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紹巴吉:現在的一代人更容易獲得對方的認同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 10:10 新浪財經
2008年4月12日中法文化遺產保護論壇在浙江烏鎮召開。新浪網視頻直播此次大會。以下為4月13日法國雙寶城堡修復委員會委員紹巴吉先生的演講實錄。 主持人:剛才給我們做了非常深刻,非常全面的報告。聽了以后我想重新引用他的例子,來激起大家童年的回憶。我非常地感到驚訝,兩首詩歌都談到一種懷舊的心里,思鄉的情緒。在法國的宮殿是造好的,而中國的李白詩里面沒有建筑在里面。第二個理由,這首詩歌使得我能夠介紹巴吉先生,他既是法官,他學過法律,同時他也擔任不同的職務。也許他最著名的作品,他是我們雙寶城堡的修復委員會的委員。 嘉賓:非常感謝,聽了徐院長的講話以后,他談到了中國文物保護的問題和措施。實際上這些問題,我們在法國也遇到同樣的問題,我們在法國說到遺產的時候,法國和中國一樣是一個很大的目的。這塊土地有150億的人口埋在上海,法國人口才6000萬,全球人口1%,但是我們在法國的埋葬人口是占全球的5%。我們法國人來說大家造房子的時候,造地下庫的時候有可能挖到以前的墳墓,這對法國文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對法國遺產我們說到這是建筑物,或者使原先留下來的建筑的殘骸。我們是從考古學的角度來談到遺產保護的。 第二點,我們為了出于象征性地建造房子,在法國很少用木頭做房子,法國用很多石頭造房子,我們希望為未來能夠留下一個印跡,一種符號,一種象征。比如剛才說的城堡,1597年的時候造的房子,三個月之后沒辦法登機以后,他造這個房子來報仇,因為他沒登上寶座。從這個角度來說,法國大革命有好的也有壞的。一方面摧毀了很多建筑遺址,19世紀也摧毀了很多文物。在19世紀拆毀了很多。但是一般來說過了一個世紀以后,一代人以后才意識到我們前面做的是不對的。這種東西是對未來不可挽回的措施。我們法國對遺產保護的第一個措施,是19世紀中葉,有一位很大的法國人作家,他在1855年的時候拿著照相機在法國的著名地拍照,房子橋梁宮殿等等,那時候立法的原則也很簡單,如果地方有猶豫的時候,我們就不拆毀,什么都不動。當時很難做的東西,大潮是現代化大潮。所以我們尋找三種妥協,一個是現代化和真實性,如何使城市現代化,而不拆毀舊的建筑。而且是財產與遺產保護之間的妥協,同時又不允許他們破壞自己的房子,同時還找到一個經濟和旅游方面的平衡。怎么樣能夠繼續生活下去,同時又能夠吸引旅游者,在法國這個問題早就遇到了。法國一直在尋求一種平衡。還有一種例子,在我們法國進行辯論,就是把城市的博物館化進行討論,有的時候保護過度使城市變成了博物館,使城市失去了生命力。我們把財政部改成博物館,我們把一個屠宰廠改成了博物館。這種邏輯如果走到極端的時候我們就提出保護,為了什么目的呢?一般來說我們法國沒有保存功能性。現在我們說要注意房屋的功能,或者建筑的功能。教堂的功能就是起到祈禱的作用,城堡它的功能是代表主權,或者代表權勢。因此我目前思考這個問題,就是房屋建筑的功能問題。 我是這么想的,法國遺產保護的經驗方面,我們也意識到,我們談到很多人普遍性,普遍性是法國人的觀點,我覺得也不一定對,中國也有這個普遍的觀點。所以我們法國人也非常希望保持自己建筑遺產,建筑遺產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和我們歷史之間的接觸,是傳到后代的東西,特別在現代化過程中很重要的。每個人熟悉自己的時代,而不太熟悉自己的國家,這是現在的趨勢。戰爭首先是法國人發起的,我看到我的孩子們,他不是戰后的一代。他們可能和中國人年輕人當中認同更加強,而不是和以前我祖父的認同。同時還有民族性的需求,通過我們建筑委員長也能保持民族性。 最后我們法國遺產保護的進程取得一定成功的,因為法國目前成為最大的世界旅游國,不僅僅是因為地理位置優越,而是法國有很多可供參觀的旅游勝地。同時我們文化保護的三個階段,首先是58年他建立了一個專門的文化部,馬爾羅他的使命是使得我們人類著名的遺產人們都可以進來,特別是讓法國人進入我們的文化遺產,接觸文化的遺產。馬爾羅掌控著文化寶庫著鑰匙,他必須把門打開,讓公民進入藝術的宮殿。這是他對自己1981年到85年我們法國文化的進程,就是要復制活生生的藝術。那時候文化部長的使命是使得所有的法國人能夠提升自己的創新力,提升自我的表達能力。所以從5年以來我們又回到了以前那種定義,我們發現首先要把這鑰匙給人家,然后人們才能表達自己的創新。所以我們強調遺產的保護,在我們法國來說是始終一貫的。然后我們還有很重要的法律工具,是的,法國有二十多個世界文化遺產,使得法國能夠增強很多旅游方面的吸引力。感謝大家!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