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2009年3月21日-23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本屆年會的主題是“國際金融動蕩中的中國發展和改革”。圖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
夏斌:各位上午好!
評價美國政府的政策,首先我認為對美國這場金融危機應該有一個評估的認識。因為,往往是美國人和非美國人可能會危機的認識并不完全一樣。現在,人們常常按照格林斯潘的說法,說當前美國的危機是百年一遇,我認為這是因為這場危機對世界的影響力還沒有超過1929年、1933年的大蕭條。我今天想講的觀點是到底是百年一遇還是史無前例。對這場危機的影響力和危機背后制度認識的討論,現在定論這場危機的影響力沒有超過80年前的大蕭條也為時過早。
上次的大蕭條,1929、1933年大蕭條花了五年的時間,目前危機已經快兩年了,但是這個過程并沒有結束。有人分析也需要五年,就是美國經濟明年復蘇了,我認為也不可能出現像1929年大蕭條之后,1934年那樣的美國增長,也不可能出現2005—2007年那樣的高增長,我說的是美國經濟。
第二,是不同歷史時期的危機不能簡單的用GDP,銀行的倒閉數,失業率來比較。因為,正是有了上次大蕭條,大危機的教訓,所以這場危機爆發美國政府才沒有犯同樣的錯誤。因此,暴露的問題好像沒有上次危機那么嚴重。但是,并不意味著危機的程度和危機的性質不嚴重。我想重點闡述的是,我們更重要的要看到,上次危機和這次危機背后重要的不同點。
第一,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轉折。同樣是處于世界經濟中心國家的美國發生了危機,1929年,美國的國家實力正處于繁榮、上升階段。美國工業產值占全球產值高達48%,今天美國的國力在明顯的衰退,2007年工業產值占全球才剛剛25%,從GDP的份來看,2001年,美國占全球GDP的份額甚至于高達32.8%,到了2007年已經下降到了25.5%。
第二個不同點,美國經濟不僅在總量上,而且在結構上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國私人制造業占GDP比例從戰后27%下降到目前的11.7%。而金融、保險、房地產業從戰后的9.9%上升到目前的20.4%,這說明這場危機是在實地經濟明顯萎縮,美國從制造業大國走向服務業大國的情況下發生的。前幾年美國經濟的繁榮是靠發鈔票,發美元,擴張信用,提前消費支撐的。今天美國的政府和美國的居民已經負債累累,因此危機就不可能像1929、1933年那樣,簡單靠美國政府擴大內需的政策恢復過去的繁榮。
第三個不同,這場危機是信用膨脹的危機而不是生產過剩的危機。以前的危機是生產過剩的危機,很快通過美國進出口直接影響周邊國家,這場危機的表現,從次貸危機,金融領域開始向實體經濟蔓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和傳導,先從虛擬經濟產生到實體經濟,第一波華爾街,第二波歐洲,第三波新興國家,由于兩場危機的性質、特點不同。
所以,我認為目前的危機絕對不是簡單的經濟周期的一場表現,也不是過去那種局部性的危機,而是對于過去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一場矛盾的大清算。現在由于危機當中各個政府的強烈干預,衰退的時間可能會短一些,不到五年,但是危機結束以后的經濟復蘇也不會簡單按照1929年大衰退過以后的軌跡走。所以說,與其說是百年一遇不如說是史無前例,只有這樣看我們才能正確把握這場危機的實質,更有利于選擇正確措施應對。中國愿意和美國聯手共度危機,但是對于美國來說應該有精神準備,我舉一個例子來說,國家好比一個家庭,美國危機就好象有一個微薄收入,但又借了大量錢做投機的家庭,現在投機輸了怎么辦?當然可以破產,不談破產這條路,出路只有三條,第一借新債還舊債,美國政府正在做這個事。第二,節衣縮食,準備過窮日子,而美國居民正在不斷的降低消費率,也正在做。第三,如果以上兩個力度還不夠怎么辦?我認為只能翻箱倒柜,找找家里還有什么值錢的東西,比如使古董、名畫、收藏品,出售換錢,這就是說美國的議會,美國的政府也要準備割愛,出售一些優質的資產來籌集資金化危機,而不是不斷的發行鈔票。
如果僅僅通過前兩條出路不走第三條出路,大量的再發鈔票,就像打一針強力止痛藥,藥行過了以后衰退還會出現。因此我的結論這場危機讓世界看清世界經濟不太平的根源是當今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有問題。因此我們對于奧巴馬的新政要支持,同時要腦袋要冷靜,不要給予它太高的期望和太大的壓力,否則適得其反,謝謝大家!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