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9(第二屆)中國綠色公司年會 > 正文
2009年4月22日,由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和道農研究院、《綠公司》雜志主辦的“2009中國綠色公司年會”在北京索菲特大飯店召開。新浪財經獨家圖文直播此次活動。圖為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主席Jonathan Lash做閉幕演講。
Jonathan Lash:大家上午好!
我想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為什么這樣同意剛才朱副行長所講的。我非常高興今天上午能夠參加我們的閉幕式,我也想要恭喜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以及受邀企業,能夠在過去的2天內來討論綠色的概念,并且表達我們共同的愿望,進一步致力于這個產業,還表達明年再重聚,談論一下我們在過去2天內做的承諾,有多少實現了。
我現在是相信信息方面的改進,能夠改善我們的生活,那就是用我們的分析來支持政府私人部門,以及民間社會,我們在北京也開了一個辦事處,我們新的中國方面的代表,就是鄒驥教授,他也坐在我們的前排。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參與到中國巨大變化之中。
我是30年從事環境問題了,在過去30年間,我學到了3點,我覺得非常重要。第一點是每一個環境的挑戰都會成為一個商業契機,如果企業快速地去應對這些挑戰的話,他們就能夠現代化,并且日后取得成功,并且能夠在下一輪的增長中,成為增長的領先企業。剛才朱行長也講了這一點。
第二件事是我們現有的社會,只有考慮環境問題、解決環境問題,并且讓行業積極地參與進來,參與到那些能夠讓企業成為領袖來進行變動的過程中,地球的增長才能夠持續。
第三點給大家講兩個故事,是關于環境挑戰的。我會就我講的挑戰轉化成商業機會談一下。
第一個例子是我自己的例子,我是出生在紐約市,是在二戰結束的時候。紐約市當時的污染非常嚴重,和中國的城市差不多。我們經常使用煤,整個城市都有很多的煤煙,當我的父母晚上回家的時候,他們要想出去就必須先換衣服,因為衣服上都是煙、煤。我們還得去后院把那些舊家具堆在后院,因為家具不能用了。
當我們從帝國大廈往下俯瞰的時候,我們發現300米遠的大樓是看不到的,也看不到新澤西州,因為1公里例外的可見度就沒有了。但是,很多的市民對于污染十分關注,他們都致力于倡導要減少我們的污染物40%到90%。這樣的話,我上面描述的問題就大體上解決了。同時,我們的經濟差不多增長了10倍,也就是1000%。也就是說,增長了10倍,但是污染物減少了40%到90%。
可以說,我們控制污染的努力并沒有阻礙經濟的增長,反而刺激了經濟的增長,而且很顯然它也沒有阻礙技術革新。因為經濟的增長正如朱行長所指出的,是由創新來推動的。我在美國沒有遇到這么一些人,他們說“我真想回到過去”,我從沒有見到想回到過去的人,是因為我們現在呼吸的空氣更為清潔了。從這個經驗中我學到的就是要滿足這些挑戰,或者是戰勝這些挑戰,之后會成為我們行業發展的引擎,并且它最后會轉化成為經濟、人類,以及健康的益處。
對于快速增長的中國來說,我想問大家幾個問題,我們來談一下朱副行長剛才所談到的問題,那就是水的供應。實際上,我們一半以上的地表水都已經污染了,有1/3的地區都有水缺乏的問題,這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并且會加速氣候的變化,也會改變熱帶雨林的增長模式。在座的各位有沒有人相信,地球能夠繼續增長,而不需要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我是不可能想象這一點的。有沒有人相信,公司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對于水資源和水污染方面,是會持續的嗎?如果沒有中國的參與,他們的水污染治理努力會持續嗎?我也不相信這一點,實際上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會給企業帶來額外的優勢。
