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首屆中國傳媒領軍人物年會 > 正文
2008年1月17日由傳媒雜志社主辦的首屆中國傳媒領軍人物年會暨第三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在北京召開。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此次大會。以下為“文化論壇:和諧社會與媒體的社會責任”實錄。
主持人徐泓:我們下面要進行兩個論壇。現在第一個文化論壇由我來主持,文化論壇的題目是和諧社會與媒體的社會責任,我是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徐泓。媒體的社會形象和社會功能是大家經常討論的話題,媒體不僅是信息的傳播者,擔當著伸張正義,推動社會責任的重要的角色。
那么今天下午在文化論壇發言的有5位嘉賓,現在我們有請中國記協副主席、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社長尹明華先生,他的演講題目是文化影響力的再造與經營。掌聲歡迎!
尹明華:現在給大家看一個短片。(短片播放)
各位下午好!剛才你們看到的這個短片事實上是我們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拓展文化力影響的一個片斷。今天我們站在2008年這個時間窗口來談文化影響力的再造和經營。今天我們愿與各位分享我們的另外一個重心,這個命題是文化影響力的再造和經營。這個主題包含了解放集團的從單一的文化傳播到文化經營,從傳統的新聞宣傳到采用新技術,提升影響力的實踐,我們的起步源于文化講壇,我們的思考現在社會一個重要的標志之后,就是人們的終極關懷,價值認同,不在從外部獲得,而是從中國本身自我產生。人們考量生活和行動的重心,主要是看其在現實生活當中,掌握與多少社會象征資本的稀缺資源。社會文化的傳遞,出現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文化替代的傳遞。形成了一個空前活躍的現實情況。我們都已經看到流行的暢銷的這些書,替代了傳統的文學。美侖美奐的科技的大片,已經替代了藝術化的電影。世界文化從整體上似乎是打敗了印刷文化,時尚的惡果不斷追逐著惟恐落后的人們。我們作為傳媒人,我們可以提供什么,我們可以改變什么。解放報業集團的文化講壇誕生于2005年7月5日,以做文化、做獨家,做品牌,做影響力,做可持續影響力的追求,以彰顯文化追求,激揚文化力量作為宗旨,媒介到要求3-5位國內外文化名人,或者領軍人物共論一個文化主題,到現在已經辦了13屆,主題涉及到社會和諧、世界眼光和文化視野,網絡時代的文化激蕩,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媒體責任和文化傳播,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關于文化地位,文化生態,文化作用和文化的思考。文化的創造并非是傳統的簡單的延續,而是對于現實生活的思想認識和社會態度,盡管中華文化當中有很多孔夫子的烙印,同樣古希臘文化也是今天西洋文化的源頭,但是從文化的角度,文化傳統讓我們具備了思維的單點因素,它是進入系統思維的原始的分裂點,因為有時候單點的優勢就是關鍵的優勢,是我們延伸擴展文化事業的基礎,在這基礎上,我們認為文化它是生活的全覆蓋的,不斷創造的,包含著多種的可能。文化的創造也不僅僅是文化人的事業,所以文化講壇舉辦到今天,我們已經邀請了余秋雨、龍永圖,楊瀾等等39位社會各階文化名人,囊括了文化專業人士,教授、外交家,經貿官員,學者、企業家、媒體工作者等等各行各業。解放日報的文化講壇,有與會者和嘉賓之間的互動的問答,嘉賓對這個主題進行發散的討論,在碰撞當中尋找共鳴,在共鳴當中尋找創意,在創意當中尋找未來。這是在文化講壇會場上的一些場景。事實上,從我們媒體來說,我們主要是做內容,但是內容再好傳播的途經如果狹窄,內容的影響力會大打折扣,信息傳播是我們這個行業的主打,好的信息不等于是好的內容,好的內容不等于好的思想,好的思想不等于好的文化,信息本身通過整合才能成為內容,內容通過歷練才是思想,思想通過升華凝聚成文化,而文化最終返回社會,作用信息的產生、傳播和接受。新思想已經傳播,作用于人類社會,人類社會的思想,最終形成文化及其生命力。所以我們說思想是原點,傳播就是川流的溪水江河,就是縱橫的脈絡線條,將智慧支點延成文化的脈絡。文化影響力不僅取決于內容,是否具有極其的魅力,還有強大的傳播手段,還有強大的傳播能力。于丹也曾經說,傳播最終的凱旋是以影響力作為終極判斷。在方式上進行了新的探索。在傳播深度上每屆文化講壇立足于以報紙為載體的全方位的報道,每屆文化講壇我們都是在先發消息,后通電,然后刊登,最后推出演講人的演講篇,在傳播手段上采用新技術,以提升傳播影響力,聯通電視、網站、手機、所有可以用的媒介,可以成為點對點、點對多,多對多的傳播。既有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也有新媒體的互動傳播。在傳播的空間上,文化講壇打破四維定勢,我們文化講壇將移植到美國等等一些高等學府。接受多元文化的輻射。我們在推進開拓多種傳播領域和傳播空間的過程當中,就是試圖招攬更多的更有吸引力的文化內容,我們提供的文化講壇只是其中的一個嘗試。文化講壇到今天已經邀請了39位名人,探討主題,展示了文化地位、生態作用,還有關于文化方面的思考。文化講壇從傳播途經,從報紙到網站,從網站到新媒體,從國內到國外,傳播的網絡正在向全球范圍擴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傳播。文化講壇將形成一個面,一個文化產業運作的平臺。每一屆文化講壇舉辦的過程,既是數量的積累,也是水平的提高。但更是為我們集團的文化使命提供了便利,并可以有做大的可能。文化講壇不僅將在內容創作上,還有在運作上走向國際,在國際坐標系的參照坐標是國際論壇,參照目標是達沃斯論壇,每年都有經濟學家、學者等兩千多人集聚起來,研究和探討當今世界經濟的現狀和前景,尋求面臨的重大的挑戰的辦法,給公眾還有非官方的最高級論壇。達沃斯論壇認為是偉大的創意。安南評價說,因為它滿足了人們需要新的世界的需要。如果沒有達沃斯論壇,南非的命運將會是另外一番景象。解放集團的文化講壇,將以國際級的文化論壇為目標,我們將參考達沃斯論壇,通過完備的商業運作,透出每天所需要的成本之外,都可以再次投資,或者建立新的計劃,或者是項目。在全球范圍內,發展我們的國際文化論壇。拓展文化合作伙伴。每年組織年會及各地區的峰會,探討世界文化、地區文化和文化產業的發展。為各國間的文化交流提供平臺。保證我們的文化講壇有可持續舉辦的商業模型,有生生不息的文化項目,有可持續增強的文化影響力。我們文化講壇今年在3月18日,我們將召開全球五大博物館的文化論壇。包括紐約的博物館,大英帝國博物館,羅浮宮,還用我們國家的故宮,這些著名的館長會參加。
