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斌:中國資本市場應積極的應對和參與國際競爭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0日 12:44 新浪財經
2008年1月20由21世紀經濟報系主辦的2007資本市場投資年會在北京召開。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此次大會。以下為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演講。 祁斌:各位嘉賓早上好,很高興有機會參加21世紀的論壇,感謝主辦方的邀請。 我講一點對資本市場的看法,三個方面的問題,然后著重講其中一個問題。我們國家基本市場在過去的幾年發生了比較深刻的變化,西方評論說中國成為了資本大國,從交易量的變化、開戶的變化和市場本身機制的變化等等,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下一步的發展大家講到資本市場爭取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主要是把握三個方面的趨勢和重點。一個就是深化體制改革,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很多人講市場發展比較快,怎么理解和做出判斷,我想市場發展比較快的情況下,我們有兩個辦法。一個是市場發展慢一點,等一等體制的改革,另一方面我們加快體制的改革和建設,促進市場的發展,跟它的發展步伐相匹配。比如說我們看到美國的市場在90年代初的時候從2000點左右走到12000點,它的市盈率還是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18倍,這里面他的市場化的機制是有效的。比如它大量的并購,客觀上使得市場的估值水平也好保持在比較合理的范圍。因此,我們應該加快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一些體制機制的建設,比如說我們促進市場化的并購,這是第一個方面的趨勢。 第二個方面的趨勢要使得資本市場更好的服務于中國經濟的發展。現在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增強資本創新能力,資本市場在這方面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平臺,可以促使資本和科技的結合。以創業板的推出作為比較明顯的標志。 第三個方面中國資本市場更加積極的應對和參與國際競爭。這方面我展開說一說。就是談一下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戰略。過去經濟全球化成為趨勢,成為了歷史潮流。經濟資源在全球范圍實現配置,經濟利益在全球范圍重新分配,各個國家要重新度量自己的優勢,并思考發展的戰略。在這個背景下,作為連接資本活動的平臺,資本市場成為了資源配置,產業結構調整的利益分配的場所。其本身的運行呈現出了國際化的特征,各種跨境的金融活動更加活躍,復雜多樣。例如,近年來全球交易所的并購風潮,境外交易所對于中國上市資源的爭奪,我們QDII運作等等表征了未來我國資本市場不得不參與全球博弈的必然趨勢。 中國經濟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實現了大的增長,國民財富和居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作為一個長期勞動力過剩的國家,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出現流動性過剩,在新的競爭格局當中,中國從單純的廉價勞動力開始轉型,走向一個復合型的競爭優勢。一些新的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顯現,其中資本要素的增加最為顯著。 與此同時在過去幾年中,我們資本市場實現的快速發展,以展現的姿態出現在世界的金融舞臺上。中國正在走向資本大國。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如何抓住機遇,積極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充分發揮來之不易的資本優勢,制訂有效的資本市場發展戰略,使中國從資本大國成為真正的資本強國,同時應該妥善利用資本市場的平臺,在新的國際競爭的格局中占據主動地位,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 第一、全球化背景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過去幾十年,各國的經濟增長表現了新的形勢,第一個方面生產要素的全球流動和配置。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生產要素的配置范圍超出了傳統的國家和區域的范圍,所有的什么要素,包括資本、技術、原料、人才增加都在國際市場迅速流動,獲得最優的配置。 第二、產業結構的全球范圍內進行調整。全球新一輪的調整加快,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和研發環節的轉移,占到了跨國直接投資的比例大大提高。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一大批加工制造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近年來服務業尤其是低端服務業外包成為了國際產業轉移的新趨勢。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世界技術交易總額只有110美元,到90年代中期增加到了4000億美元。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向印度等轉移低端服務業等等。 第三經濟利益在全球范圍內重新分配。在全球化的分配下,經濟效益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發達國家利用技術、產業、基本方面的優勢,在全球利益分配中保持主導地位,在一定程度現實強者遇強的特征。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優勢,一些改變采取改革開放的措施,調整了產業結構,聚集了生產要素,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最后占據了有利的地位,在這個方面,中國和印度是突出的例子。兩國的影響力大幅度增加,中國的進步更加明顯一點。 第二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競爭和資本市場的發展。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的方式發生了轉變,資本市場成為了平臺和環節。資本市場成為各個國家爭奪生產要素和產業并購的平臺。資本市場為全球的利益分配提供的紐帶,對于世界各國對于優質生產要素的爭奪和資本博弈當中占據了有利的地位。 首先,資本市場吸引優秀的科技人員,技術和資本增重要的生產要素,強化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例如美國在高新技術方面遙遙領先,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具備了資本和科技高效結合的資本市場的機制,不斷吸引最優秀的科技人員到美國實現資本的結合,創造不斷新的經濟增長點,強化了美國在全球產業鏈的主導地位。 其次,資本市場較為強大的國家,在國際并購中占據主要地位。這些國家的公司在國際并購中往往處于優勢地位,較為便利的收購其他國家重要的資源的核心產業。例如以美國公司為代表的大型跨國公司通過一系列的并購實現了國際擴張,甚至控制其他國家的核心產業,如石油、電信等等。在發展中國家也是資本市場的國家在資本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十年以前,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的國際公司只有150家,到現在已經超過了450家,今天中國已經超過30家公司在紐約交易所上市。其次,發達國家利用資本比較強大的優勢,通過股權投資等等方式,在全球范圍獲得更大的利益。美國對外的股權投資從05—06年增加了兩萬億美。 再次,伴隨全球化的趨勢,整個資本市場面臨整合的大趨勢,近年來發達國家采取多種手段并購其他國家的交易所,獲得更多資本市場的份額,這是發達國家在新的形勢下,擴展在資本和資本方面的比較優勢,強化經濟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美國在西歐控制的部分市場,迅速向亞洲地區國家擴張,希望占據主導地位。 