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熱錢的流動可能還要持續好多年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 12:02 新浪財經
李德(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巡視員): 如果對熱錢定義不準確,我們就沒法做分析。一般來說熱錢就是高隱蔽性、高風險性、短期性、投機性、敏感性的流動資金。 但是不同的熱錢定義,使得相關研究很難對其進行定量分析。但是從熱錢流動的三個通常渠道看,我認為可以概括為:貿易渠道受到很大限制,資本市場渠道在逐漸增加,房地產渠道還是在局部地區涌動。 貿易渠道流動的熱錢,目前已受到很大限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多。高報或者低報進出口價格等方式,都是有成本的。比如高報價格之后,顯示的利潤會增加,所得稅相應也要增加。所以從貿易這個渠道來說,我覺得熱錢流動的成本是比較高的。 熱錢通過資本市場,包括QFII,境外券商進入國內投資等,雖然現在還不能確定熱錢占有多大比例,但可以肯定通過資本市場進入的熱錢肯定越來越多,這是一種趨勢。從房地產外商投資來看,根據外管局的數據,有兩個渠道——消費渠道和并購開發商渠道,大概占到房地產市場不到10%。但是這個渠道進入的熱錢只會推動區域房地產熱,對全國經濟,包括貧困西部地區可能沒有那么大的影響。按照國家信息中心的統計,2006年利用房地產的外資額是 394億人民幣。如果再加上配套貸款,這個數額會更加巨大。但利用外資是不是都是熱錢,這個定義也是不明確的,只能說引進了這么多外資來參與房地產。 熱錢究竟在誰的手里?從房地產市場來看,2000年以前,國外投資者主要是偏重于采購高檔公寓和別墅、寫字樓。2004年和2006年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限制外資購房的措施,外商的投資取向和操作方式也發生了轉變,改為對國內房地產企業進行并購。一些大的跨國公司和私募基金,以股權投資為主,這也是一種趨勢。 在資本市場,既允許國外大的基金公司、投資銀行、券商進入,同時也允許中資商業銀行在國外資本市場進行投資。隨著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越來越大,這些投資銀行和基金的資金,由中長期的投資,轉為短期、投機性更強的投資的可能性是有的。 現在國內資本市場上漲趨勢非常明顯。前一段時間從房地產市場來看,也是如此。但是這輪股市上漲,也不能完全說是因為熱錢,因為從財務報表來看,上市公司的盈利確實增加了很多。當然兩個市場上漲也不能說沒有資金進入的原因,但資金也不能都說是熱錢,需要進一步分析。前一段時期儲蓄增長是同比下降的,有可能是儲蓄“搬家”。在房地產方面也是如此。熱錢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因為這些城市房價漲得快,人口流動多,需求量大,因此比較容易抬高房價,使房地產結構發生變化。熱錢是需要在短時間內收到比較高回報率的。 但是現在很多大銀行已經上市,如果說銀行跟股票市場沒有關系,也不太準確。盡管有商業銀行法的限制,股市對銀行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另外股市和房市也是連通的,很多銀行都有大量按揭貸款,影響了股市,就影響了房市。 而且不得不承認政府對股市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了。現在流動性增加了,我們面臨許多問題:一是貿易的國際收支不平衡,二是房地產投資的增加,以及銀行大批上市和銀行資金流入股市,如果央行不關關注股市 是說不過去的。最起碼目前場外資金很多,開戶數在增加。即使現在不關注,將來也必須關注,至少應該知道資金的流向和分配格局發生了什么變化,在國民經濟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現在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一個是流動性為什么這么多,增長這么快。而且財政收入為什么增長這么快,大大超過GDP的增長。央行也不清楚為什么M2增長那么高。發票據對沖,雖然成本不是 很高,但對沖只是一個被動的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實際上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首先熱錢流入是不是都是壞事情?可能有一部分熱錢,能夠把企業收益率進行調整,重新分配資金,因此也不見得是壞的。當然熱錢規模太大也不行,會導致泡沫。 如果從宏觀角度來考慮,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階段,還沒有脫離出口導向型,進口增加很慢,并且出口還都是勞動密集型的,所以這幾年貿易順差可能越來越大。但是經濟結構調整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如果經濟結構沒有調整過來,想通過短期的貨幣政策,把整個情況扭轉過來是比較困難的。 考慮到這些問題,熱錢的流動可能還要持續好多年。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