目前文化和經濟、政治相互交流,每天產生海量信息,在不斷淹沒人們的思考,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講壇以文化為紐帶,帶來思想的啟迪和撞擊,展示了主流媒體的鮮明的價值觀。是媒體展示文化脈絡的新的探索。我們的文化講壇,就是解放日報作為最全面的報道載體。文化影響力獲得再造的同時,也帶動了黨報影響力的提升。在學術探討和對社會熱點的運作中,積極引導,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豐富的內涵。在新形勢下,增強了自身的品牌效應和影響力。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作用、拓展了黨報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并且多次受到中宣部的肯定。
文化講壇不僅僅是是一個討論文化、政治、經濟的講壇,更多的是一個平臺、一個橋梁,一個網絡。文化講壇的核心價值在于對文化影響力的再造和經營。將文化自治的思想火花,將文化企業的創意設想通過產業平臺引入市場和資本。社會大眾對思想的認可,將進一步促進思想的升華。市場和資本的篩選,將進一步增強文化產業的生命力,這是一個以點連線,以線成面,以面成體,同時又不斷增值和延伸的過程。這個過程當中,思想會不斷地迸發,不斷傳播,不斷反饋,不斷實現,不斷新增,文化影響力將獲得再造和重生。
我想解放日報作為黨報集團,我們有必要表明一下我們的文化態度,文化并不高深,只是生活常識的綜合的體現,是一種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是一種思維方式。為我們提供多種可能。也正因為如此,文化才會給個人行為產生制約,或者提升作用。同時給予了你想要的,并讓他們改變世界。好多文化狀態可以讓人懂得如何更好地競爭和生存。學會在挑戰和機遇并存的時代,放開胸襟,開闊視野,明辨是非,可以創造屬于自己、屬于集體,屬于社會的未來。強大的可持續的文化影響力,是傳媒的一個部分,也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事業的一部分。可能對文化內容進行深入傳播和思考,也可以為市場化的文化產業,做一般企業所不具有地文化的內涵。報業傳媒致力于文化影響力的再造和經營,我們可以做得更遠更遼闊。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尹明華社長的精彩演講。我想大家對解放日報舉辦的文化講壇印象非常深刻,13屆39位專家的演講,加上企業化的運作和走向世界。可以說文化講壇成為解放日報的一個非常有力的品牌。我們也祝愿解放日報的文化講壇獲得成功。
下一位演講的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楊興鋒社長。我們認為這家報業傳媒集團,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和生機,南方報業的創新精神和企業文化令人印象深刻,從某種意義來說,南方的成功就是文化的成功。下面有請楊興鋒先生為我們演講。楊興鋒先生現在在路上,那么我們有請下面一位嘉賓。
媒體作為宣揚公信力,越發的擔任深刻和艱巨的任務,媒體以怎樣的姿態面對公眾,面對大眾的同時怎樣引起長足的發展,我們有請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社長、總編輯江作蘇先生的看法,創新黨報理論提升主流媒體影響力。歡迎!
江作蘇:各位領導,今天有機會出席中國傳媒創新年會感到很榮幸。我來自于我們祖國的中部、湖北。大家知道湖北是我們黨70年前創辦新華日報的地方。在幾天前,新華日報創辦70周年的紀念活動在南京舉行。我作為爺爺輩的代表,也出席了這個紀念活動。武漢也是報業發展競爭非常激烈的地方。那么我們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的前身,是湖北日報報業集團,那么從去年年初開始,我們更名為傳媒集團。我們更期待著文化事業,同時也提高了對于我們服務大眾、服務社會的各個階層,以及溝通市場的這樣一些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們更名為傳媒集團。從我們傳媒集團發展的取向來看,主要是提出了一主兩翼的發展趨向,就是我們過去的主業報紙,我們六張報紙,包括機關報,以及市場化的都市報,發行量達到一百多萬份,以及我們的體育報一系列專業性的報紙,一支翅膀是電子媒體,我們已經創辦了網絡。比如說像手機報、流媒體等等正在做很大的努力。那么另外一支翅膀主要是期刊業我們認為作為地方報業,我們要努力地鋪設到全國去。期刊業也是發揮報業綜合優勢的一個現實的選擇,所以我們比較早的選擇了把期刊作為一個重要的翅膀來予以強化,到目前為止我們九個刊物,月發行量已經超過了300萬冊,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文化載體。總而言之,按照一主兩翼的發展策略,我們想可以更好地服務于當地的文化和社會發展。但是這一切我們認為都要有一個理論來執行,有就是黨報的理念必須要更新,必須要能夠支撐我們整個業態健康發展,所以我們湖北日報傳媒集團近幾年提出來一個辦報的理念,就是責任造就公信力,為什么提出這樣一個理念呢,我們經過分析認為在當前多元的傳播環境和復雜的輿論條件下,受眾對于媒體以及輿論的選擇,是把是不是信任它,換句話說是不是可靠作為非常重要的標準,那么現在網絡數不勝數,但是凡是你去過的網絡,你認為這個網絡不值一看,下次我們不光顧它了。或者你覺得一份報紙品位很低,將來即使人家送你一份報,可能你也不見得樂于看,或者看了以后,你認為對于解決信息不對稱,不會發生有效率的作用,所以我們選擇了把公信力作為發展我們無論是電子還是報紙,或者是期刊的一個核心的操作理念和價值體現予以強化,用這樣一個理念去帶動我們這樣一個復雜的多元的集團的媒體陣容來發展。