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生意起步,它已成為風電、水處理及高科技發電設備的領軍企業
史蒂夫·福萊德(Steve FLUDDER) 在2003年來到北京,出任通用電氣能源集團(GE Energy)中國區的負責人。從一開始,他就預感到中國對綠色技術的渴求即將起步。那時,中國的工廠還以繁忙、邋遢、能效低下而著稱。在歐美的環保圈子里,“人們對中國是否會尋求綠色技術的反映通常是‘別逗了’。”
但福萊德的直覺是對的。2003年底,中國開始為第一座投入商業運營的風力發電場進行招投標。這個風電場規模很小,只有10臺風力渦輪,并且沒有什么特殊稅收優惠或激勵措施。“如果不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融資,這個項目根本不會發生,”他說。不過,盡管看起來回報很低,但福萊德沒有放棄。通用電氣最終中標,并利用進口的風力渦輪,在2005年完成了這個15兆瓦的項目。
僅4年之后,中國風電市場的增長速度已排名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而且,在全球各大風電設備生產商為中國市場份額爭執不下時,通用電氣的先發優勢讓它拔得頭籌。該公司已在中國江蘇、上海、河北、新疆和內蒙古等地安裝了約400臺風力渦輪,且還持有200多臺設備的合同。
通用電氣很早就著手把生產工作分攤給自己的工廠和當地的供應商。從鐵塔之類的簡單部件,到渦輪葉片和齒輪箱之類的復雜部件,通用電氣總是隨時隨地培養當地供應商。該公司在業務選址方面還順應了中國政府的意圖,選擇落戶東北地區,因為中國政府希望為這個老工業區引入綠色工作崗位和綠色投資。“這是一次冒險,我們投入大量資金去開發產能,”現任通用電氣“綠色創想”(Ecomagination)副總裁的福萊德說。“但我們想證明自己的承諾。這也意味著技術共享。”綠色創想是通用電氣全公司范圍內一項針對可持續技術的創新舉措。
在風電領域,通用電氣與合資伙伴分享技術,并在中國建立起一個欣欣向榮的綠色產業。但這只是其中之一。從高能效的鐵路機車,到水過濾技術和先進的電站,中國已經成為通用電氣綠色產品的大客戶。在該公司全球銷售總額中,“綠色創想”標簽產品(通常是每一類產品中能效最高的產品)占9%左右;但在中國,通用電氣去年46億美元的銷售額中有17%來自“綠色創想”標簽產品。
該公司與中方合作,將其技術最成熟的燃氣渦輪發電機引入中國,為2008北京奧運會供電。在北京太陽宮電站,燃燒過程產生的廢熱被回收利用,使得能效達到約80%,是美國多數傳統電站的兩倍多。通用電氣在中國銷售的渦輪發電機中,這種超高能效型號占相當部分。“由于中國能源短缺,選用浪費能源的老一代技術沒有意義,”福萊德表示。
通用電氣還在培養新一批綠色經理人,其中一些將不可避免地被競爭對手雇用。去年秋天,該公司與美國非盈利組織可持續發展社區協會(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合作,在廣東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共同成立了中國企業環保、衛生和安全管理研究與發展中心。這是中國首家此類中心,已經編譯了很多西方企業捐贈的環境操作手冊,而且捐贈企業還在不斷增多。包括11門課程的培訓項目關注清潔生產技術、浪費源辨識評估以及組織變革管理。
可持續發展社區協會總裁喬治·漢密爾頓(George Hamilton)介紹說,今年秋天,由8名專家組成的師資隊伍將開始培訓中國首批生態經理人。技能更高超的管理者“不會解決中國所有的環境問題”,他表示,“但有這樣能力的人越多,局面將會改善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