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2009年3月21日-23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本屆年會的主題是“國際金融動蕩中的中國發展和改革”。圖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
李毅中: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早上好!
在國際金融危機日益加劇,各國采取措施應對沖擊的時刻,各位朋友共聚北京共同研討國際金融動蕩中中國發展和改革,我很高興有機會就中國工業發展相關問題與大家進行討論和探討。我發言主要介紹三個方面的情況:
一、中國工業發展的情況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工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工業化加速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不斷增強,主要表現:
1。規模迅速擴大。2008年工業實現增加值12.9萬億元人民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9%,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43%,對于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2.8%,對于國家稅收的貢獻達到50%,鋼、氧化鋁、水泥、原煤、化肥、微型計算機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
2。建立了具有一定技術水平,門類齊全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區域布局和產業組織結構得到優化,能源、原材料工業、裝備工業、消費品工業和電子制造工業快速發展。
3。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08年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為2.19噸標準煤,比07年下降8.4%,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7%,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減少4.42%和5.95%。
4。工業裝備水平和產品附加值持續提高。07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10.1%,新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14.8%,發電設備、軌道交通、船舶、航空航天等裝備保障能力明顯提高。
5。成長起已進入500強企業為代表的世界級工業企業,分別各行各業,各聚特色的骨干企業和龍頭企業發揮重要作用,數量龐大,廣泛吸納就業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充滿活力。
6。工業成為社會就業的重要方面。07年全國工業行業就業人數超過1.2億人,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就業人數達到7800萬人。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入采掘業和制造業。
回顧30年歷程中國工業的發展得益于堅定不移的改革開放,積極的參與了國際產業的分工合作。多年來中國積極的承接國際產業的轉移,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形成較強生產制造能力。07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上升到14%,工業制成品出口規模居世界第二。世界也從中國工業的高速發展中受益,大量外資企業來中國投資,建廠。08年,中國出口貨物1.4萬億美元,其中外商投資企業就達到了7900多億美元,占55%。
同時,我們也清楚的認識到,同先進國家相比,我國工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總的來看大而不強,增長方式粗放,結構不盡合理,缺乏核心技術,大量落后產能亟待淘汰,綜合競爭力還不高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中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金融危機對我國工業的影響及其應對措施
08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工業的影響在加重,工業增速大幅度回落,從去年6月份16%一路下滑到去年11月降的5.4%,12月降到了5.8%。今年1、2月份已經公布了,合起來是3.8%,扣除天數的影響大體上也在5.2%,仍然沒有走出低谷。從具體分析來看,一是對國際市場依存度高的產業影響很大,出口萎縮,訂單減少,影響企業開工和就業。二是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高起高落,導致國內市場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尤其是去年7月份以后是跳水的價格,原油、鋼鐵、銅、鋁以及石化產品出現大幅度跌落。三是一些行業產量下降,出現了虧損。去年11月,粗鋼、汽車、乙烯等產量分別同比下降了12.4%、15.9%、12.2%,工業用電下降了7.5%,12月繼續下降。四是一批中小企業和部分大型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庫存增加,資金短缺,停產、限產、歇業乃至關閉涉及面擴大。去年年底統計,中小企業停產、歇業和關閉占7.5%,裁員減薪的情況也在增多。
中國政府審時度勢,及時果斷調整宏觀經濟政策,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推出了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保護、自主創新等擴內需、促增長的十項措施,提出了擴大消費,穩定出口,制止重點產業發展,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兼并重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加快服務業發展等措施。特別是制定了十個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為工業早日走出低谷創造了條件,增強了信心。
目前,有些措施已經見到了成效,一些行業,一些地方出現了積極的跡象。今年1—2月,發電量合計雖然同比還在下降,是3.7%,汽車產量雖然同比還在下降1.7%,但是降幅明顯的減緩了。像2月份汽車的產量和銷量都超過了80萬輛,是去年7月份以來最高的一個月份。粗鋼的產量合計同比增長2.4%,鋼材的產量增長3.1%,乙烯開工率回升到90%,化肥企業提高了負荷,保證春耕大忙和對農資的需要。剛才講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剔除日歷天數是5.2%,大體上保持了11、12月份的水平。
但是,工業形勢依然嚴峻,仍然處在最困難的時期,仍然沒有走出低谷。所以,決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輕言好轉。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重點在工業,難點在企業,為了盡快改變工業發展的困難局面,全國工業系統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部署。目前正在積極推動落實以下的措施:
1。落實已經確定的各項政策措施。比如說穩定出口,拉動消費,提高輕紡、機電等產品的出口退稅,推動家電下鄉,農機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來擴大工業產品的銷售。
2。抓好鋼鐵、汽車、造船、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九個重點工業行業加上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的組織落實,現在我們和發改委正在研究具體的制定省市細則和方案,推動相關政策措施。
3。大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利用技術改造,技術新、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效益好的特點,重點在品種,質量,節能降耗,環境保護,裝備水平和安全生產這五個薄弱環節進行改造,主要采用貸款貼息的辦法努力用好中央財政200億技改專項資金,推動一批項目盡快的實施。
4。會同有關部門加強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緩解融資的困難,落實好中央財政今年96億元的中小企業發展資金,改善對中小企業的管理和服務,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三、在擴內需,保增長中推進工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升級
在經濟下行的時候,正是為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供的精于,應對金融危機,推動中國工業的發展,既要立足當前,保持工業平穩較快的增長,更要從戰略和長遠出發,加快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
1。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首先用高新技術、先進實用技術改造提升產品質量,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振興裝備制造業、夯實工業發展的基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群,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醫療、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發展生產型服務業,支持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改善工業投資結構,防止重復建設,淘汰落后產能。
2。推進區域結構調整。按照工業生產區域布局功能化的思路,引導沿海地區,發展面向國際市場競爭的產業群,支持內地發展特色優勢企業,加快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堅持從全球產業分工和國內區域布局出發,加強工業園區的建設,引導企業集聚發展。
3。推動產業組織結構的調整。推進企業兼并重組,鼓勵優勢企業強強聯合,培育一批行業的龍頭骨干企業,提升產業的集中度,鼓勵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增強工業發展的活力,支持優勢企業并購落后企業和困難企業,加快形成大中小企業的合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作配套的產業組織體系。鼓勵引導外商投資,符合我國產業政策發展要求的產業,支持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
4。推進產品結構的調整。加強技術創新,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順應國內外市場和客戶的需求,開發生產對路的產品,高度重視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健全社會服務體系,提升產品品牌價值,提高經濟效益。
5。推動工業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大力倡導節約生產,清潔生產,安全生產和可持續發展。推廣應用節能降耗技術,推動重大工業節能項目,推動重大的工業污染源治理,加強產品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資源的開發,修訂完善技術標準,淘汰落后技術和裝備。
6。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抓好相關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著力突破制約工業發展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關鍵設備,關鍵零部件的研發,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技術進步體系,特別要重視加強科技成果的轉化,使它變為現實的生產力。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工業發展任重道遠,我們愿與各國產業界、企業界和廣大專家、學者開展交流合作,分享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做法和經驗。共同為推動世界經濟的復蘇和發展做出努力,謝謝各位!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