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斌:從緊貨幣政策不應犧牲經濟發展速度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11:20 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訊 2008年3月28日,中美金融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新浪財經全程直播。以下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的觀點: 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發展中國金融市場,我是講金融體系的市場,講金融資源的有效配制,從這個角度講,我想應該有三點判斷。 第一個判斷,我們中國經濟正處在結構的調整中間,從2007年開始,不斷有各種各樣政策的出臺,為了改變現有的狀況,我們正處在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間,我們也正處在熱錢不斷涌入的壓力之下,所以從緊的貨幣政策不應該變,這腦子要清醒,大的方向是貨幣政策從緊。因為全球都是這樣的狀況,但是也應該以不傷害實體經濟10%的發展速度為前提,因為我們每年有1000多萬人的就業壓力。當然魚和熊掌能不能兼得,這要看領導水平,我想我們要看中國經濟10%的增長要堅持,我們要考慮每年1000多萬的就業人口,這是第一個判斷。 第二個判斷,當前的物價上升的壓力,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輸入性為主導的和我們國內農產品暫時供給短缺的因素,因此我們得出的判斷是,我們傳統的總量從緊的貨幣政策,不能完全解決當前的物價問題。傳統的總量政策在今天更大的意義在于防止物價上升,由輸入性結構性為主導的而向需求性行為轉化,實際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文件里面已經講了,防止物價由結構性向全面上漲,我說的是防止物價由輸入性向需求為主導的方向轉化,這是我對從緊政策意義的解讀。從緊政策更多的意義是著眼于預期,就不要使得明顯的通貨膨脹預期出現。而不是著眼于眼前就這么一點豬肉價格。傳統的總量政策本來對需求管用,而現在我們農產品的價格,豬肉價格上漲以后,更多的是供給方面因素的轉變?偭繌木o未必能夠壓價,只能是影響就業和增長。當前關于這方面的討論,媒體報道很多,我就不說了。 貨幣是物價的載體,在一定的時期內物價漲肯定意味著貨幣多,因為沒有貨幣物價怎么會漲起來呢,但是貨幣多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必然表現為食品價格的上漲。大家注意我想說的是貨幣多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必然表現為食品價格的上漲,我還不是說普通價格,不是說CCPI,只是說食品價格,所以解決輸入性的物價上漲,有效的手段是稅收和各種各樣的補貼手段,實際上政府也這么做了,通過稅收和補貼手段,盡可能的保障供給。比如說對于一些低收入家庭,國家給予補貼,盡可能保證國內商品的供給,盡可能不降低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水平在目前全球經濟形勢下高增長和低通脹,兩個目標已經不能完全充分的兼顧,我們盡可能的兼顧,但是不能充分的兼顧。 第三個判斷,在密切關注美國經濟衰退對我國影響的同時,我們必須密切關注我們自己政府從去年以來采取的一系列結構政策本身對投資,對貿易的滯后的累計的影響。比如說加工貿易政策,比如說出口衰退政策,比如說房地產政策,比如說節能減排政策,環保政策等等,它們從不同的角度都在影響我國的投資與貿易的增長速度,但是影響有多大,我認為這要認真的分析,認真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把握住我們調控的力度,就是一邊要看到美國出口對我的影響,一邊要看到自己想改變結構失橫,變成經過結構不合理,保持持續發展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這些政策都會有的把投資拉下來。比如說環保合格不讓上馬,比如說出口退稅下來不鼓勵高耗能,高資源產品出口,我們都已經在調了,所以這個都要當心。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