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然,當消費者將環保、綠色作為購買決策的考量標準之一時,企業也理所當然地將考慮起自己對環境和社會應肩負的責任
汶川大地震無疑將企業社會責任(CSR)這個并不新鮮的話題一下子推到了聚光燈下。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榜單、責難或者追捧。
不可否認重大災難發生后的捐助活動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個爆發點。但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遠不是一次兩次出手闊綽的散財行為。
一朝用兵與十年磨劍
在最近舉辦的“企業公益和企業家公益”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美國所前所長資中筠指出:“不管是企業也好、個人也好,想做公益事業不是大家喊好他鼓掌,而且不能把捐贈在一次用完,有很多細水長流的事,社會的需求各式各樣,而且著眼于長遠目標的需求遠比短期需求多。”
資中筠表示,公益活動確實是企業社會責任內涵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在她看來企業首先的責任就是推動生產力和發展。并不是所有的企業自然而然都在推動生產力發展。如果一個企業的投資毀壞大片農田,建設非常少數的設施,“這樣的事多了,不管你經濟效益怎么樣,不管你在本地做了多少慈善事業,我覺得首先這個企業并不是代表先進生產力的。”
若把企業社會責任看做是和企業日常工作密不可分的系統任務,那么培養企業內在的一個良性文化氛圍則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一步。對此,來自跨國公司的曲敬東和來自民營企業的杉杉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永剛取得了認同。
三星電子大中華區常務董事、營銷副總監曲敬東表示:“對企業來說,首要的還是公益的理念是不是真的成為企業的DNA或者上升到企業文化的高度。”鄭永剛則指出員工需要的是企業文化,需要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若員工會反對,這個事就做不成。”而作為學術界的一員,資中筠對此也談到了自己的切身體會,“我認識一些很有想法的企業家,他們向員工灌輸一種職業道德和公民的理念,并將農村招來的工人培養成為具有文明禮貌等各種各樣的好習慣的員工,企業本身形成一個小社會,如果各個企業都可以培養成這樣的小社會,我覺得對社會的貢獻也是很大的。”
來自消費者的鞭策
在增加企業美譽度以外,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經營活動之間還有什么樣的關聯呢?
IBM新近在北京發布了《全球CEO調查》的中國報告顯示,客戶、員工、合作伙伴和社會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和期望在中國正在蓬勃崛起。對此,84%的中國CEO認為這樣的趨勢有積極影響,而全球的數字僅為69%。與此同時,中國地區CEO對CSR投資正在快速增長,這一增長數字高達40%而全球平均水平是25%。
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大中華區首席合伙人黎俊偉(Nigel Knight)對此解釋道,中國的CEO們之所以將企業社會責任看做是企業戰略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基于兩個出發點,“他們覺得這是對的事情,而且很多的雇員期待公司可以承擔社會責任。第二點,他們覺得,企業社會責任對于企業的商業價值或者是商業運營來說也是有積極作用的。”
顯然,當消費者將環保、綠色作為購買決策的考量標準之一時,企業也理所當然地將考慮起自己對環境和社會應肩負的責任。
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中國區戰略與變革服務合伙人徐永華稱, 他和一些在中國的跨國公司CEO進行訪談過程中,這些CEO表示,現在中國的公民和消費者對于環境、標準意識越來越強,通過企業社會責任可以確保公司在中國能夠贏得客戶。同樣,有志于打入歐洲市場的中國企業也正盡力“討好”歐洲的消費者。中國企業若想在那片市場有所作為的話,首先要扮演一個負責任的企業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