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 > 正文
2009年1月9日,由《中國新聞周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芳菲苑隆重召開。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論壇。圖為聯合國系統駐華協調代表馬和勵。
馬和勵:尊敬的李金華副主席,女士們、先生們,我非常高興來參加第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我代表聯合國在華協調系統,我首先要祝賀《中國新聞周刊》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你們成為這方面工作的領先的機構,在過去的30年,中國是做得非常好,做了很好的工作,而且我們也使數千萬人脫離了貧困,我們把重點工作放在了改善人民的生計上來,符合了聯合國的千年發展宣言。目前我們依然面臨著挑戰,環境的挑戰、艾滋病的挑戰,在去年,我們大家都面臨著食品安全等等這些問題,這些都是屬于三個部門,也就是政府、民眾、社會三者相互面臨的問題。
去年9月,全球的領袖們在紐約聚會,而且我們參加了聯合國的大會,我們要看如何在2015年完成千年發展目標,同時我們當時決定要采取具體的行動,而且在去年9月份的峰會上,我們一樣也發現了中國自己的行動,邁向千年的目標,我們當時也非常高興了解中國開展的工作,留下了印象,我們必須了解2015年和現在到底這中間有什么樣的挑戰?而且我們要思考,我們是如何來擺脫我們過去的一些常規的方式,采取創新性的方式實現千年發展目標,因為要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你是一定要有更好的方法,更加有創新性的目標保護我們的環境,而且我們也要對對于全球氣候變暖做出響應。
對于企業來說,我們的商業是非常重要的,是核心,這樣我們可以解決全球最為優先最為關切的問題。我們同時還可以說發展也是我們長期成功的核心,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是企業他們的一個慈善性的工作,實際上也是我們事業核心或者商業的核心,因為我們可以協助企業在今后獲得成功,當然政府一樣也有職責來確定一些目標和常規,這樣的話我們的企業和我們的商業就可以參與到解決問題的行動當中來,在任何地方,比如中國在全球,我們有很多的公司,他們一定要承擔他們的責任,一定要對于可持續發展做出他們的努力,做出他們的貢獻。我們大家當然都知道,我們現在在全球對于商業是要求越來越有透明度,這樣對于環境的影響一定也是非常的關注。
最近也發生了很多的金融危機,同時食品安全也是面臨的挑戰之一,現在我們所面臨的挑戰,面臨的危機實際上是加強了我們這方面的要求,我們必須要加大我們的透明度,這當中所有的這些問題它的核心就是說我們都應該給予在企業的社會責任,所以社會和企業應當是相互相容的,聯合國我們也非常關注這個問題,我們在數年之前,我們的前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我們提出我們應該要把企業社會責任當做工具,要把企業、政府和私營部門結合起來成為一體,這樣的話我們有一個全球的放之全球而皆準的標準可以使用,這樣我們可以來進行企業的社會治理,所以現在的話商業,我們對于企業界來說,對于千年發展目標是非常至關重要的,他們可以保證我們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這個是毫無疑問的。
我們現在商業界如何能夠把他們的商業和諧社會責任如何綜合起來,如何把中國政府的目標和小康的目標結合起來,關于這方面的話,我要強調一點,聯合國系統在華系統有承諾,要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我們不僅僅是聯合國,尤其是聯合國開發署,我們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促進私營部門參與到對華政策當中來,不僅僅是他們企業發展過程當中,而且在他們的投資項目當中要這么做,我們在中國,我們在非洲,我們是和當地國家的政府來進行合作,這樣我們就可以,有助于環境和企業的發展。在中國我們是這么做,我們和中國政府,和中國的方方面面都開展聯合的工作,同時的話我們也和中國的,中華總工會一樣開展相關的工作,把全球一些行為和活動如何在中國推出實施,同時我們實際上也推出了一些非常具體的合作伙伴的關系,這樣的話我們也和很多企業對于環境和脫貧項目以及可持續項目都開展了很多,同時我們和可口可樂也開展了清潔水的項目,還有政策對華的項目,我非常高興,我發現中國的公司和全球的公司他們都愿意和我們在這方面開展合作,我們期待著進一步的合作,前面我也非常高興地聽到了大家開展的這些工作,同時我也聽說,他們也提到我們聯合國系統在中國去年的抗震過程當中,也參與到這些工作當中來了,我們聽到他們這個介紹也感到很高興,我們在中國有聯合國的系統,我們希望能夠借此機會,我當然知道了,本次論壇是有,我們有很多的公司會獲獎,我要給那些獲獎的公司表示祝賀,我認為現在非常關鍵的就是說,我們要開展合作,我們的合作今后完全要擴大,這樣的話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要擴大我們的工作,要來滿足中國的需求,而且需要在座各位的鼎立相助,從而能夠實現中國的小康以及千年發展的目標,并且尤其對于那些弱勢群體,讓他們能夠從中受益,尤其是給未來的幾代,要讓他們受益,就像我們剛才所說的,我們希望鼎立相助,攜手共進。謝謝。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