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三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 > 正文
隨著“第三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在北京、西安和香港等地路演的舉辦,引起了當地中小企業的廣泛關注。“資本深度對接”和“資本快速約會”成為資本圈內最熱門的話題。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國際融資會議,融洽會早在去年就已經充分展現出了國際股權融資平臺的魅力。在去年的第二屆融洽會上,參會企業、機構共計2520家,參會總人數約6300人,涉及20個國家及香港、臺灣地區、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參會機構包括基金類投資機構549家,融資工商企業1639家,中介機構341家。會議期間舉辦各種論壇、推介會及聯誼活動52場,通過“資本對接”進行深度接觸8600次,“快速約會”達成融資意向2612次。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00多家中小企業通過參加融洽會,成功獲得了近200億人民幣的融資,基金和投資機構尋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進一步拓展了各方的合作領域。
在創業板即將推出以及私募股權基金紛紛掘金中國的大背景下,融洽會給中小企業國際融資帶來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專家評論認為,隨著創業板的推出,私募股權基金退出機制將得到逐步完善,因此通過融洽會進行國際融資將破解中小企業長期以來所面臨的融資難局。
目前,中國中小企業已超4200多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8%,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占全國GDP的58.5%。我國中小企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已經成為中國的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相對應的是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堵塞與較高融資成本。特別是在08年,中國實行從嚴的貨幣緊縮政策,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將更加謹慎,中小企業要想從銀行得到貸款扶持將會更加困難。
間接融資步履維艱的情況下,許多中小企業不得不轉向直接融資。股權投資基金(包括PE和VC)逐漸成為帶動中小企業前進的有效途徑。伴隨著創業板的推出進入倒計時,身為中國最優質的國際股權融資平臺,融洽會被眾多專家學者寄望于創業板的“前哨站”。
在融洽會的國際化平臺上,企業和投資方能通過“資本對接”、“快速約會” 等方式,破解溝通渠道的狹窄和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密集深度接觸幾百家投資機構,極大地增加了國際直接融資的成功率。更具有重要作用的是,與國際私募基金“共舞”,將帶來的是中小企業運行機制的規范化。據了解,在私募股權的幫助下,企業除了可以獲得企業快速發展、擴張所需的資金之外,還能改善企業的治理結構、財務制度和信息透明度,提前適應上市的相關規則,為剛剛推出的創業板輸送一批優質的成長性企業。
中國私募股權投資近兩年也風起云涌。有數據表明,2007年PE在中國的投資總額預計在300億美元左右,雄踞亞洲之冠,私募股權邁入了“中國時代”。
在私募投資的“中國時代”,融洽會搭建了一個國際化平臺,獲得了國內外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共鳴。在首屆融洽會上,國內外223家基金和投資機構(掌管4712億美元)、952家工商企業(企業總資產8387億元)、381家會計師事務所等各類中介機構現身其中。08年第二屆融洽會的相關數據更是“翻番”,高盛、軟銀、鼎暉、弘毅等500多家享譽業界的投資機構駐場,讓融洽會的陣勢甚為浩大。
在天津市政府、全國工商聯、美國企業成長協會的傾力打造下,融洽會獲載了“先天優勢”,并且憑借非常實效的模式設計,深度推動了雙方的融資對接。優異成績的實現,得到了眾多投融資雙方的認可與參與,這也說明了融洽會本身所具有的強大的“吸力”和“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