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七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國際論壇年度峰會 > 正文
2008年12月2日,由深圳證券交易所、深圳市人民政府 、資本市場研究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國際論壇”在深圳五洲賓館召開。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此次會議。以下為華安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俞妙根的精彩觀點。
主持人(黃燕秋):俞總,華安在基金行業來講從1998年開發到現在,應該是比較老的一家了,大家都很希望這段時間華安能夠繼續變成“百年老店”,華安在早期是其中一家向前比較看得開的基金管理公司,所以對外的交流就在很早期就跟國外的基金管理機構,或者其他機構就有了接軌。當然站在前列,跟國際上的金融機構接軌,當然有它的挑戰,我們就想聽聽這幾年華安跟國際上的各個伙伴們,或者跟國際上的金融機構接軌的時候給你帶來什么收益?同時也帶來什么挑戰?
俞妙根:非常謝謝,跟黃先生是老朋友了,他也到我們公司做過項目。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想,實際上這次金融海嘯這個事件,我們也在反思,經濟發展到這個程度,我們的金融體系在沒出事之前大家感覺非常完美。那為什么會出這么大一個事情?而且這個底在哪里?大家還不清楚。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反思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說你只有深刻反思以后你才會深刻體會未來你跟海外的合作,你的途徑在哪里?
我們是這樣想,我們在歸納這樣一個金融海嘯的特征:
第一個是系統性的特征,這次海嘯來,病來如山倒,好象沒有一個角落可以避免,這是第一個特征。
第二個特征,破壞性嚴重。
第三個特征,傳播速度快,以我們想象不到的速度在傳播。
那么,在這樣一種特征下,我剛才講了理論上這么完美的一個系統怎么會發生這樣一個現象,如果我們看前階段一些倒下去的金融機構,如果它沒倒,假設我們把時間往前推的話,可能大家還會認為,這么先進的理念,無論是經營理念也好,或者是風險管理的理念也好,優秀的團隊,一個治理結構比較完善的企業,而且它又是處在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里面,為什么一下子就倒了?
如果這些企業比較國內的金融機構來講,如果它沒倒的話,我們肯定認為它比我們國內一般的金融機構要好得多,但是在這樣一個金融風暴下,它就倒下了。
沒出事之前,你認為它是優秀的,團隊優秀、文化不錯、經營理念也好、運用的工具也很多,為什么就倒?讓我們反思的是什么?就是說這個市場始終是會產生問題。企業看表面是看不出問題的。
反過來講,對我們的反思,我認為:第一,你到底要的是什么樣的企業經營理念?在這種環境,或者其他的因素下大家可以看到這一階段,之前大家認為某些金融機構并不怎么進取,現在是穩健得很、安全得很,當時說起來是穩健型的,現在都有問題。
實際這是最核心的,并不是說他們風險管理工具有問題,我認為核心的問題還是企業的經營理念。所以管理風險不能僅限于風險管理,源頭上來說是企業的經營理念相當重要。這是我們自己的體會,第一個反思就是說,如何把握企業的經營理念是你風險管理的一個源頭。
第二,怎么樣優化企業的風險管理問題。剛才海外的專家也好,我們國內的基金業的老總都談到了這個問題,我也不重復了。
第三,中國的基金業風險管理任重而道遠。從這次金融海嘯來看,我們有許多風險管理的工具還沒用,現在還只是起步階段,并不是說海外這次金融海嘯出現問題,我們沒有出現問題是我們有所進步,是我們有所成功,不是這樣,只不過是我們還沒到這一個發展階段,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個人認為中國資產管理業的風險管理任重而道遠。
從我們華安角度來講,未來的風險管理應該掌握這樣四個原則:
第一,全面性原則;剛才其他的老總也講到了,一個是全過程管理,一個是全員參與這樣一個全面性原則。
第二,有效性原則;這個制度最終還是要有效,看國內外的一些金融行業的風險發生,往往制度都有,團隊也優秀,但是就會有故事出來,實際上就是有效性有所缺失。
第三,獨立性原則;風險管理往往有時候會跟業務的拓展會有矛盾,你怎么樣平衡確實很重要,但關鍵還是要有獨立性原則。
第四,怎么樣來完善前瞻性的問題;回過頭來看這些風險,我們按傳統的理論來講,這也是跟大家共同探討,好象風險應該可評估、可識別、可管理,到最后是可控制,我就想大家可以共同來思考的是,如果這些風險可識別、可評估、可管理,往往這些問題并不是很大,風險往往是出在你認為可評估的這個環境下發生的,更多的風險是因為風險管理體系里面的前瞻性不夠,這是我們第四個體會,就是怎么樣掌握前瞻性原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