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聯想Tinkpad中國思想力人物評選 > 正文
有新聞,就有舊聞。
錢剛就是這樣一個偏好舊聞的新聞人,以《唐山大地震》與《大清海軍與李鴻章》(原名《海葬》)留名新聞史。作為記者,錢剛甚至走得更遠,思考得更為深。這位《解放軍報》走出的記者,不僅聯手締造了《三聯生活周刊》,也是九十時代《南方周末》黃金時代的操盤手。最后,當2000年從《南方周末》離開之后,錢剛進入上海大學,從此步入學界,后來南去香港,成為港大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
在1995年前,《南方周末》只是一份普通的八卦文摘周報,但是錢剛等人的努力使得當時的《南方周末》成為一個傳奇,后來成為《南風窗》總編陳菊紅如是回憶“那些金子一樣的日子,閃亮得讓人不敢相信。《南方周末》的輝煌時期也代表了中國當代新聞史最為巔峰的一頁,“可以不說話,但是絕對不能說假話”成為行業準則,“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影響了一代人的思想。
寫報告文學出身的錢剛有著揮之不去的歷史情結,他對宏大敘事有著偏好,有著舊式報人作風,對媒體是“社會公器”深信不疑,對王韜張季鸞等前輩“文人論政”和“書生辦報”心向往之。他最為人知的三部《唐山大地震》,《大清海軍與李鴻章》、《大清留美幼童記》作品,都善于截取一個時間點來完成對歷史轉折民族變遷的智慧詮釋,他的作品中“人”的因素始終占據重要意義,體現著頗為本真的人文關懷:在這個世界,人們不僅珍惜生命,也追求信仰。
從軍人到記者,再到教授,錢剛在媒體中完成了自身的淬煉,也轉型成為一名傳媒研究者,但是報人情懷依舊,其中最為典型案例就是《舊聞記者》一書。2005年,在恒溫恒濕的香港大學圖書館特藏部,穿越整整一個甲子的歲月,錢剛把目光投向1945年的華文報紙,在《南方周末》和香港《明報》同時開設“舊聞記者”專欄,每周刊出一篇讀報筆記。和以往的選擇理由一致,錢剛認為1945是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變革點, “六十年前此時,殘酷的大戰已近尾聲,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中國正站在走向民主自由還是獨裁專制的十字路口,從這一時間點往前走,一出出大戲將輪番上演……”在不同黨派的報刊雜志中,錢剛選擇的五十則事件切入,還原了塵封的往事。
故紙堆中有神靈,昔人舊事亦從未消逝。錢剛這個被稱為“回也不改其志”報人,雖行文蘊藉冷靜,但他無法掩飾自身格調,對社會公義的思考亦了然于目。他奢侈地跨越了時空、國家、黨派、民族、價值觀的鴻溝,“那些泛黃的紙頁上,沉睡著多少歷史細節,塵封多少故事,還有多少彼情彼境下真實的生活感覺。”如果新聞能夠做到自身所承諾的那樣記錄歷史,那么當年的新聞就會以舊聞的形式進入歷史,很多年后,我們仍舊可以感覺并且懷念這些故報紙堆中的溫度與氣場——這就是記錄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