我們想誰都會追求品牌效益,誰都想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更大的影響力,我們要從根兒做起的話,我們傳媒業界應該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從我們自身運行的一些弱點去著手解決我們運營中間必須每天都面對的道德問題,責任問題,以及我們必須處理的很多難點。所謂公信力不是從天而降的一種能力,我們認為必須把責任的與之有機的聯系起來。他說我認為新聞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責任感。那么這種責任感如果把它細分可以化為對黨、國家、民族的責任感。當然他也可以具體而認為我們的道德感,工作的承諾的這種誠信感,總而言之,對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階段,各種責任的內容可能有所區分,但是責任感我們認為如果守住,如果予以強化,把它和公信力進行有機的聯系,這就使得我們新聞工作者,在日常非常瑣碎的工作當中,有了一個富含道德標準和個人理念的,便于把握的操作理念。那么我們都知道我們這樣一些省報集團,有著政治上的優勢,但是在當前多元的傳媒條件下,我們這些以往的傳統主流媒體,單單依靠傳統的政治品牌和政治優勢是不夠的,我們必須面向市場來再造我們的品牌,強化我們的主流的地位,當然這種選擇是我們共同的,但是我們操作的方向,操縱的手法是多種的,我們從自己的這樣一個地域、以及我們自身的歷史和我們自身的條件出發,選擇了把責任與公信力聯系起來予以強化這樣的理念,這些年來還是收到了不少的好的效果。去年我們開展了一個記者走基層的欄目,我們推廣成一個系列欄目。比如說記者走基層,到了過年的時候叫“看過年”我們把它深化為記者走基層遠點,叫做新聞調查等等這樣一個基本欄目,發展成一個連續性的多元的欄目,使得我們在咬定基層履行職責方面有了一個責任,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有幾點想法在這里跟大家交流和共享。
一個是我們要堅持主流的新聞價值觀。這個主流的新聞價值觀,從我們的操作角度來看,就是要全力以赴地去履行責任、造就公信力的辦報理念,讓這種理念深入到我們版面工作、采訪工作、網站的建設以及我們發行等等這樣的工作的延續。我們也組織我們的記者夜班時分要投遞一線去,印刷一線去,看記者跟投遞工作者之間的責任有哪些區分,還有哪些共同之點,加強崗位之間的責任和公信力的價值鏈,就要有過硬的新聞,在風格上不偏激、不盲從,以歷史走向作為觀察事物的標尺,以求證的心態觀察社會的問題和評估新聞事件。以建設性的視角報道一切值得報道的新聞。同時我們也把履行公信力和責任感看作一個互動的過程。那么中國老百姓以往把黨報叫做黑頭文件,以區別于過去的紅頭文件,在新的傳播條件下,雖然沒有哪個把報紙當做文件來學習和相信的但是中國的百姓對于傳媒、特別是對于黨報還是心存一份信賴,不光通過閱讀來獲取,也希望通過互動來獲取。應該從紙業走向社會,也是我們傳媒集團如今的傳播責任。這個方面我們也做了若干的嘗試。比方說我們不久前專門組織了八百多名上海、浙江、江蘇的企業家到湖北去,和中部的官員以及企業家對接,響應東部產業轉移這樣一個國家的部署,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這種互動也帶來的社會的信任,當然互動的剛才中間,也產生了若干非常有價值的經濟報道題材和社會報道題材。
第二個體會要調整內容結構,爭取在社會范圍更大的覆蓋。我們傳統的黨報服務的對象在新的歷史時期,仍然是社會的中堅,但是僅僅有這些中堅還是不夠的,我們盡力提高覆蓋能力,使我們主流的聲音能夠真正地滲透到關鍵的人群和關鍵的人物中去,那么過去來講,我們內容的布置過于單一和過窄,同時過硬,那么我們通過改版,通過內容的調整實行扁平化的管理以后,增加了決策的能力,增加了決策的層次,增加了決策的人群,使得多個選擇匯聚成一個主流的聲音,匯聚成覆蓋更廣的人群的這樣一些新聞產品。同時我們今年再次改版,增加了《產經周刊》,《教育周刊》,使得我們服務社會的功能進一步地完整,進一步能夠做到及時到位。
第三點體會追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應該說在當前的傳媒條件下,要做一個強大的傳媒,沒有強大1實力是不可能的。我們所有傳媒集團負責人,必須面對運營新聞,運營我們日常的產業,以及把握我們未來共同的課題。那么從歐美這樣一些主流情況來看,應該說他們屬于名利雙收的媒體,我們非常熟悉的《紐約時報》等等,他們的廣告額是巨大的,是我們現在非常難以想象的。更重要的我們看到美國主流媒體的發行量,按照我們的標準,不超過10%,但是廣告份額已經占到了全美報紙的30%-40%,這些也都給我們提供了啟發,就是我們必須要做強我們的產業,做強我們的產經平臺,義務平臺,數字平臺,職能平臺,使我們的責任能夠履行在強大的實力的基礎上,當然我們做這一切都不能脫離實際,必須從我們所具有的條件出發,努力朝更高一層的目標來邁進。那么作為湖北日報這樣的中部的產業集團,報業集團,我們也非常現實地認識到我們報業傳媒業畢竟不能超脫于整個經濟發展的能力的背景,但是我們應該與整個經濟發展水平相符,我們過去這樣做了,目前也正在這樣做,而且通過我們的努力,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去年湖北日報完成了兩大工程,一個工程就是建筑面積達到6萬9千平方米的新的傳媒大廈,這樣聚合了我們六報九刊,兩個網站的綜合的新聞資源和人員平臺。另外我們建成了占地300畝的新興的印刷產業園,也裝備了先進的印刷設備,使得我們的印刷能力翻一番。在資本運作方面,我們正在進行緊張地借殼上市的工作,而且非常高興的是去年12月27日,我們經過產權投資參股的一家公司,在資本市場取得了公開上市的地位,我們的投資獲得了十個億的市值回報,這是我們更加堅定要抓好責任感和公信力,帶動我們整個集團的事業朝著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
這次來開這個會議,也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回去以后我們要更好地消化,爭取做得更好!謝謝!
