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8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 > 正文
2008年11月27日,由中國財經媒體先行者和領導者《第一財經日報》發起,第一財經整合旗下六大平臺聯手打造的“2008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CFV)”頒獎活動在上海召開。新浪網財經頻道獨家直播此次頒獎活動。圖為交銀施羅德基金總經理莫泰山。
莫泰山:謝謝對于我的介紹,今天還有機會和我們大股東的領導錢行長交流,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之前不太知道這個形勢,以為參與討論插插話就行了,剛才坐那組織了一下,談幾個看法。既然這個題目叫做挑戰和變化,首先談一下挑戰。
我覺得對于這場金融危機來說,中國的金融機構應該是經受住了挑戰,因為我們沒有發生大的金融問題,可能有人把這個歸結為中國是非常封閉的,所以不受影響。但是我覺得這個解釋可能太簡單。我想我們的金融機構整個的金融體系在危機發生之前,主動做了很多動作,對于我們應對來自美國金融危機的挑戰還是有非常大的幫助。
比如說我們國內的商業銀行,在危機發生之前都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通過資本市場融到了足夠的資金,在危機發生的時候資本充足率是非常的充足,風險控制機制也是比較完善的,也建立起了比較現代化的公司治理結構,所以危機發生的時候沒有出大的問題。
比如我們的證券公司,在危機發生之前也是經過了幾年的綜合治理,清理掉了很多過去業務上的隱患,包括一些不規范的做法。所以在危機發生的時候,哪怕我們資本市場發生這么大幅度的調整,我們證券公司整體的運營狀況也還是比較健康的。
基金公司也是一樣,盡管面臨市場比較大幅的波動,但是整體我們觀察到整個社會的投資人,對于這個行業還是有信心的,總體來說他認為這個行業是可信賴的,還是認可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金融機構本身應對金融風險,由于我們主動做了這么多的工作,我們還是比較成功的應對了這次風險,至少從金融機構的層面沒有受危機的沖擊。這是我想講的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也是和挑戰有關的。我們的挑戰可能不來自于直接金融危機的沖擊,而是來自于經濟層面的沖擊。因為大家都知道金融業的使命就是為國民經濟服務,服務于經濟的發展,就是要正確的配置金融的資源,你這個金融資源的配置是正確,要使得經濟高效的部門得到相應金融資源的配置,而經濟中低效的部門不能有過多的金融資源配置給他,如果那樣的話,你最后金融業本身要背上包袱和風險。
挑戰可能來自于由于經濟層面的變化,經濟結構的轉變給金融業提出的新挑戰和命題。因為你是要為經濟發展服務的,現在經濟在面臨一個急劇的變化,金融業能不能跟上這個變化,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其實,說到這就多說兩句關于宏觀經濟的問題。前面幾個專家講的很多,我覺得都講的非常的好。其實我覺得中國宏觀經濟的問題看長一點,如果沒有這次危機,其實我們也有很多問題需要思考,很多東西需要完善。
我們簡單來看GDP的結構都存在相應的問題。比如說我們從支出法看消費投資和出口,看到這個結構里面出口部門的貢獻偏大。如果我們從生產法,就是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我們看到第二產業占的比重過高,尤其是制造業和重工業占的比重過高的。
當然,我們可以從收入法來看,從個人收入、企業收入和財政收入來看這個結構也是有問題的。過去那么多年居民的收入是增長的,但是增長的幅度趕不上企業的收入和財政的收入。最后造成的結果我們經濟高速的增長,但是居民收入在整個國民收入占的比重不斷的下降。GDP從三個結構來看,這三個結構都存在不同層面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中央也意識到這些問題,現在提短期保增長,但是長期也在提擴大內需,支持服務業的發展等等這方面的措施應對我們整體經濟結構存在的固有結構性問題。在很多高速增長的經濟體高速增長30年以后,都或多或少面臨結構性的問題,并不是中國獨有的。所以中國思考這個問題,沒有金融危機我覺得也應該思考這些問題。
