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回看改革開放三十年研討會 > 正文
10月20日下午,由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中國企業家雜志社和復星集團聯合主辦的“回看改革開放三十年論壇”在上海花園飯店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向論壇發來賀信,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到會祝賀,俱樂部榮譽理事柳傳志、周其仁等領銜出席,一百多位企業家、經濟學家,以及來自不同產業的企業高層,作為改革開放30年的受益者、親歷者乃至成功者,參加了這場研討會。
俱樂部榮譽理事、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給大會帶來一個觀點:壞的時候會形成一個“逼”的力量。:如果要問改革開放從哪里來,它應該是被逼出來的。這個“逼”,是人類進步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30年前的中國處在被“逼”的環境中,人口非常多。我們原來的體制困難重重。
周其仁說:鄧小平偉大在什么地方?當國家被逼到那樣的環境中的時候,他就作出反應。這個反應就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國家機器不能高高在上、脫離實際,要從底層的實踐活動中吸取力量。改革開放開始的時候就是這樣――底層自發的努力,慢慢被國家上層結構吸收。
“我們不是30年前的中國,中國已經嘗到過逼迫下改革、改革加強了國力,嘗到了這條道路的甜頭。這個記憶尤在,就是一個機會。”周其仁說。
周教授認為,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客觀上形成了一股“逼”的態勢,也許為真正啟動內需提供前所未有的新機會。
俱樂部榮譽理事、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總裁柳傳志指出:改革開放到今天,體制上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企業要小心,要老老實實地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搞好,把自己的事兒干好。柳傳志把聯想的成功之道總結為兩條:一、能夠適應復雜的政策、市場環境,二、堅持正確的原則,做“好人”。
柳傳志認為,企業不能適應環境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企業本身管理有問題。如何平衡眼前利益和戰略之間的關系,要考慮到行業的變化,環境的變化,正確的戰略才能夠保證企業頑強的生命力。
俱樂部發起理事、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廣昌在主題發言中指出,“改革開放30年,是‘中國價值’被逐漸發現、提供無數機會的30年。這30年最重大的變化之一,就是在這個有2000多年重農傳統的國度,商業力量迅速崛起并逐漸成為主流。更讓人欣喜的是,勤奮、責任、進取――這種可稱為企業家精神的力量,正推動著我們這個時代的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商業文明未來將更深刻地影響我們的國家和社會。”
郭廣昌表示,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是回到基本面,看自己有多少資金,外面環境怎么樣,我能做什么,我的選擇是什么。這樣考慮就會比較清楚。他說,“我們做企業,要回到基本面。中國的基本面是什么?就是老百姓要什么,我們處在什么階段,千萬不要好高騖遠,我們要知道我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回到基本面。”他認為采取這種思維也有助于中國企業看清并應對當下形勢。
發起理事王健林在研討會上說,“改革開放是什么呢?一個是“改”,一個是“放”。改單一的計劃經濟模式和單一的國有企業體制。可能改得很多,但核心就是改這兩個。放,一個是發展私營企業,放手讓外資進來在中國發展。”
發起理事李書福則對未來表示充滿信心。他說,“民營經濟像野草一樣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它的個頭很多,像螞蟻一樣。所以總體講,這種經濟成分,只要沒有強制性的農藥去殺的話,這種經濟成分一定會生生不息。這點我們必須要充分的自信。”
與會專家學者、企業家還就全球經濟蕭條、金融危機等交流各自的看法。當晚,俱樂部組織了改革30年企業家個人故事的記憶分享活動,夏華、李書福、艾欣、王均豪等理事分別講述了他們的創業激情和曲折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