主持人:鋼寫江作蘇社長做的精彩的演講。
江社長所提出的責任造就公信力,不僅是湖北日報的歷史性改版,在全國的黨報系統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的確在新的形勢下,在新的媒體形勢當中,黨報如何改革是一個重大的課題。下一個演講的嘉賓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掌舵人,楊興鋒社長,下面有請他演講,他演講的題目是媒體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大家歡迎!
楊興鋒: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想結合南方報業的實踐,來談談對媒體企業文化內涵的理解。眾所周知,媒體是一個企業組織,也是一個社會組織,因此媒體的企業文化,與一般的企業比較,它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同時對于每個媒體,特別是成功的媒體企業來說,更有其獨特之處。我認為媒體企業文化源于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媒體在進行新聞報道和經營管理的實踐當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并且實踐的帶有媒體特點的宗旨、理念,愿景、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傳播以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道德行為方式,以企業形象的綜合的體現。南方報業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文化體制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在履行改革,傳承創新當中形成了獨特的南方報業文化。我把它概括為四個主題詞,就是擔當、創新、包容、卓越。下面我從責任觀,發展觀,和諧觀,和業績觀四個方面闡述四個主題詞的內涵。
首先講擔當。這個詞著重地體現了南方報業的責任觀,一個媒體要成為優秀的媒體,成為精神世界里面真正的中流砥柱,就必須身懷偉大的歷史使命感和強烈的責任感,要求職業傳媒人,有所擔當。不僅敢于擔當,而且善于擔當。可以說擔當就是南方報業媒體企業文化的風骨,是南方報人對國家、對社會、對民族所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的莊嚴的承諾。作為主流媒體我們對社會責任有著自己特殊和深入的理解。我認為媒體進行企業社會責任,不僅要做一個合格的企業公民,而且更要做一個合格的媒體公民,這是由媒體企業的社會性質所決定的。我們知道媒體向社會大眾提供的不是物質產品,而是新聞、信息及其他精神產品。肩負著輿論導向的重任,影響社會生活的角落,因此它的擔當及它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比一般的企業更為廣泛和特殊。社會人對它的要求更為多元和復雜,也就是說要履行好媒體公民的社會責任,必須擔當起包括新聞、政治、社會、文化和經濟等五個方面的社會責任,一是必須堅持真實性的原則,要對自己報道的每一條新聞和傳播的每一條信息的真實性負責,第二是掌握社會的話語權,對自己傳播的輿論、意見、觀點負起政治責任,第三是媒體必須堅持將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對自己傳播的內容的社會影響負責。第四,媒體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構筑適應時代需要的社會價值核心體系,要對引導新鮮文化的發展方向等方面負有責任。五是傳媒要履行自身的經濟責任,包括依法經營,構建企業文明,保護員工合法權益等等。總之,要履行擔當的責任,做一個合格的媒體公民。履行好五個方面的責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實踐也表明只有敢于和善于擔當,將社會責任放在首位的媒體,才能擁有廣泛的公信力,影響力,生命力,才能成長為長青型的企業。
我談談對創新的理解。創新發展觀的標準,來源于對媒體社會使命,發展壯大媒體事業的追求,也是對社會大眾追求的敏銳的感知,包含著媒體瞬時應變的自我審視。創新已經內化成為南方報業傳媒企業文化的基因,從根本上說,南方報業不斷取得的進步,就在于學習和創新。因為勤奮學習才有思路,勇于創新才有出路。回顧集團的歷史,南方報業從產品創新起步,不斷激發經營創新,從組織創新起步,拓展到自我創新,從單個品牌媒體市場細分的創新起步,演化成對品牌媒體群運籌帷幄的產業創新。比如我們創新黨報的辦報理念和運營模式,連續六次改版,認定了南方報業優勢地位。我們創新國內周報的新的視覺,南方周末一舉風行20年。我們造就了南方都市報的市場成功,我們創新的國內報紙融資結構,21世紀經濟報道的迅速崛起等等。
第三我來闡述包容的意義。
這個詞表現了南方報業的和諧觀,是傳媒企業文化的底蘊,包容要以海納百川的態勢,容納來自五湖四海的意見,推動南方報業蓬勃發展。包容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包含三個層次的含義。第一把正確的導向和積極探索之間的平衡,這種平衡的結果是和諧,既保持正確導向,又生動活潑。我們既大膽起用朝氣蓬勃,闖勁十足的年輕報人,又積極引導,防止冒進帶來的差錯。第二強調文化的多樣性的和諧。天時地利人和是事業發展地重要條件。人和尤為重要。第三強調多品牌,多元化發展的戰略意圖,處理好差異化的定位和貫徹集團整體戰略的關系,使集團的發展處于一個和諧的狀態之中。
第四是卓越。其中反映了南方報業的業績觀。卓越是一種境界,也是永遠保持積極向上的一種姿態。可以說南方報業傳媒企業文化的目標是不斷地追求卓越。這種卓越意識就是要求員工積極進取,不斷地超越自我,就是強調發憤圖強的進取心,發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能力。南方報業以往實施多品牌的發展戰略,發展的戰略來說是一種裂變性的發展。例如,依托南方日報幾十年積累起來的辦報經驗和人才隊伍,創造了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雖然南方周末的日益壯大,利用它的人才和發行渠道,創辦了21世紀經濟報道,南方人物周刊等報刊,南方都市報派生出相關的報刊。這種龍生龍,鳳生鳳的裂變性的發展模式,對于南方報業在平面媒體的多品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不能不看到這種內生發展模式,靠自身的積累滾動發展起來的。對如何利用外部的資源,加快發展,相對較小。而且目前南方報業面臨著在相對陌生的業務領域進行跨媒體拓展的艱巨的任務,要滿足這種陌生的復雜任務對資源的要求,就需要在整個集團的范圍內進行資源組織能力和業務經驗的有效的整合、扶植和共享。因此集團要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就必須轉變戰略理念,探索和實施新的發展戰略,新的發展模式,才能產生更加強勁的發展能量。為此,南方報業決定實施媒體聚合戰略。媒體聚合戰略的內涵是通過集團旗下不同媒體形態的聚合,不同媒體品牌的聚合,以及不同業務單位的聚合,創新發展模式和融資方式,打造中國最有活力和實力跨媒體、跨行業,跨定義的傳媒集團,為實現集團長遠的戰略愿景打下堅實的基礎。
各位來賓,也許大家都注意到南方大地上正在進行著一場聲勢浩大的,繼續解放思想的一場討論活動。在南方報業屬于新一輪大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尤其要堅持繼續解放思想,轉變思維定勢,打破舊的框框,做到與時俱進,樹立起憂患意識和世界眼光。以科學發展的態度和方式,大力實施集團的媒體聚合戰略,不斷學習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意識,進一步發展和豐富南方報業的企業文化內涵,在傳播傳媒當中,爭當科學發展的排頭兵,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楊興鋒社長。楊社長的演講加深了我們對南方報業的理解,也讓我們進一步懂得了南方報業會獲得如此成功。楊社長來自南方。那么下一位演講嘉賓來自北方,將從另外一個角度繼續闡述傳媒的責任,還有傳媒人的使命。
下面有請遼寧日報傳媒集團社長姜鳳羽先生,他的演講題目是責任媒體、服務民生。掌聲歡迎!
