構,如果沒有這種做法的話,人們還會擔心“僵尸”的存在。
我想強調一下成功的關鍵在于,要對這些金融機構進行官方的審查,因為沒有官方監管機構的正式審查,銀行沒有動機,不會誠實披露他們的資產。如果對大銀行進行同時的自查審查這一點是非常必要的。此外,還需要一些激勵。比如說,銀行之間的合作,缺乏合作就可以對他們進行刑事起訴。這個幻燈片就是金融行業和實際經濟之間存在的惡性循環。首先,我們看到銀行的資本限制會帶來貨幣政策傳送機制的行動不良,以及信用緊縮。這樣一來企業經營的環境就會惡化,公司會更多的破產,而且他們的資產價格也會下降。反過來,這樣又會使得銀行手中的抵押物價值下降。這樣的話信貸成本就會上升,不良帳務的數額就會上升。
接下來,我來看一下全球目前的經濟危機,根據IMF最近的報告,全球的經濟將會收縮1.3%左右。這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GDP的衰退達到了3.8%。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這里美國的資產證券化的市場泡沫破滅以后,導致全球的經濟危機,到明年夏天的時候可能會見底。一般來說,房價跌到底,到經濟的復蘇差不多要兩年的時間。所以,這里最重要的時間是怎么樣重組人們的信心,這是關鍵。你必須要密切關注,人們的信心有沒有回升,特別是對于金融市場的信心。再往下的話,就是歐洲,歐洲的情況是非常的糟糕。我們知道像冰島還有羅馬利亞以及保加利亞、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等,這些都受到了重創,包括愛爾蘭和英國,他們的證券化市場的泡沫也破滅了。他們的債務是他們GNP的10倍。這就意味著每個家庭的負債高達50萬美元之舉。還有會蔓延到瑞典,瑞典沒有資金來支持這些可能會受到金融危機的重創而要倒閉的這些銀行,這就意味著他們要尋找IMF尋找幫助。羅馬利亞和保加利亞如果資產泡沫破滅,就會影響到奧地利、意大利和希臘,進而影響到瑞士,最后也會轉向IMF尋找資助。還有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如果出現資產泡沫破滅,這個危機就會蔓延到俄羅斯。愛爾蘭和英國也是一樣,所以也有報紙報道說年底的時候英國也要向IMF尋找援助了。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