長期看來,國家和國家的競爭,最終表現為資源配置效率的競爭,經過一段時間發展之后,經濟發展水平和資源配置較低的國家有明顯的差距。從發達國家的比較來看,二戰結束以后,美國和歐洲、日本經歷了戰后經濟恢復型的高速增長。這是由于戰爭時代被嚴重壓抑的民營需求的釋放,拉動了初級消費為主的經濟增長。但是,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粗放增長,后來陷入了經濟滯脹。后來不僅成功的從制造業向創新產業的升級,也實現了經濟的可持續增長。美國年均GDP達到了3.43%,而德國和日本沒有走出困境,在創新產業沒有獲得成功。 發展中國家對比非常明顯,90年代以來中國和印度的GDP相差不大,后來中國和印度逐步拉大了差距。2006年中國的GDP超過了印度的三倍,這一背后的原因,我們看到了堅持改革開放是中國成功的原因。 在這個過程當中,大量的中國企業經過股份制改造,一些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運用和管理的機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逐步建立起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資本市場的逐步發展中也使得更多的經濟資源通過市場化的方式進行配置,提高了中國資源配置的效率。中國資本市場的出現和發展,加速了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與此同時,在對國際資本的競爭中中國遠遠領先印度,近年來印度不斷發展資本市場和利用國際資本方面的力度。 第四就是資本市場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一個國家金融服務業和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在現代經濟結構中,大部分發達國家服務業的比重超過的50%,作為服務業的高端,金融服務業日益顯重。金融服務業處于價值鏈的頂端。資本市場最發達的兩個國家美國和英國為例,200年英國金融服務業占到了英國出口的23%。 更為重要的是,資本市場的發展水平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金融中心的國際競爭力,2007年按照規模排列,世界前三大交易所分別是紐約、東京和倫敦,這是世界前三大國際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形成可以吸引優質的生產要素服務于本國經濟,而且成為世界資本的定價中心和基準。對經濟增長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 第三個方面,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應該把握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制訂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長遠規劃,推動切實可行的資本市場的發展戰略,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過去的20多年中,全球所有國家不同程度的參與了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們例如了制造業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機遇和勞動力過剩,生產成本較低的同時,實現了從農業大國向經濟大國的轉變,在全國產業鏈的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的一輪全球經濟競爭中,我國如何利用現有的優勢,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最我我國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具體來講四個方面。第一,利用資本市場幫助中國在下一輪的全球產業轉移浪潮中獲得先機,目前金融、旅游服務業是國際產業轉移的重點領域。與此同時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的科技人才逐步豐富,我國資本市場在今年迅速成長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加快資本市場更為基礎性的制度建設,使我國成為強國。并有效推動科技人才和資本的有效結合,同時要努力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推動在全球在資源配置和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這樣,能夠使得我們國家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并引領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第二個方面是允許境外公司到境內上市。允許境外公司到境內上市,對于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并將有助于我國居民分享全球經濟增長的利益。引入境外優質企業到境內上市,對提高境內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具有重要的作用。這將不僅有助于擴大我國資本市場的規模,加速國際金融中心向我國的漂移,還將有助于改善我國市場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增強本土金融服務機構的競爭力。同時,允許境外公司到境內上市,有助于我國居民分享全球經濟效益的分享。跨國公司已經控制了全球增長的40%,國際投資90%,技術貿易的60%,國際技術轉讓的80%和科技研發的90%,因此,吸引大型國際企業,特別是國際金融企業到境內上市,使我國居民成為跨國公司產業的投資人,參與分享全球高端產業的發展成果,并促進科技和資本密集型產業項目的轉移。 第三、探索中國企業中國上市公司海外并購。今年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日益加大,引發的各方面的高度關注。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多種應對措施,化解市場潛在風險。我們國家上市公司海外并購是其中值得探索的戰略,本土推進這個戰略有助于化解市場整體的風險,有利的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和經濟轉型。為經濟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個方面首先能夠有助于我們國家以比較低的成本獲取國外的先進技術,大大縮短研發的時間和費用,從而增強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其次,通過海外收購實現走出去的戰略,使得我們企業可以拓展國際業務,增強國際競爭力,促使國內企業做大做強,推動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一方面很多國家做過很多嘗試,日本在高估值的水平下大量收購海外的資產,但是他收購的都是房地產市場,沒有進行很好的風險控制。因此,我們在探索上市公司對海外收購的時候要強調風險意識,堅持企業自主決定的市場化原則。 第四個方面要制定人才戰略,大力培養國際化的金融人才,促進金融服務業的做大做強。全球化的驅使下,各國金融產業和資本市場的競爭到最后是人才的競爭,我們拿到的數據紐約統計,華爾街的金融從業人員大概是38萬,倫敦的金融從業人員是20萬,我們應該加快在國際化人才,國際化金融人才的培養,使得我們國家的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業更有競爭力。 因此,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資本市場擔負著重要的作用,發展資本市場,提高資本市場的質量和效率應該成為國家的重要政策選擇和長期目標。我們應該繼續推進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建設,并通過資本市場充分發揮我們國家的比較優勢,在國際產業鏈中占據優勢地位,參與到全球經濟增長當中去,解決或者緩解我們國家的經濟中發展的一些棘手問題,為我們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優質資源,并營造良好的環境。謝謝大家。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