姜鳳羽: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總,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興今天在這里跟大家相聚一堂,共同與報業創新與發展的主題共同討論。
也感謝組委會在報業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發起了這次論壇,為我們業界在相互交流學習的過程當中,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平臺。現在我就遼寧日報傳媒集團,在自主創新,實現由報業集團向傳媒集團發展的一些感受,與大家進行交流和研討。2006年7月,遼寧日報報業集團更名為遼寧日報傳媒集團。幾年來我們積極投身傳媒集團的道路當中,商業模式創新改革等方面,推進集團由原來的報紙出版商,向傳媒內容的提供商轉型,基本完成了傳媒集團第一階段發展的整體戰略構想。
第一以資本為紐帶,實現跨行業跨地區跨媒體橫向發展。積極構建黨報集團的新聞產業集群,信息社會傳播力決定影響力,新聞媒體作為信息發布,傳播的載體,必須拓展傳播渠道,豐富傳播手段,2007年10月19日,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遼報集團成立了音像電子網絡出版社,現在實現了12報,5刊,兩個網站,一個出版社,一個印刷集團的業務架構。標志著傳媒集團的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們做的三件實,第一做優做強主導產業,整合區域報業資源。近年來,晚報、都市報發展的實踐,揭示了一個規律,就是一線城市市場一般只有三四家,二線城市的第三家都市報,大多長期徘徊在經營低谷,而且難以突破。我們地處沈陽地區,過去市場有近十多種都市報紙,這些報紙受眾定位基本一樣,內容同質化嚴重,大家以巨大的投入為代價,以求生存。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國有資產的嚴重浪費,同時導向管理出現問題,這種情況下,我們充分發揮省級導報的優勢。先后吸納了遼沈地區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兩家報紙集團,引領遼沈地區報業,由競爭逐步走向競合,從而具備了占有發行廣告市場70%以上的媒體進行有效整合的可能,區域市場控制方面的有效的改革,既改善了惡性的競爭環境,改善了報業市場秩序,可以實現報業成本整體下降,提高經濟效益。既豐富了產品數量,優化了報業市場結構,又培養出健康的文化環境,實踐證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和整合區域市場資源,能夠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營效益。
第二,實施區域市場主導帶動方略,鞏固省級黨報在區域市場的領軍地位。
目前特別是省級導報集團面臨的競爭環境日趨復雜,黨報要求生存,求發展,首先考慮集團效益提高,整體競爭力提升的問題。我們在區域內,實行控制方略,在區域外實行低成本擴張方略,最大限度盤活存量,促進增量,進一步宣傳,2007年開始,我們利用全國晚報、都市報,20強第一,我們遼沈晚報的品牌與省內其他市一些晚報合作,構建了品牌聯盟,進一步增強遼報集團的影響力,實力。我們共同打造遼沈地區第一張時尚生活類的報紙,時尚生活導報。我們合作兩年,2007年已經開始盈利。
第三,積極實施跨媒體、跨行業的戰略合作。發展是第一要務,只要把發展搞上去,充分體現主流社會輿論,打造主流媒體平臺,省級黨報才能提高影響力,市場影響力。積極探索黨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跨媒體發展的模式和路徑。與一家電視臺達成一致,建成區域內最大的戶外視頻聯播。還有與一家上市公司發展合作,在物流、音像電子發展,推進集團跨行業發展。我們計劃實施跨媒體、跨行業戰略合作,能夠有效地打破媒體分割、通過資本的紐帶,構建出一種既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又能適應文化產業融合這一趨勢的主流架構。繼而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主陣地,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平臺。
二、積極發展數字報業的探索與實踐。近年來,但是與互聯網新興媒體相比,報業收入增長速度放緩。現階段,報業依靠規模和資源,依然還能實現長尾發展,但是遠未進入發展的衰退期,但是從經營模式來講,報業經營同質化帶來可替代性,報業要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必須跳出傳統的思維模式,勇于在更大的平臺考慮未來,積極開拓新技術的應用空間。在這個過程當中,報業的反應速度,還有創新和整合顯得非常重要。這個方面我們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探索。第一媒介融合是黨報集團轉型階段的必經之路。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強勢崛起,互聯網手機等數字化的發展終端,已經顯現出強大的增長優勢,開始逐步對傳統報業構成了挑戰和威脅。這種情況下,我們報業一方面要清醒地認識,新媒體正處于發展階段。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的高速增長速度是基于目前偏小的市場絕對份額基礎之上,數字化新媒體,還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取代紙質傳統媒體,另外一個方面我們客觀地看到,新媒體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傳統媒體如果繼續進行原有的管理模式,增長速度會出現滯緩,甚至可能出現逐步縮小發展空間的趨勢。因此我們報業高度關注新媒體,積極推進傳統報業的跨地區的融合的新的趨勢。我們2007年遼報集團加入出版總署數字報業實驗室計劃,全面升級改版集團下屬互聯網站—遼沈北國網。傳統媒體必須抓住技術革命的契機,在數字化轉型道路積極探索,在新的發展階段,按照新的媒介產業發展的邏輯,去打造新的運作體系,運作框架,能力模式。誰最先理解數字報業的本質,按照其要求完全自身的體制的再造,誰將獲得未來競爭的主動權。互動式的區域門戶,還有消費區域門戶,全面滿足本地區受眾的區域需求,消費服務需求,以及廣告投放需求。二通過數字化采訪方式的新聞改革,構建起全天候、全媒體、全平臺的滾動式新聞播報機制。相對傳統媒體而言,新技術眼中的新媒體,在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和互動性方面,具有強大的優勢,但是新技術不是新媒體的專利,傳統媒體也可以運用新技術,同時傳統報業,還具有新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報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擁有了一個龐大的新聞采編隊伍,專業人才,基礎設施方面擁有雄厚的積累。報業集團生產的信息,不僅通過報紙,而且通過網絡手機、或其他新載體各種媒體及時發布出來,可以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價值鏈,并使報業集團實現跨媒體融合,并且實現轉型為傳媒集團。