第二個例子。地球的溫度不斷地上升,并且速度比科學家所使用的預測模型增長得都要快。我們發現氣候變化總是會發生的,而且到來得很快。實際上,我們發現它到來的速度比最悲觀的預測家都要快,差不多是3年前我們發現美國的一個州的大冰柱融化了,我們發現北極的冰蓋規模小了很多。實際上,我們發現作物、暴風雨的變化都發生了,影響到了每一個大洲的居民。并且,溫度升到了0.8攝氏度左右,我沒有見到這樣的科學家或者是氣候變化學家,說我們能夠減少氣候變化,能夠將我們的溫度降低2攝氏度,是我們的增溫的速度的2倍。現在大家都對于哥本哈根峰會寄予厚望,有沒有人相信我們在2年以后可以應對哥本哈根的問題,我們可以帶來工業生產和生活的變化嗎?我不能想象,我們未來的增長不會遇到氣候變化的問題,我也不能想象,我們不會有變革性的技術。而這些變革將會為未來帶來商機,在朱行長指出的IT的引擎之后,下一個引擎是呢?我們看一下世界上風投所投資的領域,他們是在為綠色技術進行投資了。我講一個故事跟大家分享,現在我們應對環境挑戰的時候,我發現我最緊密的同盟就是公司、行業,并不是因為他們是在我們的資源研究所,而是因為我們的利益是重疊的、一致的。我們聯合舉辦了26個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包括通用、BT、殼牌等公司,這些公司都相信世界增長減速,差不多使世界市值減少了2萬億美元,還有很多其他類似于我們這樣機構的NGO,就是非政府組織,他們都在美國倡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項目,就是要施加一些減少的限額。在2020年的時候減排20%,2050年減排85%,他們也進行了一些類似的活動,并且進行政治的過程,使之成為現實。
我有30年從事環境的問題,我相信我的職業生涯和這些公司來說,他們很長的一段時間是我的對手。他們總是說我們環保限制的措施都是公眾要求的,對于他們的商業是不利的,但是現在他們的態度產生了180度大轉彎,他們成為了我們的盟友。他們成為了我們資源委員會的NGO,比如說通用的CEO。為什么他們支持這樣的變化呢?為什么他們希望政府對他們加以監管呢?第一,他們認為監管是為了要影響公司。第二,他們也找到了一種不穩定性,就是我們未來怎么做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而且使得這樣的做法很便宜。當然,這樣做也回答了朱民先生提到的,我們下一步要怎么走。如果不忽視這個問題,他們就知道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當中碳是怎么樣排放的。比如說在100年之內,我們是可以用舊的技術發電,但是100年之后,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技術來替代這種技術。我聽到杜邦的一個主席跟我說,他已經取消了太陽能的計劃,因為經濟不好。但是,奧巴馬出臺了一個法案去減少碳排放,根據這一計劃,他又開始去建了另一個。
當然,這對國家都是很昂貴的,這是第三個原因,他們為什么不愿意這樣做。他們已經得出一個結論,明天的市場必然是低碳市場提供這的服務,他希望他們自己國土的市場,能夠給予他們一個強大的平臺,能夠進行技術創新,能夠使得他們和其他人競爭,能夠在世界舞臺上競爭。這就是我學到的東西,我們與其把他們當做我們的對手,還不如把這些公司當做我們的合作伙伴,來一起減少環境的挑戰。如果是這樣做,成功就是必然的。所以,現在我談一下最后一點。
我剛才問觀眾們,誰是企業家,你們卻考慮過以下的問題。在這兩天你已經聽了很多,在討論當中我們討論環保問題、環境問題,你是不是聽到了一些你認為很好的方法,能夠去管理風險,符合觀眾的感覺?你找沒找到一個策略,給自己正確定位,在一個低碳、低耗的社會當中?因為社會有這種需求,你怎么勝出?如果你沒有聽到的話,如果你不找到這種解決方法,你就無法生存,因為經濟就會崩盤。如果你找到了,你就會在經濟危機中崛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