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總裁于冬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8日 10:28 新浪財經
2008年6月28日,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的“第八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在煙臺隆重召開。新浪財經獨家網絡支持本次盛會。上圖為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總裁于冬演講。(來源:新浪財經 陳鑫攝) 新浪財經訊 2008年6月28日,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的“第八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在煙臺隆重召開。本屆年會主題為主《重新想象本土價值》。新浪財經獨家網絡支持本次盛會。圖為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總裁于冬的演講。 于冬:各位企業家領導朋友,大家上午好。剛才王中軍老板講他的體會,我跟他是截然相反。他有很多的休閑時間,我基本上一天24小時18個小時都在工作。 我工作的方式也不同,白天有白天的辦公室工作,晚上還要和制片人、導演聊天也是一個工作。今天站在這個講臺上我也很激動,因為九年前我是做電影發行,基本九年前的時候我有企業出來做這個私營,第一家私營的電影發行公司,那個時候我幾乎是我跟幾個人,我們公司幾個人全國各個城市跑,那時候第一次在99年的時間,一部叫黃建新導演的電影《說出你的秘密》,這部電影第一次交給一個私營的電影公司來發行。其后,這九年當中其實我跟中軍有很多體會,幾乎我們的企業都是在這個這樣一個特殊的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一個階段成長起來的。回想一下中國電影的一個歷史,我覺得,最大的一個體會是我們用了50年的時間,是一個模式。50年后,短短的5年的時間,中國電影產業已經開始真正地崛起。那么之前的50年,都是很封閉的一個產業。 我的履歷很清楚,我從北京電影學員畢業之后就一直在北京電影紙片廠工作了,差不多六年多的時間,我之后九年是我自己創業的九年,一直到今天。那么,中國電影在這個2002年以前,都是一個模式的,就是從制作、發行到電影院全部是國有的體制。那么2002年以后,有關的政策體制改革,才開始真正地深化,其實電影產業改革是在1993年。 我昨天跟我們21星討論的時候我曾經舉了一個數字,中國電影曾經的輝煌是什么時候,是1979年到1980年,那時候中國的文化有一個解放,剛剛的一個解放。那時候很多的影片開始放映,一些文革后期的一些電影開始放映,那時候,我記得一個統計數字是1979年的時候我們人均看電影29次,那個時候的票價不到一毛錢,1981年的《喜盈門》,1982年的《少林寺》,這些的電影在中國是一毛錢的票價九億人次,都超九個億人次,這個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但是中國電影在經歷了80年代末期90年代這樣一個十年這十幾年時間,隨著電影文化的多元化,文化消費市場的多元化,電視的普及還有各種娛樂生活的豐富,電影開始逐漸地消退。從電影院這方面可以看到,很多縣一級的電影院先垮掉,改成了演出場所。到了90年代的時候,省會一級的電影院也關了很多,省一級的電影公司開始倒閉,像陜西的電影公司,黑龍江的電影公司,陜西這些電影公司都是在90年代倒閉的。這時候電影改革也開始了。就是從這兒開始的,從93年開始,一系列的改革不斷地在調整,關于商品的屬性的問題,電影的市場的問題,都是在探索。其實電影產業的提出是在十六大的時候,正式把電影產業提到十六大的報告里面。那么文化產業電影產業開始正式提出來,那么短短五六年的時間中國電影有一個非常大的起步,2002年的時候,2002年之前中國電影整個年度的票房一直票房還在8億票房這么大一個市場,那么13億人口的一個國家,我的電影的票房收入跟美國影片在中國放映的收入還不如一個孟加拉國。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