去年,我們遼沈晚報建成了新聞現場,電話口播的新聞工作方式,使新聞咨詢呈現多元化閱讀體驗,圖片、文字,影像,聲音四位一體的播放形態,取代的原來的新聞加圖片的播放形態。首批記者每人配備了數碼相機,DV攝像機,微型錄音機,無線上網電腦,他們以現場采訪,現場播報為守則,一天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宗旨,實現第一時間報道,第一時間發布,第一時間互動。
三、積極深化體制創新,機制創新,促進黨報集團不斷繁榮。組建遼寧日報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我們按照采編經營兩分開的原則,賦予企業法人身份。并于2006年完成工商登記注冊,一年多來,公司運轉情況良好,新組建的遼寧日報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資產為紐帶,與各系列報刊網站組建了媒體公司。遼寧新聞印刷公司形成的母子新聞架構。集團公司組建后標志著遼寧日報傳媒集團,建立了比較規范的法人制度結構,這種模式使集團產業發展在體制上,實現了實質性的突破,這種法人治理結構的模式,既保證了黨對新聞媒體輿論導向的領導權,還有資產工作權,又成功地引進了市場競爭機制,實現了傳媒產業發展與市場經濟的接軌。我們還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加快推進集團所屬經營的公司制改造,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集團所屬的業務中心,還有新創辦的時尚生活導報,已經在體制上率先突破,實現了投資整體多元化。按照集團發展規劃,今年我們將左手進行專題改制后的遼寧新聞集團的上市融資,我們靠進一步加大省外市場的開發力度,進軍商務集團領域,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今后我們將努力構建媒介融合產業鏈,通過構建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文化傳播體系,力爭實現一個系統多渠道生成多種終端產品,一個團隊實現傳統產品的多元應用的兩大目標,充分滿足讀者的多方面、多層次、多樣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黨報傳媒集團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姜鳳羽社長。遼報集團在區域市場進行整合資源,主導帶動,實行的控制方略,跨媒體跨行業合作,充分體現北方報人的膽識和策略。
剛才發言的四位嘉賓來自平面媒體為主的報業集團的掌舵人。
下面為我們做精彩的嘉賓,也是本次論壇的最后一位嘉賓,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企業家,社會學者、投資家,下面有請香港陽光衛視董事局主席兼CEO陳平先生,演講的題目是和諧社會進程中電視傳媒的責任與品格。
陳平:首先謝謝諸位能夠參加這個會議,而且能夠聽我這個在媒體界是外行的一些體會。
我說外行,因為在兩年多前,我和媒體應該說毫無關系,在這之前我做過社會科學的研究,以及下海經商辦了企業。走上媒體的道路,完全是很突然的,也就是說我對媒體說過,我是一種兩害相全取其輕的情況下,收購陽光衛視。既然做了媒體,這兩年多有了不少的體會。這個體會在今天我所談的,就是剛剛主持人提過,作為媒體企業與社會責任到底是什么?我們做企業不可能不講究經濟效益,很難存活下去。我指的是一種商業性的組織,不是社會福利性的組織。像我們做任何一個企業一樣,我們的產品都要講究它的一種品質或者質量。那么各種各樣的產品,都有它的質量的標準,因為前一個階段談的很多的食品,甚至在社會上在媒體上,對于食品的展示的一種危機,就是在我們社會生活中一些生產食品,在食品質量上做得有所欠缺。當然你可以解釋為是一種強大的市場競爭,生存的壓力所導致的。但是這絲毫不能夠說我可以忽視一個食品的它的品質標準,因為食品不講質量標準,那是要吃壞人,吃死人的。我說食品這個例子,就是說作為媒體的企業,也是生產一種產品,而這種產品更多的表現是一種聲像圖文的一種信息。那么這種精神產品有沒有質量標準呢,既然我們說凡是產品、凡是服務,凡是牽扯到他人,都應該有一個標準,你的產品你的服務是面向社會,那么社會就必然會有一個對這個產品的一個強制性的標準,在傳統的社會當中,可能政府和國家公共權力的管理不像今天這么完善,但是是采取事后管理方法。比如說這個產品不好,如果吃壞了,出了事情的話,一定是官府要追究你的責任。你寫了一本書,編了一出戲,演出來社會反映說你毀人,那官府一定把他抓起來。在現代的社會管理模式,是采取一種事先管理,事后管理相結合的方式。事先告訴你什么產品的標準,事后你違反了標準,必然受到相應的處罰。
作為媒體所生產的精神產品,也是有標準和品質要求的。那么由于媒體它是表現為一種精神狀態的產品,所以這個上面我們通過兩年多的實踐,我理解為媒體的產品的品質標準,就是媒體的社會責任。因為直接的表現為對社會的影響力,對社會大眾的是正確的或者是客觀的還是顯示的一種負面的擾亂人心,毀滅道德的一種傷風敗俗的。我這個概念可能聽起來有一點過去式。但是反而逐步認識到媒體必須更加強調社會責任,也就是說對媒體的產品,我們必須要明確地確定它的一種社會責任標準。那么由此在社會的實踐當中,大家知道我今天做的媒體發言很可能跟在座的不一樣,我這個是完全的私人的,幾乎是我個人控股的一個媒體。可能不屬于國有的,不屬于黨報,但是對于個人我覺得和政府在媒體的認識上應該一致的,這個一致表現為對社會的責任。
