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南方周末社會責任大講堂 > 正文
10月25日,南方周末舉辦的社會責任大講堂榮幸地請來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許曉明先生擔任演講嘉賓的“拷問官”,許教授和薛求知教授的提問為整個大講堂帶來了良好的互動氛圍。最后,許教授對社會責任大講堂的全場理論和實證的探討進行總結,也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
“每個企業都有社會責任,每個企業都必須履行社會責任”是許教授為大講堂中做的總結。許教授也解釋了他的演講題目“企業需求、企業能力與企業社會責任”:“說企業需求和企業能力,是因為,一個企業能夠確實履行起社會責任一定有其需求,同時必須具有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也就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需要一定的動力與相適應的能力。”許教授的觀點還有:“當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和動力在一定范圍內達到平衡時,將導致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行為的產生;而當企業成長進入到某一發展階段時,表明企業具有了履行一定社會責任的能力;當企業同時具有相應需求之時,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即會產生。”
許教授從企業責任的多層次模型談起,認為履行社會責任的層次由低到高,包括了企業的法律責任,企業的內部責任,企業的外部責任、企業的戰略責任和企業的道義責任。法律、內部、外部責任,是存在經濟關系的企業行為,而道義和戰略責任是不存在直接經濟關系的企業行為,是間接經濟關系,像這次地震,捐款以后,聲譽提高了,社會反響很好,銷售量也上去了。這是間接,而不是捐贈的時候就是為了“我希望銷售量上去”,所以不存在直接的經濟關系,因此戰略責任和道義責任是非強制性,是根據企業的情況來定。
許教授還提出:“企業需求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動力;企業成長狀況代表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許教授表示,研究旨在建立一種新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理論分析框架。在實踐上,企業通過動力、能力與社會責任相匹配原理,能引導企業產生與公司發展相適應的、準確的履行社會責任行為,從而促進企業健康成長。政府可以通過了解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模式,以制定法律法規的形式來規范企業的行為,使之更加盡責地履行社會責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