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首屆中國資本與產業國際論壇 > 正文
2009年4月22日,由中國國際商會和中國信息產業商會主辦的“首屆中國資本與產業國際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論壇。圖為美國博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亞洲區總裁周路易演講。
美國博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亞洲區總裁周路易: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處于時間的考慮,我就做一些簡要的介紹,我請我的同事做翻譯。首先,我簡要地介紹一下,博龍資本公司,我們過去十幾年來所取得的成就,跟今天的大會主題非常相關。我們在過去十幾年當中,我們進行了很好的投資,并且將資本和產業很好地結合起來,取得了很好的匯報。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是投資60多公司,美國的通用汽車,加拿大航空公司,全球的收益在100億美元以上。我們既是財務的投資者,同時又是產業的經營管理者。我們很多人都是跨國的董事長CEO這樣的管理人員。從政治的角度,我們也有很多的政治領導人,里面包括美國的前總統比爾先生。從我們這個公司經營模式來說,我們叫做PE+GE,我們將這兩者非常好的結合起來了,我們認為是資本與產業結合的一個良好范例,我們過去十幾年當中取得了25%的匯報。這足以證明我們的這個模式的成功。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投資了很多很大的公司,除汽車行業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產業,都是行業的領導者。這是一個簡要的圖表,它其實就是說明,怎么樣形成一個資本與產業的良性互動。
今天,我們要講到的是中國的產業與中國的資本如何面對金融危機,以及尋找新的成長機會的問題。我們簡要介紹一下,我們對中國的經濟,中國的企業近期發展的幾點觀察。首先,在過去很多年當中,中國經濟改革井然有序地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很多大型的企業已經成為中國行業的領導者,從企業的規模、管理水平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進步。并且,有強大的制造能力和成本優勢。其中,有一部分企業已經成為非常高效的行業的整合者,這些是非常積極的方面。
盡管中國企業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變革和創新還必須持續下去。無論中國的企業怎么做,做得好,是不是走向國際,還是在國內。從國際上來看,非常大的公司,他們在成本方面,在勞動生產力方面,都有很大的競爭優勢。同時,品牌、研發和自主創新的能力方面,以及大企業的全球定價能力和全球的營銷網絡方面的優勢,這些是中國的企業需要在未來趕上來和進一步提高的。
中國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產業仍然是非常分散的,除了個別的案例來講,中國全球化企業規模已經很大了,但是從真正的全球化角度來講,還需要很大的改進。既使是很大的一些企業也存在競爭力不足,無法跟其他的全球化企業進行競爭。
舉一個例子說,不少企業使用了不太適宜的財務衡量方式來衡量企業,不少企業以資產的帳面值來衡量,實際上在西方,我們通常根據企業的贏利能力以及資本的回報率來評估,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更加有效的標準。還有很多企業以營業收入作為衡量指標,更好的方式是以現金流的方式,以利潤率的方式來評估。這些只是一個方面,還有不少企業對核心的主營業務能力缺乏長期專注的能力,都想進行多元化。
通常很多企業海外的關注點都是資源型的,資源型很多都是受國內產能增長的驅動,或者所資源產能缺乏的驅動。而更多的軟增長是一些有形的或者無形的,但是需要長時間積累起來的。比如說我們需要有品牌,進一步提升價值,而產品本身也需要更好的分銷渠道。企業全球化網絡管理需要更好的專業管理,這些都需要更好的軟性資產。而這些企業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到了影響,使我們可以用比較少的價格獲得軟性的資產。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對中國的企業進一步提升。舉一個例子,聯想收購IBM電腦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這一張講的是跨國并購,中國企業到海外并購存在著很好的機遇,同時也存在著挑戰。而這本身推動中國企業進行適宜的海外并購,也是推動資本和產業結合的一個很好的推動力。中國的外匯資本也好,中國的國內資本也好,有非常大的實力,這兩者如何結合起來推動海外的并購,可以幫助中國的企業進一步提升產業。目前的金融危機,應該是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中國的企業優勢是低成本、規模優勢、市場,以及他增長的潛力。而國外被收購的目標,他本身存在著從管理、品牌、技術、分銷渠道,這些都可以被我們所用。關鍵是真正實現效益,需要兩者結合起來。我們知道這既是存在著機遇,同時,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潛在的風險。首先,我們海外并購的真正理由什么?不能只是憑著熱情,而是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以及促進企業真正的變革和提升進行整合。這一點非常關鍵。
第二點,很多過去不成功的案例證明了沒有充足的凈值調查。這個凈值調查很多方面,需要我們關注的,也是成功的關鍵。此外,通過并購,在國外的新環境,中國企業如果無法實施有效的管理,也會帶來問題。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是整合,怎么能夠真正實現整合,如果你收購了一個企業不能和國內的企業實現良好的整合,無法真正實現一體化以及知識產權,以及剛才我說的軟性資產的整合和轉移,這就決定了企業整合成功的關鍵。
這一張,其實引用的是國際著名的咨詢公司麥肯錫的調查。全球有67%的收購未能給收購者帶來價值,而這里面的原因是由于這個交易本來就不應該達成的。過去中國企業也吃過這樣的虧。還有,競爭對手的阻礙,對我們競爭對手的估計不足。比如說我們的中海油的案例。而有本身應該是很好的交易,可是最終由于我們在具體實施的時候,沒有能夠做好。所以,各種原因,整合管理的失誤,包括溝通的問題,包括收購以后的監控等問題。
這是博龍公司收購的一些主要的關鍵要素。實際上我們具體收購的時候有數百頁的文件,和非常詳細的實施步驟。這些要素是我們成功不可缺少的。而中國企業在未來的國際并購當中要獲得成功的話,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建立好自己的內部的專業團隊,做好內部和外部的溝通。
簡要地舉一個案例,博龍公司收購了一個叫生物治療技術公司,這個公司本身是2005年博龍把他一部分的業務剝離買下來。這個剝離業務當時的贏利能夠是非常低的,但是我們收購過來以后,我們建立了一個全新的管理團隊。他本來是一個美國國內的公司,我們改善他國內的分銷渠道,創建了國際分銷渠道,同時我們進一步加強研發,提高效率,增加產能,同時在財務方面進行管理。同時,由于我們創造了一個非常大的全球網絡,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三年來每年以25%速度增長。通過這樣一個方式,我們把原來一個三年前的1億美元現在達到了20億美元。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通過我們自己的專業技能,從資本到產業本身的技能,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真正給這個公司增值,同時也擴大了就業增加了稅收。
最后,總結一下,我的發言,中國的產業在過去很多年里面,一直有飛速的發展,正在走向世界,是一支非常不容忽視的力量。第二點,我想說明的是,即使中國不參與,其他范圍的整合也將繼續下去,而且將形成更強更大公司,對中國的產業公司將會形成更大的競爭力。前面很多領導也提到了,就是怎樣鼓勵產業鼓勵資本流向產業,流向小的公司還是大的公司,這最終取決于能夠有好的回報。中國企業未來如果走向世界的話,必須迅速地提升他的執行交易能力,如何和像博龍這樣的公司進行合作。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