那么在沒有做媒體之前,我對于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應該說是不加思索的,沒有很嚴肅的思考認為是天經地義的。那個時候認為,凡是媒體的管制體系,盡管我們生活體制當中總是認為這種管制體系應該是正確的,那么今天經過了兩年多的媒體的運行,深入了這個領域當中,可能在某些觀點看來,應該說是走向保守。這個保守的原因,媒體本身承擔著比一般的企業,媒體的產品比一般的產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我們處于一個市場經濟當中,所以對于媒體來講,一方面面臨著生存的壓力,一方面又要起到一種對社會是一種正面,這個不是絕對的歌頌,因為暴露本身也是為了治病。我們面臨一種困境,現實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生活在七情六欲當中,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往往是一些很低級、很八卦這些新聞,會有更大的市場,會有更大的盈利空間。這是一個矛盾。我這兩年多來,也被這個矛盾很深的困擾著。一方面我覺得陽光衛視從它的開創以來所堅持的人文的方向,確確實實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更是一個中華民族崛起過程當中非常需要的。但是另一方面,被人們稱為陽春白雪的,確確實實不如那些花邊新聞,八卦消息更有市場,這是現實。由此我深刻地理解到就是我們的社會對于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媒體自由,到底應該采取什么態度。所以我逐步地從原先的一味地主張自由,轉變成自由是相對的,即使是我們說把這種新聞自由作為一種樸素價值觀的西方社會,實際上它的一個前提,你的自由不能妨礙它的自由,你的行為不能損害他人的利益,從此我們認識到媒體的言論自由和個人的言論自由是兩回事。個人的言論自由,在人與人之間,小范圍之間傳播的,而媒體的自由會形成一種立刻覆蓋社會大眾的傳播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尤其面對今天中國的轉型、變革、崛起過程當中,反而回到了一定程度地贊同一定的新聞檢查制度還有媒體的管制制度。我認為這種管制,這種檢查,怎么樣和這種自我認為的自由的表達權,更好地結合,更好地兩者取其中。隨著社會發展地進程,這個取其中的過程一步步地走向一個和諧的狀態。所以簡而言之,我談這個體會,也是我曾經作為一個學者,然后作為一個媒體形成的這樣一個看法,就是媒體的社會責任就是媒體產品的對社會的一個責任。
那么怎么樣保證這種社會責任呢,得到的社會的普遍的有效的貫徹,那么媒體的管制體制是必須的。
這是我今天所要講的,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陳平先生。我想他剛才提出的一些問題,正好為我們下面的互動預留了很大的空間,而且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索。
下面是留給觀眾、包括留給我們在座的記者朋友和已經做過演講的五位嘉賓的互動時間。
首先請剛才做過演講的五位嘉賓到臺上來。
下面是我們的提問時間。
提問:楊社長您好,我想問您的問題是,剛才您談到媒體的企業文化問題,南方報業旗下的《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的企業文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呢?
楊興鋒:我剛才談到的南方報業的企業文化實際上已經包含了包容了《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報》的企業文化,那么《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報》之間都是追求一種品牌的媒體的建設,都在追求負責任的媒體。跟南方報業的企業文化是一致的。具體追求上,《南方周末》有一個新的口號,要力求讀懂中國,把他們的新聞事件,還有對中國的歷史,對中國文化的思考融合起來。《南方都市報》的文化更為張揚一些,要辦中國最好的報紙。但是作為一種追求我們還是要肯定它,鼓勵它。但是給人家的感覺較為張揚一點。謝謝!
提問:我來自京華時報,我想問一下陳平,陳平主席你好,請問作為五位之中唯一的私營的這樣的一個機構,您是如何在承擔社會責任與獲取經濟效益,在這個矛盾面前如何進行平衡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在您接收陽光衛視這兩年中,您是否因為承擔社會責任,而對您投資的收回的預期的期限做了調整?謝謝!
陳平:我先回答你第二個問題。你問的很正確,確實對于投資的期限做了大幅度的調整。因為我選擇了堅持人文主題頻道的一條道路,那么在轉型的社會狀態當中,一方面我們看到了嚴肅的高雅的人文歷史的題材,做得越來越受歡迎。但是畢竟它還是處于一種窄眾狀態,所以既然要堅持這么一條道路,那么必然又是一個長期投資的一個戰略,而不是一個短期的行為,所以這里我把投資期調整為八年。
你前面問的問題,問我在社會責任與盈利方面的選擇。我想就像我在我們企業做其他產品一樣,如果想了解的話,基本上我們做的產品都是爭取它的品質做到最好。所以同樣在媒體上面來說,要做最好的必然要承受一個較大的投入和較長的投資期。所以這和后面的問題是一致的。所以在這點來說,做最好的并不是和企業的經濟效益的追求就發生了矛盾。因為不同產業有它不同產業的特點,如果我們今天去擺一個大排擋,那么我們可以說一個月回收,如果今天要做一個媒體,那么你得回收期一般來說都是比較長的。短期的投資在媒體里面獲勝的可能性,我覺得絕大部分可能跟媒體的本質有一些相偏離。
提問:請問一下江作蘇社長,據說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打算進軍IPTV,目前的進展如何,信心如何,怎么獲得內容的資深呢?
江作蘇:你問了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大家知道IPTV是下一代的互動電視,按照我們現有的產業分工,我們做平面媒體是不可能去涉足IPTV的,但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特別是去年長春同志在視察湖北文化產業的時候,中共湖北省委正式地向中央請求把在湖北和中部地區發展IPTV產業的這么一個任務,交由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承擔。那么既然有這樣一個托付,我們當然應該為之努力。但是按照我們現在國家的分工,特別是牌照的頒發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所以盡管我們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我要很坦率地講,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沒有拿到許可證。但是有關的主管部門已經講了,IPTV的管制將來還要堅持行業的管制的這樣一個原則,但是將來可能會在IPTV產業的發展上,把它分開成若干塊。分為內容制作,播控和傳播渠道,若干塊可能會在某一些塊上會讓廣電以外的產業資本融入,當然優先是國有的文化,特別是黨報集團。當然我說的這些,到目前也并沒有突破,但是我想產業的融合,在世界范圍內是一個大家都看到的趨勢。剛才上午李東東署長講話中間也提出了將要支持適度的產業融合這樣一個政策取向,并且表示要扶助黨報集團以及相關的文化產業,推動這種融合。我相信將來我們會為IPTV,或者是其他的文化產業,做一些努力和貢獻,會收到回報的。謝謝!
