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張云:債基前景較為樂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5日 13:16  新浪財經

張云:債基前景較為樂觀
  2008年11月13日,第四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在京開幕。圖為匯添富基金北京分公司區域理財顧問張云。(來源:新浪財經)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2008年11月13日,第四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在京開幕。此次大會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監局、北京證監局、北京保監局、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國資委等多家單位共同主辦的金融盛會。以下為新浪財經獨家對話匯添富基金北京分公司區域理財分析師張云的實錄:

  主持人喬旎:各位親愛的新浪的網友,大家好!歡迎來到2008年第四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新浪財經直播室,我是主持人喬旎。我們今天邀請到的嘉賓是來自匯添富基金北京分公司區域理財分析師張云女士,歡迎您的到來。跟我們網友打聲招呼!

  張云:大家好,我是張云,非常高興來這里和大家做一個現場的交流。

  主持人喬旎:很多朋友最近都遇到一個難題,他們覺得買基金究竟是買新發行的基金好?還是買跌破幾毛錢的基金比較好呢?

  張云:首先第一個因素要考慮基金的類型,股票型的基金或者說貨幣型的或者債券型的基金,新和老之間都是有區別的,舉個例子,如果是在去年的行情大牛市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去買一個有一定倉位股票型的老基金,上漲可能會比新基金漲得更快一些,所以我們建議在牛市當中購買一些老的股票型基金,但是相反的,如果是在一個下跌行情里面,新的股票基金的倉位可能比較低,所以下跌的速度會沒有老基金跌得快,所以在下跌行情里面,我們的選擇是相反的。這里面涉及到個人投資者的選擇,一個是基金類型的情況,另外一個是市場周期的情況。

  主持人喬旎:現在市場下跌,很多人覺得買債券型基金比較好一些,判斷市場趨勢的時候,主要需要考慮哪一些因素呢?

  張云:我們現在考慮第一個因素是通脹,第二個貨幣政策,這兩個因素是相關聯的。另外還有,這兩個叫驅動因素,還有一個是資金面的因素。

  主持人喬旎:那很多朋友就說,最近債基受到熱捧,這個可以給我們分析一下嗎?

  張云:我們認為可能債市的前景目前來看還是比較樂觀,第一個通脹的情況,目前從國際市場大宗產品的價格來看,已經出現大規模的回落,像國際油價從200跌到60,相應的從其他的大宗商品的價格也在回落,這里大家對整個全球的通脹的預期是在下降的,從國內來看9月、10月CPI的數據回落到了4%,說到明年的預期的話,通脹還應該有一個回落的情況。整個通脹下調的因素是對于債市是比較好的情況。

  第二個貨幣政策,從9月、10月開始,國內整個已經出現兩次的降息,現在已經進入一個降息的周期,接下來應該說降息周期意味著對債市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上升通道。

  主持人喬旎:很多朋友比較關心,對債基進行選擇的時候,對風險應該如何控制呢?

  張云:實際上我覺得以匯添富為例吧!匯添富歷來是比較重視整個風險的控制,我們對于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主要放兩個方面,第一個對于利率風險的管理,第二個對于信用風險的管理,這里面針對這兩個方面建立一整套的風險控制體系,首先基于基金資產的運作和流動性的管理和風險控制的考慮,我們目前在投資策略上會相對的穩健,主要投資于一級市場的債券品種。另外針對于質地良好,有投資價值的企業債、信用債會加大投資的力度,這樣會有利于提升基金的收益率。另外在評估債券基金風險的同時,我們會有一整套科學嚴密的評估體系,這個評估體系會分為通過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外部主要是評級公司和專業分析公司給出的專業的評級報告,內部主要是匯添富會制定標準的評估企業的一個表現,但不完全按照外部的評級作為投資,我們會更注重挖掘指標背后的企業的真實情況。

  主持人喬旎:現在債券市場容量和基金管理的規模多大呢?

  張云:目前來看應該說從發行債券的量來看,截止今年上半年,整個發行量應該在4萬億左右,包括銀行間的市場和交易所的市場,這個市場容量是足夠供債券基金投資的,目前最大的債券基金差不多100多億左右,這樣的規模我覺得可供專業基金來投資的。另外,我們知道去年有很多債券基金的收益主要來源于打新股的收益,新股的申購的資金很有限,基金規模越小,可以獲得新股的收益就會越高,但是今年以來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因為目前新股能夠提供的收益的貢獻度非常小。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訂制滾動快訊,換一種方式看新聞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