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小敏:宏觀經濟的運行和走勢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2日 15:39 新浪財經
2008年4月12日,由《董事會》雜志社主辦的第四屆“金圓桌獎”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論壇的主題為“中國上市公司財富成長的新環境、新基因”。新浪財經獨家網絡直播本次會議。以下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副會長、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石小敏發表主題演講。 石小敏:謝謝給我這么一個機會跟大家交流。 中國現階段轉型和經濟發展急需的要素是平等、轉型、共享。那么,根據這個《董事會》我們又引起一種感觸,我們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的治理結構,這些年在不斷地提高,上市公司整個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它董事會內部的建設是相輔相成的。有了困難,我要知道我這個公司怎么發展,知道我這個領域全球的市場和國際的市場是什么樣的狀態,是一個戰略的市場,只有這樣才能做好這個董事會。 如果我們把中國高層治理決策機構也看成一個董事會的話,我就覺得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的進步,比我們中國的高層治理結構的變化還快。你看我們最近的兩會,就是政府機構改革,它相當于董事會里面總經理領導的部門,就是它進行了一個改革,做了一個調整。就是,它總的治理結構的變化了。 那么,中國面對這個現實的挑戰,就是發展和改革,就是全面地開放、全面地改革這樣的挑戰,那么我在決策和執行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上上下下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都有一個普遍的感覺,就是08年本來以為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年,是中國年、奧運年。現在感覺,壓力和困難急劇增加。 我覺得,08年是我們要咬著牙關,要認清我們的問題、克服我們的困難。 我今天給大家匯報的題目也是“宏觀經濟運行增長”,但是我跟李局長講得不一樣,因為李局長我們很熟了,他是一個官員,現在官員最大的困惑就是你的聰明才智是在一個框架里面被限制了,你不能講很多自己的話。 那么,我們現在既不是官員,也不是學者,當然有的時候也參加一些討論。大家的討論也有所啟發,我只是把自己的一點感受跟咱們在坐的企業界的朋友匯報一下。我想,大致講三點。 第一點,我想講一個叫做新全球化。新全球化最近的幾個月,越來越多地人在這個問題上有所共識。新全球化首先指的是經濟,我們重點說叫做經濟全球一體化。這個全名叫做新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是這樣一個新的階段。這個階段是近20年里逐漸成型的,這20年里發生了三個最大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就是信息革命和金融創新,使得信息全球化攜手金融全球化,幾乎是同步的。高速的擴展,深深地深入到經濟的過程和生活的過程當中。這是前所未有的,它發展擴張的速率,比之前1、2百年以來的全球化要快得多。如果說全球化了,就這樣的信息和金融是走在最前面的。 第二個變化就是從實際的權重的影響來看,中國進入了全球化,那么在90年代中后期,是在開放當中改革。到01年,我們進入了WTO,進入了一個新的開放的階段。那么中國進入了WTO,這13億人口進去了,這13億人口差不多相當于歐美加前蘇聯,再加上日本的總人口,這是不得了的一件事情。由于中國進入了全球化,進入了全球的分工,根本上改變了全球的改革流程。 第三個變化就是90年代蘇聯崩潰以后,兩個相對獨立的市場的局面結束了,全球的市場在空間上變化,再加上WTO,全球市場的空間是大范圍的變化了。現在有一大批的跨國公司,已經開始成為了全球公司,跨國公司成為了全球公司。就是說,跨國公司的母國,本身在自己的公司里面,在資金、資產、銷售額和員工的比重總比重上,母國的比重已經掉到了50%以下。有人把這樣的跨國公司,叫做全球公司,這個比重在跨國公司里面是大大提高的。 這三個變化合在一塊,就導致了新的全球化的階段,這個新的全球化的階段產生了許多新的課題和新的現象,是以往的國際交易理論、國際貿易理論、國際金融理論難以或者是沒有回答過的。在這個過程中,舉兩個例子,一個就是如果在這20年之前的全球化,我們把它的粗略地比喻為一個麻袋裝一堆土豆,那么這里面有大土豆,有小土豆。比如說美國是一個大土豆,它帶著拉美等國家,大土豆掛著小土豆,如果歐洲的問題算一個,它也算一個小土豆,然后俄羅斯、日本,日本也是比較大的土豆,像東南亞日本曾經有過一個雁陣的理論,日本的雁陣理論帶領著東南亞往前飛。中國那個時候還沒有開放,還沒有在這個體系里面,它是一個麻袋裝了一個土豆,那么如今的全球化已經成了一個等級、層級比較分明的有機結構了。 美國毫無疑義在上面,這個尖上給他,他的服務業的比重超過了80%,他的技術創新、金融服務,為全球提供秩序和穩定等等很多的責任是他的,他有特別大的優勢。那么,歐、日呢?大概在這個問題上,他的服務業的比重相對比美國小一點,制造業的比重比美國大一點。中國在中立制造業。中國有一點服務業,但是質量很差。那么比重低的是純原材料的供應國。那么,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沒有進入這個體系里面去。這個等級層次,它相互之間的有機聯系已然形成。 這個跟20年前的情況很像,其中有一條,就是美國人在全球化高速發展的20年中間,在前10年里面,特別是1990年到2000年蘇聯崩潰了,到2000年通常把這10年叫做美國黃金的10年,他的GDP高速發展,美元堅挺,美國的資產一路上升。差不多這是克林頓當總統的一段時間里面,美國的經濟非常好。因為什么?美國人在這里,顯出了他在70、80、90年代以前比較好的政策和創新在這個時候凸現出來了。所以,美國人在互聯網,像硅谷給大家的震撼等等,都在那個時候美國高速發展了。但是,到了2000年,美國出現了一個調整,首先的調整是在IT領域,或者說是在網絡。他們通常講的叫做網絡股泡沫,到了尾巴的時候美國出現了調整。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