提問:我是出版科研所的,我的問題給尹明華社長,我們知道解放日報通過控股新華傳媒,2007年成功實現上市,第一個問題目前公司運營狀況如何?第二個問題是目前公司運營與您的預期是否有差距?目前公司的股價能夠反映出來公司的未來的發展狀況?
尹明華:解放日報通過部分資產成為新華傳媒的大股東開始進行控股,首先對于我們來說我們的手續還在辦理過程當中,目前還不能說真正的行權,但是很快。關于新華傳媒上市公司的經營的狀況,應該由董事會說得算,不是我這個大股東在這里說。因為與新華傳媒上市公司,作為一個上市公司,接受的是市場化的運作,證券化的管理,股東的監管,所以我來這里勾畫它的未來的股價是不合適的,但是我對新華傳媒未來的發展抱著很大的信心。
提問:剛才講到遼報集團和某一家電視臺進行戰略合作,我想知道哪一家電視臺,我想知道在現有的所有權的融合和體制融合,都存在一些客觀上的壓力的時候,您怎么來解決這些具體的戰略合作關系,而不僅僅是是作為一個項目來進行合作?謝謝!
姜鳳羽:這位先生提的問題相當敏感。雖然現在國家歷來文件上都講到,包括上午李東東署長也講到,提倡我們跨地區、跨行業、跨媒體的合作,但事實上現在跨媒體,還有一些政治的障礙。特別對報業集團,介入電視這個領域,政策上有很多的規定。我們實際上按照中央文件精神,是在做一種探索。我們具體合作對象實際上是省教育電視臺,我們提出的合作領域完全是在國家政治允許的框架內進行。這個框架更多的涉及節目制作,比如說經營的項目,至于這個電視臺的辦報宗旨,功能,所有權,日常的管理,包括干部管理這個還不能介入。所以我想現在我們做的工作是一種探索性,符合一種趨勢,盡管現在政治上還是有一些限定,我們還是力求在這些問題上能夠有一些作用。這件事情還剛剛開始,還需要我們做更多的努力。謝謝!
提問:我是國際文傳電訊社的記者。我想問一下四位報業集團的負責人,你們認為中國的報業集團未來是否有可能在境外的資本市場,比如說紐交所,或者納斯達克上市,如果沒有的話,那么主要的困境或者原因在哪里?謝謝!
尹明華:首先我想這是可能的,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原來我們做過的優質資產,我們的上市對象就是英國的市場,主要是我們的資產比較優質,我們完全可以在去年的9月18日上市納斯達克市場,因為客觀上A股市場不太好,我們中國大量的資金外流之后,現在需要回流。還有到納斯達克市場上市的話,有一系列的門檻,從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我們原來的上市途經,是通過國外的一個公司,在那里然后進行上市,現在這個公司繼續存在,也就是說我們繼續在未來走向國外,在納斯達克,或者A股上市的一個通道,關鍵我們有什么項目,有什么項目可以順利進入。第三取決于我們國家的政策,一般情況下,如果我們國家的媒體集團能夠在A股市場上市,那么我想也可以允許它在國外市場上市。但是由于每一個報業集團和媒體集團的狀況是不一樣的,它在選擇上,國外上市的時候務必要謹慎。
江作蘇:我覺得進入資本市場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如果這樣看的話,那么只要是有利于我們中國報業發展的資本手段,我想應該是可以去做這樣的嘗試的,但是作為我們現在的情況來看,我認為我們第一的取向還是在A股市場來做一些嘗試,因為對于我們制度的對接,以及我們產業的融合,以及其他的相關的方面,可能更為便利和更為有利一些。
提問:請教楊社長,剛才您說從品牌到產業聚合,可以具體說一下具體模式嗎?第二你們南方周末,我是讀者,很欣賞的。主要你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大概有幾種?第三個問題,在座的幾位媒體的老總,我想請教一下,你們更多的談到的有沒有可能通過咱們自己的努力,使中國的傳媒在國外有影響,終歸在中國發展最直接的傳播還是靠咱們的傳媒的影響?謝謝!
楊興鋒:我們的媒體的戰略主要是考慮現在媒體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所以我們就思考我們原來是作為一個報紙的生產者,那么我們將來要從報紙的生產者變為內容的提供商和服務的提供商,那么就是我們的媒體產品可以通過不同的媒體介質來體現,比如說我一個媒體產品通過紙張的印刷,可以通過網絡來實現,可以通過手機報紙來實現,那么我們實際上就在做這個工作。比如說我們《南方都市報》最近做了很多的數字報,這個數字報和產品的形態有一致的地方,還有不同的特點,這是我們講的媒體的聚合戰略。那么你講到中國的媒體有沒有可能到國外去,擴大影響。這個也是我們最近在思考的問題,我們的一個目標首先就是要在華人圈里面成為比較有影響的媒體集團。那么最近馬來西亞有一個報業集團,他們來跟我們談,他們現在就是跟歐美的報紙不是很景氣,相反現在我們華文的媒體發展很快。所以他們收購的這些華文媒體都盈利了,而且發展很快。所以我們現在也正在探討我們怎么樣首先在華人、華文媒體上,擴大影響。謝謝!
提問:可是華人媒體在外國不是主流媒體,影響有限,控制華人媒體有多大影響?其實我們能不能在咱們經濟發展的同時,能參股國外的主流媒體?
楊興鋒:這個不是不可以做到的,我們都在研究這些問題。實際上因為我們首先國內的媒體不是很強,我們首先要把自己做強。我們前一段時間,我們旗下的21世紀,我們也為國外的一些媒體做了一些研究,你剛才講的這個問題,不是不可以實現的,只是時間的問題。謝謝!
主持人:這個論壇到此結束,我們感謝五位嘉賓回答問題,我們感謝剛才積極提問的所有的提問者,也感謝大家認真地傾聽了今天下午兩個小時的討論。