我們現在覺得有點兒擔憂的是,有一些問題可能有討論,但是重視的不夠。比如這次在中央政府提出了來支持服務業的發展,比如說擴大消費需求。但是反應在地方政府還是有點兒走樣,更多的是體現在我要上多少個項目,我要建多少條鐵路,而且大家報的數字都是越報越大。
我們更希望看到中國的服務業能夠有效的發展起來,我們更需要看到有更多的人討論,中國為什么消費的需求這么多年沒有真正的有效刺激起來。我覺得講到消費需求,我覺得可能有一點要思考,為什么起不來?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有錢,你沒有東西給我消費,就是消費結構的供給上有問題。
比如我們的醫療和教育是很差的,我有錢,想相應這方面的消費,但是你沒有這方面的供給,所以這個消費起不來。還有一種就是我消費的收入,我沒有錢消費,就是我剛才講的結構問題。雖然我的收入是增長的,但是我的總收入占比是非常低的。這個時候你光說刺激居民的消費,可能效果不見得非常的明顯。所以等等這些吧,我們覺得在這個時候會面臨很多思考,對于中國經濟長遠增長面臨很多的思考。
對于金融業來說,我們覺得還是有一個使命,就是面臨經濟的挑戰還是有一個使命。首先要跟的上經濟發展方式的變化,如果你跟不上,你會背上包袱,可能你的業務發展的不好,你會背上風險。第二個方面我覺得就是主動思考如何服務于中國經濟的轉型,中國經濟面臨的具體癥結在這,作為金融行業你要配置好金融資源,你怎么服務好中國經濟的轉型,使得中國經濟未來30年還有一個平穩較快的發展,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需要很多討論和探討。
第一我覺得對于金融行業來說,你要做好服務的工作,首要的就是要做好風險控制的工作。如果風險控制不好,別的就不用多提。第二個我覺得應該是放松金融服務業準入的門檻。我們可以觀察一些現象,比如最近市場的資金一緊,中小企業的資金就非常的緊張。
為什么出現這個問題,為什么市場資金一緊首先是中小企業沒有的資金的來源,從資金從業者的角度來講,是不是我們金融的供給結構有一點問題,或者我們的體系結構是不是沒有跟上實體經濟的變化,我們中小企業和很多的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了經濟里面非常活躍的一部分,但是我們的金融支持體系里面沒有相應的體系可以跟上實體經濟的需求,才導致這個矛盾比較突出。
同時,我們看到中央政府說可以試點小額貸款公司,各方的申請那么的踴躍。就是說這個市場的需求還是很大的,盡管現在小額貸款公司相對銀行來說這個業務不怎么樣,盡管這樣,還是有很多人要去爭取和做這個事兒,所以說是有需求的,我們金融體系要針對實體經濟的變化,體系結構也要有自身的相應變化。
第三個方面就是金融機構要加強有自己的定價能力和定價權,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實也是呼應前面兩條。你面臨越來越有活力的經濟體,面對的風險和收益需求越來越不一樣的客戶,你一定要有定價權,根據不同的風險要有不同的定價,我覺得這是我要思考的。
最后一點講變化。其實我更想多講作為基金從業人員講不變,盡管我面臨這么多的市場環境的變化,可能我覺得有一些東西是不變的。
第一條就是風險控制的強調是不能變,第二條就是基金公司作為專業的投資者對于自己核心能力的建設是不變的,我們的定位就是一個專業的機構投資人,給投資人提供良好的投資管理服務,同時服務于資本市場,發揮好資本市場的定價和監督評價機制,這些方面能力的建設是長期的,也是不變的。可能要說變化就是投資策略的變化,但是投資策略的原則其實也是不變的,你觀察一個市場,你判斷一個市場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你的原則也是不變的。其實就是看幾條,一個是宏觀經濟向上還是向下,第二個就是企業的估值高還是低,第三個就是貨幣政策的方向是緊還是寬松。我們會根據這些不變的原則看待這些變化的市場靈活的調整我們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